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病证护理学 B 第二次作业注意 1、题目多的课程如果做作业时题目不好找,可以试试用编辑中的查找,很方便。2、做完一道题删一道,方便快捷A 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病久肢体痿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 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此痿病属于: 1 分D.肝肾亏损2.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出自: 1 分C.素问?痹论3. 寒湿凝滞型痛经的临床特点是 1 分E.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行经量少,色黯黑有块4. 患者女性,21 岁,阴道突然大量出血,淋漓日久不净,血色深红,口干欲饮, 烦躁面赤。应诊断为 1 分A.血热型崩
2、漏5. 猩红热的舌象为 1 分B.草莓舌6. 五轮学说中气轮是指 1 分E.白睛7. 下列叙述哪项不符合阴水表现? 1 分B.兼见表、热、实证8. 肺炎喘嗽的基本病机为 1 分A.肺气闭塞9. 中风的常见先兆症状下列哪项不正确? 1 分D.半身不遂10. 阴虚肠燥便秘患者宜食用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如: 1 分E.芝麻11. 吐血止血时注意事项下列哪项不妥? 1 分E.采用屏气止血的方法12. 患儿,2 岁。不能言语,精神呆滞,智力低下,发稀萎黄,四肢萎软,口角流 涎,纳食欠佳,大便秘结,舌淡胖,苔少,指纹色淡。其诊断是 1 分D.五迟、五软,心脾两虚证13. 滴眼液的护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3、分A.使用混悬滴眼液,应摇匀后再使用14. 调经之本在 1 分 E.肾15. 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之原则适用于? 1 分A.气虚发热16. 心胸窒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黏,舌苔 浊腻,脉滑。可诊断为? 1 分D.痰浊内阻型胸痹17. 藿香正气散可用于? 1 分C.寒邪犯胃型呕吐18. 精神刺激是心悸发作的重要因素,可采取“惊者平之”的证型是? 1 分C.心虚胆怯19. 臀痈相当于西医学中的: 1 分D.皮肤表浅脓肿20. “五迟”中不包括 1 分E.囟迟1. 水痘的皮疹特点是: 1 分B2. 麻疹的皮疹特点是: 1 分C3. 身体无病但月经两个月来潮一次者,称为
4、: 1 分E.并月 4. 终生不潮而能受孕者,称为: 1 分A.暗经 5. 蛇串疮的原发损害是: 1 分A.疱疹 6. 瘾疹的原发损害是: 1 分D.风团 7. 厥阴经头痛部位在: 1 分B.多在巅顶部或连于目系8. 少阳经头痛部位在: 1 分E.多在两侧并连及耳部 9. 水肿的病变脏腑在: 1 分D.肺脾肾 10. 消渴的病变脏腑在: 1 分B.肺胃肾11. 以上疾病属于生理性发育异常的是: 1 分C.乳疬 12. 以上疾病易发生于哺乳期的是: 1 分E.乳痈 13. 石淋应忌食: 1 分B.菠菜 14. 气淋可选食: 1 分A.佛手 15. 疳积的主要病机是: 1 分D.脾胃虚损,积滞内停 16. 干疳的主要病机是: 1 分E.脾胃虚衰,津液消亡 17. 带下病热毒蕴蒸的主要表现是: 1 分A.五色带下,质黏如脓,腐臭难闻 18. 带下病湿热下注的主要表现是: 1 分E.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 19. 肝胃不和恶阻之辨证要点是: 1 分A.妊娠初期,呕吐酸水,苦水20. 脾胃虚弱恶阻之辨证要点是: 1 分C.妊娠初期呕吐不食,或呕吐清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