收藏 分享(赏)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91264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漫画作文“花瓶”导写及优秀例文阅读下面一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一、题意简析本题为漫画式材料作文。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理解漫画的内涵,把握其寓意是写作的出发点。这一组漫画由三幅画面构成,其内在的连续性一望而知,审题时须有整体性原则,不可割裂它们之间的联系。画面的基本元素有三:两个人物加一个花瓶。一、三两幅画的是一眼镜男对花瓶表达前后不一的看法,第二幅画的是别人将花瓶送给这个眼镜男。画面内容出现矛盾正是我们思考深入的一个抓

2、手,审题时应该自然形成这样的问题:同样一件物品,为什么眼镜男开始赞叹它很精美,而最后却感到遗憾,觉得并不精美呢?是什么原因影响了人对外物的审美感受和价值判断?可从以下这些角度解读:第一,人对花瓶感觉的变化或许是因为人和外物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获得赠送之前,人与外物是一种单纯的、平等的关系,这时人能超越实用与功利的束缚,以一种宁静和纯粹的心态去感受它,去欣赏它,从而发现它的美,享受到一种愉悦;送之后,人与外物变成了拥有和被拥有的关系,人与外物不再平等,人的内心便有了某种实用的、功利的计较,有了一种物质性的欲望,被功利和实用羁绊的内心,不可能有一种轻松和自由感,不可能获得美的发现。外重者必内拙,

3、很多时候,不是外物在变化,而是我们的内心在变化,是过多的功利的计较钝化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感觉变得迟钝和麻木。在一个工具主义盛行的时代,功利和效率、世俗的成功和物质的拥有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却不料我们拥有的越多,失去的反而也越多,那种与外物曾经有过的单纯的关系,那种突然碰触美的惊喜,那种一瞬间掠过内心的感动很多的美好似乎都已经一去不返。禅宗有一个著名的公案:“是风动还是幡动?”其实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我们的心在动,是我们的心不再纯粹,是我们的心失去了宁静。抓住矛盾,从这样的角度去理解人对外物认知的变化,它直接指向了现实生活中那种实用、功利等外在因素对人心的影响和侵蚀,引导我们去思考

4、审美与实用、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等等问题,立意于对世道人心的批判。在时代浪潮的裹挟之下是什么在钝化我们对美的感觉?是什么在让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不再单纯?当我们总在考虑拥有什么的时候,是不是同时也在失去什么,失去生命中那些更本质的东西,那内心的自由,那精神的幸福,那瞬间美的感受与感动?王尔德说:“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你有什么,而在你是什么。 ”在日渐浮躁、浮华的时世中或许这正是我们应该要深自警惕、不断反思的事情。第二,人对花瓶感觉的变化或许是因为人和外物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花瓶还是那个花瓶,它的价值并不曾变化,只不过是人和它的距离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人对它的认知。先前,因为距离的存在,因为不曾拥

5、有,它的美好可能被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夸大,我们把自己的憧憬和渴望附加在它的身上,结果使它成为虚幻不实的东西;而现在,因为距离的消失,因为已经拥有,虚幻被打破,附加在它身上的那些光环失去,结果发现不过如此。人就是这样的奇怪,总是在现实和理想的两极摇摆,当我们拥有着自己的现实时,我们总不满意,总在挑剔,我们的心总在流浪,我们的故乡总在异地,我们的生活总在别处;而一旦我们登临彼岸,一旦拥有了彼岸,却又发现我们所追求和爱恋的,与自己的理想总有一段落差,留给自己的总是失望和沮丧。或许,我们所真正追求和爱恋的,并不是它的真正价值,只是我们的一种想象和幻想,是我们内心中的一种欲望,一种猎奇的心态和新鲜的感觉。

6、或许这也彰显了人生永恒的尴尬和悲剧:原以为是自己心爱的东西,费尽心力去追寻,结果却发现不但不值得追寻,相反还因此失去了真正的所爱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说,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向往和渴望,有了这样的追求和爱恋,生命的滋味和意义也才得以体现,人生其实就是在这样的永不满足之中不断地向前,生命只可能不断地走向天堂,而不可能走到天堂,人就是以这样的眺望和追求的姿态行走在路上。第三,人对花瓶感觉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它的得来轻而易举。我们对事物美的欣赏与精神价值的认知,往往与我们对它的珍重爱惜的程度有关系,而这种珍重爱惜的程度又取决于我们是怎样获得它的。当我们以一种奋斗努力的姿态,以一种不懈进取的精神,千辛万苦地

7、去争取,用尽心力去创造,从而赢得了它的芳心的时候,我们会倍加爱惜,我们的内心会充满一种感激,我们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去感知它的美。而如果我们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们的心态也会变得轻慢和轻佻,失去对它的尊重与感激,又怎能发现它的美好和精彩?生活的美需要我们的珍惜,更需要我们的创造。漫画中的那位眼镜男对花瓶的感觉前后不同,或许就是因为他的得来太容易,全然没有那漫长的等待和寂寞中的坚持,没有那辛苦的付出和艰辛的劳作,也就失去了蓦然回首的惊喜。第四,人对花瓶感觉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很多外在的条件在变化。细读画面,第一幅花瓶与木架构成了一个整体,欣赏者感觉它美是因为它们处在相互的陪衬中,而第三幅则只有花

8、瓶,失去了木架的衬托,花瓶变得孤零零的,由此也失去了它的美,美在相互的映衬,美在和谐;第一幅花瓶放在展厅中,而第三幅花瓶的环境和位置发生了改变,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应该认识到环境的作用,有的时候不应被环境所左右;第一幅画面花瓶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放在展厅中处在光色等各种条件的装饰之下,离开了这些条件的装饰,花瓶就回归了它的本性,人对外物的认知有时极易受到外在表象的迷惑,深入本质,去除假象,才能接近事物的真相;第一幅花瓶处在木架上,人对花瓶取一种仰望的姿态,而第三幅花瓶被置放在地上,人对花瓶取一种平视甚至俯视的姿态,由此使人对花瓶价值的判断前后不同,联系到人类社会,人也往往容易对神坛上

9、的偶像盲目迷信,当偶像从神坛上被拉下来后,才发现其真实的面貌,原来也很平凡,人不能迷信高高在上的权威,要有对权威平视的心态另外,有人认为,人对花瓶感觉的变化或许是因为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第一幅画面眼镜男发自内心地赞叹那花瓶很精美,精美的东西必定宝贵或许他的内心会有这样的想法但为什么那个人要大方地将它送去,一点都不可惜,是不是那个花瓶只是赝品,并非真的可贵?大约因为这样无端的猜忌,结果再看那花瓶时便失去了美感。这种看法似乎有理,却是对题意的主观猜测。对于这则漫画材料而言,我们应坚守的原则是,画面中拥有的内容才是我们审题立意的出发点,画面中没有的切不可胡乱联想,送人者究竟是出于什么心理将花瓶送人

10、,这不是画面的客观内容,不应该成为我们审题立意的依据,而上面的四点原因分析,是抓住了主要矛盾,立足于对画面客观内容的合理推测,应该说都能站得住脚。基于以上理解,下面这些立意可以视为符合题意:关于“心境说”:外重者必内拙,感觉的钝化源自心中的负累太多太多功利的计较会让生活失去美让心灵纯粹一些,少一些物质的计较占有欲让我们和美背道而驰内心的自由与幸福往往在于给心灵减负拥有宁静而理智的心,方可在物欲社会洞察事物的真谛不囿于外界的干扰,以明镜之心体味真正的美固执地占有无法享受幸福,以平常之心欣赏事物的美不实用者反有大美在拥有也就是被拥有,心容易被外物所役使关于“距离说”:拉开与世界的距离,往往会有美的

11、发现生活在别处,美是一种距离,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之睫在眼前看不见,近在眼前的往往易被忽略关于“珍惜说”:美好源于珍惜,得来容易反让人失去美感与其不切实际地幻想,不如珍惜眼前的拥有幸福与快乐的心境来自知足我们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其实自己也正在被别人所仰望和羡慕对岸的花更美,结果反倒把现实的生活弄得很遭人们往往对得不到的东西趋之若鹜,对已有的美好却视而不见关于“改变说”:美在和谐,美在相互的映衬环境的改变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认知不要耽于表象,应去除干扰,深入本质不要将人或物置于神坛,应有一种平视的心态当然,对这组漫画的理解还可以从另外两个元素入手,比如从花瓶的角度,花瓶还是那个花瓶,但是它的价值

12、在眼镜男的心中却发生了天壤之别,这固然是因为人的心境受到了外在因素的干扰,是人的悲哀,但未始也是花瓶的悲哀,命运的天翻地覆不也让人联想到某一类人生的悲剧吗?我们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他们忽然被冷落之时那寂寞的哭泣与悲伤吗?再比如从送瓶者的角度,可不可以这样思考,虽然那个眼镜男对花瓶有由衷的赞美,但并不意味着他一定要去拥有,将瓶送给他,反而会剥夺他对美的感觉,其实深究那个送瓶者的内心,可能他也并不谙熟美的真谛到底是什么,他对事物的实用价值与美的价值的认识其实也很模糊,他有心的送人却无意中扼杀了美,无意中践踏了他人的美好感受,这样的现象其实并不少见。总之,对漫画寓意的理解只是我们写作的第一步,要写好作文

13、,还必须把握另一重要原则,即开放性与限制性的统一。所谓开放性,即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基础之上,应有对生活的广泛联系与深入思考,应在这样的引申和思考的过程之中尽量展现自己写作的个性和特色,没有对生活实际的联系与引申,没有对时代特征的理解和把握,这样的文章会显得空洞不实。所谓限制性,即我们的立意应从所给漫画材料中提炼得来,在文章中应有对漫画材料的简要分析,由此展开的联想和思考应该自然,思维放开去还要注意收回来,总之,文章的起承转合应该围绕所给漫画材料中人物的感觉出现矛盾这一核心,其思维的轨迹是聚合型的,而非话题作文的放散型。二、评卷情况(一)对画面寓意的理解缺乏整体性原则,导致只看到画面的细枝末节,而

14、没有一种整体性的考虑,从而使立意要么牵强,要么走样。1.花瓶上有裂纹,因为裂纹而谈残缺与完美、平凡与伟大获得这种看法显然与读图的基本习惯和能力欠缺有关。2.第一幅画面对花瓶有美好的感知,而第三幅画面却改变了这种认知,由此立意要坚持自己的认知和追求,谈坚持的重要性3.花瓶前面让人感觉美,后面却发现不过如此,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非常复杂,因而不能用简单的态度去看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可拍马屁,奉承讨好。诸如此类的无限拔高,或者随意解读,在本次作文中并不少见。(二)行文的过程中没有顾及材料作文开放性与限制性相统一的原则,造成与材料的若即若离。材料是作文立意的出发点,是限制作

15、文思维的准绳,不能抛开,把它变成话题作文。没有对材料寓意的分析,行文又不能紧扣这种寓意,是本次作文中的普遍问题。比如有一篇作文知足诞下美的硕果,单看标题似乎还行,但这一看法是怎么得来的?从材料过渡到自己的文章,如果桥梁没有搭好,则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因为单看“知足”二字,完全可以有不同的解读,陶渊明是知足,那是对自己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的满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可以使内心感觉到快乐,而材料中的那位眼镜男为什么会有心态的变化,为什么会有对事物认知的变化?如果可以简单地以“知足” 二字去概括,那么这里的“知足”又是什么内涵?它与我们平常理解的所谓“ 知足”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所有这些都是需要仔细

16、辨析的。(三)关于文体的问题材料式的议论文起承转合有基本的规范,不能脱离所给材料的限制,完全没有对材料的分析和诠释。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论证性的匮乏,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后不能停留在对名人名言与名事的罗列,应加强对为什么的分析,有条理地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从本次考试来看,直接呈现结论式的议论文仍占多数。记叙文应在理解材料寓意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叙写,情节应相对完整,应有具体的细节描写,主题又不能脱离材料的限制,从操作上来看有很大的难度。某学生通过想象、扩写,将三幅画面的内容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并不可取。(四)其他一些问题1.好标题举例美好源于珍惜/扼住欲望的咽喉/被绑架的幸

17、福感/求而不得是为美/摆好你内心的姿态/不以得失论价值 /对岸的风景独好/亲手摘下彼岸花/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珍惜失去的和拥有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当立足点在“占有 ”之时/远方绚丽,近处亦美/不得则羡,得之则弃议论文的标题以论点型(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为佳。.套题现象列举辛劳后的收获尤为迷人(文章后部分又转而写辛劳、付出、奋斗)【考场优秀例文】1、熄灭焦灼之火杜拉斯曾言:“把灯关掉,以便看清灯仓。”唯有熄灭内心的焦灼之火,保持一份相对的神清思澈,我们才能在纷繁世相前安之若素。花瓶仍是花瓶,为何在得到之后便失去了当初羡艳的目光?得不到的,朝思暮想踮脚张望;握在手里的,不断质疑甚至嫌弃。这恐怕

18、是现代人的通病。拒绝患得患失,以冷静沉着之姿去评判事物,不为形势所扰,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我们的心总被繁华翳障所扰,我们总是咋咋呼呼。世界在奔跑,我们便紧随其后。何不停下脚步,摆脱物质的束缚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公元四世纪的荷马,处在一个迷乱的时代,人们不知道未来的社会将如何发展,当众人沉浸于歌舞声色之中,他却独自寒窗沥雨,青灯走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厚实的荷马史诗。正是内心的平静让他摆脱了尘世的束缚,独自以一种高贵的姿态去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泰戈尔说过:“我们看不清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很多时候我们让心为形役,使欲望不断膨胀,却在现实的打击中懊悔不已。静心思之,我们应对生活抱有一颗

19、平和之心。李叔同“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跟从自己的灵魂去追求内心的澄澈;终南山隐士过着如千年前的生活,只为寻找一片精神净土;海顿晚年仍呐喊着“天上要有星光”,保持着年轻时的执着梦想。很多人跳出了尘世的困扰,让自己的灵魂找到了归宿。如此他们就不再惧怕那些时光里的兵荒马乱,因为那些坦然与无憾早已如常青的藤蔓,爬满了生命的每一季。“现世安稳,岁月静好。”短短八个字便概括出了人生的高妙境地。心灵静谧,细针落地之声也清清楚楚;心灵喧嚣,晴天霹雳也置若罔闻。心静,现世才静;心安,岁月才好。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简单的道理,微博控、手机控、游戏控各种“控”层出不穷,这反映了时下人们对“控制住”的渴望和“被控制

20、住”的不安。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只有保持自身的清醒,坚守内心的平和,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才能在泥沙俱下的世相面前高举自我的旗帜。欧里庇得斯说:“这世上只有一件东西可以经得起生活的冲刷:一颗宁静平和的心。”我们也只有怀着这样一颗静谧之心,才能将现实看得更清楚。无论花瓶属于别人还是属于自己,我们都不再焦灼不安。2、美好源于珍惜木心说:“人生,无非欲望和厌恶。”渴望未拥有的美好事物,得到后渐渐地厌恶。我以为,“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每个人只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便会发现美好,产生幸福感。或许是因为距离产生美,人们总认为别人的东西更美好。正如漫画中,当花瓶是别人的时候,这个人觉得花瓶真精美,到了自己手中却又

21、不尽如人意。其实,这是人的通性,总是对未得到的事物怀有美好的幻想,从而产生欲望,对已拥有的事物吹毛求疵,而渐生厌恶。山那边的幸福一文中,山里的孩子羡慕城里的孩子有明亮的教室,城里的孩子又渴望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人总是有追求美好之心,也正是这一颗爱美的心促使我们热爱生活,并不断去追求还未拥有的美好。其实,全面地分析、理性地看待可以使我们对事物的了解更透彻。也更能明确自己所真正想要的,而不会为追求事物本身光鲜亮丽的表面而费心力。如果漫画中的人认真分析后,会发现艺术品并没有那么精美,自己也不是真心地喜爱。便无须费尽心机从友人手中获得,他会有更多心情去欣赏真正的美。瓦尔登湖中梭罗这样说:“如果我也像大

22、多数人那样把早上和下午卖给社会,那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如果生活中,大家也能识破财富的空虚而不去炫富,也能摒弃权力的罪恶而不去贪污,也能发现人性的美好而不竖起心墙我们只有如卡尔维诺那样,深入这个尘世,在雾朦朦的早晨呼吸空气,才能更深刻地了解这个尘世,才能让神性支配我们的灵魂,而非被欲望支配。“你煽情,我煽智。”在这样一个越来越不理性的社会中,我们要始终保持理性的思考,追求真正的美好,而不被表象所迷惑,追求审美,而不仅是一个精美的花瓶。以珍惜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可以发掘出更多的美好,我们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西化”中的中国似乎总觉得西方社会更民主,青年学者熊培云在思想国中也不断称赞法国人对历史

23、的尊重;我却认为,中华文化也有许多值得骄傲之处,我们要去发现并珍惜他们。辜鸿铭上课时这样对学生说:“让你们学习英文诗,是为了你们将中国人的平和、宽容去晓谕那些四夷之邦。”作为中国人,我们要意识到我们自己的文化的优越性,珍惜并发扬他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我们也要珍惜生活中的点滴。金圣叹曰:“炎暑夏日,切绿沉西瓜于朱红盘中,不亦快哉。”可见,只要珍惜生活,点滴都是美好。如漫画中得到艺术品的人觉得它不怎么精美一般,许多人置身于中国社会,也对她不怎么满意。其实,只要我们更理性地独立思考,去发现社会中的美,去珍惜这样一个还算和谐的社会,她还是美好的。“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只要珍惜不一样的自己,人人都是

24、精美的艺术品,只要珍惜我们这个独特的社会,她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3、数见红尘应识我同样一个花瓶,摆在别人家即为艺术品,摆在自家便黯淡失色,是什么造就如此反差?其实不是花瓶摆错了位置,是你将自己摆错了位置。红尘中,人们追名逐利,沉迷于社会的物欲奢华,真我夹杂其中随波逐流,要想不被世俗淹没,必须认识你自己。然而认识自己谈何容易,扭曲的价值观下,还有多少人平淡处世,追随己心?利益面前,世人红了眼黑了心,为将其据为己有不惜用尽一切手段。真正得到后,又不满足于现状,犹如那花瓶,得到后便觉得不再精美。于是乎,人们便又看上了别人的“花瓶”,由羡慕到嫉妒,再次不惜一切代价去获得,如此恶性循环,直至内心麻木不

25、仁,失去自我。“我们的肉体很功利,而灵魂却要我们永恒。”周国平的一番话值得深思,然而这世间是否还有识我之人?爱因斯坦的一番话给了我们答案:“不论时代的风尚和社会的潮流如何,一个人总能凭借高尚的意志超脱社会,坚守自己的内心。”是的,总有那么些伟人站在时代的尖端,置身于名利之外,他们迎着岁月的风,却不改其初时面容。犹如马寅初的两声“噢”,不论是被批斗撤去北大校长一职,还是 19 年后被大力赞扬官复原职,马老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心如止水。无独有偶,齐白石老人“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亦是此理,被贬得一文不值也好,被激赏为天才也罢,世间冷暖过眼云烟,他们不在乎外物的虚无缥缈,只坚守内心最初的自我。

26、数见红尘应识我,别被外物蒙蔽了双眼,穿梭于大街小巷间,纵使华灯初上灯红酒绿,我们却再也找不到自我的归宿。归宿在何方?总有人告诉你答案,刘丽捐出自己的每一分钱,“熊猫女孩”多年间捐出的 400 毫升熊猫血,陈贤秋老人伸手救出小悦悦,并将全部善款捐出,这时你会发现,富女“郭美美”的“花瓶”不再吸引你的眼球,李启铭的“父亲”不再是你的渴望。红尘远了,近了,聚了,散了,终究取决于心境。再精美的“花瓶”也将笼罩阴霾,再朴素的心境也能挣脱束缚的蛛网。数见红尘中,应识我初时容颜。4、珍惜自己所拥有的维特根斯坦曾经说:“我愿贴着地面步行,也不愿在云端跳舞。”我们有多少人都想触及云端,追逐得不到的东西,而忘记了

27、真正支撑自己生存的是脚下的这片土地,你现在有的,而不是将要获得的?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摆在展台上让我们流连忘返的艺术品不计其数,形形色色,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我们的欲望便开始膨胀,千方百计去获得它,一旦到手之后,便又失去兴趣。为何?或许我们只在乎追到手后的快感。但这不是我们真正的必需品。朱德庸曾在在一个时代里缓行中写道:我们周围的东西都在增殖,而我们的人生却在悄悄贬值。是啊,现代人情绪变得很多,很复杂,感觉变得很少,不停地得到,得到后又不停地失去兴趣,再不停地追逐,让我们身心俱疲,但我们似乎很乐意地被生活牵着走。连躺在草地上晒晒阳光的时间都没有。一个人倘若很容易被时代的风尚所限制,他就会失去发展

28、的方向,总想得到看似华丽实则粗俗的东西。就像再华美的袍子,也难以掩盖虚弱的身体。外界的产品只能是一时的,而非永久。只有现在我们重视已有的一切,他们才是陪伴我们的永恒主题。温家宝总理曾对大学生说过这么一句话:“要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我们被尘世的物欲歆享冲昏了头,个个都要争着当大官,却忘记自己还有做大事的潜能。对于自己的背景、资历,我们没有厌恶的权利,但我们更要珍惜他们,因为它们也将是自己奋斗的动力。生活就是一次艰难的航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给它加油,以便让它航行得更快,我们着眼于还未到达的目的地,却忘了心若认为已达目的地,那么它就是目的地。我们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必然也不会得到想要的,即使得

29、到想要的,也定会茫然不知其为何用。我们无法拥有李叔同的淡泊的大气,但至少我们可以做一只时代洪流里独自歌唱的夜莺,没有华丽的伴奏,但有我们心灵的共鸣。纪伯伦有言:“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我们走了很远的路,却忘了为何出发。”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不只望着远方,也着眼于现在,而不是一味去追逐得不到和未得到的非必需,而忽略了自己真正已拥有的财富。5、亲手摘下“彼岸花”画中人叹为观止与落寞失望的情绪转换间,将身处时代洪流中的你我的某些特质映衬得恰到好处:总是歆羡于彼岸花的美丽,机缘巧合拥有后,却又开始抱怨她的刺,她的不甚完美。沃尔特肯在云端一书曾如此阐述这种“彼岸花情结”:“那端的云,美得令人

30、眩晕,伸手过去,无非是过眼云烟。”得不到的,总是最美的;彼岸花,总是最绚烂的。这种美,源自距离,而美却终结于画中人一句:“送给你了。”没有血泪汗水的浸泡,他人赠与的彼岸花,只能停留于被挑剔的层面。黄光裕便是最好的例子。他的魄力,他的草根创业传奇曾让多少人津津乐道。他用汗水打造了全国家电企业连锁模式,他用血泪拼出了国美这一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企业,却在事业鼎盛期热衷于权钱交易与暗箱操作,偏离了企业经营者的本分,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最终自掘坟墓,锒铛入狱。“我想要的太多了。愿意再付出的,太少了。”黄光裕的剖白,或许能让你我深思再三。权力场上的呼风唤雨与名利场上的声色犬马就像彼岸花一样散发出致命的香味,

31、而当脚踏实地创业草根遭遇投机取巧这一“捷径”时,一句“送给你了”便成了他日思夜想的企盼,不劳而获的彼岸花此刻不仅是“不再精美”,更成了毒草,置人于死地。这样看来,画中人对画中物截然不同的评价也就找到了根源:因为获得的过程太过轻而易举,因为简单的得到反而使美好的事物黯然失色。对于个人而言,摆脱这种彼岸花情结的唯一办法就是“亲手摘下它”,正是刘伟的咬牙坚持与艰辛努力,才使他的琴声如此悠扬,如此动听;正是黄光裕创业初期的拼搏与奋斗,才使国美的传奇如此宏大,如此惊艳;正是你所付出的汗水与辛劳,才使彼岸花保留亭亭之姿。对于社会而言,亟需重建的现代观念市场摆在眼前。如何在不劳而获这一庸俗风气弥漫的当下突围

32、,如何在简单以权力大小、财富多寡为个体成败与否的评判标准的现今突围,如何在投机取巧思想仍根深蒂固的现在突围,重塑以奋斗为美的价值观、人生观,而非眼巴巴地企盼别人“送给你”的幼稚心理,值得社会大众再三思量。亲手摘下彼岸花,插在瓷瓶中,纵使花刺扎手、瓶身粗糙,也掩盖不了奋斗之姿的夺目绚烂。6、岂因得失论价值英语当中有句谚语叫:“对面的草地更绿。”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得不到的东西,或来之不易的东西,加倍珍惜,而对轻而易举得到之物或不屑一顾,或恣意挥霍。古人曰:“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可见粮食来之不易。因此穷人家的孩子更懂得珍惜粮食。正因为缺乏读书的机会,才有“囊萤映雪”那份对读书的执著。当战火纷飞

33、时,一封信更是万金难买。其实上述之物,无一不是平凡之物,但皆因其不可易得,使人心系之,情动之,将其视为心中之宝。然而人的视角可在转瞬间改变。对于得到的东西,人们往往不再重视。因其神秘面纱已被摘下,其光环暗淡消散。诗经氓中那个憨态可掬的小伙子费尽心思追求貌美女子,然而“言既遂已,至于暴矣”,得到了女子后,便又变得凶残,将其抛弃。鲜为人知的还有郭沫若的一段海外恋情。当年郭沫若到日本求学,际遇不佳,生活困苦,精神颓废,身心健康严重不良。命运之神就在这时眷顾了他,让他遇到了一位美丽善良的护士。她关心他、照顾他。他在写给她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并将她视为天使,视为希望之光。他们结合并一起生活了二十

34、年,拥有五子。但战争将他们分离十一年之久。当她再度找到他时,他已与别人成婚,再没有当年视她为天使那般的真情。说到底,人心都是不知满足的。这是人之天性,无可非议。两千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其剽掠各诸侯国及人民财产怎又不是“取之尽锱珠,用之如泥沙”?当那些金碧辉煌之物不属于我们时,我们心中的渴求便油然而生。总说人为希望而活,那些得不到的,往往就是我们的希望,或是目的。因此我们在看待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仅仅是看到这些东西本身的价值,更是将我们自己的对价值的期求和美好的想望赋于其上。“得不到”让我们拥有更大的想像空间,使纷繁的色彩及更多的附加的因素充盈着我们对这些事物的认知。虽说人性本如此,我们也不应任其

35、蔓延。人不仅是情绪的人,更是理性的人。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就要从事物的全方面渗透其本质,既不用自我添加的优点将得不到的事物嵌入自我设定的模型中,也不低估或轻视自己已得的或轻易所得之物。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得失变幻莫测的社会中或喜或忧,才能淡定审视这个社会以及自己的价值。7、最美的,在眼前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每个角落,我们不禁感叹,早上生机勃勃的旭日真美呀,怎么不一直停留在那一刻呢?当雨淅沥沥地打在芭蕉叶上,我们不禁想念起那阳光普照的日子,可当万里晴空时,我们却又忍不住怀念那朦胧的烟雨。也许,得不到的永远最美吧!可是,得不到的真的是最美的吗?不,不是的。眼前拥有的,才是最美的。当花瓶还在远

36、远的地方时,我们认为它如稀世珍宝,格外精美。但拥有了呢,却开始觉得一文不值。若是一不小心摔碎了呢?恐怕又要开始觉得可惜,怪自己不懂它的价值。不懂得珍惜当下的人,是最可悲的,每个人都不想成为那个“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人吧!所以,若不懂得珍惜眼前事物的美丽,永远也学不会珍惜的人,只会活在自己的叹息中。当贫困用血红的双眼注视着霍贝玛的步伐,霍贝玛仍然在那片广阔的草原赶着牛羊前进,仍在捧着自己的画本,描绘着这片草原的美丽。残酷的社会将鞭子挥打在他瘦弱的身躯上,他从来不羡慕那些趋炎附势的画家们所获得的一切。在他眼里,他用属于自己的风格画下的阿姆斯特丹无疑才是最美丽的。终于,他从阿姆斯特丹的

37、村口走向了上层社会,一挥鞭,甚至闯进了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即使他这一走,走了近两百年,但只因他的坚持,坚持属于自己的眼前美景,他才屹立于画坛,才拥有了大家都羡慕的美丽。司马相如绕了一大圈才猛然发现,最美的不过是一直在自己眼前的 卓文君;纳兰容若一生只活在自己的回忆哀叹中,却忽视了身边最美的妻,直至她离世,才想起与她的点点滴滴;威廉巴特勒叶芝,只因坚持爱着眼前的她,不管风,不管雨,因此,那篇拨动人心弦的当你老了才仍然感动着每一位读者。古往今来,多少人看透了“眼前最美”,又有多少人仍执着于自己所得不到的?余秋雨说过,我们会发现努力为之奋斗的,为之担忧的东西往往不是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最美的东西往往

38、就在眼前。眼前的东西往往是因为自己拥有了才不觉得珍贵。此刻,我们最该拥有一颗像苏轼那样豁达的心,即使身处逆境,仍能欣赏并珍惜眼前的美。追求的心无可厚非,只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眼前所拥有的美。智者,便是会懂得珍惜当下的人。我只是希望,下一个落日余晖,我们可以珍惜;下一个朦胧烟雨,我们可以珍惜。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每一刻美丽8、赫本的胸针派克遇到赫本那年,他 36 岁,她 23 岁,他顿生爱怜之情。几年后赫本的婚礼上,他送去一枚蝴蝶胸针。喜爱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占有。的确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如若人们都同克洛德一般,只为自己私欲而要强占爱斯梅拉达,不知还得酿成多少惨剧。“女神之所以为女神,

39、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她的不可得性。”洛奇如是说。千万别被物质、欲望所奴役。熊培云说:“当代的通病即是人们被欲望所控。”不是房奴的人渴望着做一个房奴;已经是房奴的人还想拥有更大的房子,最好还能有个小牧场,而这样为房为车为物质一生奔波的结果反而是他们大多数时间在路途上,很少有机会在自己的房子里过一夜。美国曾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一个孩子平均一天接收的广告条数约为 110 条,在这个商家绞尽脑汁吸引消费者的社会里,做一个明眼人实为不易。想想看,每当你在商场购物时,其实都有“人类学家”窥视着你的行为,包括走道的顺序,目光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等等,之后他们搜集来的情报会被卖给商家。也就难免导致了我们疯狂购

40、物后,回家却发现很多东西一无是处。比起物质,精神的拥有与完善才是我们不断进取的方向。英国一男孩在 17岁时乱买彩票,意外中得两百万英镑的大奖,在买房购车无限逍遥后发觉自己活得很没有目的性,因而患上了抑郁症。29 岁时被发现死于豪宅中,遗书上写着:“没有什么比给你一切想要的东西,却不给你人生目标来得更残酷了!”所以,我们是否也该深思一刻?曾经是否也不经大脑地血拼回一大堆没什么用的东西,比如只穿过一次的衣物?曾经是否或者现在正在,为了夺取某事物而不择手段,誓死也要拥有?我们真正该拥有该追求的物质,应当是精神的载体与寄托。如果你要把勋章藏在地砖似的缝隙里,倒不如让它闪耀在别人的胸口来得有意义。为了更好的生活,努力并没有错,只是别被你的欲望所奴役,别忘记时刻聆听心灵的歌声。乃至待物,乃至待人,乃至待己,都请让你爱的一切拥有它最值得拥有的光芒。而你将收获的,是终生的欣慰与平静。68 岁的赫本带着她的美丽悄然离去,伴随她的还有“永远的女神”的敬称。六年后赫本生前衣物慈善拍卖会上,87 岁的派克拄拐参加,买回了那枚蝴蝶胸针,不久与世长辞。说明:第 7、8 篇有“议论性散文”之嫌,须引起这类文笔优美的同学注意,思考:怎样修改使它增强论述性?怎样使议论文的文体特征达到“鲜明”的要求?议论文不仅列举“怎么样”,还要深入挖掘、回答“为什么”,言之有据,以理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