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9 页实验题1.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 3 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1)实验中要竖直向上_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2)表格中编号处数据应为_ ,编号处数据应为_ (3)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_ 有关(4)若将此滑轮组换一种绕绳方法,不计摩擦及绳重,提升相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 某班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们猜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动滑轮的个数、物重和物体上升的高度等因素有关,各小组利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小张那组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1)比较第 1、2 次实验数据得出: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物体,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其机械效率越_ (选填“高”或“低”);比较第 2、3 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它的机械效率越_ (选填“高”或“低”);比较第 1、4 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 (选填“有”或“无”)关(2)在测拉力时,某同学觉得很难使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便于读数,就让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时才读数,该同学的读数与实际相比偏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测得的机械效率偏_ (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说明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还与_ 有关(3)有两个小组所用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的物体也相同,测得的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可能是绳子与滑轮或滑轮轴之间的_ 不同,影响了测量结果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给各种机械加润滑油,是为了_ 它的机械效率3. 如图所示,在“研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 A、B、C 三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的hA、h B、 hC高处滚下来(m A=mBm C,h A=hCh B),推动相同的纸盒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1)实验中,通过观察_ 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让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 (3)要研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应选择_ 两图来进行比较(选填“甲”、
4、“乙”、“丙”)(4)从图中可以看出 A、B、C 三个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_ 球动能最大(5)被撞击的木块由于_ 不会立即停下来,而木块最终会停下来的主要原因是_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 s/m机械效率1 2 0.05 1.0 0.15 66.7%2 4 0.05 1.7 0.15 78.4%3 6 0.05 0.15 实验次数 物重(N) 物体上升的高度(m)拉力(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m)机械效率(%)1 1 0.1 0.6 0.2 83.3 2 1 0.1 0.4 0.4 62.5 3 2 0.1 0.65 0.4 76.9 4 1 0
5、.2 0.6 0.4 83.3 第 2 页,共 9 页4.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 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1)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_ 的关系(2)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_ (选填“A”或“B”)的动能,该动能是由_ 能转化而来的(3)该实验中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 A 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 B 碰撞时_ (选填“碰前 A”、“碰后 A”、“碰前 B”或“碰后 B”)的速度,它是通过_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4)若在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物体 B 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碰后物体 B 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 (5)若水平
6、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理由是:_ (6)在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小明认为物体 B 应该尽量靠近斜面底部,小华认为不需要,你认为说的有理,理由是:_ (7)此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_ 5. 小明在探究影响物体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措施:把三根相同的铁钉打入沙中,从空中释放钢球来撞击铁钉,看到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通过观察铁钉_ 来比较各钢球重力势能的大小若 A、B 两钢球质量不相等,两钢球下落的高度为 hA=hB,则从观察到的现象可知,A、B 钢球重力势能较大的是_ 球若 B、C 两钢球质量相等,两钢球下落的高度为 hBh C,则
7、B、C 钢球重力势能较大的是_ 球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_ 、_ 有关6. 在探究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小阳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有关;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有关;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原长有关;接下来,小阳首先选用弹簧、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个,按照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弹簧的原长 l0/cm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l/cm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cm 木块移动的距离 cms/1 10 8 2 112 10 5 5 15.5第
8、 3 页,共 9 页(1)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将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_能;(2)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于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3)分析表中数据可以验证猜想_;(选填序号)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 _(4)如果要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需要控制的变量有_ _、_ _、_ _7.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相等的沙子和水。(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根据实
9、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的比热容较大。8. 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为了探究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1 水 200 20 28 82 水 100 20 28 43 煤油 200 20 28 44 煤油 200 20 24 2请根据表中的实
10、验记录回答:(1)探究实验中,选择“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为了_ 实验中,同学们是通过观察_ 来比较吸收热量多少的(2)比较 1、2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 有关;(3)比较 3、4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 有关;(4)比较 1、3 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物体吸热的多少与_ 有关;(5)同学们在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 9.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实验室提供的 4 根不同规格(下表)的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图中 ab 处: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 镍铬合金 0.5 0.5 镍铬合金
11、1.0 0.5 镍铬合金 0.5 1.0 锰铜合金 0.5 0.5第 4 页,共 9 页(1)为了探究导体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选用编号_和_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2)若选用编号、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导体_的关系(3)如电路图所示,为粗略比较 a、b 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_的变化(4)a、b 间接入下列哪种物体?闭合开关后能使小灯泡发光且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的是_(填字母)A、一元硬币 B、橡皮擦 C 、铅笔芯 D、铜钥匙(5)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电路图所示电路作了如下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表你认为_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理由是_10. 学
12、习了电学知识后,小明对影响电阻大小的某些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从实验室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学生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以及几种电阻丝,电阻丝的参数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 2a 镍铬合金丝 1.0 0.1b 锰铜合金丝 1.0 0.1c 镍铬合金丝 1.0 0.2d 镍铬合金丝 0.5 0.1(1)选用电阻丝 a、b 分别接入电路中,是为了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_是否有关(2)要探究电阻大小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_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中(3)除了上述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外,导体电阻还可能跟_和温度有关(4)该探究实验中应用的实验方法有_和_(选
13、填字母)A等效替代法 B转换法 C 放大法 D控制变量法11.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 R(分别为 5、10 、15、20、25 )、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 1 所示(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闭合开关前,要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_ (填“A”或“B”)端;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_ 的作用;闭合开关 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 3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 ;小明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
14、系”实验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_ 的作用;小明先将 R10 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2.5V,记下电流表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 R 换为 15 的电阻时,应向_ (填“A”或“B”)方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 2.5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若要使所给的 5 个定值电阻分别接入电路中都能正常进行实验,应该选取至少标有_ 的滑动变阻器;第 5 页,共 9 页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 2 所示,小明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_ (3)若继续使用该实验电路,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有_ (只要求
15、填写一个实验名称)12. 小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1)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_。开关 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从 b 端移至 a 端,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实验时,电源电压保持 3V 不变,当滑片 P 位于 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A。(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 A、B 两点间的电阻 R 由 5 更换为 10 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
16、向左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13. 小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选用的电源电压为,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图 1 图 2 图 3 (1)在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要_,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 _选填“A”或“B”。(2)闭合开关后,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同时观察 _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 所示时,其读数为 _V;若要测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滑片P 应向_选填“A”或“B”端移动。(3)实验时闭合开关,两表均有示数,若将小灯泡从灯座中取走,电流表_示数选填“有”或“无”。(4)通过移动滑动变
17、阻器,多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画出了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 3 所示,改小灯泡正常工作是的电阻为_.在该图象中发现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这是因为_。14. 物理兴趣小组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开关、两节干电池、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如图甲为该小组连接的实物图。(1)请指出实物图连接的两处错误。_ _ _(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某位置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丙所示,电流表示数为_A,则小灯泡电阻为_ (计算
18、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第 6 页,共 9 页(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记录下不同时刻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计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数据处理表格如下所示,其中有一处是不恰当的,这一处是_,原因是_。实验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 平均电阻/1 1.0 0.17 5.92 1.4 0.18 7.83 1.8 0.22 8.24 2.0 0.23 8.77.7(4)该小组又利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V,若此时电流表示数为 0.25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15. 某同学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完成“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1)根据图甲,将
19、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若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大,这说明小华在实验操作上存在的问题是_ ;若电压表示数约为 3V,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示数始终为 0,则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 ;(3)排除以上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把测量的几组数据描成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则该电阻的阻值 R= _ ;(4)若将图乙中的电阻 R 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 3.8V、阻值约为 10 的小灯泡,若要测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则原实验电路中必须改变的是_ ;A电源电压 B电压表量程 C 电源电压和电压表量程(5)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还想测量一段电炉丝的电阻 Rx,可是在连接电路
20、时,发现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都已损坏于是小明就利用刚才已测得的定值电阻 R,重新设计并连接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未知且恒定不变请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步骤 1:只闭合开关 S1,记下电压表的示数为 U1;步骤 2:_ _ 电阻表达式(用物理量的符号表示):R x= _ _ 16. 图甲为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电源电压为 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电阻约为 10(1)小明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且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 (2)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移动滑片 P 到某位置,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 V,则此时灯泡消耗
21、的实际功率_ 额定功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小明继续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 I-U 图象(图丙),根据图象,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 W第 7 页,共 9 页(4)进一步分析图象可知,随着灯泡两端电压的增大,灯丝电阻逐渐增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5)小敏将原电路中的小灯泡先后换接阻值分别为 5、 10 和 20 的定值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先将 5 的电阻接入电路,移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2V,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 A然后换接 10 的电阻,为了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 (左
22、/右)移动实验中为了保证接入 20 的定值电阻时,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不小于 _ 17. 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 2.5V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估计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 5,现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源(3V 左右)各一个,导线若干(1)连接的电路如图 1 所示,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打上“”,并画出正确的导线(2)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的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2 所示,其示数为_ 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 1 中的滑片 P 向_ (选填“C”或“D”)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2.5V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23、 3 示数,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 W(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4 所示:通过图象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变化特点是_ 有关小灯泡功率 P 的图象如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_ 18. 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 a 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样。第 8 页,共 9 页(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_。(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当变阻器滑片滑到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3.0V接
24、着应将滑片向_(填“左”或“右)滑动,直至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 b 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 R0 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为: ),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假如由你来做该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在虚线框 c 内画出实验电路图。简述实验步骤:a_。b_。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P 额 =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19. 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
25、密封着等量的空气。(1)实验中通过观察两个 U 形管中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的多少。(2)甲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通电前,需使两个 U 形管内的液面_;通电一段时间后,_(填“左”或“右”)侧容器中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3)乙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其中电阻 R3 的作用主要是使通过 R1 和 R2 的电流_。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电流在_(填“左”或“右”)侧容器中产生的热量较多。(4)在甲装置中,通过电阻丝 R1 的电流为 2A 时,通电 10s 电流通过 R1 产生的热量为_J,这段时间内 R1 和 R2 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
26、。(5)利用甲装置还可以研究电压一定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可将甲装置做如下改动:将接在 B 接线柱上的导线改接在 A 处,再取一根导线连接 B 和_接线柱之间即可。20. 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第 9 页,共 9 页(1)将铜丝和钨丝分别放入到“气热反应装置”中并如图甲所示连接,实验中将铜丝和钨丝串联在一起的目的是_;(2)将一个定值电阻 R0 并联在钨丝两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相同时间铜丝产生的热量与图甲中铜丝产生的热量相比将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钨丝所在气缸的U 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与图甲中钨丝所在气缸的 U 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相比将 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3)若将乙图中左侧容器中的铜丝换成阻值与右侧容器内相等的钨丝,如图丙所示,利用此装置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4)若将丙图中 R0 放入右侧容器内与钨丝并联,则相同时间内右侧容器 U 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左侧容器中 U 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此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