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州市的河涌治理(历史、现状、展望)广州现在每天仍有 124 万吨污水直排河涌。 ”广州市委常委、常 务副市长苏泽群表示,痛定思痛之后,有关部门深入剖析了影响河涌 治理效果的原因:污水治理系统建设滞后,截污不彻底导致效果大打 折扣; 老城区长年雨污不分、错接乱排严重。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提出, 计划投入 400 多亿元进行污水治理与河涌整治,力争在 2010 年 6 月 底前使广州的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 届时不但要游珠江, 各区的书记、 区长也都要选一条难整治的河涌游泳。 广州市曾经的河涌景象;广州的河涌,总是与浓郁的岭南水乡独有风韵联系在一起。四通八达 的河涌网曾经与广州的生活连得那么紧。那个
2、年代的岭南生活,总是 与河涌有着紧密的联系。涌边的夏日黄昏,三三两两,成双结群。凉 风有信,秋月无边,那是打发无聊的欢乐小聚;端午时节则迎来大娱 乐。三五村镇相约于大河涌上,在喧天锣鼓和鞭炮声中,竞上几趟龙 舟。临涌的街边,一般是赶墟场所。墟市交易的货品诸如瓜果花卉、 百货商品,多用小船顺着河涌运抵赶墟的街边。 然而,河涌生活不仅仅为城镇与村落所独有。珠三角的河汊网密 布,大小河涌交织,恍若城市经脉一般盘活了整座广州城,既可用作 交通,也可防洪排涝。城内富商的豪宅大院,多筑有水道,引来河涌 之水,造成水景花园。花园边上,备有私家码头,泊有小商船。每天 清晨,富商坐上自家商船,沿着河涌到达上班之
3、所。 广州如今的河涌现状:从 1997 年开始,广州的河涌整治工作已 广州如今的河涌现状 经搞了 10 多年,但直到今天,部分河涌的污染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 决,一些被称为“黑龙江”的河涌黑水横流,臭味冲天,成为广州市 民的心头之痛。 “岭南水乡”广州河涌密布, 仅市中心城区就有河涌 231 条, 总长 913 公里。上世纪末,随着广州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膨胀,养育了千万广 州人的河涌大多成为“排污渠” “臭水沟” 。 石溪涌、车陂涌、猎 德涌、沙河涌等都是广州有名的“臭水沟” 。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赵 军明说,目前广州中心城区仍有 65 条河涌还没有截污,水质基本为 劣类水,水体发黑发臭,每天约有
4、 124 万吨生活污水经过这些河涌 直排珠江。 以东濠涌为例, 每小时产生垃圾就 300 公斤, 每天 7.2 吨。 光这样污染严重的河涌就有 14 条,整个广州大小河涌 224 条,总量 可想而知。 “河涌成为广州最大的排污口, 不少河涌的水可以用来当墨汁写 字。 ”有人这样形容广州的河涌。由于历史的原因,珠江两旁很多地 方的生活污水都是直接排放到河涌,然后再汇入珠江。尤其是一些城 乡结合部,大小粪便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河涌。一到炎热天气,不少人 经过河涌时都是掩鼻而过,臭不可闻。印象最深的是,笔者陪朋友有 一次到珠江边散步,走到猎德涌的入口处,一股异味扑面而来,又臭 又腥;往下一看,河涌水油黑
5、发亮,直接流进珠江,与两岸景色极不 协调,本来好好的心情一下子就没了。 河涌像是人体的众多血管,血管的血坏了,流到大动脉,大动脉 的血也坏了。珠江就是这样,流经城市的河涌收纳了城市生活污水, 成了“排污沟” ,又不截污,涨退潮的时候直接排到珠江干流,河涌 污染是对珠江水质最大的威胁。 广州市的主要河涌: 广州市的主要河涌:沙基涌.猎德涌、荔湾涌、司马涌、马涌、赤岗 涌、东濠涌、新河浦涌、车陂涌、西碌涌、瑞宝涌、北濠涌、石井河、 沙河涌、茶滘涌、东漖涌、景泰涌,石井涌 多年治污黑颜仍在 1997 年广州开始对河涌进行整治,10 多年来投入约 174 亿元, 整治了 69 条河涌。但赵军明坦言,经
6、过多年治理,广州市区河涌的 水质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这些年来,广州“治水工程”遇到了几个难题。首先是河涌水环 境污染问题相当突出。在石溪涌流蚝壳洲段,记者看到,河涌边上建 着密集的握手楼,很多人家把厕所、厨房建在涌边,每户人家都有大 大小小的几个排污口, 一些排污口正源源不断地将黄色的污水排进河 涌里,整条河涌已呈墨绿色,发出阵阵刺鼻的臭味。 生活污水并不是广州河涌唯一的污染源。在石井河流域,还有数 量众多、没有治污设施的家庭作坊和“三无”企业。石井河流域每天 产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 36 万吨,其中 23 万吨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 排入石井河及其支流,最后这条“黑龙”就流入了珠江。 其次是
7、污水治理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现在广州中心城区已建成 4 个污水处理系统,铺设污水干管 763 公里,实际污水处理能力每天 159 万吨。但以目前广州日供水量 300 多万吨计算,除掉损耗,每天广州要产生 240 万吨污水,因此,至少有 80 万吨污水没有经过处理 就直接排进河涌后流入珠江。 还有就是“拆迁难”成了阻碍整治进度的“拦路虎” 。 “征地难”是广州所有正在治理的河涌面临的突出难题: 因征拆节点无法铺设,导致不少截污管网无法贯通,影响了整个截污系统的建设。 在天河棠东村,车陂涌的截污管道要经过这里的农田,消息传出后,当地村民一夜之间就抢种了 1 万多棵经济树木。广州市污水处理 有限公司副
8、经理安关峰说,如果按经济树木的补偿标准算,这些树木的赔偿费高达 980 多万元,相当于每亩 400 多万元,而原来每亩征地 只需 10 多万元。虽然现在很多树木都已枯死,但村民仍要求按照苗 木总数计算,谈判未果。因为管道无法铺设,车陂涌上游的污水无法 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只能直接排入河涌,因此车陂涌整治了一年多 仍然又黑又臭。 治水需统筹规划 赵军明说,过去 10 多年广州虽然整治了 69 条河涌,但可以说都 是“各自为政” ,单独治理一条或者一段河涌。而河涌整治是一项复 杂的系统工程,截污、清淤、补水都必须统筹考虑。在最近公布的河 涌整治思路中,广州强调以整体规划重建水网,并根据珠江前航道以
9、 北、以南河涌的不同特点进行统筹治理。 据赵军明介绍, 珠江前航道以北的河涌大多与北部山区和丘陵区 的水库、河道相连, 自北向南汇入珠江, 一旦截污后, 河涌容易缺水; 而珠江前航道以南的河涌大多与珠江及河口相连, 水流随潮汐变化呈 双向流动。因此对北部河涌将采取“引水补水”工程,在珠江边修泵 站取水,沿地下管送入蓄水湖,再将湖水抽到河涌补水;针对南部河 涌将采取 “群闸联控”的办法,将珠江水引入河涌,经过一段时间沉 淀后,再放回珠江,让珠江水冲活河涌内的水。“引水补水、群闸联控都只是治标,整治河涌最根本的还是要解 决水质问题,这就要依靠截污工程。 ”赵军明说,接下来广州将加快 建设和完善污水
10、处理系统,加强管网及污水泵站建设,提高污水处理 厂能力。到 2010 年 6 月底前广州将新增 79 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届 时全市的污水处理率将提高到 85以上。 据介绍,在截污工程中,雨污分流将是重要的一笔。目前广州的 新城区都已采取雨污分流的截污方式, 但老城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落 后,多是雨污不分,截污时不论雨水污水一起截住送到污水处理厂处 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河涌干涸,并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污水处理厂的 处理成本。未来几年,广州计划建设污水管道 3285 公里、雨水管道 1047 公里,实现雨水、污水分流处理。 2010 年广州将举行第 16 届亚运会,到时候,羊城能否重现 “六 脉皆通海
11、、青山半入城”的岭南水乡风貌,以山清水秀的容颜迎接来 宾,人们拭目以待。随着近年来广州市治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民发现, 十几年来臭不可闻 “除了涌边的老鼠任何动物都看不到”的臭河涌,又重新出现了鱼的踪迹:2003 年底,先 是东濠涌发现了鱼,接着是新河浦和猎德涌。近日又有市民发现沙基涌也有了。而在珠江后 航道北岸的小洲村,自从该村今年实现全面截污以来,又见螃蜞在水边打洞。每逢珠江涨潮 时,孩子们就下涌游泳或抓鱼摸虾已成现实。 来自广州市水利部门和市政部门的最新消息表明, 这一变化还在呈加速度发展, 广州河 涌整治的新一轮冲刺即将到来。据广州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从今年起到
12、2007 年,广 州市将投入 148.8 亿元,逐步规划综合整治或改造市内 231 条河涌,总长达 860 公里。还将 规划修建 18 个人工湖和 1 处人工湿地,均与河涌相通。通过引北江水入珠江,引珠江西航 道补水天河、黄埔的河涌,提高广州水面率,改善广州气候小环境和真正达到改变河涌水质 的目的。 而据广州市政部门最新介绍, 广州河涌水系将分成四组水网络分类分批进行整治, 老城 区 35 条河涌全新概念设计刚刚完成设计招标,条条河涌将因地制宜各具个性,广州市第一 批 8 条示范河涌年内将全面完工,治水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水清, 水畅, 水美;可观, 可亲, 可游 2006 年,广州老城区的河涌
13、将实现 100截污。根据最新计划,2005 年底东山、越秀 区要实现全部截污;2006 年中荔湾、 芳村、 天河区要实现全部截污; 2006 年底海珠、 黄埔、 白云区要实现全部截污。 在分期分批实施的基本上,2005 -2006 年两年内要完成老市区 16 条主要河涌的综合整 治。其中 2005 年完成 8 条河涌,包括猎德涌、荔湾涌、司马涌、沙基涌、马涌、赤岗涌、 东濠涌、新河浦涌; 2006 年完成 8 条河涌,包括车陂涌、西碌涌、瑞宝涌、北濠涌、石井 河、沙河涌、茶滘涌、东漖涌。 在年内即将完工的 8 条河涌,除司马涌进度稍慢以外,各条河涌均已完成总工程量的 80%以上。猎德涌、荔湾涌
14、、沙基涌等河涌均已完成截污、清淤、堤岸整治等工程,只剩下 部分河段的景观绿化与补水方案。广州市政部门承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这 8 条河涌都 要确保在年底前基本完工,包括现在进度稍慢的司马涌。 ” 规划四组水网络,分类分批整治河涌水系 “从水系治理入手,采取分类治理的办法,分期分批对河涌进行综合整治,集中力量, 一条一条完成, 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污水治理的成果。 这就是我们最新的河涌综合整治目标。 ” 广州市政园林局领导介绍, 根据该局最新编制的 广州市河涌示范区整治与综合利用规划 , 广州规划出四组水网络,各网络根据各自的河涌涨潮情况,或利用自然潮汐,或利用水库等 方式进行补水,以保证水体流
15、动常年不腐。 这四组水网络主要包括: 石井河-白云新城区:主要将流溪河左干渠延长至景泰涌,形成一个以石井河、新市涌、 白云新城景观河等为骨干, 以白海面湖为重要景观节点的水系网络, 同时充分利用区间水资 源,合理构成有动感的水景观系统。 水秀花香区: 沟通芳村区的河涌, 形成以花地河和大沙河为主要骨干河涌的水系网络, 利用花地河、大沙河两骨干河涌作为引清通道,补充河涌景观水源。 会展-果树氧吧区: 主要以黄埔涌及石榴岗河为骨干河涌,形成海珠区水系网络,利用 潮汐作用,通过赤岗涌、赤沙涌、石榴岗河、黄埔涌等引清通道,为河涌补水。 前航道北部都市阳光区:以水库、人工湖及联控补水线路,将前航道北部河
16、涌连通,形 成以沙河涌,猎德涌、车陂涌、乌涌、深涌、南岗河等主要骨干的水系网络。其水源为区间 水和珠江潮水。 河涌综合整治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应包括饮食截污治污、综合调水(或水利 防洪)和底泥疏浚、周边规划路网建设、两岸环境整治和开发等项目。 “截污”是进行河涌 综合整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仅是初级阶段,只有与水利、规划、交通、环境等诸多 工程同步进行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截污、治污效果。 广州市污水处理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 “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 我们发现河涌治理不仅 仅只是截污,而是要结合地理位置、周边景观与河涌本身个性等多方面因素。 ”该公司目前 最新的河涌水环境整治技术路线至少
17、已包括如下六道程序:截污:截流污水入管送往污水厂处理,确保水体免受污染;清淤:采取机械、化学、生 物等措施消除底泥对水质的污染;补水:补充水量, 保持景观水位;堤岸整治: 按景观要求, 因地制宜,对现有堤岸进行整治;景观绿化:通过不同种类的植物,配合周边环境,形成多 层次的绿化景观;整体环境治理:对河涌控制线以外的环境进行整体综合整理。 以“流水不腐”理念,恢复岭南水乡景致 堤岸直了,景观好了,但这么多河涌,如何才能做到“流水不腐” ,不再发出种种令人 闻之欲呕的异味? 据污水处理部门解释, 通过底泥的生物氧化、 水体生物修复和河涌生态恢复等生物技术, 或直接用机械清挖等处理方式, 对黑臭河涌
18、原有的底泥进行处理, 这是目前市政部门正在进 行的解决河涌污臭的第一步。 至于让河涌的水流动起来, 广州市政部门称已有多种方案保证各条河涌“源源不绝活水 来” 。 譬如说, 广州市里程最长、 沿岸居民最多的沙河涌, 原本打算采用上游水库放水的方式, 但发现上游水库枯水期水很少之后, 市政部门改用抽珠江水到上游, 再通过多级橡胶坝使水 流不断下泻冲洗的方式,以保证涌水长年不断。 又如新河浦涌与东濠涌,市政部门打算通过泵站与潮汐,将此二涌与东湖、珠江建立起 一个水体循环系统, 保证每天 2 次从新河浦东端引进东湖水, 经新河浦涌由东湖路东侧进入 东湖,每天 1 次结合珠江潮汐涨退,湖水经新河浦涌、
19、东濠涌排入珠江,两条涌的水质基本 上可以实现与东湖水、珠江水同质(东濠涌的上游另可从麓湖放水冲洗) 。 像赤岗涌、马涌、龙潭涌、小洲村内各条小涌等海珠区内的河涌,广州市政部门计划联 合水利部门,在清淤之后利用潮汐引进珠江水,同时在各涌两端设立水闸,每天让涌水与珠 江水交换一部分,而水闸则可以保证退潮时涌内依然保持碧波荡漾。 而今年上半年完成的海珠区东南部的小洲地区截污工程, 不仅使小洲村恢复了“小桥流 水”的岭南水乡景致, 成为了海珠区首条完成截污工程的“城中村” , 还使广州市“南肺” 海珠区万亩果园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 小洲村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岭南水乡,人口近万人左右,盛产荔枝、龙眼、
20、杨桃等岭南佳 果。村内河网交错,由于小洲村位于万亩果林的中心地带,比邻土华村。长期以来,由于污 水直接从村民生活区中就近排入河涌, 然后经河涌流入珠江后航道, 造成流经小洲村的西江 涌、石岗滘涌等河涌成为天然的污水沟,污水臭气扰人,大大破坏了水乡的环境,严重污染 了万亩果林的生态环境。去年,广州市政府投入 1900 多万元启动了小洲地区截污工程,工 程于 2004 年 10 月 20 日正式动工。 据介绍, 小洲地区截污工程是广州市沥滘污水处理系统对第一条城中村实施的污水截污 工程。小洲地区排污工程实施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支持。当地村委会积极无偿提供用地,支持 政府的环境工程, 使工程顺利推进。
21、污水治理部门充分考虑到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水 乡特色,施工中因此制宜,截污工程与河涌整治工程分步实施,工程力求修旧如旧,保持小 洲村原有河涌水乡风貌。经过近半年施工,截污工程于今年 3 月底完成,共铺设了近 10 公 里截污管,连接了全村各处现有排水管、渠、沟等,使小洲村初步恢复河涌生态,实现雨污 分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一些村民反映,由于水质逐步改善,河涌中原来基本绝迹的螃 蜞、小鱼虾又见到了。 展望打通水系为河涌引来活水 “城市内河涌的治理比大江大河的治理更困难。 ”环保专家解释说,河涌容 量小,自净能力远低于江河,生态破坏后恢复缓慢。广州河涌八成污水都来自于 生活废物,其与附近居民
22、的习惯、素质直接相关,比起工业污染更难监管,收效 也更不明显。 “此外,广州不少河涌流动缓慢,常年在一个地段来回运动,这样 的死水很容易造成淤泥堆积,治理效果很容易出现反复。 ”专家认为,根本问题 在于截污之后如何补水,假如还是污水,截污难有长效。 唯有流水才不腐,唯有活水可清渠。经过一年又一年的重复截污、清淤,广 州最终在 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 中明确了“北建库、 南建闸”和“引水济涌” 的总体思路在广州北部建水库、挖人工湖,引蓄调度北江、流溪河、珠江西 航道的水源。南部群闸联控,利用珠江不规则半月潮,通过开关闸门控制河涌水 位、更换河涌水体。 作为这一宏伟工程的一部分, 去年年底, 广州最
23、大的人工湖白云湖正式开挖, 其建成后将与已经动工的北江大堤综合治理工程构成一个完整的引水系统, 有望 根本改善石井河流域及邻近的滘心涌、海口涌等河涌的水环境,并为广州部分中 心城区提供水源保障。按照这个耗资百亿的规划,到 2010 年,广州中心城区水 面率将达到 10。 也许,只有通过这种对江、湖、涌水系脉络的重新建构,广州的河涌才能真 正恢复清澈。 专家视点 治理河涌非朝夕之功 作为环境学者和某环保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 刘军一直致力于城市河涌的治 理研究。在刘军看来,河涌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息息相关,无法一蹴 而就。 据了解,从 2003 年到 2005 年,广州市累计投入 76.8
24、9 亿元加快城市污水处 理系统建设步伐,相继建成了四大污水处理系统及其他污水处理厂,从而使广州 10 区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155.3 万吨日。刘军指出,虽然污水处理厂建好了, 然而,由于受管网设计和固体垃圾堵塞纳污管的影响,每天通过收集管道回收的 污水远远不能满足日处理量,导致多家污水处理厂处于“饥渴状态” 。 刘军谈到, 广州的河涌摆脱不了黑臭的另一个因素是面源污染和底泥内源污 染。所谓面源污染,是指人们直接将垃圾扔到地面等,只要一场大雨袭击,地表 面的这些垃圾污染物就会顺着雨水排入河涌。 刘军指出,我国城市黑臭河涌大部分已有 10 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底泥积累, 底泥厚度一般有一米以上,例如荔湾区地铁坑口站旁边的 B 涌,自地铁建成后至 今,其底泥厚度最深达 0.8 米。单纯依靠河道清淤不能彻底解决河道内源污染问 题,清淤不可能将全部污泥清掉,清淤后的底泥仍为新的污染源,而且清出的底 泥容易形成第二次污染。 刘军认为,要解决广州河涌污染,一方面要通过生态技术分解底泥,逐渐恢 复河涌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则有赖于整座城市下水管道网的健全。 “即使是引 入珠江水,要避免淤泥堆积,还是要靠两点的完善。 ”他举例说,美国华盛顿湖 的整治工作耗时 20 年才完成,广州的河涌沉积了近 30 年的发展负担,其治理也 不可能朝夕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