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电影流浪者主要人物评析摘 要 由时年 27 岁的青年导演执导并主演的印度黑白电影流浪者曾多次获奖及各大奖项提名,不仅在印度取得了空前成功,并轰动了其他很多国家。本文将着重分析拉贡纳特、拉恭拉兹、丽达和扎卡四个主要人物,并通过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来窥探这部影片的主题。关键词人物;分析;血统论;流浪儿;真爱本片是 1951 年的印度黑白电影,由当年二十七岁的青年导演拉吉卡浦尔执导并主演,此片不仅当年在印度获得空前成功,打破历来票房记录,而且后来轰动了苏联、中国大陆、罗马尼亚、土耳其等国。2005 年, 该片被印度时报评为“历来头二十五出不可不看的影片” 。该片于 1955 年在中国公映, 由长春电
2、影制片厂译制,是最早被引进中国的印度电影。片中的拉兹之歌 、丽达之歌等插曲都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本片还曾荣获 1988 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1989 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奖提名、1989 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等,印度最经典的电影。本文将着重分析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法官拉恭纳特、流浪儿拉兹、 “天使” 丽达和 “魔鬼”扎卡。一、拉吉卡普尔和流浪者拉杰卡普尔 1924 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的父亲普里特维拉杰卡普尔是印度著名戏剧、电影艺术家,拉杰是兄弟三人中的老大,他从 18 岁起就在孟买有声电影公司当场记。1947 年,23 岁的拉杰自导自演了第一部影片火 ,此后,又自导自演了爱情影片雨 ,这部影片
3、使他一举成名。不久,他建立了拉杰卡普尔电影制片厂,并兼任制片人、编剧、导演和演员,拉杰卡普尔所创造的卓别林式的小人物,使他很快成为印度青年观众的偶像。50 年代初,拉杰卡普尔对反映贫苦人生活的社会题材产生了兴趣。1951年,他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流浪者 。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周围环境所造成的呢,还是得自于父母呢?影片的这一主题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拉杰以巧妙的艺术构思,完美的导演手法和精湛的表演技巧,成功创作了流浪者这部影片。该片严肃地告诉人们:决定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不是血统,而是环境。之后,拉杰卡普尔在 50 年代又自导、自演了擦鞋童和在夜幕下两部影片,均取得了极大成功。拉杰卡普尔一生主
4、演过 50 部电影,导演过 10 部,监制过 14 部,堪称是影坛全才,1987 年他获得印度电影终身成就奖。本片讲述了当时印度社会上盛行的“血统论”下的一场惊世悲剧,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认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理论,23年前他曾以此为据错给强盗的儿子扎卡判了罪。心怀怨恨的扎卡设法越狱后,成了真正的罪犯。他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设计使拉恭纳特法官抛弃了当时正要分娩的妻子里列。从此里列过上流浪的生活,不久她在一个凄风楚雨的夜晚将儿子拉兹生在大街上,拉兹从小就生长在贫民窟中。扎卡的诱导和生活的逼迫使成了一名小偷。另一方面,他在学校结识了少女丽达(Rita) ,但是两个孩子因丽
5、达搬家而失去了联系,只留下一张照片。拉兹成年后,在一次偷窃中鬼使神差地重逢丽达这时她是个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两人相爱,拉兹也萌生了改邪归正的意念,但是“魔鬼”扎卡一次又一次诱导他再次偷窃。最终,拉兹知晓自己的身世和父亲抛弃母亲的真相,在愤怒中杀死了罪恶的扎卡,在候审判期间又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意图刺杀生身父亲法官拉贡纳特,但却失手被擒,已成为律师的丽达在法庭上为他做了精彩的辩护。拉兹被亲生父亲送进监狱,他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所谓“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 “的血统论”实属荒谬之谈,而丽达却执意要等待他出狱。二、法官拉恭拉特影片以开始便是法庭审判:“ 你知道不知道被告为什么要杀害你,跟你有仇吗?”拉贡纳
6、特法官道:“有,这种仇恨是罪犯跟法官的仇恨因为法官对贼,对强盗向来是毫不留情的。 ”拉恭纳特法官坚持维护法律,一副卫道士模样。律师丽达又问:“你称被告为天生的罪犯,这是什么意思?请你解释。 ”拉贡纳特法官回答说:“这我用不着解释,他是天生的流浪儿,从他父母那里继承了犯罪的天性” 。 这是拉恭纳特法官一贯坚持的理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 。在丽达的追问下,拉恭纳特法官开始回忆自己的过去:“当时我住在洛克拉,我在那里和一个叫里列的女子结了婚,他很美丽,也很贤慧,我非常的爱她,如果不是我的家庭逼着我,我绝不会和她分离,当时我的处境,实在是迫不得已。”原来 23 年前,他以“好人的
7、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谬论为依据将好人扎卡错误地投进监狱,使得扎卡成了真正地贼,并招来扎卡的仇恨。扎卡绑架了拉恭纳特法官的美丽妻子里列,听说里列已怀有身孕,又故意将她放回去,并在城中四处散播流言,使拉恭纳特的家人对里列也十分厌恶。当里列刚回家的时候,拉恭纳特还以副兴奋的样子,可是当嫂子说城里都在议论:“她被强盗抢去过,那个强盗扎卡拿你老婆报仇了!”一方面他听嫂子说全村的人都知道了,还信誓旦旦地说:“可是我对这件事倒满不在乎。 ”,另一当面同事祝贺他要胜任审判长时,却说:“我做不了审判长了,谁肯委派我这样的职务?我这一生再也抬不起头来我老婆的行为很可疑。我并不相信这些谣言,可是谣
8、言也很可怕啊!我听很多人都说,我老婆做下了丢人的事,损害了我的名誉 你想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多么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啊!他终于听信流言狠心地将即将分娩的妻子赶出了家门此时,仇人扎卡正暗自窃喜:“我该给你道喜了,法官老爷的孩子,生在肮脏的臭水沟里。 ”妻子里列怕再受到折磨就离开了洛克拉,不得已流落到孟买”就这样,亲生儿子生长在贫民窟里。当他再见儿子时,是在朋友女儿丽达的生日宴会上,毫不知情的他满心讨厌沦落为流浪儿的儿子,并反对两个孩子的正常交往,朋友说:“我懂了你还没扔掉你那个谬论。哎,那个强盗叫什么呢?噢,对了扎卡拉咖。我还记得你在法庭说的话,你的根据是好人的儿子是好人,贼的儿子毕竟是贼 ,对吧?
9、”他说:“这是我的信念。 ”朋友反问道:“这是你的信念?纳特,你这种信念完全是偏见,也就是你不信的根源。就是你这种心眼使你失掉了妻子,使你一直过着这种孤独的生活,你根据这种心眼,又想破坏这两个孩子的友情?你说这个孩子有什么对不起你?”他依然执迷不悟:“父亲是坏人儿子绝不会好。我这个观点永远也不会改变的!” 。就因为他这种谬论,使得儿子先成为流浪儿,后又成了一名贼和杀人犯,并由他判刑入狱。就是在法庭上他依然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丽达问他:“你的良心到现在还不认自己的儿子吗?”他却厚颜无耻地说:“法律不承认良心!”听完了儿子的痛苦陈述后, “受到了良心的审判”的他终于悔悟,去监狱看自己的儿子,可是“
10、这一切已经不可收拾”正是由于他的虚伪、自私和偏见造成了一系列悲剧,毁了几个人的人生:原本无辜的扎卡被冤枉入狱,并且成了真正地贼;妻子里列惨遭抛弃,贫病交加,独自抚育儿子;儿子拉兹被迫生长在贫民窟里,并成为一名惯偷,最终被他亲自送进监狱;养女丽达也因为他被迫中断了和拉兹儿时的真挚友情,后又陷入了等待拉兹的漫长等待中三、流浪儿拉兹拉恭拉兹,是其父亲荒谬的“血统论”造成的一系列悲剧中的最无辜的牺牲品。虽然生长在贫民窟里,可他本性单纯善良,勤劳孝顺,一边上学,一边为帮助生病的母亲在外给人擦皮鞋,可却被不明事理的校方开除。可怜的小拉兹在街上遇到了扎卡,无辜的孩子还苦苦哀求仇人:“你给我找个做工的地方吧!
11、我妈妈有病了,我会洗碗,我会洗衣服,我会写字,我什么都会做,我还能当脚夫你给我找个做工的地方吧!我要去做工,我要去做工!我和妈妈没有饭吃,我得做工挣饭钱”可是早已失去善良本性和理智的扎卡怎么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他一步一步将拉兹训练成一名惯偷。就这样,他的善良本性被一点一点侵蚀掉,被生活和扎卡合力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拉兹成年后在一次行窃中误打误撞地重遇儿时的伙伴丽达,因躲避警察追捕误闯到丽达的住所,丽达以为他说自己是小偷的话是在开玩笑,他却真正到处了当时印度社会的现实:“这会使很多人犯了这样的错误:有一些人经过一些坏事,就因为他有钱穿了漂亮衣裳,人们都尊敬他,称他为绅士,而那些诚实的穷人,每天辛辛
12、苦苦的做工还常常饿着肚子,就因为他买不起漂亮衣裳穿,人们说他是贼,流浪汉,是罪犯,甚至还把他们关起来,所以说那些有钱的财政们,才是真正的贼,和我一样。 ”当拉兹看到照片认出丽达时,再一次被她所吸引,两人深深地相爱了。两人在皎洁的月光下的海面上,泛起小舟,扬起风帆,一同去找寻相爱的喜悦。可当丽达无心地叫了他一句“野人”时,他就疯子一般地动手狠狠地打了丽达三个耳光,并粗暴地将她推倒在地:“野人,流浪汉,野人?以后,我永远不许你拿这样的话叫我,我从小就讨厌人家叫我流浪儿,是野孩子,我一听到这些话,心里像刀扎一样难过,我真没想到你也拿这样的话叫我。 ”丽达的话深深地刺激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油然而生,
13、并使他丧失了理性和柔情。拉兹所处的环境和境遇使他尴尬,也使他想要做好人的想法一次次被现实所击碎:当他深深爱上丽达,并决心和扎卡断绝来往,改邪归正时,又因为丽达的生日再次行窃,偷了一条项链;当他看清“师傅”扎卡的真面目时,愤恨不已,回到家正巧看到母亲和扎卡厮打,为了保护母亲,他动手杀了扎卡;当他得知母亲被父亲抛弃要为母亲报仇时,却刺杀亲生父亲未遂而被父亲亲自审判并进了监狱这一连串的事件皆非他所愿,现实环境将他逼向了死角,无路可退,最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拉兹的悲苦命运正如电影中的插曲唱道得一样:“我是流浪儿”“流浪儿的命运真可怜!”“我是流浪儿”“我是流浪儿”“我不隐瞒,我是什么人”“我是流浪
14、儿” “街道马路是我的家”“尘土热风陪伴着我”“这样的命运我也能活” “没有人疼我,没有人爱我”“我是流浪儿” “我的生活难改变”最后他在法庭审判中得到了“有生以来唯一一次发言权” , “是他成了杀人犯后得到的”:“你们要能早一点提到我的话,也许我今天不会落到这种地步,丽达极力想把我从绞架上救下来,她对各位讲了我一生的遭遇,各位已经彻底了解我了。我承认,我是流浪汉,是贼,是罪犯,总而言之是个坏人,我不想再为自己做什么陈护。我一生做了很多犯法的事情,现在我只有等待着判决,你们有权力判处我任何刑罚,但是你们判处我一个人,并不能拯救那成千上万的穷人,他们很多人还会遭受到像我这样悲惨的命运。你们判处我
15、一个人并不能消除犯罪的根源。我像我这样忍受着贫穷和饥饿的人,还有成千上万。现在你们不用为我想,你们想想这些孩子,想想贫民窟的那些孩子,你们要想想你们的孩子,不要让你们的孩子将来也成了罪犯,像我这样站在被告席上受审,我小的时候也是天真活泼清白无罪的,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的母亲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也能做个好妈妈。她常常说:好孩子,要好好念书,长大了好当律师,然后再像你父亲那样去当法官。 我知道法庭会怎样处理我,我等待你们最后的判决,接着,现在我很想听一听,你的良心会让你说什么。 ”这一场“法律与良心的审判”确是震撼人心,发人深省。四、“天使”丽达与“魔鬼”扎卡影片中除了拉恭父子之外,
16、还有两个重要人物,那便是丽达与扎卡,两个相反的代表人物:一个是“天使” ,一个是“魔鬼” 。丽达是拉兹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给了他希望和爱,是美好的象徵。儿时的拉兹在学校认识了丽达,两人结下了友谊。丽达生日,拉兹没有钱送她礼物便摘了一朵鲜花送她,并说以后一定要送她真正的礼物,比这贵重的,丽达说:“谢谢你!不过,那不会比这更贵重的。 ”当时的丽达还是个孩子,心地如此纯洁。几年后,当她也长大成人,已经是一个气质优雅的贵族小姐了,并且即将成为一名律师,可见她虽然成长条件优越也依然勤奋努力。当她从拉兹母亲那了解到拉兹的真实状况时,依然坚守自己的爱情,下面是她从拉兹家出来后和拉兹见面时的一段对话:“现在你了
17、解我了吧?我是个贼,我是个低下的流浪汉”“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拉兹,我还和从前一样爱你!”“爱我?你是高贵的小姐,我是流浪汉,你是在富贵人家教养大的,我是在监狱里长大的,我们不是一样的人,你怎么能爱我呢?”“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能你肯改过,我能帮助你,拉兹,你必须开始新的生活,这完全看你肯不肯下决心了。 ”“不,丽达,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过去的一切我怎么能忘掉呢?我受到的污辱,我尝到的痛苦,想起来太可怕,你真的能了解吗?我没有父亲,甚至他叫什么名字我都不知道啊,丽达,就为了这件事情,我这一生成了罪人。我这一生啊!完了,丽达一切都完了丽达,你为什么不说话?我们该永远的分离了,我得走另一条路,我是不
18、值得你爱的人你把我忘掉吧!”“我认为你是个很刚强的人,你拿出勇气来重新做人吧!”“我是想重新做人,可是很难做呀!生活总逼着我往老路上走,就因为我做过贼工厂,把我赶出来不要我丽达,我一个人有什么办法?我一个人有什么办法呀,丽达”“你不是一个人,拉兹,你有母亲和我,帮助你!”“你帮助我?帮助流浪汉?”“是的!我永远和你在一起,你是我的。不管谁说什么我也是爱你,这就是我的真心话!”“丽达,可是你忘了我有过个名誉”“我帮助你洗掉这个坏名誉,我的拉兹”这段感人至深的对话不但体现了两人真挚的爱情,也体现了丽达的善良和对爱情的忠贞。即便到最后,拉兹越走越远,被判刑入狱,她依旧守候着他,等待他出狱。丽达是这部
19、影片中美好的爱情和人道主义的典范代表。拉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魔鬼”扎卡,他将原本善良勤劳的拉兹推向犯罪的深渊,毁了他的人生,是他悲剧人生的直接推动力。扎卡原本也是个好人,但却因为他的祖父和父亲是强盗就被拉恭纳特法官认定是强盗,并被关进了监狱,好人扎卡由此被逼成了“魔鬼”扎卡,并绑架了拉恭纳特法官怀有身孕的妻子里列报仇:“有一年我被抓了去,你丈夫斯达纳特给我捏造了个罪名,其实那时候我什么罪也没有,什么罪也没有,就因为我是强盗的儿子,就把我关到监狱里去,是你丈夫断送了我的一生,我今天要报仇,我要报仇!”仇恨泯灭了他的良心,他故意放走了里列,却在城中散布谣言,逼拉恭纳特将怀孕的妻子赶出家门,
20、流落街头。后又故意找上拉恭纳特无辜的儿子拉兹施加报复。当小拉兹恳求他给自己找个做工的地方时,他恶狠狠地对小拉兹吼道:“你不会去偷? 对了,对了,对了,去偷,去偷,去抢!去杀人,去放火,像我这样,一直干到死!”此时的扎卡早已丧失理性和善良,成为了一个可怕的“魔鬼”!于是他将小拉兹“培养”成一个小偷,就为报复其父亲犯下的错误,牺牲了一个无辜孩子本该美好的人生。当拉兹决心要做一个好人时,就因为丽达要过生日想要送给丽达一个像样儿的生日礼物时来向他借钱时,他说:“哦,你自己还以为你是一个好人,你想穿上套漂亮的衣服,再给她买上一点礼物,那些贵重的东西商店里卖,你可以去买呀!去买吧,没钱人家可不卖给你,你有
21、一千卢比吗?你要是想有这一笔钱,就得回到我这儿来,跟从前一样,去偷去抢,回来吧!”可怜的拉兹说:“ 不,不,我再也不想去偷了,我再也不想回到你这儿来了!”他又凶狠地吼道:“你想干什么去呢?不管是谁,只要是上了这条道,他永远也别再想回头,这个你还不明白吗?你这个坏印算是洗不掉的,你出去穿什么样的衣服,人家也会认得出来你是一个贼,你眼前的道只有一条,去偷,去抢,去杀人放火,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就这样,拉兹再一次行窃。当他被警察追捕逃到拉兹家,被拉兹的母亲里列认出时,他就露出凶狠残忍的面孔,意欲掐死里列!最后终于被正巧赶回家的拉兹用刀刺死。一方面,扎卡是被冤枉的无辜受害者,可另一方面,他也害了另一个无辜受害者拉兹。仇恨蒙蔽了他的双眼和原本善良的心,让他成了一个“魔鬼” 。五、结语流浪者是一部印度出品的家庭剧情片,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情节曲折离奇,通过一个复杂的故事昭示了一个极富哲理的社会问题“不管你出身于什么家庭,不管是怎样低下的家庭,如果在你的周围有爱情、慈爱和友谊,并有机会获得进步的话,你能完成巨大的事业。 ”(语出自该片导演:拉杰卡普尔)塑造了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反映了印度等级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了纯洁真挚的爱情和人道主义,曾多次获奖及各大奖项提名,是印度电影中不可多得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