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43454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4年建筑力学真题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 年一级注册建筑 师执业资格考试 建筑结构力学真题与答案 14-1 、图 示平 面体 系的 几 何组成 为: A 、 几何 可变 体系 B 、几 何不 变体系 ,无 多余 约束 C 、 几何 不变 体系, 有 1 个 多余 约束 D 、 几何 不变 体系, 有 2 个 多余 约束 【解析 】如 题 14-1 解 图所示 ,ABC 是 一个 三铰 拱,是 属 于静 定结 构, 而铰链 D 和 链杆 E 也是一 个静 定结 构。FG 可 以看做 一个 二力 杆, 属于 多余约 束。 【答案 】C 14-2 、图 示结 构的 超静 定 次数为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

2、4 次 【解析 】如 题 14-2 解 图所示 , 去掉 2 个二 力杆 AB 和 CD , 就可 以得 到两 个悬臂 刚架 AE和 BG,故 有 2 个 多余 约束 ,是 2 次 超静 定。 【答案 】B 14-3 、 图示 几何 不变 体系, 其 多余 约束 为: A、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 【解析 】如 题 14-3 解图 所示, 去掉 一个 链杆 AB , 就得到 一个 由标 准铰 接三 角形组 成的 静 定桁架 结构 ,与 地面 以简 支梁的 方式 连接 , 故 AB 杆为多 余约 束, 是 1 次超静 定 。 【答案 】A 14-4 、 图示 结构 的超

3、静定次 数 为: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 【 解 析】 如题 14-4 解图 所示 去 掉一 个支 座链杆 A , 相当于 去掉 一个 约束 , 再 从刚结 点 B 处 截开, 相当 于去 掉 3 个约束 , 就可 以得 到一 个静 定的 悬 臂结 构。 故有 4 个多余 约 束,是 4 次超静 定结 构。 【答案 】D 14-5 、图 示对 称桁 架, 在 两种荷 载作 用下 ,内 力不 同的杆 件数 量为 : A 、1 根 B 、3 根 C 、5 根 D 、7 根 【解析 】 首 先由 整体 受力 分析可 知, 结构 对称 、 荷 载对称 , 支 座反 力是

4、 对称 的, 两 个桁 架支 座反力 相同 。因 此两 个支 座联系 的 4 根杆 件内 力相 同。其 余 5 根杆 件受 力不 同,内 力也 不 同。 【答案 】C 14-6 、图 示结 构在 外力 P 作用下 ,零 杆数 量为 : A 、0 B 、1 根 C 、2 根 D 、3 根 【 解 析】 首 先, 对整 个结构 进 行受 力分 析, 可知 其支 座 反力 的方 向如题 14-6 解 图 所示。 其 中 A 点可 以看 作是 无外 力 作用的 三杆 节点 。由 桁架 结构的 零杆 判别 法可 知,AD 杆是 零杆 。 把 零杆 AD 杆 去掉 之后, 再 看 D 点则 是无 外力 作

5、用的 两 杆节 点。 由 零杆 判别法 可 知,CD 杆 和 BD 杆均 为零 杆。 共有 3 根零 杆。 【答案 】D 14-7 、图 示结 构在 外力 P 作用下 ,BC 杆有 : A、 拉力 B、压 力 C 、 变形 D、 位移 【 解 析】 图中 C 点 可看 作 是一个 二杆 节点 无外 力作 用, 因此 BC 杆 是零 杆, 无 外力作 用, 也 无内力 作用, 故无 变形 。但 AB 杆是 一个 悬臂 梁,在 集 中力 P 作用下 会发 生 弯曲变 形如 题14-7 解 图所 示。 由于 B 点 有向下 的挠 度变 形和 位移 BB,所以 带动 杆 BC 有 一个向 下 的位 移

6、。 【答案 】D 14-8 、 图示 静定 结构 在外力 作 用下 ,支座 C 反 力为: A 、RC=0 B 、RC=P/2 C 、RC=P D 、RC=2P 【 解 析】取 CD 杆( 含 铰链 D)为 研究 对象 ,如题 14-8 解 图所 示。 由 0 D M = , 2 c a RaP = 可得: 2 c P R = 【答案 】B 14-9 、图 示结 构在 外力 P 作用下 ,正 确的 剪力 图形 是: 【解析 】 首 先分 析右 半部 分, 可 知右 下角 支反 力为 零, 右 半部 分无 外荷 载作 用, 也 无反 力作 用,可 以去 掉不 要。 左半 部分横 梁上 也无 剪力

7、 ,只 有左半 部分 竖杆 上有 剪力 。 【答案 】A 14-10 、图 示结 构在 外力 M 作用 下, 正确 的弯 矩图形 是 : 【解析 】 首先 分析右 边竖 杆上无 外力 作用 , 故 无弯 矩。 再用 求弯 矩的直 接法 可求得 横梁 和 左边 竖 杆上 的弯 矩都是 M ,为 一 个常 数, 故其 弯矩 图都 是 一条 水平 线。 应选 C 。 【答案 】C 14-11 、图 示两 结构 材质相 同 ,在 外力 P 作用 下,下 列 相同 项是 : A、 内力 B、应 力 C 、 位移 D、 变形 【解析 】 图 示两 结构 都是 静定结 构, 都是 简支 刚架 。 只是 刚度

8、 不同 。 静 定结 构的内 力只 与外 荷载 P 和结 构尺 寸 l 有关, 与刚度 无关, 故两 结构 内 力相同 , 而应 力、 位移、 变形与 刚度 有 关,两 结构 不同 。 【答案 】A 14-12 、 四跨 连续 梁, 各 跨 材料及 截面 相同 , 在 下图 荷 载布置 下, 各跨 跨中 点弯 矩 最大的 是: A 、M1 B 、M2 C 、M3 D 、M4 【解析 】 对于 多跨连 续梁 , 产 生各 跨跨 中点弯 矩最 不利的 位置 是本 跨和 隔跨 布满荷 载 。 图 中 第 2 跨和 第 4 跨 都属 于这 种情况 ,但 是第 2 跨 有左 边相邻 第一 跨的 荷载 有

9、利 于缓解 第 2 跨 的 跨 中弯 矩, 而相 对于第 4 跨的 缓解 作用 就小 的多, 故第 4 跨弯 矩最 大。 【答案 】D 14-13 、图 示支 架在 两种荷 载 作用 下, 跨中 点弯 矩值 的 关系 为: A、M =1/2M B 、M =M C 、M =2M D 、M =4M 【解析】如题 14-13 解图所示,在图 I 中由对称性 2 AB ql FF = = 1 C 点 2 2 24 8 A I l ql l ql MF = 在图 II 中 ,由 0 A M = , 2 24 B ll Fl q = ,得 4 B ql F = 2 C 点 2 28 II B l ql M

10、F = 所以 I II MM = 【答案 】B 14-14 、图 示刚 架, 各杆件 刚 度相 同, 若 BC 杆均 匀加热 ,温 度上 升 t,AB 、CD 两杆 温 度无变 化, 其正 确的 弯矩 图为: 【解析 】 这是 一个超 静定 刚架 , 在 温度 变化时 横梁 必定有 弯矩 产生 , 同 时在 两个竖 杆上 的 弯 矩应该 画在 内外 两侧 ,故 选 A 【答案 】A 14-15 、图 示连 续梁 的线刚 度 均相 同, 则梁 的变 形形 式 为: 【 解 析】 由 于连 续梁 是一个 整 体, 左 边第 一跨 在荷载 作 用下 向下 变形, 则必然 引 起相 邻第 2 跨向上

11、翘, 故应 选 C 【答案 】C 14-16 、图 示桁 架结 构中, 零 杆件 数量 为: A 、2 根 B 、3 根 C 、4 根 D 、5 根 【解析 】 此 桁架 受水 平荷 载作用 可以 看做 是一 个对 称结构 受反 对称 荷载 作用 , 在对 称轴 上对 称 内 力为 零, 即杆 1 内力 为零。 再根 据桁架 结构 的 零杆判 别法 依次 考察 节 点 A、B 、C 、D , 可 知杆 2 、杆 3 、杆 4、杆 5 分 别为 零杆 ,故 共有 5 根零 杆。 【答案 】D 14-17 、图 示结 构中 各杆的 EA 、EI 值均 相同 ,在 外力 P 作用 下,A 、B 两

12、点竖向 位移 关系 正确的 是: A 、 2 AB = B 、 AB = C 、 2 2 AB = D 、 2 AB = 【解析 】首 先根 据对 称性 可知, 结构 对称 、荷 载对 称,则 位移 是沿 荷载 P 的方 向 对称 向下 的。然 后根 据桁 架结 构的 零杆判 别法 ,由 节点 B 可 以判定 AB 杆是 零杆 ,AB 杆内力 为零 , 变形也 为零 。所 以 A 点和 B 点竖 向位 移相 同。 【答案 】B 14-18 、 图示 结构 各杆 刚 度均相 同, 与其 弯矩 图形 对应的 受力 结构 为: 【解析 】 图 A 和图 D 右 下 角支座 是铰 链支 座, 不能 产

13、生弯 矩, 故可 以排 除 A 和 D;而 图 C 右上角 是个 中间 铰链 ,也 不能产 生弯 矩, 不符 合弯 矩图的 对应 位置 的弯 矩。 只有 B 图 是对 称结构 ,水 平力 可看 作反 对称荷 载, 可以 产生 反对 称的弯 矩图 。 【答案 】B 14-19 、图 示钢 架中 ,杆 CA 的 C 端 弯矩 为: A 、MCA=0 B 、MCA=Pa C 、MCA=6qa 2D 、MCA=4qa 2【解析 】首 先取 整体 平衡 ,求支 座反 力。 由 0 X F = , 可得 2 A X qa = (向左 ) 故 2 24 CA A M X a qa = = 【答案 】D 14

14、-20 、图 示刚 架中 ,A 点 的 弯矩 为: (以 A 点左 侧受拉 为正 ) A、MA=3/2Fa B 、MA=Fa C 、MA=0 D 、MA=-Fa 【解析 】 首先 取 BD 杆 (含 中 间铰 B ) 为研 究对 象, 可见 3 个主 动力 是一 组平 衡 力系, 不会 产生约 束反 力。 因此 中间 铰 B 对刚 架 AB 的反 作用 力也是 零, 刚架 AB 无外 力作用 , 也 无任 何支座 反力 ,A 点的 弯矩 必为零 。 【答案 】C 14-21 、图 示多 跨梁 体系中 ,E 点的 反力 是: A 、RE=2P B 、RE=0 C 、RE=1/2P D 、RE=P

15、 【解析】 此题 可用 反证 法。 取 DE 杆为 研究 对象 , 画 DE 杆的受 力图, 如 题 14-21 解图 所示 。图中假 设 E 点有约 束力 E R 存 在。再 通过 平衡 方程 0 D M = ,得到 0 E Ra = ,显然 0 E R = 。 反力 E R 实际上 并不 存在 。反 证法的 口诀 是: 先设 其有 ,后证 其无 。 【答案 】B 14-22 、图 示结 构,B 点的 反力是 : A、RB=P B 、RB=1/2P C 、RB=2P D 、RB=0 【解析 】 如题 14-22 解图 所示, 根 据桁 架结 构的 零杆 判别法 , 节点 1 为无 外力 作用

16、的 两杆 节 点 , 故节点 1 联结 的两 杆为 零 杆, 可以 去掉 。同 理可 证 ,节点 2 、3 、4 所联 结的 6 根 杆也 都是零 杆, 都可 以去 掉。B 点 无任 何外 力作 用,B 点也无 约束 反力 。 【答案 】D 14-23 、图 示结 构的 弯矩图 , 正确 的是 : 【解析 】如 题 14-23 解 图 所示, 由于 主动 力是 一个 逆时针 转的 力偶 ,所 以在 固定端 A 处的 约束反 力必 是一 个顺 时针 的力偶 ,在 固定 端处 右侧 受拉, 故 选 C 。 【答案 】C 14-24 、图 示结 构的 弯矩图 , 正确 的是 : 【解析 】首 先取

17、整体 平衡 ,求支 座反 力。 由 0 A M = ,可知 固定 端 A 的反 力偶 2 A M pa = (顺时 针) 故在 固定 端右 侧受拉 ,弯 矩图 画 在 右侧, 如题 14-24 解图 所 示。 再 根据 横梁 上无均 布 荷载, 由 “ 零、 平、 斜 ” 的 规律 , 可 知横梁 上弯 矩图 是斜 直线 ,故只 能 选 C 【答案 】C 14-25 、图 示结 构的 弯矩图 , 正确 的是 : 【解析 】 首 先分 析支 座反 力。 左 侧竖 杆支 反力 是垂 直力, 方向 是沿 轴线 方向 , 不会 在左 侧竖 杆 上 产生 弯矩 ,故 只能选 A。 【答案 】A 14-2

18、6 、图 示桁 架中 零杆数 量 为: A、4 根 B 、5 根 C 、6 根 D 、7 根 【解析 】 如题 14-26 解图所 示 , 根据 桁架 结构 的零 杆判别 法,A 、B 两点 是两 杆节点 无外 力 作用, 所以 杆 1 、2 和杆 3 、4 都 是零 杆。 节点 C 、D 、E 是三 杆节 点无 外力 作用 , 所以 5 、 6、 7 杆也 都是 0 杆 。共有 7 根零 杆。 【答案 】D 14-27 、图 示结 构, 在弹性 状 态下 ,当 1 点 作用 P1=1 时,2 点 产生 位移 21 ;而当 2 点作 用 P2=1 时,1 点产 生位移 12 ,其 关系 为:

19、A 、12= 21 B 、12=0.5 21 C 、12=2 21 D 、 12=0.2 21 【解析 】 根据 位移 互等 定 理, 在任 一线 性变 形体 系 中, 由力 1 1 P = 所引 起的 与力 2 P 相 应的位 移 21 ,等 于由 力 2 1 P = 所 引起 的与 1 P 相 应的 位移 12 , 故选 A. 【答案 】A 14-28 、 图示 刚架 右支 座 发生水 平位 移, 则结 构弯 矩图正 确的 是: 【解析 】图 示刚 架为 一静 定的简 支刚 架。 静定 结构 的支座 位移 不会 产生 内力 ,故应 当选 D , 无弯矩 。 【答案 】D 14-29 、图

20、示结 构的 弯矩图 , 正确 的是 : 【解析 】图 示结 构是 对称 结构、 对称 荷载 ,弯 矩图 应当是 对称 的, 只能 够选 B 或 D , 又根 据外荷 载 P 力向 下, 经过 中间铰 链传 递到 左、 右两 边,也 应是 向下 的荷 载, 两边各 为 2 P , 故在横 梁上 的弯 矩为 负值 ,画在 外侧 (受 拉一 侧) , 故选 D 。 【答案 】D 14-30 、对 图示 悬臂 梁,当 外力 P 作 用在 A 点 时( 图) ,已 知对 应位 移 A , 而当 外力 P 作用 B 点时 (图 ) ,对 应 位移 B 为: A、 B = 2 A B 、 B = 4 A C

21、 、 B =8 A D 、 B =16 A 【解析 】悬 臂梁 的挠 度, 当受集 中力 作用 时, 挠度 (垂直 位移 )与 跨长 的 3 次方成 正比 。 3 3 A pa EI = , ( ) 3 3 2 88 33 BA pa pa EI EI = = = 【答案 】C 14-31 、 图示 简支 架在 两 种受力 状态 下, 跨中 、 点的 剪力 关系 为: A、V =1/2V B 、V =V C 、V =2V D 、V =4V 【解析 】在 题 14-31 解图 I 中 ,由 0 A M = , 22 2 B l F l ql = ,得 2 B ql F = 在 解图 14-31

22、解图 II 中,由 0 M = , 22 B ql l Fl = ,得 4 B ql F = 在图 I 中, 2 B I ql VF = = 在图 I 中, 242 4 I B I ql ql ql ql VF = 所以, 2 I II VV = 【答案 】C 14-32 、图 示不 同支 座条件 下 的单 跨梁 ,在 跨中 集中 力 P 作用 下, 跨中 a 点 弯矩最 小的 是: 【 解 析】 此题与 2012 年第 32 题类 似。A 图是 2 次超静 定,B 图、C 图是 1 次超 静定,D 图是 3 次超 静定 。在 B 图 中右端 横杆 是多 余约 束, 但是这 根横 杆对 于减

23、少弯 矩不起 作用 , 所以 B 图的 弯矩 图和 没有 这根横 杆的 悬臂 梁相 同。 如 题 14-32 解图 所示 , a 点的 弯 矩为 零, 而 A 、C 、D 图中 a 点的 弯矩 都 不为 零, 故选 B 。 【答案 】B 14-33 、图 示单 层多 跨框架 , 温度 均匀 变化 t 引起的 a 、b 、c 三点 的弯 矩 M 的绝 对值 大小 关系为 : A 、Ma=Mb=Mc B 、Ma Mb Mc C 、Ma Mb Mc D、不 确定 【解析】图示超静定结构是对称结构,引起变形的外因是温度均匀变化 t ,也是对称的, 故产生 的变 形也 是对 称的 , 由于 变形 是中

24、间向 两侧 逐渐积 累并 逐渐 增大 的, 所以变 形引 起的 内力也 是由 中间 向两 侧逐 渐增大 的。 因此 只能 选 B 。 【答案 】B 14-34 、图 示五 跨等 跨等截 面 连续 梁, 在支座 a 产生 最 大弯 矩的 荷载 布置 为: 【解析 】A 图中 a 点两 侧 布满载 荷, 邻跨 和隔 跨都 无荷载 。 B 图中 a 点 两侧 布 满载荷 ,邻 跨有 荷载 (可 缓解) 。 C 图中 a 点 两侧 布 满载荷 ,邻 跨和 再一 个邻 跨有荷 载( 可缓 解) D 图中 a 点两 侧布 满载荷 ,邻 跨和 再一 个邻 跨有荷 载( 可缓 解) ,同 时 隔跨有 荷载 ,

25、 对 a 点 产生 弯矩 有加 大作用 , 但总 的来 说对 a 点产生 最 大弯 矩, 还是比 A 图缓 解 作用 大。 【答案 】A 14-35 、图 示刚 架, 当支座 产 生竖 向位 移时 ,正 确的 弯 矩图 是: 【 解 析】 图 示刚 架, 属于超 静 定结 构, 当支座 位移时 , 会 产生 内力 。 当 中间支 座 产生 位移 时, 相当 于在 位移方 向有 一个向 下的 集中 力, 对应 的弯矩 图上 应有 一个 向下 的尖 角。 同 时因 为两边 的支 座是 固定 端, 必有相 应的 弯矩 ,所 以只 能选 A 。 【答案 】A 14-36 、图 示口 字型 刚架, 当

26、侧向 荷载 q 增大 时, 顶部支 座 a 点, 跨中 b 点的 弯 矩绝 对值 Ma 、Mb 将 发生 变化 ,正确 的 说法 是: A、Ma 增大 ,Mb 增大 B 、Ma 增大 ,Mb 减小 C 、Ma 减小 ,Mb 增大 D 、Ma 减小 ,Mb 减小 【解析 】 图 示结 构是 单跨 对称结 构, 跨中 无竖 杆, 跨中弯 矩无 变化 , 弯 矩图 也是对 称的 , 如 14-36 解图 所示。 故有 ab MM = ,当侧向 荷 载 q 增大 时, 顶部 支座 a 点, 跨中 b 点的 弯矩 绝对值 a M 、 b M 将同时 增大 。应 该选 A 。 【答案 】A 14-37 、

27、 图 示刚 架, 梁 柱轴 向刚度 为无 穷大, 当柱 抗 弯刚 度 E 1 与梁 抗弯 刚度 E 2 之比 趋 于无穷 大时 ,柱 底 a 点弯矩 Ma 趋向 何值 ? A 、Ma=ph B 、Ma=ph/2 C 、Ma=ph/4 D 、Ma=ph/8 【 解析】 图示结 构,当 柱抗 弯刚度 1 EI 与 梁抗 弯刚度 2 EI 之 比 趋于无 穷大时 ,就相 当于梁 抗 弯刚度 2 EI 与 柱抗弯 刚度之比 趋于零 。也就是 说梁的抗 弯作用 完全没有 ,而只有 轴向的 拉压作 用, 可以 把 P 力 传 递过去 。 左、 右两 个柱 子 的弯曲 变形 和悬 臂梁 相同 , 柱底 a

28、点 的弯 矩相当 于悬 臂梁 端部 的弯 矩 ph , 答案选 A 【答案 】A 14-38 、图 示桁 架, 正确的 内 力说 法是 : A 、斜 腹杆 受压 ,高 度 h 增大时 压力 不变 B、 斜腹 杆受 拉, 高度 h 增大时 压力 减小 C、 斜腹 杆受 压, 高度 h 增大时 压力 减小 D、 斜腹 杆受 拉, 高度 h 增大时 压力 不变 【 解 析】 首先 取整 体平 衡, 依 对称 性, 可知 支反 力为 7 2 P 。 然 后用 截面 法截 开上 弦杆、 下弦 杆 和 斜腹 杆,如 14-38 解 图所示 。由 平衡 方程 0 y F = , 可得 1 7 cos 2 2

29、 PN P += 1 3 2cos P N = (压力 ) 当 高度 h 增大 时, 减小, cos 增大, 压力 1 N 减 小, 故应选 C 【答案 】C 14-39 、图 示双 跨刚 架,正 确 的弯 矩图 示: 【解析 】 图 示双 跨刚 架, 中间的 杆对 应的 负弯 矩应 该是顶 起来 的曲 线; 而左 上角、 右上 角刚 结点应 该有 约束 弯矩 ,刚 结点处 横梁 和竖 杆的 弯矩 应该相 同。 故只 能 选 A。 【答案 】A 14-40 、图 示单 层单 跨框架 , 柱底 a 点弯 矩最 小的是 : 【解析 】 图示结 构是 超静 定结构 , 超静定 结构 各杆 的弯矩 之

30、比 等于 其抗 弯刚 度之比 。 A 、 B 、 C 、D 各图 中, 横 梁和 立柱 抗弯刚 度之 比依 次为 :1:1 , 2:1 , 1:2,1:1 ; 所以 抗弯 刚度之 比最 大 的是 B,也 就是 说 B 图 中横梁 的弯 矩最 大, 立柱 的弯矩 最小 ,故 选 B 。 【答案 】B 14-41 、图 示单 跨双 层框架 , 正确 的弯 矩图 是: 【解析 】 图 示单 跨双 层框 架, 是 超静 定结 构, 一般 情况下 弯矩 图是 分布 在杆 的两侧 的, 而且 在固定 端支 座是 有弯 矩的 , 因 此只 能选 B 或 C 。 同时 由 于横 梁与 立柱 是刚 性连 接,

31、由于 横梁 受力引 起横 梁和 下面 立柱 的变形 会连 带影 响上 部刚 架的变 形并 产生 弯矩 , 所以 上部刚 架虽 然 不受力 也会 产生 变形 并有 弯矩作 用, 故 选 C 。 【答案 】C 14-115 、如 图所 示,C 处 截面剪 力、 弯矩 分别 为: A、-2kN ,-8kNm B 、-4kN ,-8kNm C 、4kN ,16kNm D 、2kN ,-16kNm 【 解 析】由 14115 解图可 知 , 0 B M = 844 442 Ay F += 2 Ay F KN = 直接法 求 C 处截 面的 剪力 2 C V KN = 弯矩 24 8 C M KN m =

32、 = 【答案 】A 14-116 、如 图所 示多 跨静定 梁 ,A 支座 处左侧 截面 剪力及 弯矩 分别 为: A、8kN ,-32kNm B 、-6kN ,-24kNm C 、12kN ,-36kNm D 、-14kN ,-32kNm 【 解 析】如 14116 解图所 示 ,取 BC 杆, 由对称 性可 知, 1 44 8 2 BC F F KN = = 取 CD 杆, 0 A M = , 48 84 D F += 6 D F KN = 由 直 接法求 A 支 座左 侧截面 的 剪力 V A 左 = 6KN M A 左 = 64= 24KN m 【答案 】B 14-119 、图 示结 构支 座计算 简 图, 不属 于固 定铰 支座 的 是: 【解析 】D 图是 定向 支座 计算简 图, 不属 于固 定铰 支座。 【答案 】D 14-120 、 图示 工字 钢梁 , 弹性受 弯时 ,其 截面 上正 应力沿 截面 高度 的分 布图 ,正确 的是 : 【解析 】由 梁的 弯曲 正应 力公式 z M y I = 可知 ,横 截面 上的 正应力 与坐 标 y 成正 比,呈 线 性分布 ,故 选 B 。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