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东南大学大学物理(B1)II 期末模拟卷.pdf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872011
  • 上传时间:2020-01-16
  • 格式:PDF
  • 页数:6
  • 大小:1.05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东南大学大学物理(B1)II 期末模拟卷.pdf
    资源描述:

    1、共 6 页 第 1 页 期末 考试 模拟 卷 提示:请同学们在试卷和答题纸上都写上姓名学号,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案纸上; 请监考老师将试卷与答案纸分开收,一 并 装入试卷袋。谢谢合作! 理想气体普适气体常数 118.3 1 J m ol KR 普朗克常量 346.62 6 10 J sh 一、 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该质点在第一个周期内取得正向加速度最大值对应的时刻为 (A) 0 (B) 0.5s (C) 1s (D) 1.5s 2. 有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与第一个振动的振幅均为 15cm,且合振动与第一个振动的相

    2、位差为 1 3 ,则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为 (A) 5 cm (B) 10 cm (C) 15 cm (D) 20 cm 3. 为了校准一架钢琴的中音,取一标准的 256Hz 音叉一起弹响。现已测得待校键音的频率为 258.5Hz,则钢琴和音叉同时弹响的 1 分钟内,可以听到多少拍? (A) 15360 (B) 15510 (C) 150 (D) 24 4. 一平面简谐波沿 x 轴正向传播,其 波速为 2m/s , 原点振动的表达式为 0. 6 c o s( / 3 ) (SI )yt 则此波的波长及原点在 1s末和 2s 末的相位之差 分别 为 (A) 4m , /2 (B) 4m , (C)

    3、2m , 0 (D) 2m , 5. 振幅、频率和传播速度都相同的两列相干波沿同一直线 反 向传播,叠加后形成驻波,已知在 0x 处为一波腹,其中一个简谐波的波函数为1 2 c o s 4 ( ) 10 3xyt ,则另一简谐波的波函数为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B1) II 考试学期 考试得分 适用专业 理工科 64 学时 考试形式 闭 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号姓名密封线自 觉 遵 守 考 场 纪 律 如 考 试 作 弊 此 答 卷 无 效 共 6 页 第 2 页 (A) 2 2 c o s 4 ( ) 10 3xyt (B) 2 2 c o s 4 ( ) 10 3xyt (C) 2

    4、 2 2 c o s 4 ( ) 10 3xyt (D) 2 2 2 c o s 4 ( ) 10 3xyt 6.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 , 在 介质 中某一小段 质元从最大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A)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介质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B) 它从相邻的一段介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到最大 (C)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D)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7. 火车鸣笛 匀速 驶过车站前后, 站在 车站上的观察者测得笛声的频率由 1200Hz 变到1000Hz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 330m/s ,则火车的速度为 (A) 20m/s (B) 55m/s (C)

    5、 66m/s (D) 30m/s 8. 两块平板玻璃构成空气劈形膜, 其 棱边 在 左 侧。现 用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 , 若上面的平板玻璃慢慢地向上平移,则干涉条纹 (A)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B)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大 (C) 向棱边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D)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不变 (E) 向远离棱边的方向平移,条纹间隔变小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偏振光 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振动对称分布 (B) 线偏振光 只有沿光的传播方向的光振动 (C) 线偏振光 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正交的线偏振光的叠加,两个线偏振光一定是同相位的 (D) 线偏

    6、振光 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正交的、反相位的线偏振光 10. 一束波长为 632.8nm 的平面单色光垂直入射到一直径为 1m 的圆孔上,透射光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形成明暗相间的衍射圆环,衍射图样的中心为一亮斑,该亮斑直径对透镜光心的张角为 (A) 50.77 10 rad (B) 30.77 10 rad (C) 51.54 10 rad (D) 31.54 10 rad 共 6 页 第 3 页 二、 填空题 (共 38 分 ) 11. (本题 3 分) 如图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之间的距离为 0.6mm ,照亮狭缝的光源 S 是汞弧灯加上绿色滤光片。在 2.5m 远处的屏幕上出现干涉条纹,测得 中央

    7、明纹一侧 相邻两暗纹中心之间的距离为 2.27mm ,则入射光波长为 _。 12. (本题 3 分) 用 半波带法 解释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时 ,相邻两半波带对应点发出的子波到达 屏上 观察点时的光程差为 ,相位差为 。(假设入射光波长为 ) 13. (本题 3 分) 一束自然光垂直穿过两个平行放置的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为 I 。 已知两个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成 60 角,则入射自然光光强为 _。 14. (本题 5 分) 一束线偏振光以入射角 60i 从空气入射到一均匀介质膜的表面上时,观察发现只有折射光,没有反射光,由此可以判 定入 射 线偏振光 的光振动方向为 , 该介质的折射率 n 为

    8、。(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 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本题 3 分) 设 a 为理想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 为气体的 质量 密度,则根据气体动理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 p =_。(请用 、 a 表示 ) 16. (本题 3 分) 一篮球中充有氮气 8.5g ,温度为 17C ,当篮球在空气中以 65km/h 匀速飞行时,球内氮气的内能为 _J。 ( 不考虑氮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 ,氮气的摩尔质量为 28g/mol) 17. (本题 3 分) 假设声波在理想气体中传播的速率正比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则声波通过具有相同温度的氧气和氢气的速率之比为 (设这两种气体都为理想气体) 。 S1 S

    9、2 S O 空气 共 6 页 第 4 页 18. (本题 4 分) 一容器中盛有 1mol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初态压强为 0p ,温度为 0T 。今使气体 迅速吸热后重新达到平衡, 压强增加为043p,则该 过程 可逆过程(填“是”或“不是”), 气体在这一过程中的 熵变 为 S_。 19. (本题 4 分) 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单色辐出度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 _方向移动,若峰值波长减小为原波长的 2/5,则所对应的温度为原来温度的 _倍。 20. (本题 3 分) 已知基态氢原子的能量为 -13.6eV,当基态氢原子被能量为 12.09eV 的光子激发后,由玻尔的 氢原子理论 可 知 ,

    10、 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增加到玻尔半径的 _倍 。 21. (本题 4 分) 当氢原子处于角量子数为 1l 的激发态时,电子轨道角动量的大小为 ( 用 表示,2h ), 这一 轨道角动量在任意方向的 分量的 可能取 值 为 。 三、 计算题 (共 32 分 ) 22. (本题 12 分) 有 一衍射光栅,每 毫 米 200 条透光缝,每条透光缝 的 宽 度 为 2m ,在光栅后放一 焦距 为1mf 的凸透镜 。 现以 波长为 600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光栅,求:( 1)透光缝的单缝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为多少?( 2)在该宽度内,有几个光栅衍射主极大? ( 3)在(置于透镜焦平面上的)屏上,一共可

    11、以观察到多少个光强主极大? 23. (本题 12 分) 如图所示为一理想气体的循环过程,它是由一个等体、一个等温和一个等压过程所组成的 。已知 A 点的状态参量为( 02p , 0V ), C 点的状态参量为 ( 0p , 02V )。 问: (1) 气体在 AB , BC , CA 三个过程中分别是吸热 ,还是放热 ? (2) 气体在一次循环过程中对外 所做的净功为多少?(3) 若该气体为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 则这个循环的效率为多少? 24. (本题 8 分) 以波长为 0.20m 的 电磁波 照射一铜球,铜球能放出电子 。 现将此铜球充电,试求 : 铜球的电势达到多高时不再放出电子? (铜

    12、的逸出功为 4.10eVW ) 共 6 页 第 5 页 期末 考试 模拟 卷 答题纸 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填空题(共 38 分) 11. ( 3 分) 入射光波长为 _。 12. ( 3 分) 光程差为 ,相位差为 。(假设入射光波长为 ) 13. ( 3 分) 入射自然光光强为 _。 14. ( 5 分) 光振动方向为 ,折射率 n 为 。(已知空气的折射率为 1,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 3 分)压强 p =_。(请用 、 a 表示 ) 16. ( 3 分) 内能为 _J。(不考虑氮气分子的振动自由度,氮气的摩尔质量为 28g/mol) 17. ( 3 分)

    13、 速率之比为 。(设这两种气体都为理想气体) 18. ( 4 分)该过程 可逆过程(填 “是 ”或 “不是 ”),熵变为 S_。 19. ( 4 分)波长向 _方向移动,温度为原来温度的 _倍 。 20. ( 3 分)电子的轨道半径将增加到玻尔半径的 _倍。 21. ( 4 分) 电子轨道角动量的大小为 (用 表示, 2h ),这一轨道角动量在任意方向的分量的可能取值为 。 计算题( 共 32 分 )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 (B1) II 考试学期 考试得分 适用专业 理工科 64 学时 考试形式 闭 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题目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1 计算题 2 计算题 3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题号 6 7 8 9 10 答案 学号姓名密封线共 6 页 第 6 页 22(本题 12 分) 23(本题 12 分) 24(本题 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东南大学大学物理(B1)II 期末模拟卷.pdf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87201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