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季节蔬菜发展策略论文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闭,大力推广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反季节蔬菜发展策略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关键词:反季节论文正文:反季节蔬菜发展策略1、畹町经济开发区反季节蔬菜发展现状近年来,畹町不断探索建立口岸服务型生态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蔬菜作为“十二五”期间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蔬菜销售渠道,成功实现一年三熟制(2 季蔬菜、1 季玉米),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009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
2、种植面积 56.7hm2.总产量l068.3t,总产值 160.25 万元;2010 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种植面积 123.9hm,总产量 l833.9t,总产值 550.17 万元;2011 年畹町冬季农业开发蔬菜种植面积 138.7hm,总产量 2185t,总产值 655.5 万元。2、经验措施2.1 做好产业发展定位虽然畹町耕地面积少,农业产业的总体规模较小,但畹町地理位置特殊,属国家一级口岸。因此,畹町农业必须走优质、高效、生态之路,将畹町农业定位为“口岸服务型生态农业” ,把蔬菜作为重点产业之一加以发展。2.2 制定政策.扶持发展畹町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工管
3、两委十分重视“菜篮子”工程,为确保畹町市场的蔬菜供应,在财政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从 2009 年起每年安排 5 万元资金扶持蔬菜产业的发展。2.3 积极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由于畹町蔬菜产业起步晚,规模小,发展缓慢,2009 年畹町农牧局引进外地蔬菜专业营销人士到畹町投资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并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利用合作社在生产、经营、购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为菜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lJ,有效促进了畹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畹町已经成立了 2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已达 133 户,稳定的外地蔬菜
4、客商已达数家,产品主要销往成都、郑州市场。德宏州 1 内的蔬菜经销商也纷纷上门求购,蔬菜产品出现供不应求的态势。2.4 加大培训力度。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为加快畹町蔬菜产业的发展,畹町农业部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技人员和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先后派出 7O 多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同时多次邀请州内及省外有丰富理论水平和种植实践经验的老师到畹町授课。2.5 重视新品种引进。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闭,大力推广反季节无公害蔬菜,2009 年重点推广无筋豆反季节种植,在无筋豆种植取得了明显成效后,又大胆调整品种结构,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
5、进与示范推广,2011 年冬季蔬菜种植完成中农 8 号黄瓜、墨茄等新品种示范面积 6.67hm,其他蔬菜新品种引种试验 6 个组合,即:无筋豆 4 个品种组合,扁豆 1 个品种组合,油豆 1 个品种组合。通过试验,多个品种组合产量和产值较高,适宜推广。比如墨茄,平均产量可达 42.84t/hm。产值 68535元/hm,投入与产出比为 1.0:2.5。2.6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拓宽蔬菜销售渠道积极引导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定订单农业合同,确定最低保护价,与农户形成相对稳定的购销关系,合理均衡利益,既照顾好合作社经营方的利益,又降低了市场风险,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杜绝了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的
6、现象发生。自 2009 年推广订单蔬菜至今,共完成订单蔬菜种植面积 81.3hm,总产量 1706.6t,总产值 426.7万元。2.7 探索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单位面积收益为充分利用畹町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优势,解决粮、菜争地矛盾,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扩大复种指数,达到既稳定粮食产量又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畹町的农业科技人员和蔬菜专业合作社人员不断探索,打破传统的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成功实现了“无筋豆一玉米一无筋豆”一年三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目前。一年三熟种植模式在畹町推广面积达 48hm,平均产值达 81555 元/hm2,与传统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相比,
7、平均增加产值达 58110 元/hm2,极大地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和经济效益。3、存在的问题3.1 市场风险大。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不高影响蔬菜市场的因素较多,且价格波动大,农民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影响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从而制约着畹町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3.2 生产设施条件差。抵御灾害能力弱畹町蔬菜基地建设投入较少,特别是标准化、规模化的蔬菜基地建设投入更少,避灾、抗灾能力弱,大部分地块尚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翻。此外,畹町冬春季节雨水较少,倒春寒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3.3 技术力量薄弱。管理水平较低全区从事蔬菜种植的专业技术人员较少,科技推广和信
8、息服务远不能满足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需要。加之蔬菜种植技术比其他作物相对要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畹町每年都会聘请省级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对农民进行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指导,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一时难以提高。3.4 种植面积小。市场竞争力弱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承包地条块分割,同时各农户种植愿望不同,导致农业生产具有分散性和随意性,造成畹町蔬菜产业难以进行统一的规划布局和生产管理,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蔬菜种植面积小,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不强。3.5 无蔬菜加工企业.产品增值空间小畹町至今未建设冷库,蔬菜产后冷冻、分装、加工、贮藏、
9、保鲜等环节尚处空白,蔬菜的鲜嫩供应与储运之间矛盾突出。多数菜农仍然是以自产自销为主,受市场冲击较大,易出现区域性、季节性过 Jj141。由于无冷藏设施,外运蔬菜都需要到保山冷藏、加工.费用大量增加。3.6 资金缺乏。投入不足由于资金缺乏,致使畹町蔬菜产业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标准化、规模化蔬菜基地和农产品质量检测设施设备建设更是滞后,与国家一类口岸的地位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着畹町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发展对策4.1 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菜篮子”建设是涉及干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畹町工管委将高度重视开发区的“菜篮子”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
10、院、省、州新一轮有关“菜篮子”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对“菜篮子”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制,将“菜篮子”建设工作作为全区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好。4.2 稳定扶持政策,逐步加大资金投入畹町在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仍然制定了对“菜篮子”工程的相关扶持政策(畹工发(20096 号文件),即从 2009 年起加大对全区“菜篮子”工程的投入.每年分别对畜牧、蔬菜和水产养殖给予 5 万元的财政扶持。畹町将稳定这一扶持政策,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4.3 多渠道筹集资金。做精做强蔬菜产业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引导推动作用,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增加对蔬菜产业的投入,扩大规模,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真正把畹町的蔬菜产业做精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