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52974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九年级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题共 8 页,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请将试卷左侧的内容填完整。3.答卷时请用兰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第二部分 题号 第一部分(一) (二) (三) (四) 第三部分 总分得分第一部分(16 题,25 分)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亵渎(xe d) 忐忑(tn t) 强聒不舍 脑羞成怒B. 商酌(shng zhu) 枘凿(ri za) 重蹈覆辙 滋滋不倦C. 画缯(hu zng) 谮害(zn hi) 秀手旁观 吹毛求疵D. 缟素(go s)

2、拮据(ji j) 为民请命 恃才放旷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程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头发剪得短短的,眉毛也是粗粗黑黑的,嘴巴棱角分明,模样有点像男孩子。B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的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3找出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并在后面的横线上改正(3 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B广泛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我们语文水平的重要方法。C进入中学以后,他的成绩始终一直在我们班名列前茅。D中国现

3、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改正: 4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应填的选项是(3 分)( )葱岭脚下则是五颜六色的石头,紫红、黛青、黧黑、奶白、豆绿。传说,这里是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地方,不周山就是葱岭。这色彩缤纷的石头,就是女娲补天之石吗?。在这块沧桑的大地上,今天,一代一代新得分 评卷人九年级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中国的建设者们,远离家人,从内地来到边疆,润色葱岭、美化葱岭。唐朝在此设立了“葱岭守捉” ,高僧玄奘经此讲经月余,然后去天竺国取经。当年周天子姬满曾驾着八骏到过这里。1876 年左宗棠率军挺进新疆,驱除外寇,拱卫了这片神圣的国土。汉朝的都护曾到此驻

4、守。A BC D5.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7 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嗟 乎 ! ! (司马迁陈涉世家 ) 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豪迈的情怀表达自己一生的理想的句子是:“ , 。 ”燕子是画家笔下的爱物,也是诗人心中的宠物,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有关“燕子”的两句,写在横线上: , 。6. 请你参加下面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在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生调查活动中,通过统计得到“某市中小学生消费状况抽样调查表”,内容如下:(1)请仔细分析表格,提取概括主要信息: (2)针对现在中小

5、学生的消费状况,请你为本班同学提出培养良好消费习惯的倡议。(3)简迪同学经常组织好友的生日宴会,在活动中你怎样才能帮助他改掉这个习惯?请你帮他想两个好办法。第二部分(7-24 题 45 分)(一)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 ,回答后面的问题。 (6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得分 评卷人阶 段 学习消费 人情消费 时尚消费 其它小学生 28% 44% 15% 13%初中生 30% 46% 19% 5%高中生 28% 46% 20% 6%九年级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

6、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7从词的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阙重在 ,下阙重在 。 (2 分)8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 分)答: 9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B词的上片“倾城”一语,突出观猎盛况。C词的下片运用“射天狼”的典故表达苏辙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立功的决心。D词的上片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语言格调婉约、纤柔。(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 分)【甲】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

7、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选自隆中对)【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选自出师表)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2 分)(1)挟天子而令诸侯 挟: (2)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夙夜: 1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用法不同的两项是(2 分)( )A.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B. 北定中

9、原 北通巫峡C. 还于旧都 曹操比于袁绍D. 则名微而众寡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九年级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译文: (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译文: 13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甲】段中 “天下计”的内容?【乙】段中哪句话最能体现“老臣心”?(3 分)答: 14有人认为后主刘禅愚钝无能,先帝刘备驾崩后执掌蜀汉军政大权的诸葛亮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取而代之。读完【甲】【乙】两文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3 分)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0 分)我常想读

10、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有无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耳闻目睹的周围人的经历和经验,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

11、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那些往哲先贤以及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学得他们的人格。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学得做人的原则,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著,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歌德的诗句刻写着睿智的人生,拜伦的诗句呼唤着奋斗的热情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说“极大的可能”,指的是不排除读书人中也有卑鄙和奸诈者;况且,并非凡书皆好,在流传的书籍中,并非全是劝善之作,也有无价值

12、的甚而起负面效果的。但我们所指的书,是以其优良品质得以流传的一类,这类书对人的影响总是良性的。我之所以常感读书幸福,是从喜爱文学书的亲身感受而发。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而向往崇高,对九年级语文 第 5 页 (共 8 页)暴力的厌恶和对弱者的同情,使人心灵纯净而富正义感,人往往变得情趣高雅而力避凡俗。或博爱、或温情、或抗争,大抵总引导人从幼年到成人,一步一步向着人间的美好境界前行。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善。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15请为本文拟

13、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 7 个字): 。 (2 分)16第段第一句话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 世界。作者认为失去阅读机会或不能阅读的人是不幸的,这是因为 (2 分)17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1 分)答: 18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论证思路。 (3 分)答: 19文中说:“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 ,我们在课内也学过论语十则请任意引用其中一则,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你的思考和体会。 (2 分)引文: 思考和体会: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 分)拐杖 冯霞(1)楼道的转角处,有一根乌黑的拐杖。它的手柄已被磨亮了,而下端则绑着一团橡胶。不看它则已这一看我便觉得

14、熟悉。它不就是楼上那位瘸腿的老太太的吗?听说她已经在前几天去世了。(2)想来老太太和我也做了两年的邻居了。她住四楼,我住三楼,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3)两年前,我搬进这幢房子时,就听说四楼住着一位瘸腿的老人,她没有儿女,而我唯一一次跟她的交往是在半年前。那天,我下班较早,刚要开门,却听见上面在叫:“三楼的大姐,请帮我一下!”(4)我寻声走向四楼,看见一位瘸腿的老太太扶着栏杆喘气一一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老人,她虽然残废且病弱但浑身却干干净净的,我问道:“大娘,是您在叫我吗?”(5)她看我走近了,说:“大姐,我想请你帮我把拐杖拿到巷口去修一下,好吗?”说着她

15、递给我十元钱又指了指地上的拐杖。九年级语文 第 6 页 (共 8 页)(6)我拿着拐杖看了看问:“大娘,拐杖没有坏,怎么修呢?”(7)老人笑了,说:“瞧我这记性!我忘了告诉你了,大姐,请你叫那位修鞋的师傅在拐杖下面绑上一团橡胶就行了。我原来绑-的掉了。”(8)听了这话,我才明白,原来老人怕拐杖磨损太快了。老人真吝啬!我心里想着,也没说什么就帮她拿去修了。(9)今天睹物,不禁恩人,却物是人非了。(10)我打开门,收拾好一切就睡觉了。(11)“咚咚咚咚”楼上好像有许多人在跳,弄出很大的响声来。看来是楼上的新住户在开舞会了。我用被子梧了头,那些可恶的声音还是穿过被子侵袭我的鼓膜,越睡越清醒越清醒越烦

16、躁。我怀念起以前的安宁来,怀念起那位已经去世了的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来,我忍不住叹道:吝啬的老人啊!你的拐杖还没有磨损多少呢!橡胶还在。(12)“老人真的吝啬吗?”我忽有所悟地自问:“我不是从来没听见过拐杖敲楼板的声音吗?不正是因为那团绑在拐杖上的橡胶给了我安宁吗?”(13)我的心被一种暖暖的东西充实着,老人比谁都慷慨啊!(14)楼上的声音更大了,我觉得好像连我屋里的东西都在抖动!我睡意全无了!该怎么办呢?“拐杖!”我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我披衣下床,到楼梯转角处拿了那根拐杖向楼上走去。(15)我按了半天的门铃,终于有人开门了。果然如我所料,屋内有一群时髦的男女随着火热的音乐在卖力地舞着。见我来

17、了,都向这边望着。(16)“请问你找谁?”开门的姑娘问我。(17)“我是送拐杖来的!”我扬了扬手中的拐杖,说,“瞧,就是这根拐杖。对了,原来这里不是住着一位行动不方便的老大娘吗?这是她的拐杖!”(18)“哦,她是我的姨妈,已经去世了。这房子现在是我的了!”她斜了斜漂亮的大眼睛说:“这拐杖是我扔了的!”(19)听她的口气,有些怪我多管闲事了,我并不理会她话中的弦外之意,说:“老大娘真好!可怎么就去世了呢?她自己行动不方便,还替别人作想。你瞧,这拐杖的下端还绑着团橡胶,她是怕自己拄拐杖的声音吵得楼下的邻居不安宁啊!老人真好!”(20)那个姑娘美丽的脸慢慢变严肃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后,她从我手里接过了

18、拐杖,说:“谢谢!”(21)我道了声“打扰”就回家了。楼上的噪音消失了。拐杖又给了我一夜安宁。(22)以后,楼上再也没有什么噪音了。老太太在世时,她庇护着我,使我得到了安宁。而现在她的拐杖又庇护着我。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也许,这些朴实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它们叫作“爱”。 选自小小说选刊精华本20围绕拐杖,本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2 分)21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2 分)在我的记忆里,老太太总是无声无息的,连她去了,也去得无声无息。九年级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22第(8)段中说“老人真吝啬”,第(13)段中却说

19、“老人比谁都慷慨”,对此,该如何理解?(4 分)23小说结尾处写道:“生活远远不止一根绑有橡胶的拐杖那样简单。”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24这篇小说以“拐杖”为题,你觉得好在哪里?(3 分)第三部分 作文(25 题,50 分)25作文(50 分) 。在我们成长的岁月中,总有过一些难以忘怀的记忆,心底里曾盛开出绚丽的花朵,是朋友间纯真的友情?是亲人彼此的呵护和关爱?还是人生路上一次次的面对与超越?花开的瞬间,是我们人生收获的时刻。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得抄袭。题 目 :得分 评卷人九年级语文 第 8 页 (共 8 页)600 字九年级

20、语文 第 9 页 (共 8 页)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第一部分(25 分)1.(3 分)D 2.(3 分)A3. (3 分,选对并修改正确才得分) C“始终”和“一直”去掉其中一个(或抄写正确句子)4.(3 分)B5.(每空 1 分,有错该小题不得分,共 7 分)欲与天公试比高塞 下 秋 来 风 景 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开放题(2 分) ,略6 (6 分,每小题 2 分)(1)(2 分,意思对即可)调查显示,某市中小学生人情消费支出过大。(2)同学们(0.5 分),养成理性、健康、文明的消费习惯是提高我们个人素质的需要,也是提升我们国家文明水平的需要(1 分,意思对即

21、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向不良消费习惯告别吧!(0.5 分,意思对即可)(3)(2 分)开放性题,能改掉乱花钱的坏习惯,语言通顺,方法可行即可。示例一:利用闲暇时间做一次有关父母、建筑工人、农民种田等一天工作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工作艰辛、挣钱不易;示例二:假期带他到贫困村调查,了解贫困户生活的艰难;为过生日的同学送自制贺卡,提倡文明过生日;示例三:倡导建立零用钱存储账户,积攒起来用在关键处;示例四:积累零用钱买好书读好书,把钱用在学习和开阔视野上;九年级语文 第 10 页 (共 8 页)示例五:慈善捐款,帮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第二部分(50 分)(一) (6 分)7 (2 分)叙事(或描写) (

22、1 分) 抒怀(抒情) (1 分)8 (2 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 分,意思对即可)?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 分,意思对即可) 。9 (2 分)B (二)(14 分)10(2 分,每小题 1 分,意思对即可)(1)挟持,控制(2)早晚11(2 分) C D 12 (4 分,每小题 2 分,意思对即可)(1)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2)所以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13 (3 分)(1) “天下计”是指“三分天下” ,具体指对曹操“不可争锋”;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刘备先取荆、益二州,等待机会。(或“西和诸戎,

23、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2 分)(2)最能体现“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1 分)14 (3 分)开放性题,结合选文分析诸葛亮性格,得出结论,观点明确,理由充分。示例:不同意这种观点(1 分) 。从选文看诸葛亮受刘氏父子礼遇,先为先主制定三分天下的大计,后受先主托孤重任,他为蜀汉南征北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忠臣良将他绝不会夺权谋逆(2 分,意思对即可)(三) (12 分)15 (2 分)读书人是幸福人16 (2 分,每空 1 分)精神 他们只拥有现实世界,缺少更为浩瀚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17 (1 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18 (

24、3 分,意思对即可)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 分)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 分) ,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 分) 。19 (3 分)开放题。引文正确书写无误(1 分) , 思考和体会扣住引文观点(2 分)九年级语文 第 11 页 (共 8 页)(四)(15 分)20(2 分,每点 1 分)(1)老太太要我帮她修拐杖。 (2)我用老太太的拐杖使楼上恢复了宁静。21(2 分)两个“无声无息”既写出了老太太给人的突出印象(1 分),也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25、引出下文与老人交往的旧事,并与老太太死后楼上的喧闹构成对比。(1 分) 22(3 分)说老太太吝啬是因为对孝太太修拐杖的行为不理解,以为她不舍得拐杖磨损(1分);说她慷慨是因为理解了老人在拐杖下面绑橡胶的用意,老太太对他人的关爱是无私、慷慨的。(1 分)这样前后形成对比可以更好地表现主题,也使情节更曲折生动。(2 分)23(3 分)此题答案开放可以从细节体现品质、要关爱他人等角度入手,言之有理且语句通顺简洁即可。24(2 分)(1)是情节发展(行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拐杖”展开情节,条理清晰;(1 分) (2)暗示对他人的关爱也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拐杖” 。(2 分)第三部分(50 分)25.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一类文:50-46二类文:45-40三类文:39-30四类文:29 分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