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8 页管理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是年创立于( B)。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2、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人是( C )。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3、人脑对客观事物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B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4、精神分析学派主动研究(B )。A、人的行为及影响因素 B、影响及决定人行为的潜意识 C、区别于动物的动机、欲望、生命意义、情感等复杂体验D、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过程及影响因素5、将某种无关刺激物与非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后形成的条件反射
2、称为( C)。A、无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经典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6、一支粉笔,无论把它放在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白色的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为(D)。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恒常性7、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经常来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其具有某种意义的特性被称为(B)。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 知觉的恒常性8、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 D )。A、思维 B、性格 C、动机 D、需要9、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 )。A、诱因 B、需要 C、兴趣 D、爱好10、以下不属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需
3、要的是(A)。A、权力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1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D)。A、尊重需要 B、生理需要 C、安全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12、最早提出气质体液学说的学者是(C)。A、伯曼 B、巴甫洛夫 C、希波克拉特 D、克雷奇米尔13、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于急躁冲动,刚强但易于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14、社会公众对其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称为(D)。A、角色领悟 B、角色实践 C、角色转换 D、角色期望15、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它们是( A )。A、生理知自我 、社会
4、自我、心理自我 B、生理知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C、社会自我、生理知自我 、心理自我 D、生理知自我 、社会自我、理想自我16、素不相识的两个人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称为(B )。A、首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印象形成 D、人际认知17、实验法有两种形式,即实验室试验法与( C)。A、现场实验法 B、设置参数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探究实验法18、影响知觉的因素不包括(D)。A、个人因素 B、情境因素 C、对象因素 D、工具因素19、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
5、标的科学性 20.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C )第 2 页 共 8 页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21、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2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C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23.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24.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
6、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25.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C)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26.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 B)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27.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C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28.“早熟”与“晚熟”是(C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29.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
7、归因的偏差是(B) A.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30.影响态度改变的团体因素包括信仰、目标、规范和(A ) A.组织形式 B.领导方式 C.领导作风 D.组织效能 3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 ) A.对发展的需要 B.对享受的需要 C.对精神的需要 D.对权力的需要 32 强化可以分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 A) A.奖励 B.倒退 C.消退 D.激励 33 个人之间能面对面地接触和联系的群体是(A )A.小型群体 B.大型群体 C.实属群体 D
8、.参照群体 34.在以下诸因素中,能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是( A) A.群体与外界比较隔离 B.群体成员沟通较少C.群体的规模较大 D.群体规范是消极的 35.下列情形中,能最大提高生产效率的是(B ) A.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B.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C.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强 D.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但群体凝聚力较弱 . 36.只进行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沟通的是(A ) A.正式沟通 B.非正式沟通 C.单向沟通 D.双向沟通 37.根据布莱克管理方格图,下列管理方式中对工作抓的最紧的是( D)A.8.4 B.3.7 C.2.
9、8 D.9.2 38.领导者有意让部属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种领导决策方式是( C) A.集权式的领导决策 B.参与式的领导决策 C.放权式的领导决策 D.开放式的领导决策 39.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 B.相似性偏差 C.趋中化的偏差 D.暗示性偏差 40.普通心理学与管理心理学关系是基础理论与( B )的关系。A.研究方法 B.具体应用 C.应用模式 D.传统研究第 3 页 共 8 页41.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 B ),该理论又被称为“场“理论。A.霍尔(Hall) B.勒温(Lewin) C.琼斯(
10、Jeass) D.凯利(Kelley)42.心理学家麦格雷格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所批判的 X 理论是对西方人性假设中的( C )假设的概括。A.复杂人 B.现代人 C.经济人 D.发展人43.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 )A.行为方式 B.生活方式 C.学习方式 D.交往方式44.( B )、评价要素、情感要素和意向要素是构成任何一种态度的四个基本要素。A.文化要素 B.认知要素 C.社会要素 D.情境要素45.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持有两个互相矛盾的认知,而产生( B )情绪体验的现象。A.激动 B.不愉快 C.高兴 D.愉快46.按照需要的起源划分,人的需要可
11、以分为天然性需要与( C )两大类。A.生理性需要 B.发展性需要 C.社会性需要 D.心理性需要47.影响个体活动效率的主观因素主要是个体的能力与动机,但动机比能力 ( C )A.次要 B.更次要 C.更重要 D.更无足轻重48.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 D )出发(即需要的未满足这一过程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理论。A.起始过程 B.结果过程 C.情境过程 D.中间过程49.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强调,人的行为是由( C )决定的。A.生理需要 B.发展需要 C.优势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50.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在他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把良好的政策与管理、良好的 上级监督、工资
12、、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因素归为( B )A.情境因素 B.保健因素 C.激励因素 D.工作因素51.弗鲁姆在他的期望理论中强调,要调动、保持人的工作积极性,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类关系:努力与成绩关系、成绩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 D )的关系。A.他人需要 B.社会需要 C.组织需要 D.个人需要52.斯金纳在他提出的强化理论中强调,人类行为的发动、调节与控制只能依靠( A )强化作用。A.外部的 B.内部的 C.潜在的 D.需要的53.奖励与( C )相结合是强化的基本原则。A.奖金 B.表扬 C.惩罚 D.批评54.管理心理学中所强调的群体规范包括( D )和非正式规范两个方面。A.组织纪
13、律 B.社会规范 C.传统规范 D.正式规范55.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只在行为上与其它人保持一致,而在信仰上没有改变原有观点的现象称为( B )。A.组织行为 B.顺从行为 C.从众行为 D.规范行为56.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包括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 A )吸引力两个方面。A.群体成员之间的 B.组织之间的 C.群体之间的 D.组织与群体之间的57.冲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 B )地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A.可避免 B.不可避免 C.不应该 D.不可能58.不良的( C )、组织结构和个人因素是导致冲突的潜在因素。A.交往 B.行为 C.沟通 D.组织59.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主要
14、是通过( B )来进行的。A.设备 B.语言 C.仪器 D.媒体60.按信息沟通的语言表达方式分类,信息沟通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 D )沟通两类。A.声音 B.数字 C.符号 D.书面61.社会心理学把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称为( A )第 4 页 共 8 页A.人际关系 B.社会关系 C.行为关系 D.组织关系62.人与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法律等因素而形成的人际关系称为( A )人际关系。A.社会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家庭性63.美国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频率、( A )、层次和空间距离是评价人际关系的四个重要指标。A.方向 B.目标 C.行为 D.需要64.人类学
15、家霍尔认为,人们接触的距离在一英尺到四英尺之间,如朋友、邻居、同事间的接触属于人际关系( C )的范畴。A.社交区 B.亲密区 C.熟人区 D.接近区65.领导是对群体或个人施加心理影响,使之努力实现组织目标,并与( D )保持一致的过程。A.组织 B.领导者 C.群体 D.环境35.领导者的素质包括品质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 C )四个方面。A.管理素质 B.综合素质 C.心理素质 D.技术素质36.领导的传统品质理论把领导者的个人品质条件与人格特征定义为( A )。A.天生的 B.学习的 C.培养的 D.社会的66.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研究把领导者行为分为面向生产与( D )两个方面。A
16、.面向发展 B.面向效益 C.面向组织 D.面向职工67.日本心理学家三隅二不二创建的 PM 领导行为类型中,把( B )类型的领导行为 定义为效率最差的领导行为。A.PW 型 B.pm 型 C.P 型 D.M 型68.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称为( B )。A.思维 B.决策 C.判断 D.分析69.二元说强调,组织文化是组织中的( A )和精神文化的总和。A.物质文化 B.群体文化 C.社会文化 D.团队文化二、多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一般包括( ABCE )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活动 E、心理特征
17、2、心理学研究过程中将激励理论一般分为( ABC ) 。A、内容型理论 B、行为改造理论 C、过程理论 D、激励理论 E、人格理论3、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一般包括( ABCDE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语言4、希波克拉底根据每种体液在人体内占优势的情况,将人的气质分为(ABCD ) 。A、多血质型 B、胆汁质型 C、粘液质型 D、抑郁质型 E、热情型5、人们在感知事物过程中会产生各种错觉现象,其中视错觉包括(ABCDE ) 。A、垂直水平错觉 B、缪勒莱依尔错觉 C、线条影响D、对比错觉 E、由空虚引起的错觉6、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BCE ) 。A、遗传 B、
18、环境 C、成熟 D、生活经历 E、学习7、人的态度的从构成成分情况上看,主要分为(BCD ) 。A、思维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意向成分 E、行为成分8、态度的特点包括(ABCDE ) 。A、对象性 B、社会性 C、内隐性 D、价值性 E、调整性9、员工对分配不公平情况,表达个人不满的方式有(ABCDE ) 。A、退出 B、建议 C、忠诚 D、抗议 E 忽略10 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ABCDE ) 。第 5 页 共 8 页A、人格特点 B、团队影响 C、态度本身的特点 D、宣传因素 E、态度的价值11、人际交往的原则主要有(ABCD ) 。A、相符原则 B、报偿原则 C、自我价
19、值保护原则 D、情境控制原则 E、保健原则1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ABDE ) 。A、相似 B、接近 C、距离 D、互补 E、好的个性1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 ABCE ) 。A、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B、现代企业组织制度 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D、现代企业法律制度 E、现代企业经营制度13、组织结构的设计的步骤一般包括( ABCE ) 。A、工作划分与工作专门化 B、工作归类与部门化 C、确定组织层次 D、确定管理幅度 E、实行授权,建立职权关系14、弗伦厅和瑞文认为权力从构成上看包括(ABCDE ) 。A、强制性权力 B、奖赏性权力 C、法定性权力 D、专家性权力 E、
20、参照性权力15、领导素质论认为与领导的有效性相关的领导者的个人素质与特征包括(ABCDE) 。A、品德 B、能力 C、知识 D、修养 E、领导艺术16.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 ABC )。A.内容型激励理论 B.过程型激励理论 C.状态型激励理论 D.自我感知型激励理论 E.综合型激励理论 17.正式群体的功能主要有( ABCD ) 。A.完成组织任务 B.满足成员需求 C.协调人际关系 D.改变个人观念和行为 E.提高群体凝聚力 18.非正式群体对其成员的主要功能有(ABDE ) A.满足成员需求 B.控制成员 C.教育成员 D.改造成员 E.激励成员 19.当组织出现下列情
21、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变革(ABCD ) A.决策失灵 B.沟通渠道阻塞 C.组织机能失效 D.缺乏创新 E.出现非正式组织 20.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 ACDE ) A.个体心理 B.普通心理 C.群体心理 D.领导心理 E.组织心理 21.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般包括(ABCD)A.个案研究 B.实验室实验 C.现场调查研究 D.现场实验 E.群体研究22. 动机的要素包括(ABC)A.行为的方向 B.努力的水平 C.坚持的水平 D.过程的完整性 E.结果的有效性23、构成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因素有( ABCDE ) A.群体的目标结构对成员的吸引力 B.群体中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吸
22、引力 C.群体活动对所属成员的吸引力 D.群体对满足成员个人需求的吸引力 E.群体规模的大小对成员的吸引力24、属于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中激励因子的是(ADE)A.责任 B.劳动报酬 C.人际关系 D.成就感 E.他人认同25、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感觉到报酬不足的员工要恢复心理可以采用的方式()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BCDE ) A.提高自己的努力程度 B.向上级汇报对照者工作不努力 C.要求上级给自己加薪 D.另寻参照对象 E.辞职 第 6 页 共 8 页三、名词解释1、心理动力:是指决定着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的心理现象系统。P62、心理特征:是人在认知
23、、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定面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P83、刻板印象:指社会上部分人对某类事物或人物所持的共同的、笼统的、固定的看法和印象。P324、内化: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的过程。P625、正式组织:是指为完成组织所规定的的特定工作而产生的正式的官方组织结构。P1346、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共同目标,通过责权分配和层次结构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体。P1337、投射技术:P198、心理防御机制:P899、组织设计:P13610、领导:P156 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所期望
24、目标的活动过程。三、简答题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基本内容。 答:(1)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2)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五种需要可以分为高、低两级。2. 简述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答:管理幅度是指一个主管能够直接有效指挥下属的数目。管理层次是一个组织从最高层到最低层设立的行政等级的数目。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密切相关,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越宽,层次越小,其组织结构呈扁平型,反之管理的组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包括两部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人格
25、结构:在弗洛伊德看来,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括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由于这三个部分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内驱力,支配了个人所有的行为。人格发展: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人格发展有两个前提。第一,强调发展,认为成人的性格是由婴幼儿时期的各种经验塑造而成的;第二,性力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并随着个体心理的发展而发展。人格的发展分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4、简述态度改变的阶段理论的内容。答:心理学家H.C.凯尔曼提出了态度形成有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内化。 (1)服从阶段。人为了获得物质与精神的报酬或避免惩罚而采取的表面顺从行为称为服从。(
26、2)同化阶段。同化是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的要求相一致。(3)内化阶段。内化是指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并自觉地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5、简述群体决策的优点与缺点。答:群体决策的优点是:更完全的信息和更全面的知识。增加观点的多样性。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增加合法性。群体决策的缺点是:浪费时间。存在从众压力。可能被少数人控制。责任不清。6、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相比,网络组织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网络组织的特点是:网络性,即强调组织内部的个体、群体和次级单位之间以及它们与组织环境的关键成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扁平性,
27、网络组织模式将更为精干,管理层次也要少得多。灵第 7 页 共 8 页活性,网络组织有更大的灵活性。多样性,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更喜欢一个珍视多样性的组织。全球性(国际性) 。五、 案例分析题1、小陈是一家外企的部门经理,上个月他收到两封信:一封是公司因他成绩卓著而为他加薪,这个早已在小陈意料之中;而另一封信他事先却一点也不知道,公司为小陈提供了一个到国外学习培训的机会。结果小陈非常高兴,决心以后一定好好干。试用某一个激励理论进行分析。答:分析提示:双因素理论告诉我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取决于激励因素。加薪属于保健因素,它主要作用是消除不满意。而培训提高属于激励因素,它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
28、。2、约翰卡尔文柯立之于 1923 年当选美国总统。他以少言寡语著称。他有位漂亮的女秘书,工作中常常出错。一天早晨,漂亮女秘书走进办公室,柯立之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漂亮的小姐。 ”这让女秘书喜出望外,受宠若惊。柯立之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的公文处理能力和你一样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公文处理上很少出差错了。问题;(1)柯立之为什么不利用权力直接指出女秘书的问题?(2)试用某一管理心理学原理解释柯立之的激励方法。分析提示:领导者有强制性权力可以直接指出下属的问题,但是客观效果不一定好。领导绝不只是权力的简单使用,它是门艺术,追求是领导有效性,怎样能达
29、成有效性就怎样做。正强化(激励)效果好于负强化。有时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胜于严厉的批评。人们不是反对改变,而是反对被人改变。3、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做了一个实验:把 6 只猴子分别关在 3 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着一定数量的食物。A 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B 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适当位置,C 房子的食物悬挂在房顶。数日后发现 A 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伤的缺了耳朵断了脚,奄奄一息。C 房子的猴子都死了,只有 B 房子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问题:(1)分析出现上述三种情况的具体原因。(2)阐述案例对我们的管理活动启示。答案 分析提示:(1)A 房 间 的 任 务 太
30、容 易 , 所 有 猴 子 为 了 争 夺 实 物 而 发 生 冲 突 , 造 成 死 伤 。 B 房 间 的 任 务 难 度 适中 , 且 逐 渐 提 高 , 需 要 猴 子 之 间 的 配 合 才 能 完 成 任 务 , 所 以 猴 子 为 了 得 到 实 物 而 学 会 了 互 相 协 作 。 C房 间 的 任 务 太 难 , 无 法 完 成 , 所 以 猴 子 都 饿 死 了 。(2)在组织中不同的任务设置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任务太容易,优秀人才无法脱颖而出,他们和庸人竞争庸人也能胜任的任务,会把自己毁掉,出现劣币驱良币现象。任务太难也会把优秀人才和庸人一起杀掉。而循序渐进需要发挥团队精
31、神的任务设置,就能使优秀人才涌现出来(跳得高的猴子) ,庸才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同时,避免互相残杀,形成合作的团队。4、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以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然后,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乌烟瘴气。后来,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结果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问题:(1)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吗?(2)试用管理学的原理提出解决的对策。(3)该案例涉及管理心理
32、学的哪些相关原理。分析提示:(1)人在本性上都是自私的。(2)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第 8 页 共 8 页(3)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科学的管理手段会使自私的人做出公正的事。涉及的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理性人假设、公平理论和囚徒困境。5.甲、乙、丙、丁四人是同一车间的操作工。甲进厂才 3 天。乙已工作半个多月了,能在师傅指导下进行劳动。丙刚开始独立从事操作。丁则已是老工人了。
33、请选用一个领导有效性的情景理论,谈谈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管理?答: (1)阐明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2)甲是不成熟工人,宜用高组织低关系的命令式的领导方式。 (3)乙是初步成熟工作,宜用高组织高关系的说服式的领导方 (4)丙是比较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高关系的参与式的领导方式。(5)丁是成熟工人,宜用低组织低关系的授权式的领导方式。6某民营企业的老板通过学习有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并着手付诸实践。他赋予下属员工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赞扬和常识来激励下属员工。结果事与愿违,员工的积极性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诡计来剥削员工。问题:请根据所学习的有关激励等理论,分析该老板做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答:(1)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类需要是分层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地位和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低级需满足以后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主导需要决定了人的行为。(2)案例中该民营企业的老板可能忽视了员工的较低层次的需要,如生理和安全需要,而这些需要很可能正是员工的主导需要。由于没能够对症下药,才导致该民营企业老板激励做法的失败。(3)要使得激励有效,应当了解员工的真正需要,并加以满足。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坚持物质利益原则,随机制宜,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