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87456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西方文化读本第四单元完整译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中世纪课前导读1、预习本单元内容时,请你想想你所知的中世纪是什么样子。为什么这个时期被称为欧洲历史的“中世纪” 。2、你是否有这样的印象,中世纪时期是一段非常“黑暗”的历史时期?这种普遍存在的印象是因何产生的呢?3、你对欧洲大学的早期历史有怎样的了解?4、 你知道圣女贞德吗?她做过什么呢?5、你知道亚瑟王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他的故事?第一部分 中世纪中世纪或中世纪时期是指欧洲历史中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的这段时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这一时期的开端,其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时期。传统意义上的西方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中世纪时期是中间时期,此外还有古典时期和现代时期。而中世纪也被

2、细分为中世纪早期、中世纪中期和中世纪晚期。中世纪早期,在晚古时期就已开始发生的人口减少、逆城镇化和蛮族入侵等现象仍在继续。蛮族入侵在曾经的西罗马帝国建立了新的王国。公元七世纪,原西罗马帝国(拜占庭时期)的北非和中东地区在被穆罕默德后代占领后变成了伊斯兰帝国的一部分。虽然社会和政治结构上都有着实质上的变化,但中世纪和欧洲远古世纪还没有完全分离。拜占庭帝国领土依旧广阔且仍然作为一种主要势力存在着。拜占庭帝国的法律查士丁尼法典在中世纪晚期受到了备受敬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都结合了现存的罗马制度法规,而随着基督教在西欧国家的流传修道院也随之建立。卡洛林王朝时期的法兰克人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占领西欧大多

3、数地区;卡洛林王朝持续到九世纪,最后屈服于外敌入侵的压力北方的维京人,东方的马扎尔人和南方的撒拉逊人。中世纪中期始于公元 1000 年。在这个时期,技术和农业上的创新使得贸易兴盛农作物增产,因此欧洲人口迅猛增加。中世纪中期的主要社会形式是庄园制度和封建制度。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始于 1095 年,西欧的基督教徒们希望通过武力手段从穆斯林人手中重新夺回中东的圣土。 国王成为中央集权国家的首领,犯罪和暴力减少了,但建立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却变得越来越遥远。这一时期的智识生活是以宗教信仰与理性结合的经院哲学以及大学的建立为主要特征的。中世纪晚期充满困难和灾祸,例如饥荒、瘟疫和战争,这些灾难都使得西欧人口

4、大幅减少;从 1347 年到 1350 年,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口死于黑死病。在这些王国利,教会内部的分歧、争论以及异端邪说时有发生,国家之间的战争、各国内战和农民起义此起披伏。文化和技术方面的发展改变着欧洲社会,最终宣告了中世纪晚期的终结和早期现代社会的开端。公元 476 年被普遍认为是中世纪的起始时间。在欧洲整体范围内,1500 年被视为中世纪的结束,但被没有普遍认同的结束日期。在不同的环境下,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在 1492 年第一次美洲之旅,1453 年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或1517 年的宗教改革这些事件都被用来作为中世纪的结束的标志。英国历史学家们通常用博斯沃斯原野战役作为这一时期的结

5、束时间。而对西班牙人来说,1516 年的国王斐迪南二世之死,1504 年卡斯蒂尔的伊莎贝拉女王一世之死,或者 1492 年攻占格拉纳达都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第二部分 国家的崛起中世纪的第二阶段是西方国家历史中的形成期。法国、英格兰和西班牙的国王巩固了他们的实力,并建立起了持久的管理机制。新兴王国入匈牙利和波兰在他们皈依基督教以后变成了欧洲的中心力量。在 1000 到 1300 年间,欧洲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剧变。贸易复苏、城市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萌芽,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国王威廉巩固自己的实力牺牲了贵族的利益导致了欧洲这些地区中央集权的政府模式得以实现。 、中世纪中期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商业贸易

6、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增长。贸易活动的重振加上城镇生活的复苏为资产阶级(或曰中产阶级)的成长提供了条件。当然,政治和经济上的变革对中世纪中期的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这些年间,教会的权力达到最大,宗教对中世纪文化生活的定义和发展上都至关重要。公元五世纪罗马人从英格兰撤退,之后一个叫做盎格鲁撒克逊的日耳曼部落入侵,十数个敌对的部落王国瓜分了该岛。王国之间的斗争逐渐消失,对该岛的统治权在不同的统治者之间更迭。阿尔弗雷德大帝不仅是一名骁勇的战士,而且为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重新组建了民兵组织,如此一来国内总有一部分自由民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而其他人则可以正常耕作。他修建的船只在未来

7、抵抗维京人攻击的战役中派上了用场,这为他赢得了英国海军之父的美名。阿尔弗雷德大帝也提高了该国的文化生活,他邀请来自欧洲大陆的学者到他所创办的宫殿学校讲学。同时他也鼓励僧人记录时事,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的编写在他统治后的数百年仍在继续。对法国来说,中世纪中期也是为未来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与其他统治者不同的是,法国国王为未来完全的君主制打下了较为成功的基础。查理曼大帝延续了他父亲与教皇密切的联系,并变成了教皇制的保护者。此外,他还强迫东部的人民(尤其是撒克逊人)信奉基督教,随后发动了战争最终使他们服从自己的管辖。查理曼大帝于 800 年被教皇加冕成“帝王“,此时他到达权力的顶峰。他的帝国自罗马帝国之

8、后第一次统一了西欧,他也被誉为”欧洲之父“。他的统治刺激了卡洛林文艺复兴,一场以罗马天主教为媒介的艺术、宗教和文化复兴运动。查理大帝对外征战,对内改革,促使欧洲人形成欧洲这一概念。法国与德国的君主将自己的王国视为查理大帝帝国的后代。到公元十世纪,中世纪帝国的建立已经达到顶峰。德国和法兰克国王享有强大的权力和无尚的声誉。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便是当时的君主制下的君王典型。然而,到了十一世纪政教关系发生了大反转。在克吕尼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下,教会力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复苏。诺曼底公爵对盎格鲁撒克逊英国的征服开启了英法两国对欧洲最高权力进行争夺的时代,这一争夺将旷日持久。第三部分 中世纪大学的崛起欧洲的中世

9、纪通常被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是“黑暗时期” ,但这是在这段时间里一批大学孕育而生。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在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上参考了东方和西方文明,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大学的雏形就是以此为特征的。大学的设立十一世纪末以及十二世纪,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英格兰出现的第一批被普遍认可为大学的机构是为了学习艺术、法律、医学和神学而建立的。这些大学是从早期的基督教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院发展而来,它们何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时间很难确定。大学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教育机构。博洛尼亚大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纪末,该学校在十二世纪获得办学许可。在欧洲建成的其他早期大学包括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

10、国的牛津大学。截止 1500 年,西欧和中欧地区已有八十多所大学存在。后来随着美洲移民潮,大学被引进新世界,并作为高等教育的中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特点中世纪的大学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教育机构并非迥然不同,毕竟它名义上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下一代,使他们能够为某个事业工作,在中世纪的语境下,这个事业指进入教会。最初中世纪的大学并没有类似像现代大学中的校园这样的实体设施。教课的地点是任何有空闲的地方比如教堂和普通住宅。大学并不是指一个物理上的地区而是学生组织之间或学生组织于教师组织之间的联合团体。然而很快其中一些大学(如剑桥大学)开始租赁、购买或建造楼房专门用来教学使用。根据教师工资的支付方的不同,大

11、学通常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博洛尼亚大学模式,教师由学生雇佣并支付工资。第二种是巴黎大学模式,教师工资由教会承担。第三种模式,例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主要由国王和国家资助。这三种不同的模式导致了很多方面的差异。在博洛尼亚大学,学生掌管一切这个事实使得教师常常面临巨大压力并处于不利地位。在巴黎大学,教师掌管学校事务;因此,巴黎成为了全欧洲最先出现教师这一职业的地区。在博洛尼亚大学,学生们更多倾向于选择非宗教学习,所以他们的主要课程是法律。在整个中世纪及其后时期,拉丁语都是授课专用语言。课程和学位在大学学习六年的时间可以获得文科硕士学位(中途可以获得文科学士学位) ,拥有该学位的学者便可在基督教地区

12、任何学校授课。截至十三世纪,教堂中接近一半的高等职务和超过三分之一的中等职位都由拥有硕士学位的人担任。文学硕士的学习由文学院组织,主要教授文科七艺:即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理论、文法(以赞美诗为重点,结合圣经的其他部分和拉丁经典著作学习阅读和写作技巧)修辞、逻辑。最主要强调逻辑的学习。大学学习中最普遍的课本叫做逻辑学命题 ;本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便是让神学学生和硕士在课本下写下大量的评论。一旦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学生就能够从大学毕业,或去更高一级的学科研修。这些学科包括法律、医学或者神学,其中神学最受推崇。学生不能自己选择课程:大学提供的课程都是固定的,每个人学的课程都一样。不过偶尔会有机会选择任

13、课的老师。社会生活中世纪大学中的社会生活跟现在的大学大同小异。大学的校规规定不许赌博,不得身着奢华服饰,不许熬夜,不许与不正经的妇女有染。学生受教会保护。在这样的情况下,没人能够真正伤害他们;他们只能在教会法庭接受审判定罪,这样他们免于遭受体罚。这样的保护措施被滥用:偷窃、强奸和谋杀在学生中时有发生。如今的教授会抱怨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会在酒吧通宵喝酒,这只是延续了他们在中世纪的前辈留下的传统。中世纪大学的重要性中世纪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中心,促进了知识交换,现在也依旧如此。它对现代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构成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原型。科学的现代法则在学术阶层补充阅读一 圣女贞德关于圣女贞德

14、的出生日期并没有官方记录,在被指控为异端邪派时进行审判时她也仅仅能猜测自己十九岁。 (在贞德死后二十年举行的听证会上,对她的指控被一一取消,她的亲戚朋友大都认为其出生年份为 1412 年。 )在这位偶像般的法国女英雄和罗马天主教圣者被处死后,人们在每年的一月六日庆祝她的生日,这天正是基督教中的主显节。为了纪念这件事,下文将介绍一些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神女贞德”的史实,这些事实会令人大吃一惊。作为法军的统帅,圣女贞德并没有参与真实作战。虽然后人印象中的她是为一名无所畏惧的勇士,将她视为英法百年战争时期的女英雄,贞德从未在亲身参与任何一场战争也从未杀过一个敌人。实际上,她是以一种鼓舞人心的吉祥物形象

15、陪伴在手下军士左右的,她手里挥舞的是旗帜而不是武器。她还负责制定军事策略,指引军队,并向英军提出外交解决方案,不过这些方案都被拒绝了。虽然她远离前线,却至少受过两次伤,一次是在她所出名的奥尔良战役肩部中箭,另一次是在解放巴黎战争失败后被石弓击伤。圣女贞德因反复无常的脾气而臭名昭著。一旦手握兵权,这个农家少女就毫不犹豫地斥责位高权重的贵族们,批评他们言语污秽、行为失当、不做弥撒并且对她指定的作战方案不屑一副;她甚至指责充当自己保护人的贵族,批评他们在与英国人交涉时缺乏骨气。根据一位见证贞德重审的人所说,她曾因为一个苏格兰士兵吃偷来的肉而试图打他耳光,苏格兰在百年战争中与法国同盟。据推测,她还赶走

16、了在军事吃紧时随军的女眷和妓女,并在驱赶过程中打过其中个别人。此外,据说英国人对她进行的人身攻击,包括叫她外号,嘲笑她让她回家放牛都使她怒火中烧,血液沸腾。从贞德法庭听证会的记录上可以窥见此女的火爆脾气;例如,当一位有着浓重口音的牧师询问她所听到的话是什么语言时,她顶嘴道他们的法语说得比牧师好得多。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圣女贞德是因为被控使用巫术而被处于火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至少从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如此。1430 年贞德落入敌军手中,此后她在英国要塞鲁昂由一个基督教会法庭审理。针对她的七十项指控从使用巫术到偷盗马匹无所不包,但是到 1431 年 5 月,这些指控已经缩减到了 12 项,大多数指控与她

17、身着男装以及声称上帝直接与她联系这两件事有关。只要认罪就可以免于终身监禁,贞德于是在一份认罪的文件上签了字,并承诺会改过自新。(据推测,由于贞德是文盲,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何种文件上签下了名字,或者更准确的说画上了叉。 )几天后,可能是由于受到看守的强奸和暴力对待,贞德重新穿上了男装;随后她告诉来探监的法官,上帝的声音再次出现了,使得法官极为震怒。正是这两种行为使贞德背负“重陷异端邪教”的罪名,并最终将她送上火刑架。圣女贞德是广为流传的波波头的灵感来源,该发型起源于 1909 年的巴黎。那些命令少女贞德穿上男装、把英国人赶出法国的声音也告诉她要剪掉长发。她的发型是发梢内卷的齐肩式发型,在她那个时

18、代的贵族当中这种发型很常见,她一直将此发型保留到行刑之前,卫兵给她剃了光头。1909 年,一位出生在波兰名为安东尼先生的发型师也是当时巴黎最受欢迎的发型师开始为他那些时尚的客户剪出以圣女贞德发型为灵感的波波短发发型。该发型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因为无声电影明星开始流行开来并受到当时年轻少女的追捧。直到如今,波波头的发式依然受到女性的欢迎,然而安东尼的另一项传奇性的实验将他宠物狗的毛染成蓝色并没能经历时间的考验。补充阅读二 亚瑟王,兰斯洛特爵士和吉娜维尔亚瑟王是五世纪末六世纪初不列颠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国王,根据中世纪历史和骑士故事,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英国击退了公元六世纪初期萨克逊人的入侵。亚瑟王故事

19、中的细节主要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文学创造,而他在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也被现代历史学家争论不休。与亚瑟王有关的文学作品兴盛于中世纪,但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衰落了,直到 19 世纪又重新兴盛起来。在二十一世纪,亚瑟王的传奇不仅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存在,还被改编为戏剧、电影、电视剧、漫画等其他媒体形式。不同的亚瑟王传奇中的主题、事件和人物都迥然不同,而且至今并没有一个经典版本存在。蒙默思的杰弗里在十二世纪所著的不列颠诸王记是最为著名的版本之一,本书别出心裁奇幻玄妙,描绘出一位传奇的亚瑟王形象,使其引起国际上的关注。在威尔士和布列塔尼地区一些记载亚瑟王的故事比这部著作的时间更早;在这些故事当中,亚瑟王被刻画成一

20、位保卫不列颠的勇士或是一个具有魔法的民间传说形象,与以人类或超自然形式出现的敌人斗争,并时常与威尔士文化中的冥界有联系。后来关于亚瑟王的故事通常在杰弗里的故事版本上发展。杰弗里笔下的亚瑟王打败了入侵不列颠的撒克逊人,创立了一个包括不列颠、爱尔兰、冰岛、挪威和高卢的帝国。在关于亚瑟王的法国版本的故事中,叙述者将重心从亚瑟王本身转移到其他角色身上,如其他的圆桌骑士。兰斯洛特爵士是圆桌骑士之一。他通常被认为是最伟大的骑士也是亚瑟王最信任的骑士,他帮助亚瑟王取得了很多战争的胜利。兰斯洛特是本维克班王和伊莲王后的儿子。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父亲被敌人驱逐出自己的王国,班王和伊莲王后带着兰斯洛特逃出。由

21、于伊莲王后忙于照看受伤的丈夫,兰斯洛特不幸被湖上夫人所夺,并在她的水下王国长大成人。这样的出生使得他被人称为“湖上的兰斯洛特” 。成为一名年轻的骑士开启了兰斯洛特爵士光明前途,然而与吉娜维尔相爱则是真正的考验的开始。在传奇的某些版本中,兰斯洛特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作为骑士,护卫亚瑟王的未婚妻吉娜维尔公主前赴婚礼。然而在护送途中,吉娜维尔和兰斯洛特坠入爱河。在其他版本的故事中,当兰斯洛特抵达时吉娜维尔已经在婚礼现场,他成为了吉娜维尔王后的一名骑士。保卫王后是年轻有志的骑士在他们充分证明自己有能力与国王同座之前需要履行的较低级别的职责。他们的秘密关系遭到了几个骑士的怀疑,这对情侣在一次幽会是被逮了个

22、正着。兰斯洛特爵士杀出重围逃离了宫殿,而吉娜维尔却被抓捕并因犯通奸罪而处以火刑。几天之后,兰斯洛特为了救吉娜维尔返回,在解救过程中杀死了亚瑟王的一些骑士。这时,佩莱斯国王之女艾伊莲爱上了他,用魔法使他认为自己是吉娜维尔。兰斯洛特一觉醒来发现身边的人是艾伊莲而非吉娜维尔后自知被骗,他向艾伊莲表示道歉接着便离开了。后来艾伊莲为兰斯洛特诞下一子名为高朗翰。当艾伊莲听说兰斯洛特在卡米洛特便赶了过去,但兰斯洛特拒绝与她说话。艾伊莲再次使用魔法把兰斯洛特骗到自己身边,而兰斯洛特则以为自己去吉娜维尔王后房间。吉娜维尔王后发现了艾伊莲和兰斯洛特的事,将兰斯洛特送离王宫。兰斯洛特浑浑噩噩地度过了接下来的两年,衣衫褴褛,疯疯癫癫。最后他来到了艾伊莲和他们的儿子高朗翰所生活的城市科尔宾。佩莱斯国王将他带到圣杯面前借由圣杯的力量治好了他的疯病,此前因为犯了通奸罪他无法接触到圣杯。兰斯洛特爵士和艾伊莲搬到“欢雀鳝”城堡,但仅仅几个月之后便受命回到圆桌之中,亚瑟身边。最终,兰斯洛特和吉娜维尔的恋情破坏性的力量导致了亚瑟王的死亡。得知亚瑟王死去的消息后, (吉娜维尔也出家为尼)兰斯洛特隐退在修道院中,在忏悔中度过余生(和吉娜维尔一样) 。根据传说,兰斯洛特死的那天正好是耶稣受难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