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填空题 1曹魏时著名文论家_在典论_中提出了“文以_为主“的著名论断。 2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体的“四科八种“ 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_宜理,铭诔尚实,_欲丽。“ 3曹丕典论论文说:“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_ ,是以各以所长,_ 。“提出了作家的才能和文体的性质特点之间的关系,并批评了文人相轻的缺点。“ 4晋代文论家_在文赋中提出了 “_ “说,强调了诗歌的抒情作用,打破了诗歌的抒情受传统诗教的束缚。 5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_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_而绮靡“,“ 赋_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 6刘
2、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 “风骨“一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教材认为: “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 _;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 _。 7教材指出:文心雕龙体性篇提出的“体性“的概念,讲的是文学作品的_风格与作家的_之间的关系。 8教材指出:刘勰认为文的实质是: _是其内容, _是其表现形式。 9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诗经和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而诗经的系统又分为_ _两系,探源溯流,评价深刻精到。 10“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 _,二曰_ ,三曰_。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这段话出自钟嵘的 诗品 。 11钟嵘诗品说:“故诗有三
3、义焉,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_,润之以_,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四位最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是曹魏时的 _、晋代的_、南朝的_和_。 二、 名词解释 1 (曹丕的)“文以气主 “说 2 (陆机的)“诗远缘情而绮靡 “说 3 (文心雕龙的)“才、气、学、习“ 说 4 (文心雕龙的)“风骨“ 说 5 (钟嵘的)“直寻“ 说 6 (钟嵘的)“滋味“ 说 三、 单项选择题 1“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段文论出自( ) 。 A 文心雕龙 B 诗品序 C 文赋
4、 D 典论论文 2提出“诗赋欲丽 “观点的古代文论家是( )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3提出“诗远缘情而绮靡“ 的诗论观点的古代文论家是( ) 。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4魏晋南北朝时期,把文体分为“四科八种“ 和“十类“的文论家分别是( ) 。 A曹丕和陆机 B陆机和曹丕 C陆机和刘勰 D陆机和钟嵘 5 文心雕龙神思篇重点论述的是艺术思维中的( ) 。 A风格问题 B构思问题 C想象问题 D真实问题 6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集中表现在文心雕龙的( ) 。 A 风骨篇中 B 体性篇中 C 神思篇中 D 原道篇中 7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最早提出以“滋味“ 论诗的诗论家是( )
5、 。 A庄子 B陆机 C老子 D钟嵘 8“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烦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流俗。“这段诗论出自( ) 。 A曹丕的典论论文 B钟嵘的诗品序 C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 D陆机的文赋 四、 翻译题(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略,可以自选一段试译) 五、 问答题 1简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关于创作论的论述。 2钟嵘“自然英旨 “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文学史上有何影响? 3请简单评述钟嵘的“三义 “说的内容和他对如何运用 “三义“的解释。 4谈谈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是如何论述文学创作风貌与作者个性以及学养之间的关系? 5
6、谈谈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篇关于“文“ 的论述。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测题(4)隋唐五代文论自测题 一、填空题 1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对六朝,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了两点尖锐的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 都绝” ,二是“ 汉魏 ,晋宋莫传”。 2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和 “ ”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3 “夫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 ”这则重视“取境”的诗论出自唐代诗论家 的论诗著作 。 4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之论,又在送孟东野序中,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
7、 说提出了“ ”论。 5 “文章合 而著,歌诗合 而作”的著名论断是出自白居易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 6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和与元九书的作者分别是 和 。 7本学期我们学习过的司空图的两篇诗论文章是 和 。 8司空图提出的“四外” 说的“ 四外”是指 “ ”、 “ ”、 “象外之象”和“景外之景”,都是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二、名词解释 1 (陈子昂的) “兴寄” 说 2(陈子昂的) “风骨”说 3(韩愈的) “不平则鸣” 说 4(白居易的) “美刺”观 5(司空图的) “韵味”说 三、单项选择题 1,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仆尝瑕时观齐、
8、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 ”这段著名的诗论出自( ) 。 A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B皎然诗式 C韩愈送孟东野序 D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书 2提出作诗“取境” 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 。 A陈子昂 B皎然 C韩愈 D司空图 3主张文章应该“为时” 、 “为事 ”而作,应该“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的文论家是( ) 。 A白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4提出“不平则鸣” 论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 A白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5提出所谓“韵外之致” 、 “味外之旨 ”、 “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 A白
9、居易 B司空图 C韩愈 D陈子昂 四、问答题 1结合陈子昂的诗歌作品,分析他倡导的“风骨”内涵。 2什么是陈子昂的“兴寄” ?结合文学史的实际,谈谈他对齐、梁诗歌“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批评。 3如何理解皎然“两重义以上,皆文外之旨”的诗论观? 4结合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谈谈他的诗论观点的长处与缺憾。 5如何理解司空图的“诗与境偕”的诗论观? 6什么是司空图的“四外” 说?如何理解他的“ 四外”说的诗论观?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自测题(清代文论) 填空题 1.清代批评家金圣叹对史记和水浒传作了比较,指出史记是“以文 “,水浒传是“ 因文 “.前者的才能主要体现在对现成的史料的组织和处理上,后者则要求
10、作者根据艺术的需要进行自由的虚构. 2.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一部杂著,共分八个部分,其中有关戏曲的部分有 部和 部. 3.清代的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 “立 “,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 和中心 . 4.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诗学理论家,诗学著作颇丰,其中诗话体的诗学著作是 . 5.王夫之认为,诗歌中情景结合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其一“妙合无垠“,结合得天衣无缝;其二是“ “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 “,在抒情过程中让人见到形象. 6.教材认为:清代的诗学理论家 的 是刘勰文心雕龙之后理论性和体系性最强的一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 7.叶燮把创作分成“ “ 即创作客体与 “ “即创作主体
11、两个方面 . 8.叶燮又把创作客体分成理, , 三个方面,把创作主体分成才,胆, , 四个要素. 9.王士禛是清初具有广泛影响的诗人和诗论家,其诗歌理论的核心是“ “说,清人张宗柟辑其论诗之语为 . 10.王士禛的“神韵 “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 “不着 ,尽得 “. 11.清代雍正,乾隆时期的诗论家沈德潜的诗话体诗学著作是 ,他提出了所谓“ “说,要求诗歌应该讲究艺术表现方式及表现技巧,应该有音调美 12.袁枚的论诗著作主要是诗话体的 ,其诗学观点主要是提倡 “ “说,以与沈德潜的“ “说相抗,主张尊重人的自然本性. 名词解释 (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 (王夫之的)“ 现量“说
12、 (王士禛的)“ 神韵“说 (沈德潜的)“ 格调“说 (袁枚的)“ 性灵“说 单项选择题 1.把水浒传和史记进行比较,并且从纯文艺的角度更推重水浒传的虚构文学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 A.李贽 B.金圣叹 C.王夫之 D.姚鼐 2.李渔提出的“立主脑“ 是指一部戏曲的 ( ). A.主题思想 B.主要间架结构 C.主要内容 D.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3.提出“作者用一致之思 ,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 “这种比较通达的诗歌欣赏理论 ,强调读者在欣赏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古代文论家是( ). A.王夫之 B.袁枚 C.李贽 D.金圣叹 4.叶燮在原诗中把创作主体分为才,胆,识,力四个要素.并认为在
13、主体的四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才 B.胆 C.识 D.力 5.带经堂诗话的作者是清代诗论家( ). A.张宗柟 B.沈德潜 C.王士禛 D.叶燮 6.下列诗学著作中不是沈德潜的作品的是( ). A.古诗源 B.古诗评选 C.唐诗别裁集 D.说诗晬语 翻译题(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略,可以自选一段试译) 问答题 1.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 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 2.试述金圣叹关于水浒传中小说人物塑造的论述. 3.什么是李渔的“立主脑“ 4.李渔主张对古今题材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有什么缺陷 5.李渔对人物塑造的典型化有什么认识 王夫之对“兴“观
14、“群“怨“理论有什么新发展 试述对叶燮的才,胆,识,力与理,事,情理论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第一次作业答案 “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的答案,请参阅由中央电大责任教师提供的 “回答问题二:关于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课程的几个问题“(点击链接进入 )第 8 小题. 一,填空题:(第 1 至 4 题可免做) 1,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和中国古代的 思想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二是在和中国古代的 理论交互影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2,教材指出:中国古代 思想是文学思想 ,文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3,从儒,佛,道三家来说, 家和 家在文学思想上是比较接近的,有很多
15、一致的地方,这两家和 家的差别则比较大. 4,中国古代关于文学的本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本于 心 ,二是源于 道 . 5,论语为政篇说:“子曰: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 6,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其“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以意逆志 “与“ 知人论世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 . 7,庄子书中提出了“ 虚静 “,“ 物化 “的艺术创作论. 8,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 报任安书) 中,根据历史上伟人的事迹 ,概括出“ 发愤著书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 9,关于毛诗序的作者问题,历来“纷如聚讼“, 汉书认为汉代治 毛诗者本乎赵人 毛公 ,为河间博士.
16、10,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 止乎礼义 “的原则. 11,王充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疾虚妄 “(见论衡选文 篇), 这实际上就提出了提倡真实,反对虚妄的文学理论批评的主张. 12,教材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风格美,一般分为 阳刚 之美和 阴柔 之美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庄子的)“ 虚静“说:“ 虚静“说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的理论,“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致虚极 ,守静笃“ 的廉洁 ,庄子极大地发展了老子“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 道“的境界时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庄子大家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的“坐忘“就是“ 虚
17、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 “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 “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 .然而也只有达到“ 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 说对后世影响极大 ,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虚静“ 说的影响 . 2,(孔子的)“ 兴观群怨“说: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指诗歌
18、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群,则是认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情感,加强团结的作用;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孔子的“兴观群怨“ 说是现实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源头,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3,(孟子的)“ 知言养气“说:这是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提出来的.篇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 浩然之气“,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
19、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作家要加强自己的人格修养,然后才能写出好的文学作品.孟子的“知言养气 “说抓住了人最本质的人格蕴涵 ,被后人在文论中广泛引用,形成了中国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对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毛诗大序的)诗“ 六义“说:毛诗大序说:“古文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本来风雅颂是 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方法,毛诗大序赋予“六义“的新说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 ,风,指诗有教化臣民 ,并有表达臣民的心声,讽刺上政的作用;赋,指铺叙直说的写作方法 ;比,是比喻;兴,起的意思,“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辞也“,有一种“感发
20、志意“的作用 ;雅,是正的意思,“言王政之所由兴废也“;颂 ,是赞美神明的歌舞曲.它在明释风,雅的意义时,接触到了文艺创作中个别表现一般的概括性以及典型性的特征.“六义“ 说在经学史上的影响大于它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教材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形象塑造的美学原则 ,其核心是( A ) A,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兼备 B,以形似为主而形神兼备 C,形神兼重而不能偏颇 D,舍形取神,得神忘形 2,教材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 ,确是文学思想,文学理论发展的基础的是( D ) A,儒家和法家 B,道家和佛家 C,儒家和墨家 D,儒,佛,道三家 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对韶乐的评价是(
21、 B ) A,“尽美矣,未尽善也“ B,“尽美矣,又尽善也“ C,“未尽美矣,亦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庄子的“得意而忘言 “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 ,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 D ) A,言意并重的传统 B,形神并重的传统 C,“神在形外“的传统 D,“意在言外“的传统 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 这两句话出自 ( C ) A,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司马迁的史记屈原传 C,王充的论衡超奇 D,毛诗大序 四,翻译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大序语
22、) 译文:诗,是人表现志向的所在.在心里就是志向,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情感在心中被触动必然就会表达为语言,语文不足以表达,就会吁嗟叹息.吁嗟叹息不足以表达,就会长声歌咏.长声歌咏不足以表达,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五,问答题: 1,孔子主张“诗可以怨 “,请指出 :什么是“诗可以怨“ 它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解答:“诗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中提出来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的许多民歌
23、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的.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葇,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讥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 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 ,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判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 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 .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的那些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 “的影响.而在文学
24、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 总之,“诗可以怨 “成为我国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 ,对我国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 2,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了严格的实录精神.请结合文学史简述这种实录精神和创作原则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答:“实录“ 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最早肯定司马迁“实录“ 精神的,是东汉史学家班固.他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一文中说:“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实录“ 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不夸张,不隐瞒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他的“实录“精神.作者受到汉武帝的残
25、酷打击和迫害 ,但在 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了汉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他的残忍和好大喜功以及求仙访道,追求长生不老等可以事实.对汉高祖,也是既肯定了刘邦推翻暴秦,统一天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这种“实录“精神,不仅对后世的史学著作产生过巨大影响,更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后世的许多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可以说都是受到过这种“实录“ 精神的影响 .而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诗人也都以“实录“指导自己的创作 .文论家也经常以“实录“来批评文学作品 ,使之成为文学理论批评原则. “实录“ 不仅是史
26、学家写作历史著作的创作原则,也是文学创作的原则 ,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应该说是受到司马迁“实录 “精神的影响,杜甫的诗歌被成为 “诗史“就是一例.一、单项选择。20 分1、 庄子的哲学中可以看成是一种审美态度的是( )A、自然朴素 B、得意忘言 C、心斋、坐忘 D、观生、观民2、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 ,是( )关于辞赋的观点。A、司马迁 B、杨雄 C、班固 D、刘安3、 王充关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观点是( )A、疾虚妄 B、内外表里,自相副称 C、文有真伪,无有故新 D、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4、 继承孔子的文学思想,提出“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的是( )A、
27、文赋 B、 文心雕龙 C、 毛诗序 D、 诗品序5、 完全可以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相媲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A、诗品 B、文心雕龙 C、原诗 D、文赋6、 首创诗歌声律说,把四声应用到诗歌创作的是 ( )A、王充 B、陆机 C、沈约 D、刘勰7、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 中说:“ 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论述的是( )A、文学创作过程 B、文学鉴赏过程C、文学活动的全过程 D、观察事物的过程8、 最早明确提出“意境“ 概念的是( )A、传为王昌龄的诗格 B、皎然诗式C、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 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9、“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句“ 出自司空图的( )A、 与李生论诗书 B 、 与王驾评诗书
28、C、 二十四诗品 D、 与极甫书10、朱熹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 )A、文与道俱 B、文道合一 C、文以贯道 D、文以明道1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论,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是 ( )对“诗贵传神“ 的一种表述。A、欧阳修 B、苏轼 C、韩愈 D、严羽12、金代元好问的诗歌理论观点集中在( )A、 答谢民师书 B、 论诗绝句三十首 C、 与李生论诗书 D、 四溟诗话13、明代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的是( )A、前后七子 B、公安派 C、唐宋派 D、竟陵派14、提出诗品出于人品这种人格与创作关系观点的是 ( )A、陆游 B、袁宏道 C、梁启超 D、刘熙载15、小说与史传的实质区别是
29、( ) 与实录的矛盾对立。A、真实 B、叙事性 C、口语化 D、虚构16、提出“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的是明代的 ( )A、李贽 B、王世贞 C、袁宏道 D、谢榛17、我国的小说评点是由( )开创先河的。A、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B、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 C、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 D、张竹坡评点金瓶梅18、浙西派词论的主要倾向是 ( )A、推尊词体,强调比兴寄托 B 、推尊词体,崇尚醇雅C、以冲淡清远为宗 D、重视词的体制,强调意境清空19、金圣叹小说理论最有创见的精华部分是 ( )A、动心说 B、技巧论 C、性格论 D、因缘生法20、在王世稹的神韵说之后,沈德潜提出了 ( )A、肌理说 B、格调说
30、 C、性灵说 D、理事情说二、多项选择题,选出三个或以上的答案。 12 分21、下列文艺观点出自孔子论语的有( )A、思无邪 B、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C、心斋、坐忘D、辞、达而已矣 E、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F、知人论事22、道家的哲学思想在( )等方面影响后世的文学思想。A、自然朴素 B、审美态度 C、政治教化 D、得意忘言 E、文质相称 F、以理节情23、 毛诗序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诗论观点,提出了 ( )A、兴观群怨说 B、情志结合说 C、六义说D、得意忘言说 E、“ 美刺“教化说 F、发愤著书说24、 文心雕龙-风骨中的“风“指“情“ ,而“骨“则指( )结合而成的一种有力的
31、气势和逻辑的力量。A、事义充实 B、条理连贯 C、瘠义肥辞 D、丰藻克瞻 E、文辞精炼 F、肥义繁采25、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 ( )问题。A、文学的社会作用 B、自然平淡的风格 C、艺术思维的规律 D、文与质的关系 E、作家的道德修养 F、作家的精神自由 26、苏轼在文学理论上有许多精辟的见解,他主张 ( )A、言必中当世之过 B、观察事物应了然于心,也了然于口和手C、诗有别材,诗有别趣 D、诗贵乎枯淡,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E、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F、气盛则言之长短与声之高下者皆宜27、欧阳修提出的诗文理论观点有( )A、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B、感激发愤 C
32、、诗穷而后工 D、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E、诗品出于人品 F 、文从道中流出28、江西诗派的主要人物有 ( )A、黄庭坚 B、苏轼 C、陈师道 D、严羽 E、吕本中 F、欧阳修29、李渔认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因此戏曲语言应该( )A、贵浅显 B、重机趣 C、减头绪 D、戒浮泛 E、密针线 F、脱窠臼30、王国维吸取西方的文学理论,结合中国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 ( )A、天才说 B、苦痛说 C、古雅说 D、文气说 E、游戏说 F、境界说31、下列属于近代词论的著作有( )A、 人间词话 B、 惠风词话 C、 论语随笔 D、 词综 E、 词源 F、 白雨斋词话32、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流和
33、成就主要表现在 ( )A、诗界革命 B、文界革命 C、史界革命 D、白话运动 E、小说界革命 F、戏曲改良三、填空题。16 分33、儒家诗论强调_的诗教。34、“观物取象 “,作为艺术思维方式,其理论源头是 _ .35、“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是_提出的评诗标准.36、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提出了_和_的方法。37、“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奋只所为作也 “。是_ 提出来的。38、_是我国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39、陆机在_第一次提出了“诗缘情“ 的观点。40、在文心雕龙中,专门探讨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问题的是_篇.41、唐初,_提出了“汉魏风骨,晋宋莫传 “,提倡革新文学。42、司
34、空图在_中提出了“韵味“ 说。43、白居易在_中提出了“文章合为是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44、“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一句出自谢榛的 _.45、“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是_关于小说人物言语个性化的观点。46、李贽解释 _为“绝假纯真“ 的最初一念之本心。47、张竹坡所评点的小说是 _ 。48、梁启超认为 “小说之支配人道“是“_ 、_、_、_、“ 四种艺术感染力。 四、名词解释题, 共 12 分。49、应感50、风骨51、韵味五、简答题 共 20 分52、“诗穷而后工 “的观点有什么理论内涵?5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强调的是什么?54、“缀文者情动
35、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说明的是什么问题?55、李渔的“结构第一 “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六、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56、 文心雕龙-知音中认为怎样才能达到 “知音“?57、王国维的文学思想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内容?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的突出贡献在于他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以及“ ”与“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说,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思想。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 ”的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的文艺思想。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
36、了“诗 而绮靡”,“赋 而浏亮”。可以看出他对文学艺术的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的认识。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的系统,以 和 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6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 ”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 ”论。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的论断出自唐代的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 的著名书信体论文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的界限,提出了词“”的著名观点,这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的实际情况的。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的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 ”和“ ”的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
37、者进行了论述。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 ,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 ”说的诗学主张。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的问题,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的表现应该做到“不着 ,尽得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的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的理论核心“”说,使有关意境的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的水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1(庄子的)”虚静”说2(李渔戏曲创作的)“立主脑”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论语为政记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38、:( )。”A尽美矣,又尽善也 D思无邪C尽美矣,未尽善也 D乐而不淫,哀而不伤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言于外。”这段诗论出自( )。A论衡艺增 B孟子C史记屈原列传 D毛诗大序3提出所谓“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的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是( )。A 陆机 B钟嵘C 皎然 D司空图4“邺下风流在晋多,壮怀犹见缺壶歌。风云若恨张华少,温李新声奈尔何。”元好问的这首论诗绝句是( )。A赞扬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有建安风骨,只是张华诗稍欠风力H批评晋代诗风流情多,风云气少,不如张华、温庭筠、李商隐诗歌有风骨和新意C:认为张华、温庭筠、李
39、商隐诗缺少“邺下风流”的建安风骨,主张诗尚壮美D批评张华诗缺少“邺下风流”,甚至没有温庭筠、李商隐有新意,主张诗尚婉约5.“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这种比较符合诗歌创作和鉴赏规律的见解山自明代诗论家( )。A谢榛的四溟诗话 D李贽的童心说C王比贞的艺苑卮言 1)袁宏道的序小修诗四、翻译题(10 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十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朽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
40、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五、问答题(三题中只任选两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请简述司马迁在史记的写作中体现的实录精神,并结合学习过的文学史知识,谈谈其对后代的史学和文学产:生过什么影响?2金圣叹是如何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比较的?请简要评价这种比较的意义。2什么是严羽的“别材”、“别趣”说?请结合“别材”、“别趣”说,谈谈他对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沦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批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032004 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汉语言专业中国古代文论选读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李渔闲情偶寄选录”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1、10 分)1B 2D 3D 4C 5A四、翻译题(10 分;提示: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我听到世人说,诗人很少有显达的,而多数都处于穷顿困厄之中,真是这样吗?(2 分)大 概世上所传的诗,多数是出于古代穷顿困厄的人的言辞吧。(2分)凡是读书人中胸怀才志,而 又不能施展于世的人,多数喜欢放浪自己在山巅水边,外面可以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的形 状和品类,常常会探究它们的奇形怪状;(3 分)心中怀有积存着的忧思感愤,兴起于怨愤讽刺, 用以表达羁旅的臣子和寡居的妇女们的慨叹,而描写人们感情中难以言状之处,(这)大概是 (人)越穷顿困厄,诗就越写得好吧。(3 分)这样说来,不是作诗能使人穷顿困厄,
42、倒是穷顿困 厄的人而后才能写出好诗。(1 分)五、问答题(三题中任选两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答题要点:(一)“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 说:史记旷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5 分)(二)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受到汉武帝的残酷打击和 迫害,因而“发愤著书”,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 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 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统一天
43、下的伟大历史作用,他 的知人善任、深谋远虑的政治家风采。也揭露了他的虚伪、狡诈、残忍和无赖的流氓嘴脸,一本“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的精神。(15 分)(三)这种“实录”精神,对后世的史学产生过巨大影响,后世的许多史学著作,特别是所谓 的正史,如二十四史等,就不仅在体例上受史记影响,而且在写作态度上,也受到司马迁“实 录”精神的影响;同时“实录”精神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杜甫的诗被成为“诗史”就说明了这一点。(5 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司马迁文论选录”)2答题要点:(一)金圣叹在渎第五才子书法中对史记和水浒传进行了比较:“某尝道水浒胜似 史记,人都不肯信。殊不知某却不是乱说,
44、其实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 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 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7 分)(二)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传是“因文生事。史记所处理的是现成的历史事实, 作者只能根据历史史料,进行组织、裁减、安排,不能虚构;而水浒传是文学创作,可以通过 想象、夸张等艺术手法,“顺着笔性去”,进行自由的虚构,更可以发挥作者的艺术创造才能。从 纯艺术的角度,金圣叹更推重水浒传虚构文学。(9 分)(三)金圣叹认识到了史学著作和文学创作的区别,前者“实录”,而后者可以虚构;而他更推重虚构的文学,这是肯定了文学创作
45、的价值;另外,具体地说,他把水浒传这种通俗文学置于史记之上,这也是对传统文学观点的突破,是一种新的文学观点。(9 分)(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旷金圣叹小说论著选录”)3答题要点:(一)严羽主张作诗要“妙悟”,诗本身要有“兴趣”,即指诗人直觉到的诗美的本体、诗境的实相。严羽认为唐诗有这种“兴趣”,而宋诗所缺乏的恰恰正是这种审美特征。为什么宋诗没有“兴趣”呢?严羽认为来人好“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即在诗歌里用事、用典故、议论说理,破坏了诗歌的“兴趣”的审美特征。(5 分)(二)为了反对宋人的“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严羽提出了诗有“别材”、“别趣”之说。沧浪诗话诗辨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即是说诗写得好坏,别有一种“妙悟”的才能别有一种“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的兴趣,与学问、理论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举了韩愈与孟浩然的例子,认为孟浩然学力、学问远不如韩愈,但诗歌却超过韩愈,就是因为孟浩然有“别材”、“别趣”。这可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