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7 章 分配理论一、选择题、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 。 派生需求; 联合需求; 最终需求; ,两者。、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递减; 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以上均不正确。、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使用,三种生产要素,当的投入两、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 。 在技术条件和投入量不变时下降; 在技术条件不变,但和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以上都不对。、洛伦茨曲线代表了( ) 。 贫困的程度; 税收体制的效率; 收入不平均的程度; 税收体制的透明度。、如果收入是平均分配的,
2、则洛伦茨曲线与( ) 。 于横轴重合; 与线重合; 与纵轴重合; 难以确定。、基尼系数可以从洛伦茨曲线中计算。基尼系数的变大表示( ) 。 洛伦茨曲线向线移动; 不平均的增加; 不平均的减少; 不平均没有改变。7、说垄断会造成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 )边际成本。A 大于; B 小于;C 等于; D 上述情况都存在。8、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是( ) 。A 限制的; B 支持的;C 有条件加以限制的; D 放任不管的。9、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自然垄断部门的垄断行为是( ) 。A 不加管制的; B 加以管制的;C 尽可能支持的; D 坚决反对的。10、
3、对自然垄断的管制通常使价格等于( )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C 平均成本; D 平均收益。11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 ) 。 A VMP=W B MRP=W C MP=W D MR=W 12 、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后弯曲的曲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13 、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 A 、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 、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 C 、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D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4、 14 、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 ) 。 A 、等于 0 B 、等于 1 C 、大于 0 少于 1 D 、小于 1 15 、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是( ) 。 A、洛伦斯曲线 B、菲利普斯曲线 C、契约线 D、工资曲线 16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C 、与横轴平行的线 D 、与横轴垂直的线 17、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产力,是( ) 。A、边际产品价值 B、边际收益 C、边际产品 D 、边际生产力1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市场上的边际产品价值的公式是( ) 。A、Q/L B、MPP C、TR/Q
5、D、MPMR19、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其需求曲线就是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是( ) 。A、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B、整个市场对征税要素的需求曲线C 、大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D、小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20、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市场要素供给曲线是一条( ) 。A、水平线 B、垂直线 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1、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的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 ) 。A、前者比后者平坦 B、前者比后者陡峭 C、前者与后者重合 D、无法确定22、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向弯曲的曲线 C、前者与后者重合 D、与
6、橫轴平等的曲线23、假定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产品的价格和边际收益均等于 4 美元,且此时厂商得到了最大利润,则各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的价值为( ) 。A、2 B、1 C、1 D、1624、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 )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国,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 D、以上均对2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 。A、劳动的供给量会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减少C 、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D、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7、26、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 10 万元,但若他从事其他职业,最多只能得到 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地租为( ) 。A、10 万元 B、7 万元 C、3 万元 D 、不可确定27、根据基尼系数的大小,比较下列三个国家中哪一个国家的分配最为平均( ) 。A、甲国的基尼系数为 0.1 B、乙国的基尼系数为 0.15C 、丙国的基尼系数为 0.2 D 、丁国的基尼系数为 0.1828、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 ) ,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 ) 。A、不平均 平均 B、平均 不平均 C、不平均 不平均 D、平均 平均29、如果收入分配不均等,洛伦斯曲线就会( ) 。A、越直 B、越弯曲
8、 C、越小 D、越长二、判断题 ( )1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于个人,供给来自厂商。 ( )2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 )3、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 0.1 和 0.2 ,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均。 ( )4、某项政策实施前,基尼系数为 0.68 ,该政策实施后,基尼系数为 0.72 ,所以说该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 )5、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 0 而小于 1 。 ( )6 、洛伦斯曲线是根据基尼系数推导出来的。 ( )7、洛伦斯曲线弯曲程度越大,A 的面积也越大,B 的面积相应越小。 ( )8、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
9、的乘积。 ( )9、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边际收益产品)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 )10、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 )11、同商品市场上一样,在要素市场上,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厂商需求曲线的总和。( )12、当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劳动供给量随劳动供给量随劳动价格的提高而增加,劳动的供给曲线为负斜率,向右上方倾斜。( )13、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14、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供给。( )15、利率是指利息占借贷资本的比重,利息率与资本需求
10、量反方向变动。( )16、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三、简答题1、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有什么不同? 2 、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什么样? 3、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四、论述题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一般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2 、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起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这与产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五、分析题假定某一方面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 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 X 的市场供给 S 增加,分析:(1) X 商品的替代品市场和
11、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2) 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六、计算题:1、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 DL10W150 ,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 为劳动市场供给人数,DL 为劳动市场需求人数, W为每日工资。试求: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是多少?2、假定 A 企业只使用一种可变投入 L,其边际产品价值函数为MRP302LL2,假定企业的投入 L 的供给价格固定不变为 15 元。试求:利润极大化的 L 的投入数量为多少?3、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 Q0.01L3 L236L ,Q为厂商每天产量,L 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
12、所有市场均衡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 0.10 美元,小时工资率为 4.8 美元,当厂商利润极大时,试求:(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 50 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答案一、选择题1、D 2、A 3、A 4、C 5、B 6、B 7、D 8、B 9、A 10、C 11、A 12、C 13、C 14、A 15、A 16、D 17、D 18、B 19、A 20、C 21、B 22、B 23、B 24、C 25、C 26、B 27、A 28、B 29、B二、判断题1、X 2、X 3、 4、X 5、 6、X 7、 8、 9、 10、 11、X 12、
13、 13、 14、X 15、 16、三、简答题1、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一般商品的价格决定有什么不同? 答: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都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种市场结构,其价格都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的,并以此协调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要素市场与产品也有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供求主体不同;需求性质不同;需求特点不同。 2、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什么样? 答:所谓劳动的供给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时期劳动者在各种可能的工资率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上升,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向
14、右上方倾斜。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阶段以后,工作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下降,既劳动的供给曲线开始向左上方倾斜,所以,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将呈现向后弯曲的形状。 3、洛伦兹曲线和吉尼系数是如何体现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的? 答:洛伦兹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于 1905 年提出的,旨在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收入与财富的平等情况。洛伦兹把社会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为 10 个等级,每个等级有 10%的人口,再将这 10%的人口的收入除以国民收入,得出每一等级人口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所占的比重,然后,以累计
15、的人口百分比为横轴,以累计的国民收入百分比为纵轴,画出一个正方形图。最后,根据一国每一等级人口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的具体数字,描绘出一条实际收入分配曲线,这就是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反映了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 基尼系数是由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计算出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指标。把洛伦兹曲线图中洛伦兹曲线与完全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用 A 表示,将洛伦兹曲线与完全不平等曲线之间面积用 B 来表示,那么基尼系数就可以表示为:G=A/( A+B) 。基尼系数通常是大于 0 而小于 1 的,基尼系数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反之,越不平等。
16、 四、论述题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一般厂商的需求曲线有何不同? 答:生产要素市场需求曲线是指整个行业对某种生产工具要素的总需求曲线。这条总需求曲线是和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不一样,不能直接将行业中所有个别厂商对该要素的需求曲线简单加总。其原因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如果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会导致所有厂商对该要素需求的增加以扩大正常规模。但是,当生产要素规模扩大后,产品的总供给会相应增加,如果市场需求不变,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而产品价格的下跌则又会导致对要素需求的减少。这时,个别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会向左移动。因此,在新的价格下,整个市场对该生产工具要素的总
17、需求要比单个厂商对该要素需求的简单加总要小,是个别厂商要素需求曲线左移动的总和。经济学上把这种由于产品价格下降所造成的对个别厂商要素需求的影响称为“外部效应” 。2、当某厂商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但其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即出现卖方垄断时,起生产要素的均衡点如何确定?这与产品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时有何区别?答: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面临着一条水平的要素供给曲线,但由于它在产品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它的产品销售价格随着销售数量的增加而下降,即面临着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的价格不随单个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所以,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 VMP 与其边际收益 MR
18、P 相等,它们都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产品价格的成积 MP*P。但在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厂商的产量越大,销售价格越低。所以,边际收益 MRP 曲线和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分离而位于 VMP 的左下方。此时 MRP 曲线就是卖方垄断厂商对某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上的某要素的价格为 P1,卖方垄断厂商对该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则由 MRP 曲线与 MFC 的交点 来决定。这时该生产要素的使用量为 Q1,如果厂商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条件时,则其边际产品价值 VMP 等于边际收益 MRP,此时均衡的要素使用量为Q2。显然,存在卖方垄断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小于完全竞争时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19、量。五、分析题答:、如果商品 x 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 下降,需求量 Qx 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种部门、各种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 商品市场的变化会队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约不适应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要一般均衡分析来考虑 X 商品市场地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 x 的价格 Px 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在商品市场上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 X 商品及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 X 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
20、量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化所削弱。 、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所获取的收入也发生变化。商品 X 及其互补品地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要素需求增加,其收入便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获得增加。商品 x 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需求减少,其收入便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而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 X 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需求。这样所有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六、计算题:1、解:劳动与工资均衡水平即劳动供给等于劳动需求 ,DL=SLDL=-10W+150 SL=20W-
21、10W+150=20W W=5 , DL=SL=100答:在这一市场中,劳动的均衡数量为 100,均衡的工资水平为 5。2、解:根据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的原则应为:VMP=W VRP=W(完全竞争)MRP=30+2L-L2W=1530+2L-L2=15 L=53、解:(1)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VMP=W 或者 MPP=WMP=d(Q)/dL=d(0.01L3+L2+36L)/DL=0.03L2+2L+36W=4.8, P=0.1MPP=W ( 0.03L2+2L+36)0.1=4.8 L=38.87 小时 /日(2)纯利润=TR-TC TR=TPP=(0.01L3+L2+36L)P=(0.0138.873+38.872+3638.87)0.1=467.2 TC=FC+VC=50+38.74.8=236.6利润=TR-TC=467.2-236.6=230.6 美元答:(1)厂商每天将投入 38.87 小时劳动.(2) 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 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 230.6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