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0201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古代汉语专题 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1教材所说的“汉字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认为汉字是表意文字的概念有什么不同?教材把汉字称之为表意文字与西洋学者贬低汉字时所用的表意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必须与他们划清界限。他们认为的表意文字,是文字发展的低级阶段的一种形态。我们则认为表音、表意是文字发展的两个不同方向。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 ”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
2、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3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哪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 1l 世纪一公元 2 世纪末) 。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 3 世纪一公元 lo 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 切韵音系。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世纪一公元 19 世纪) 。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 音系。4为什么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
3、化,语言的这种时代性是语言社会性的体现,所以我们对待词义要有一个历史观点。学习古汉语词汇,就要注意词义的发展变化,不能够以今律古。二、标出诗的韵脚和韵部 (4 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独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时忆故交哪得见,晓排阊阎奉明恩。韵脚:园、喧、门、恩。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并说明古今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有区别字,也请写出 (每词 2 分,共 10 分)1终日不获一禽。(孟子。滕文公下 ) 禽:(句) 走兽总名。( 今)主要指飞禽。缩小。2耕
4、、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 官:(句) 官职。( 今)官职。没变化。3孔君平疾笃,庾司空为会稽,省之,相问讯甚至。(世说新语方正) 甚至:(句) 指十分周到。( 今)程度副词。句中是两个词,现在是一个词。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孟子梁惠王上) 妻子:(句) 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词义缩小。5近臣谏,远臣谤。(国语 楚语) 谤:(句) 议论批评过失。( 今)毁谤。词义加重。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每个 2 分,共 10 分)1以其子妻之。(论语公冶长 ) 妻:名词活用为动词;嫁。2秦人闻之,悉甲而至。(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甲:名词活用作动词;穿铠甲。3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庸奴: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其夫当作庸奴。4. 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夫人: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 夫人。5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孟子梁惠王下) 小: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小。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每词 2 分,共 10 分)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 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 郑风褰裳)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以尧继尧,夫又何变之有?( 荀子正论) 变:用“之”复指前置宾语。4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齐桓晋文之事 )
6、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5.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 魏风硕鼠)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下列古文 (46 分)原文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参考译文:颜渊、季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同使用,把它们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能听到您的愿望。 ” 孔子说:“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
7、朋友能够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够怀念我” 。原文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论语颜渊)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回答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象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子不象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原文 3: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
8、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 庄子 天道)参考译文: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制作车轮,扁轮放下锥子和凿子,走到堂上,向桓公问道:“请问,公所渎的书中都是谁说的话呀?”桓公回答说:“是圣人说的话。 ”又问:“圣人现在活着吗?”桓公回答说:“已经死了。 ”轮扁说:“既然如此,那么你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说:“我在读书,你一个制作车轮的工匠怎么
9、可以妄发议论呢!能够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说不出道理,我就要把你杀死。 , 轮扁说:“我是拿我所做的事情看出这个道理的。砍削车轮,动作慢了车轮做得就不牢固,动作快了就砍不进去,不慢不快,手上的做法和心里的想法完全吻合,嘴里却说不出来,技艺就表现在这里。这种技艺,我无法让我的儿子了解,我的儿子也无法从我这里接受这种技艺。因此,我虽然是七十岁的老人了,还要做这种制作车轮的工作。古时的人和他的那种无法传授的东西,都已经死去了。既然如此,那么你所渎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2009-201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专题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1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
10、文主要有哪些特点?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这样的特点: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字体不规范。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形体。2清代学者戴震对传统六书提出了什么质疑?有什么意义?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 ”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戴震提出的“四体二用”的意义在于破除了对六书的迷信,推动了对汉字结构研究的发展。3 中原曾韵是什么时代的韵书?作者是谁?它的音系有什么特点?中原音韵是元代的韵书。这部书是周德清为
11、了总结元曲押韵规律、指导元曲创作而编写的一种曲韵韵书,是近代音的代表作。它的音系是在归纳北曲押韵的基础上再审辨实际口语而建立起来的,记载了当时新兴起的共同语语音系统,即大都话的音系。这个音系是现代北京话音系的前身,它正处在从中古音向现代音演变的中间站上,很多方面已经接近现代音,也还有一些特点近似中古音而不同于现代音。4述宾结构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述宾结构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1)疑问结构里疑问代词充任的宾语要前置。(2)否定结构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充任的宾语一般要前置。(3)用“之” “是” “焉斯” “于”等作标记的宾语要前置。二、标出下列宋词的韵脚和韵部 (4 分)3蝶恋花暖日晴风 李清照
12、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蹊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韵脚:冻、动、共、重、缝、凤、梦、弄。韵部:冻、动、凤、梦,东韵。共、重、缝,冬韵。三、解释下列句中黑体字的意义 (每个 1 分,共 10 分)1不能行而言之,巫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诬:指说话夸大失实。欺骗。2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曹植美女篇 ) 妖:年轻漂亮。3燕尔新昏,如兄如弟。 (诗经邶风谷风 ) 昏:结婚。4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 妻子:妻子儿女。5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水经注江水 ) 响:回声。6近
13、臣谏,远臣旁。(国语楚语) 谤:议论批评过失。7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上 ) 爪牙:指得力的武臣、卫士。8韩取聂政尸暴于市,悬购之千金。 (战国策韩策二 ) 购:重金收买。9刑法深刻,它政被乱。 (汉书,食货志上 ) 深刻:严刻,不宽缓。10.郑人击筒子中肩,毙于车中。 (左传哀公二年 ) 毙:倒下。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每个 2 分,共 10 分)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贾谊过秦论 ) 弱:形容词活用为使动动词;使秦弱。2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 庸奴: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其
14、夫当作庸奴。3沛公引军过而西。 (史记高祖本纪 ) 西: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行进。4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苟子天论 ) 病:名词活用为使动动词,使之病。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 小: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认为小。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每词 2 分,共 10 分)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论语先进 ) 异、由与求:用“之”复指前置宾语。2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诗魏风硕鼠 )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国语晋语 ) 谁: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4 (武王见胶鬲)胶鬲日:“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
15、日:“不子欺,将之殷也。 ”(吕氏春秋贵因 ) 何: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子: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古文 (46 分)1原文: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日:“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日:“何如?”日:“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日:“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日:“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日:“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日:“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
16、,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 J 以为殉。 左传成公十年)参考译文:晋侯梦见一个大鬼,披散的长发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膛 r1起来对晋侯说:“你杀了我的子孙后代,这是不义!我已经请求上帝得到它的允许(可以报仇)了!”大鬼捣毁大门和寝门走了进来。景公感到害怕,躲进内室。大鬼又毁坏内室的门。景公醒来后,召见桑田地方的巫人(占卜吉凶) 。巫人说的和景公所梦见的相同。景公说:“怎么样?”巫人说:“君王吃不上新麦了。 ”景公的病加重了,到泰国去请医生。秦伯派了一个名叫缓的医生为晋景公治病。医缓还没有到达,景公又梦见了他的病变成了两个儿童。他们说:“他是一
17、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恐怕会伤害我们,怎么逃避他?”其中一个说:“我们躲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拿我们怎么力、?”秦医来到后,说:“病不能治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艾灸不可能,针刺达不到,药物的力也到不了那里,不能治了!”景公说:“高明的医生啊!”赏赐他丰厚的礼物送他回 I 国了。六月丙午这天,晋景公想尝新麦,派甸人献上新麦,由厨师庖人烹调。这时景公把桑田的巫人叫来,将煮好的新麦给他看,然后杀了他。将要吃新麦的时候,景公肚子发胀起来,去厕所,跌入厕所里死去。有一个宦官当天早晨梦见背着晋景公升天,到了下午,他(果真)背着景公从厕所出来,于是就把他作了殉葬人。2009-201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8、汉语专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 20 分)1汉字是什么类型的文字,判断的依据是什么?(5 分)汉字是表意类型的文字。 (2 分)判断的依据是汉字字符。汉字字符的性质主要是表意字符,某些表音字符,某些记号字本来也是从表意字和表音字变化来的。所以汉字是意音文字。 (3 分)2汉语史分期的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各包括那些时代的音系?各时期的代表音系是什么?(6 分)上古音包含的时代从西周初年到东汉末年(约公元前 11 世纪一公元 2 世纪末) 。 (1 分)代表性音系是诗经音系。 (1 分)中古音包含的时代从魏晋到晚唐五代(约公元 3 世纪一公元|o 世纪) 。 (1 分)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19、(1 分) 近代音包含的时代从宋代到清末(约公元 11 世纪一公元 19 世纪) 。 (1 分)代表性音系是中原音韵音4系。 (1 分)3什么是“别言”?什么是“浑言”?(3 分)“别言” 、 “浑言”是古代解释词义时用的术语。 “别言”是分开讲,讲的是词的个性。 “浑言”讲的是词的共性。4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经历了那些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6 分)汉字字体的演变,大约有三个阶段(1 分) , 一是从殷商甲骨文、商周金文变为小篆,二是从小篆变为隶书,三是从隶书变为楷书。 (1 分) 甲骨文和金文接近图画的写实象形,小篆后者笔划圆转规整,逐渐与物形疏远。 (1 分)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
20、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3 分)二、标出下列宋词的韵脚和韵部 (4 分)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韵脚:渡、处、暮、素、数、去。韵部:渡、暮、素、数,虞韵;处、去,鱼韵。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每词 1 分,共 10 分)1官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 (墨子辞过 ) 寡: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子。2燕尔新
21、昏,如兄如弟。 (诗经邶风谷风 ) 昏:结婚。3亡不越寅,反不讨贼。(左传宣公二年) 竟:边境。反:返回。4实左右商王。 (诗经商颂长发 ) 左:辅佐。5悲愁垂涕相对。 (列子汤问 ) 涕;眼泪。6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国语,越语上 ) 爪牙:指得力的武臣、卫士7主爵都尉汲黯是魏其。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是:认为对。8治天下之大器举在此。 (苟子儒效 ) 举:全。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史记项羽本纪 ) 之:前往。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每个 2 分,共 10 分)1外黄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22、 ) 庸奴:名词活用为意动动词,把其夫当作庸奴。2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贾谊过秦论 ) 弱:形容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秦弱。3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谷梁传僖公八年 ) 夫人: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夫人。4工师得大木,匠人斫而小之。 (孟子梁惠王下 ) 小: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小。5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苟子天论 ) 病:动词活用作使动动词。使之病。五、指出下列句中的名词状语并说明其作用 (每词 2 分,共 10 分)1豕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 人:名词状语;表比喻。2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舒传 ) 师:名词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3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战国策秦
23、策 ) 橐:名词状语,表示行为的工具。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 兄:名词状语,表示对人态度。5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庭斥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庭:名词状语,表处所。六、翻译下列古文 (46 分)原文 1: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日:“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日:“太师谁握 l?”师旷日:“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 ”公日:“寡人也。”师旷日:“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之。公日:“释之,I 以为寡人戒。 ”韩非子难-)参考译文:晋平公和群臣一起喝酒,喝得痛快了,于是感慨地说:“没有什么比做君
24、主更快乐的了,只有他的话没人敢于违背它。 ”师旷在前面陪坐,拿起琴撞了过去。平公拉开衣襟躲避,琴在墙上撞坏了。平公说:“太师撞谁?”师旷说:“现在边上有个小人说话,所以撞他。 ”平公说:“是我呀。 ”师旷说:“呀!这不是 e 君主的人该讲的话。 ”近侍要求处罚师旷,平公说:“免了,把这作为我的鉴戒。 ”原文 2: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5、。 ”参考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孔子说:“先王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因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我曾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基础。你再坐下吧,我告斥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爱惜,不敢毁伤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光荣显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孝两全就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原文 3: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
26、,逆旅之父答日:“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子谓弟子日:“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韩非子说林上5)参考译文: 杨朱路过宋国东边的旅店。店主有两个妾,其中丑的地位高,漂亮的地位低。杨朱问店主缘,旅店的主人回答说:“长得漂亮的自 J 以为漂亮,我不觉得她漂亮;长得丑的自以为丑,我不觉得她丑。 ”杨朱对他的弟子说:“做了好事,要去掉自以为好事的想法,到哪儿能不受到赞美呢?”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专题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 20 分)1什么是结绳?什么是契刻?什么是八卦?它们和文字的产生有什么关系?结绳和契刻是原始人类为了帮助记忆采
27、用的两种实物辅助手段。(2 分)八卦是一套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是巫人用来占卜吉凶的算筹的各种排列方式,用来象征世上的各种事物。(2 分)它们跟文字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1 分)2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提出了什么理论?。 清代学者戴震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他提出“四体二用”说,他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为字之体,转注、假借二者为字之用。 ”(2 分)这就是说,他认为只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四者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二者是用字的方法。(3 分)3近代音的代表作是什么,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记载的是什么音系?元代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公元 l324 年成书)是近代音的代表作。(2 分)它的
28、音系是周德清在归纳北曲押韵的基础上再审辨实际口语而建立起来的,(1 分)记载了当时新兴起的共同语语音系统,即大都话的音系。(2 分) 4平水韵是怎样形成的?宋王朝在纂修广韵 、 集韵之外,还为这个系统编写了简缩本的礼部韵略 ,作为读书人手头必备的手册式工具书。(1 分)礼部韵略所定的同用范围又有所扩大,把一些在广韵不同用的韵也规定为同用了,这样, 广韵的 206 韵实际上已经合并成 108 韵。(2 分)到南宋与北方的金朝对峙时期,金朝学者索性把同用的韵都合并在一起,并且略加调整,成为 l06 韵的平水韵系统。(2 分) 二、说明下列诗的韵脚和韵部 (4 分)寻张五迥夜园作-孟浩然闻就庞公隐,
29、移居近洞湖。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韵脚:湖、愚、孤、芜。韵部:湖、孤,模部;愚、芜,虞部。三、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10 分)1空谷传晌,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 响:回声。2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诗经齐风南山) 取:娶。3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墨子节葬下) 亲戚:指父母。4悲愁垂涕相对。(列子汤问) 涕:眼泪。5宽既通尚书 ,以文学应郡举,诣博士受业。(史记儒林列传) 文学:文献典籍。6为山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上) 因:凭借。7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觖,相教慎出入。(汉乐府枯鱼过河泣) 出入:出去。8冬日
30、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 汤:热水。9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问。(曹植美女篇) 妖:年轻漂亮。10宫无拘女,故天下无寡夫。(墨子辞过) 寡:无妻的男子。四、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 (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l0 分)1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来;使动用法,使来。2(某人)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刘向新序节士)臣、友;名词活用作意动动词。把当作臣、把当作友。3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列传)短;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坏话。4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肘;名词活用为动词;用肘撞。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
31、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10 分)1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己: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3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异、由与求:用“之”复指前置宾语。4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离娄下)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下列古文 (46 分)原文 l:孟子谓戴不胜日:“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吾也,则使齐人傅者?使楚人傅诸?, ,日:使齐人傅之。 ”日:“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
32、士也, ,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6参考译文:孟子对宋国大夫戴不胜说:“你想要你的君王学好吗?我明白地告诉您:这里有位楚国的官员,想要他的儿孚学会说齐国话,那么,是找齐国人来教他呢?还是找楚国人来教他呢?”戴不胜答道:“找齐国人来教。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来教他,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干扰他,纵使每天鞭挞他,逼他兑齐国舌,也是做不到的;假若带领他到齐国城市、农村走走,把他放在那样语言环境之中,再住上几年,即使每天鞭挞他,逼他说!楚国话,也是做不到的,(因为他天天听到的是齐
33、国话。)你说薛居州是个好人,要他住在王。宫中。如果在王宫中年龄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是薛居州这样的好人,那王会同谁干出坏事来呢?如果在王宫中年龄大的小的、地位低的高的,都不是薛居州这样的好人,那王又同谁干出好事来呢?一个薛居州能把宋王怎么样呢?”原文 Z: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 、参考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孔子说:“
34、先王有 r 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因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我曾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 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基础。你再坐下吧,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爱惜 r 不敢毁伤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光荣显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奉事父母开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孝两全就是孝道的最终归宿。 ”原文 3:县大夫问政。龙门-7:日:“民病久矣。其视之如伤乎?”日:“是闻命矣,愿言其他。 ”龙门子日:“勿
35、为盗乎?”日:何谓也? 日:“私民一钱,盗也。官盗则民愈病矣。 ”日:“若是其甚乎?, ,日:“殆有甚焉。不称其任,而虚报既廪者,亦盗也。 ”参考译文:县大夫问怎样办好县政。龙门子说:“百姓被伤害得太久了。难道对待他们不应该像对待伤病员那样,(让他们好好休息)吗?”县大夫说:“这我已经知道了,希望您说说其他方面。 ”龙门子说:(其他方面)大概是不要去抢劫吧?”县大夫说:“(这)说的是什么意思?”龙门子说:“从百姓身上搜刮一块钱,这就是抢劫。当官的都去抢劫那么百姓就更受到伤害了。 ”县大夫说:“有这么厉害吗?”龙门子说:“大概还有更厉害的呢。当官的不称职,并且虚报收成,这不也是和强盗一样吗?”
36、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专题试题一、简答题(共 20 分)1为什么说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从小篆到隶书,是字体变化最大的一次,是古文字变为今文字的转折点。理由是小篆的字形结构被打破,象形意味淡薄,符号性加强。(2 分)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2 分)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1 分)2.从字的形体上看,甲骨文主要有哪些特点?(1)象形程度比较高,接近图画文字。(1 分)(2)字体不规范。(1 分)有的字方位可以颠倒。一个字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形体。偏旁可以不同。(3 分)3春秋以前和
37、战国时期的韵母是怎么归纳出来的?各有多少韵部?其中主要的分析材料是什么?春秋以前汉语韵母的大类,可以从诗经的押韵字归纳出来(1 分),有 29 个韵部(1 分)。战国时期的韵母大类可以从楚辞和诸子的韵语里归纳出来(1 分),当时有 30 个韵部(1 分)。其中主要的分析材料是谐声字和假借字,从谐声字和假借字等材料可以分析周秦时期声母的大概情形(1 分)。4宋词押韵的和韵部的特点是什么?宋词押韵的特点是不按照某种现成的韵书押固定的韵部模式,而是押自然韵。(2 分)其韵部特点是韵部数目比唐代古体诗的韵部又少了很多,一般只区分舒声韵部(平上去合在一起)和入声韵部。舒声韵部有 14 个,入声韵部有 4
38、 个。(3 分)二、标注题(标出下列唐诗的韵脚和韵部。 4 分)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韦应物万木丛云出香阁,西连碧涧竹林园。高斋犹宿远山曙,微霰下庭寒雀喧。道心淡泊对流水,生事萧条空掩门。时忆故交那得见,晓排闾阖奉明恩。韵脚:园、喧、门、恩。韵部:园、喧,元部。门,魂部。恩,痕部。三、解释题 (解释下列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l0 分)1耕、渔与陶,非舜官也。(韩非子难一) 官:官职。2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孟子梁惠王下) 反:返回。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周:以义相交。比:以利相交。4空谷传晌,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 响:回声。5刑法深刻,它政被乱。(汉书食货志上)
39、深刻:严刻,不宽缓。6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周易系辞上 风雨:下雨。77不能行而言之,诬也。(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诬:指说话夸大失实。8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史:古代的一种文职人员。9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上卿送之。(左传桓公三年 敌:指地位差不多。四、说明题 (说明下列旬中的词类活用。原来是什么词,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0 分)1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手: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手持。2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谏逐客书)明:形容词活用作活用作使动动词(或使动用法)。使其德明。3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项羽本纪)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4操军方连舰船,首尾
40、相接,可烧而走也。(资治通鉴卷六十五)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操军走。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小:形容词活用为意动动词,认为小。五、分析题 (指出下列旬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l0 分)20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马首:用“是”复指前置宾语。21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斯:用“之”复指前置宾语。22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僖公二年) 焉:疑问代词宾语前置。2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 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24景公问于晏子日:“为政何患?”(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何: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六、翻译题 (翻译下列古文。46
41、分)原文 1:子日:君子易事而难兑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论语子路)参考译文:孔子说:“为君子做事容易,但让他高兴却很难。用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让他高兴,他是不会高兴的;等到他任用人的时候,却衡量各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为小人做事难,但讨他欢喜很容易。即使用不用正当的方式去讨他欢喜,他也会高兴的;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会百般挑剔,总是要求十全十美。 ”26原文 2:仲尼居,曾子侍。子日:“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曾子避席日:参不敏,何足以知之?”-T-日:“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
42、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参考译文:孔子坐着,曾子陪伴他。孔子说:“先王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民众因此和睦,君臣上下间因此没有怨恨。你知道这种道德吗?”曾子从坐席上站立到一边说:“我曾参不聪明,怎么会知道它呢? 孔子说:“孝道便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产生的基础。你再坐下吧,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包括毛发皮肤,都是从父母那里接受来的,自己应该爱惜,不敢毁伤它,这便是实行孝道的开始。修身处世,实行道义,在后世扬名,从而使父母光荣显耀,这是实行孝道的归宿。孝道,从奉事父母开
43、始,以奉事君主作为继续,修身处世能够忠两全就是孝道的最终归宿。”27原文 3: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日:“公子彭生也。 ”公怒日:“彭生敢见!”射之,豕人立而啼。公惧,坠于车,伤足丧屦。反,诛屦于徒人费。弗得,鞭之,见血。走出,遇贼于门,劫而束之。费日:“我奚御哉! 袒而示之背,信之。费请先入,伏公而出,斗,死于门中。石之纷如死于阶下。tA,杀孟阳于床 a参考译文:冬季十二月,弃襄公在姑棼游玩,并顺便在贝丘打猎。看见一头大野猪,侍从人员说:这是公子彭生!, ,襄公很生气说:“彭生岂敢来见我! 便用箭射它。野猪竟 1 象人一样地站起来啼叫。齐侯感到害怕,从车上跌了下来,伤了脚,丢
44、掉了鞋。回去以后,向徒人费要鞋。费找不到鞋子。齐侯就鞭打他,打得流血。费从宫中出来,在宫门口遇上叛贼。叛贼把他劫走并捆了起来。费说:tt(我刚才被鞭打,)我怎么会抵抗你们? 解开衣服,将背伤给他们看,叛贼相信了他的话。费请求让他先进宫去。进宫后把齐侯隐藏了起来,然后出宫和叛贼搏斗,战死在宫门里。石之纷如死在台 r-4“T。叛贼冲进宫中,在床上杀了襄公的替身孟阳,说:“不是国君,样子不象。 , 他们发现齐侯的脚露在门下面,就把他杀了,另立公孙无知为国君。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汉语专题试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共 20 分)1什么是文字画?什么是图画文字?图画文和文字画的区别是
45、什么?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图画,具有是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2 分)图画文字是在文字画基础发展出来的,图画文字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因此说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这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质的飞跃。(2 分)图画文字和文字画的区别:前者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它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后者没有这个特点。(1 分)2如何认识汉字的历史贡献?8从以下几各方面认识汉字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的功绩和巨大的贡献。汉字促进了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稳定,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2 分)汉字保存了悠久的古代文明。(1 分)汉字本身体现着大量的古代
46、文化信息。(1 分)汉字的各种字体形成了特有的书法艺术。文字本是一种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交际,但汉字除交际之外,还是一种可供欣赏的书法艺术品。(1 分) 3 韵略易通采取什么体例?具体特点是什么?韵略易通采用“四级分类法”的体例,分类更加细致,条理更加明晰。 韵略易通把韵基、声母、韵类、声调这几种音类成分都分别得很清晰。(1 分)它的分类次序也跟广韵不同。韵略易通第一层分类以韵基为标准,即把韵腹韵尾相同的字归为一类,不同声调的字都包括在内,这样的音类,通常叫做“韵部” 。全书共分二十韵部,分别以“东洪” “江阳” “真文” “山寒”等作韵目。(1 分)第二层分类以声母为标准。该书音系有二十个声
47、母,用一首“早梅诗”二十字作字母,这首诗是:“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各韵部里同一声母的字类聚在一起,都按照这个次序排列。(1 分)第三层分类以介音为标准。每个声母下边所统的字,如果分别具有不同的介音,就分为不同的组。这种声母韵母都相同而包含不同声调的字群,音韵学上没有专用的名称。(1 分)第四层分类以声调为标准,这一层就分到了小韵。本书的声调系统表面上是“平上去入”四声,但是平声里边隐含着阴阳的区别,阴平与阳平字之间有一个小圆圈隔开,实际上有五个声调。(1 分)4什么是平水韵?平水韵是宋代以后使用的诗韵系统。(2 分)公元 1229 年,金朝的王文郁编了一本韵书叫平水新刊韵略 ,分106 韵;(1 分)公元 1252 年,又有刘渊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