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产微生物学试题库名词解释(英文)1.无菌技术 Aseptic technique2.培养基 culture medium3.菌落 colony4.菌苔 lAwn5.原生质体 protoplAst6.球形(状) 体 sphAeroplAst7.芽胞 endospore8.碳源 source of cArbon9.氮源 source of nitrogen10.生长因子 growth fActor11.营养缺陷型 Auxotroph12.原养型(野生型) prototroph13.天然培养基 complex medium14.合成培养基 synthetic medium15.固体培养基 soli
2、d medium16.半固体培养基 semisolid medium17.液体培养基 liquid medium18.基础培养基 minimum medium19.加富培养基 enrichment medium20.鉴别培养基 differentiAl medium21.选择培养基 selective medium22.发酵 fermentAtion23.抑制 inhibition24.死亡 deAth25.防腐 Antisepsis26.消毒 disinfection27.灭菌 sterilizAtion28.化疗 chemotherApy29.消毒剂 disinfectAnt30.抗生素
3、Antibiotic31.烈性噬菌体 virulent phAge32.温和噬菌体 temperAte phAge33.溶源性 lysogeny34.转化 trAnsformAtion35.基因组 genome36.质粒 plAsmid37.转座因子 trAnsposAble element38.转导 trAnsduction39.普遍性转导 generAlized trAnsduction40.局限性转导 speciAlized trAnsduction41.培养物 culture42.菌株 strAin43.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44.感染 infec
4、tion45.免疫 immunity46.侵袭力 invasiveness47.非特异性免疫 non-specific immunity48.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49 基因工程 genetic engineering50.重 组 DNA 技 术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中文)1.免疫 2.先天性免疫 3.补体 4.免疫粘附 5.过敏毒素 6.补体的调理作用 7.抗原(Ag) 8.组织相容性9.抗原决定簇(表位) 10.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 11.移植抗原 12.肿瘤相关抗原(TAA) 13.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14.
5、自身抗原 15.同种异体抗原(同种异型抗原) 16.完全抗原 17.半抗原 18.胸腺依赖性抗原(TDAe) 19.佐剂(免疫佐剂) 20.变应原 21.免疫系统 22.中枢免疫器官 23.免疫细胞 24.淋巴组织 25.免疫活性细胞26.免疫分子 27.抗原呈递细胞(APC) 28.ADCC 作用 29.免疫应答 30.体液免疫(H1)31.细胞免疫(CMl) 32.初次免疫应答33.再次免疫应答34.免疫耐受35.MHC 限制性36.抗体(Ab) 37.免疫球蛋白(Ig) 38.单克隆抗体39.抗体的调理作用 40.白细胞介素(IL)41.免疫调节 42.粘附分子 43.细胞因子 44.获
6、得性免疫(后天免疫) 45.干扰素(1FN)46.淋巴因子(LK)47.肿瘤坏死因子(TNF) 48.超敏反应 49.脱敏疗法 50.免疫复合物(Ic) 51.人工免疫 52.人工自动免疫53.人工被动免疫54.过继免疫 55.生物制品56.疫苗 57.类毒素 58.疑集试验 59.沉淀试验 60.中和试验 61.酶免疫试验(EIA) 62.放射免疫测定(RIA) 63.OT 试验 64.最低抑菌浓度(M1C) 65.抗体的独特型66.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67.人兽共患病 68.自然疫源 69.非细胞型微生物 70.原核细胞型微生物7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72.脂多糖 73.质粒 74.类脂 A
7、75.荚膜 76.鞭毛 77.菌毛 78.芽胞 79.自营菌 80.异营菌 81.专性需氧菌 82.专性厌氧菌 83.热原质 84.细菌素 85.培养基 86.菌落 87.正常微生物群88.菌群失调 89.条件致病菌 90.消毒 91.灭菌 92.防腐 93.无菌操作94.MIC 95.溶原性细菌 96.溶原性噬菌体97.R 质粒 98.转化 99.转导 100.溶原性转换101.接合 102.耐药性变异103.L 型细菌 104.侵袭力 105.外毒素 106.类毒素 107.内毒素霉108.外源性感染109.内源性感染110.隐性感染112.显性感染 113.毒血症 114.菌血症 115
8、.败血症 116.脓毒血症 117.原发性感染118.继发性感染119.单纯感染 120.混合感染 营养64细菌的分离培养常选用A.液体培养基 D.固体斜面培养基B.半固体培养基 E.肉渣培养基C.固体平板培养基65肉眼直接观察细菌有无动力常选用A.液体培养基 B.固体斜面培养基C.半固体培养基 D.固体平板培养基E.选择培养基分类11.测定细菌 DNA 中 G+C 的含量百分比可作为A.判断细菌致病力强弱的依据之一B.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C.区分死菌和活菌的依据之一D.判断细菌繁殖速度的依据之一6有助于细菌鉴别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A.外毒隶 B.内毒素 C.抗生素 D.维生素 E.色素17
9、3微生物双名法两个组成部分是( )。 A目名和科名 B科名和属名 C属名和种的形容词 D属名和多样化的词206鉴别染色法是一种( )。 A显示微生物的不同结构 B不同情况下采用 C将细菌划分成不同类型 D用于不同显微镜观察细菌代谢21.吲哚试验阳性的细菌是因为它能分解A.葡萄糖 B.胱氨酸 C.靛基质(吲哚) D.色氨酸 生长1.杀灭细菌芽胞最有效的方法是A.煮沸法 B.流动蒸气消毒法 C.紫外线照射 D.高压蒸气灭菌法 2.以杀死下列哪种细菌作为判断灭菌的效果?A.结核杆菌 B.葡萄球菌 C.大肠杆菌 D.有芽胞的杆菌 3.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是选用细菌群体生长繁殖的A.延缓期 B.对数
10、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4.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理是A.损伤细胞膜 B.干扰 DNA 的复制 C.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D.破坏酶系统 5.保存细菌最好的方法是A.置于室温中 B.置于 4中 C.干燥法 D.冷冻真空干燥法 6.对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等有很强抵抗力的结构是A.孢子 B.细胞壁 C.芽胞 D质粒 7.消毒的含义是指A.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B.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D.杀死细菌芽胞的方法8.消毒牛奶和酒类常用A.流动蒸汽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煮沸法 D.巴氏消毒法 9.干烤灭菌常用的温度和时间为A.121.3,1530 分钟 B.10
11、0,23 小时 C.160,23 小时 D.200,23 小时10.一般说来,消毒剂浓度越大,杀菌力越强,但例外的是A.乙醇 B.氯 C.来苏儿 D.碘酒 E. 病毒1.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病毒都含单链 RNA 或 DNA B.病毒全部代谢酶依赖于宿主细胞C.病毒颗粒中仅含蛋白质和核酸 D.病毒颗粒中可装配有宿主细胞成分2.病毒的核酸具有下列哪些功能?A.传递遗传信息 B.决定感染性 C.编码结构蛋白 D.编码非结构蛋白3.病毒复制中所产生的早期蛋白是:A.在病毒核酸复制前合成 B.能抑制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C.病毒复制所需要的调控蛋白 D.病毒结构蛋白的一部分4.病毒的
12、蛋白质有以下哪些功能?A.组成病毒衣壳 B.构成病毒的酶 C.引起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 D.组成病毒复制中的调控蛋白67.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的原因主要是:A.无核膜结构 B.无完整的进行代谢活动所需的酶系统 C.对外环境抵抗力弱 D.不能产生能量68.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A.杀死细胞 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 C.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D.细胞增生69.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C.病毒在感染过程中释放的毒性物质导致炎症反应D.宿主的免疫应答造成的病理性免疫损伤70.干扰素具有下列什麽特性?A.有种特异性 B.广谱抗病毒活性 C.
13、抗病原性弱 D.应用后无副作用71.致敏 T 细胞能杀伤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条件是:A.感染病毒与病毒致敏 T 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相同B.感染的病毒应为无包膜病毒C.靶细胞与 T 细胞的组织兼容性相应D.补体介导72.在抗病毒性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的有:A.干扰素 B.中性粒细胞 C.致敏 T 细胞 D.抗生素73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中哪些是正确的?A病毒都含单链 RNA 或 DNA B病毒全部代谢酶依赖于宿主细胞C病毒颗粒中仅含蛋白质和核酸 D病毒颗粒中可装配有宿主细胞成分74病毒的核酸具有下列哪些功能?A传递遗传信息 B决定感染性 C编码结构蛋白 D编码非结构蛋白75病毒复制中所产生的早期蛋白是:A在
14、病毒核酸复制前合成 B能抑制细胞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C病毒复制所需要的调控蛋白 D病毒结构蛋白的一部分76病毒的蛋白质有以下哪些功能?A组成病毒衣壳 B构成病毒的酶 C引起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应答D组成病毒复制中的调控蛋白77病毒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的原因主要是:A无核膜结构 B无完整的进行代谢活动所需的酶系统 C对外环境抵抗力弱 D不能产生能量78病毒感染细胞后可能出现的结果:A杀死细胞 B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 C细胞内形成包涵体 D细胞增生79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B病毒引起宿主细胞发生恶性转化C病毒在感染过程中释放的毒性物质导致炎症反应D宿主的免疫应答造成的病理性免疫损
15、伤80干扰素具有下列什么特性?A有种特异性 B广谱抗病毒活性 C抗病原性弱 D应用后无副作用25.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 带有 R 因子的细菌 D.带有 F 因子的细菌 26.关于噬菌体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侵袭细菌等的病毒 B.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C.主要有核酸和蛋白质合成D.每个噬菌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 27.前噬菌体是指:A.亲代噬菌体 B.尚未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 C.整合在宿主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 D.尚未装配好的噬菌体 83溶原性细菌是指A.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B.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 R
16、质粒的细菌 D.带有 F 质粒E.带有 Col 质粒遗传28.受菌直接摄取供菌游离 DNA 而获得新性状的过程称为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 溶原性转换29.染色体上整合 F 因子的细菌称为A.F+菌 B.F -菌 C.高频重组菌(Hfr) D.F菌 30.溶原性转换是指A.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的重组B.供菌质粒 DNA 与受菌染色体 DNA 的重组C.两种细菌原生质体融合后发生染色体基因的重组D.噬菌体 DNA 与细菌染色体 DNA 的重组E.细菌染色体的基因发生突变31.流产转导是指噬菌体携带的外原性 DNA 片段A.未能进入受菌 B.进入受菌后未能增殖 C.进入受菌后未
17、能与染色体 DNA 重组D.虽与受菌染色体重组,但未能表达其性状 E.以上都不是89溶原性转换是指A细菌染色体基因发生突变 :B供菌染色体基因与受菌染色体基因重组 C.供菌质粒 DNA 与受菌染色体 DNA 重组D.两种细菌染色体基因的交换E.噬菌体 DNA 与细菌染色体 DNA 的重组传染1.细菌在机体组织内能直接扩散的因素是A.透明质酸酶 B. 菌毛 C.荚膜多糖 D. 外毒素 2.关于外毒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活菌释放至菌体外的一种蛋白质 B.主要有革兰阳性菌产生C.性质稳定.耐热 D.抗原性强 4.机体注射类毒素是属于哪种类型免疫?A.自然主动免疫 B.人工主动免疫 C.自然被动
18、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抵抗力5.革兰阴性菌内毒素的毒性部位主要成分是A.类脂 A B.核心多糖 C.外膜 D.脂蛋白 E.特异性多糖7用于临床治疗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是A.抗毒素 B.外毒素 C.抗生素 D.细菌素 E.色素9.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易导致A.药物中毒 B.过敏反应 C.机体免疫力下降D.菌群失调症 E.自身免疫病92细菌的致病力主要取决于 A.侵袭力强弱 B.毒素毒性强弱 C侵袭力和毒素 D.侵袭性酶类和毒素E.侵袭性酶类和荚膜94外毒素的化学成分是A. 氨基酸 B蛋白质 C.脂肪酸 D.脂质 97经甲醛脱毒为类毒素的是A.抗毒素 B.毒素 C.干扰素 D.细菌素1
19、00机体被病原菌感染,但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临床症状但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称为A.潜在性感染 B.局部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101细菌一时性侵入血流,但在血中一般不繁殖,称为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带菌者 104可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免疫功能是A.免疫防御功能 B.免疫稳定功能 C.免疫监视功能 D.超敏反应105先天性免疫的特点是A.无特异性 B.有特异性 C.具有完整的防御系统 D.以细胞免疫为主107补体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 C.C142356789B.C132456789 D.C124356789109只具有趋化作用的补
20、体组分是A.C2A B.C3A C.C2b D.C5A111补体两条激活途径均参与的组分是A.C1r B.C4 C.C2 D.C3 115抗原特异性取决于抗原分子的A.物理性状 B.分子量大小 C.异物性 D.表面的特殊化学基团117许多抗原称为胸腺依较性抗原(TD-Ag),是因为它是A.在胸腺中产生的 B.相应抗体是在胸腺中产生的C. 只能产生体液免疫 D.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需要 T 细胞辅助118半抗原A.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 B.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 C.是大分子物质 D.是小分子物质120抗原的两大基本性能是A异物性和特异性 B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C抗原性和异物性 D理
21、化复杂性和特异性122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脏123人的 B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 B胸腺 C脾脏 D腔上囊125能直接特异性地杀伤靶细胞的细胞是A.K 细胞 B.Tc 细胞 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126Tc 细胞的作用是A.ADCC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自然杀伤靶细胞 D.具有吞噬作用127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是A.T 细胞 B.B 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129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A.IgG B.IgM C.IgA D.IgD E.IgE130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重链的 c 区 B.轻链的 v 区 C.重链和轻链的
22、 v 区 D.重链和轻链的 c 区132免疫球蛋白的 FAb 段的功能是A通过胎盘 B激活补体 C结合抗原 D与细胞结合135分泌物中具有的免疫球蛋白为AIgG BIgM CIgA DIgD E1gE136介导 I 型变态反应的免疫球蛋白为AIgG BIgM CIgA DIgD E1gE137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为AIgG BIgM CIgA DIgD E1gE138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为AIgG BIgM CIgA DIgD E1gE139与抗原结合后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 Ig 是AIgG BIgM CIgA DIgD E1gE140能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 Ig 是AIgG BIgM CIg
23、A DIgD E1gE142蛋白水解酶作用于抗体的AVH 区 BCHl 区 CCH2 区 DCH3 区 ECL 区 143免疫球蛋白A.都有抗体活性 B.无抗原性 C.由 T 细胞产生 D.由 B 细胞合成 144将 Ig 分类的依据是A重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 B轻链恒定区抗原性不同 C重链可变区抗原性不同 D轻链可变区抗原E整条重链抗原性不同145免疫稳定功能紊乱的结果是A容易发生肿瘤 B病毒持续感染 C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D容易发生变态反应 E容易发生感染146与免疫应答过程无关的是AT 细胞在胸腺内分化 BB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CT、B 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D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24、147初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特点是A以 IgM 为主 BIgG 与gM 几乎同时产生C为高亲和性抗体 D维持时间长 E抗体效价高148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的特点是A以 IgM 为主 BIgG 为主 C为低亲和性抗体D维持时间短 E抗体效价低 149能使正常 T 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的淋巴因子是A白细胞介素-1 B白细胞介素-2 C转移因子D促有丝分裂因子 E干扰素150有关免疫耐受,正确的是A机体不发生免疫应答 B特殊类型的免疫应答 C无需抗原诱导 D随年龄的增长而易于发生E没有特异性151有关免疫抑制,正确的是A机体不发生免疫应答 B特殊类型的免疫应答 C无需抗原诱导 D随年龄的增长面
25、易于发生E没有特异性152抗体与干扰素所不同的性质是A有效成分为蛋白质 B,能直接作用于病毒 C可由病毒感染诱导产生 D.可由淋巴细胞产生 153I 型变态反应A需要 IgG 抗体参与 B以释放肿瘤坏死因子为主C只发生于人 D24 小时后临床症状最明显154与 I 型变态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A补体 BK 细胞 C致敏淋巴细胞 DIgG 和 lgM E吞噬细胞155与型变态反应发生无关的成分是A补体 BK 细胞 CIgM DIgG EIgE156补体参与的反应是A凝集反应 B沉淀反应 C溶血反应 D中和反应157给机体注入疫苗使其获得免疫力的方法称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非特异性免疫
26、D天然自动免疫158IgG 通过胎盘使胎儿获得的免疫力称A人工自动免疫 B天然自动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159大部分微生物( )。 A是原生动物 B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C生活在海洋的底层 D发现于外层空间160适合所有微生物的特殊特征是( )。 A它们是多细胞的 B细胞有明显的核C只有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可进行光合作用161人类通过微生物生产的食品有( )。 A牛奶 B火腿 C酸乳酪 D黄瓜162第一位观察到微生物的科学家是( )。 ARobert Hooke BLouis PAsteur CJoseph Lismr DJAmes TWAtson163自然发生说的理论认为( )。
27、A微生物来自无生命的物质 B大动物中发现有系统发育 C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的 D病毒是从细菌退化的164广泛进行微生物研究的是 17 世纪 70 年代荷兰商人( )。 AvAn Gogh BvAnHoogenstyne CvAn Dyck DvAn Leeuwenhoek165路易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贡献在于他( )。 A发现了病毒 B提出了自然发生说理论 C抨击了进化论 D号召人们关注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207对于( )患者抗酸染色法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 A肺炎 B白喉 C结核 D脑(脊) 膜炎208下面所有染色法都适合于负染色法,除了( )之外。 A利用染料如苯胺黑 B微生物不着色 C
28、微生物染色很深 D用酸性染料209热固定的步骤在( )进行。 A染色前 B染色步骤结束前 C只有用多步染色法时 D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时210透射电子显微镜比扫描电子显微镜更有价值,因为( )。 A透射电子显微镜可适用所有的标本 B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放大率可能较高 C细菌能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用扫描电于显微镜观察 D 透射电子显微镜不用电子211相差显微镜观察( )是有价值的。A病毒 B立克次氏体 C衣原体 D酵母菌212暗视野显微镜和明视野显微镜不同是由于暗视野显微镜有一个特殊的( )。 A目镜 B细调节螺旋 C聚光镜 D物镜213一纳米等于( )。 A千分之一毫米 B千分之一米 C百万分之
29、一米 D十亿分之一米214革兰氏染色法乙醇脱色步骤后革兰氏阴性菌( )。 A呈现蓝紫色 B呈现红色C呈现无色 D呈现深绿色215大多数明视野显微镜可达到的放大率是( )。 A一万倍 B一千倍 C十万倍 D十倍216显微镜的聚光镜承担( )。 A控制进入观察视野光的亮度 B减小玻璃的折射率C放大物体 D使光线聚集成强束光217荧光抗体法在( )上使用是有价值的。 A检查特殊微生物 B革兰氏染色法C免除载玻片的热固定 D用于电子显微镜218微生物学中采用染色技术,是由于( ) 。A多数显微镜是劣质的 B微生物细胞质是透明的 C染色使电子偏差传播到载玻片上 D染色使得不需要显微镜的聚光镜和光阑219
30、除( )之外,下面所有微生物都被认为是原核生物。 A细菌 B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220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差别在于( )。 真核生物没有细胞器 B真核生物有一个单个染色体 C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细胞器 D真核生物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分裂221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 同样的形状和大小 B同样的运动类型 C 同样的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和糖类 D同样重量的核糖体222大多数普通细菌中发现的三种基本形态为( )。 三角形、方块形和长方形 B六角形、二十面体和螺旋线 C球状、螺旋状和杆状 D立方形、丝状体和长菱形223细菌的形状取决于( )。 它们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 B它们细胞壁的
31、构成成分 C是否形成芽孢 D它们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位置224细菌的鞭毛( )。 所有细菌鞭毛数目相同 B由糖类组成 C只着生于细胞一端 D由蛋白质组成225肽聚糖物质是在( )。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 B细菌的细胞壁 C真核生物的染色体 D细菌的细胞膜226( )不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物质跨膜运动的方法。 A主动转运 B促进扩散 C渗透 D翻译227原核生物细胞的核糖体( )。 在细胞核中 B在细胞质中游离 C在内质网上 D光学显微镜下可见228线粒体被发现( )。 在所有细菌中 B在所有原核生物的细胞中 C在原生物的细胞核中 D在真核生物的细胞中229真核生物细胞的高尔基体( )。 是细胞
32、的动力车间 B包装蛋白质和脂肪然后将其释放 C执行细胞的运动功能 D执行细胞的繁殖功能230真核生物细胞胞吞作用过程允许( )。 A细胞运动 B分解糖类和释放能量C物质送入细胞 D发生有丝分裂231原核生物细胞 DNA 发现于( )。 A细胞膜和高尔基体 B染色体和质粒 C鞭毛和菌毛 D细胞壁和细胞膜232流动镶嵌模型描述的是( )。 A原核生物染色体的物质 B真核生物鞭毛的结构C原核生物荚膜的结构 D原核生物细胞膜的结构233原核生物细胞膜的两个成分是( )。 A核酸和糖类 BATP 和肽聚糖 C蛋白质和脂类质和脂类 DDNA 和 RNA234细菌中链状球菌称为( )。 A链球菌 B微球菌
33、C八叠球菌 D葡萄球菌235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 )。 A是芽孢形成的位点 B二者含有肽聚糖 C通过内质网连接到细胞核 D由特异的蛋白质组成236主动转运过程分子运动( )。 A顺浓度梯度 B与浓度梯度一致 C逆浓度梯度 D向低分子浓度区域237原核生物细胞染色体形态为( )。 A长的线型构型 BX 构型 CC 型构 D闭环构型238真核生物细胞溶酶体含有( )。 A消化功能的酶 B光合作用的叶绿素分子CATP 分子的仓库 D生物的染色体 239嗜冷菌是指最适生长( )的细菌。 A 在无氧环境 B在 pH8 或 8 以上 C在冷的温度 D只有病毒存在时240微生物在干旱环境中存
34、活是因为( )。 A 形成芽孢 B只代谢葡萄糖分子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染色体241甘露醇盐琼脂是培养基的一个例子,供养( )。 A只是病毒 B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 C原生动物和真菌 D只某些细菌242实验室细菌培养基能够加富通过( )。 A添加 ATP B添加血液 C添加包括培养基中的盐 D添加钾的水平243称为微好氧菌的那些细菌能( )生长。 A在高浓度盐中 B在低浓度氧中 C没有 ATP 或葡萄糖 D只在有病毒时244有丝分裂过程发生在( )。 A只在细菌中 B在病毒和细菌中 C在真核生物中 D只在化学限定培养基中245所有微生物的世代时间( )。A不同 B在 30 分钟之内 C为 3 小
35、时 D为 12 小时246出芽的过程( )发生。 A主要在病毒中 B在形成分支的细菌中 247所有下述作用表现了机体防御的非特异性机制,除了( )之外。 A在呼吸道捕获颗粒的黏膜 B胃酸 CIgM D吞噬作用248发热可在机体中完成下列所有反应,除了( )之外。 A加速血液流至感染部位 B增加机体细胞的代谢效率 C增加吞噬效率 D刺激 B 细胞识别抗原249先天免疫的一个例子是( )。 A用一个个体疫苗的免疫应答 B狗细胞没有人免疫缺陷性病毒受体的位点 C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D注射抗体至血液250下列哪一种说法对抗体是正确的,( )。 A它们也称为免疫球蛋白 B它们由 T 细胞产生 C它们由蛋白
36、质构成 D它们存在 5 种不同形态251抗体分泌在机体的腔中如消化道的是( )。 AIgD B IgA CIgG DIgE252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是参加( )的重要细胞。 A抗体产生 B穿孔蛋白(穿孔素)产生 C被动免疫 D吞噬作用253所有下列特征都是溶菌酶的真实特性,除了( )之外。 A在眼泪和唾液中发现 B它是一种酶 C它是一种抗体类型 D它破坏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254在组织中发现但不在血液中发现的吞噬细胞是( )。 A浆细胞 B巨噬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碱细胞255先天免疫的对立面是( )。 A被动免疫 B获得性免疫 CT 细胞免疫 D吞噬作用256小分子作为抗原功能是不好的,(
37、 )。 A因为它们不黏附到吞噬细胞上 B因为它们不具有抗原表位 C因为它们不进入血流 D因为它们是非特异性防御部分257T 细胞起源于( )的干细胞。 A肝 B骨髓 C甲状腺 D消化道258机体器官中富含成熟 T 细胞和 B 细胞的是( )。 A脑和脊髓 B肝脏和胆囊 C小肠和大肠 D脾脏和淋巴结259所有基本的抗体分子由( )构成。 A4 个多糖 B4 个肽链 C4 个酶分子 D4 个 ATP 分子260每一个抗体分子中,有一个能定位为( )。 A高能区域 B稳定区和可变区 CATP 活性区 D抗原表位261免疫耐受性的概念可解释( )。 A人类为什么不对自身产生免疫应答 B为什么个体对小分
38、子设置免疫应答 C为什么 T 细胞和 B 细胞不同 D为什么 B 细胞成熟的位置不固定262婴儿抗体最初的 6 个月( )。 A从食物中接受 B从他们的母体中获得 C从环境中获得 D从免疫系统细胞中产生263细胞毒性 T 细胞能与( )结合。 A细菌和病毒 B称为表位的小分子 C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细胞 D人类的组织细胞264补体系统是( )引起的一系列的暴发反应。 A吞噬作用 BT 细胞的活动C抗体的活动 D大量外源分子的活动265众所周知,IgE 参加( )。 A吞噬细胞反应 B被动免疫反应 C变态反应 D网状内皮系统的反应266人体中 B 细胞成熟的部位 ( )。 A是在胸腺 B是在脑和脊髓
39、 C还未确定 D是在扁桃体和腺状体267.免疫的现代概念是:A.免于疾患 B.机体抗感染过程 C.机体清除自身的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D.清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268.宿主的天然抵抗力是:A.经遗传而获得 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淋巴细胞而获得269.用于治疗人破伤风的抗病毒(马血清制剂)对人是:A.抗原 B.半抗原 C.抗体 D.不完全抗体 E.抗原抗体复合体270.半抗原是:A.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B.大多数为蛋白质C.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40、 D.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的物质E.可刺激机体产生低度免疫应答271.抗原特异性决定于: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决定簇的多少 C.抗原的异物性 D.抗原决定簇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型 E.抗原的免疫反应性272.胸腺依赖抗原诱发抗体反应必须由以下哪一组细胞参与?A.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 B. B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C. T、B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D. B 淋巴细胞和 NK 细胞E. T 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 273.类毒素有:A.免疫原性和毒性 B.非免疫原性和毒性 C.免疫原性和非毒性 D.非抗原性和非毒性 E.以上都不对274.有的抗原称为非胸腺依赖抗原,这是因
41、为:A.抗原来源于非胸腺组织 B.它诱生的抗体是在脊髓中产生 C.它诱生的抗体是属于 IgG 类抗体 D.抗原往往具有复杂和不同的抗原决定簇E.它能直接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无须 T 细胞辅助275.关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关系,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 B.抗体不等于免疫球蛋白 C.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也是抗体D.所有抗体就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E.免疫球蛋白与抗体无关276.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A. 2 条多肽链组成 B. 4 条多肽链组成 C. 由铰链区连接 1 条 L 链和 H 链D. 二硫链相连的 1 条 H 链和 1 条 L
42、 链组成 E. 二硫链相连的 2 条 H 链和 2 条 L 链组成 277.用木瓜蛋白酶处理 IgG 后,能分解成为:A.2 个 FAb 段和 1 个 Fc 段 B. 2 条 H 链和 2 条 L 链 C.F(Ab)2 D.pFc E. 2 个 FAb 段和 2 个 Fc 段 278.抗体与抗原的结合部位是:A.VL 和 VH 区 B.CH 1区 C.铰链区 D.CH 3区 E.CH 2区 278.免疫球蛋白超变区的位置在:A.FAb 段 B.FC 段 C.VL D.VL 及 VH E.CL 及 CH 279.5 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依据:A.H 链和 L 链均不同 B.V 区不同 C.L 链
43、不同 D.L 链不同 E.连接 H 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280.免疫球蛋白分型及亚型的依据是:A. VL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B. VH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C. CL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D. CH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 E. CL 和 CH 抗原特异性的不同281.免疫球蛋白同种异型取决于下列何种部位上几个氨基酸的差异:A.VL 及 VH B.VL 及 CH C.CL 及 CH D.CL 及 VH E.VL282.下列哪一组免疫球蛋白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A. IgM.IgA B. IgM.IgG C. IgM.IgA D. IgG.IgE E. IgA283.关于脾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
44、的?A.贮存血液器官 B.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C.抗原刺激抗体产生的场所 D.中枢免疫器官 E.是合成吞噬作用激素(tuftsin)的主要场所284.人 T 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中枢淋巴器官是:A.胸腺 B.法氏囊 C.淋巴结 D.脾脏 E.扁桃体285.人类 B 淋巴细胞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脾脏 B.脊髓 C.法氏囊 D.胸腺 E.卵黄囊 286.B 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Fc 受体 B.C3 受体 C.LPS 受体 D.E 受体 E.SmIg287.T 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TCR B.E 受体 C.致分裂原受体 D.IL-2 受体 E.Fc 受体 288.与初
45、次抗体产生的反应相比较,再次抗体反应的特点是:A.由高浓度抗原诱发 B.主要为 IgG 类抗体 C.反应后期出现 IgM 型抗体D.抗体产生前有一较长的诱导期 E.以上都不是289.对免疫耐受性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T 细胞比 B 细胞易受诱导对抗原的耐受性B.诱导 T 或 B 细胞产生耐受所需抗原剂量不同C.T 细胞耐受性持续时间比 B 细胞耐受为短D.胚胎期淋巴细胞接触过的抗原,往往在出生后对这些抗原产生免疫无反应性E.机体产生对胸腺依赖抗原的耐受性通常是 T 细胞介导的290.下列哪一种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嗜酸性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上皮细胞 E.肥大细胞291.下列关于变态反应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变态反应就是免疫反应 B.变态反应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