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五年级期末考试技巧归纳.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36003 上传时间:2020-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期末考试技巧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期末考试技巧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期末考试技巧归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修辞手法主要有: 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比等。1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2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3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4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5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6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7 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8反问: 无

2、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表达方法:(1)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3)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5)记叙。记叙是写作中

3、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说明方法:1.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2.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列举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3.列数字: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4. 作比较: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类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5. 打比

4、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明。6. 画图表:是指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说明事物。修改病句: 1、成分残缺(用补) 2、用词不当(用换) 3、词语搭配不当(用换) 4、词序颠倒(用调和换) 5、重复累赘(用删) 6、指代不明(用改和换) 7、前后矛盾(用删和改) 8、不合事理(用改和删) 9、归类不当(用删)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

5、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阅读理解:阅读是关键:一般来说,先看阅读材料比较好,因为仔细研读阅读材料,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这是解答阅读题的至为关键的第一步。研读阅读原文,整体感知原文是因为所有阅读理解习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藏在原文之中的。这

6、是解答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如果有了这样清醒的意识,那么在解答问题时就不会担心找不到答案了。抓重点词句的解读:试卷中经常会有对文中关键词语意思或找近义词、反义词的题目,我们一般要从该词字面和上下文相结合,来准确解答。当出现对关键句子在文中作用的分析时候,可从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是结构方面,第二是内容表达方式方面。 从结构方面,要明确句子所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往往不相同。比如,一般说关键语句处在文章的开头,常常具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处在文章或段落的中间,则是或强调突出,或呼应上文、或承上启下,处在文章的结尾,往往有点题、照应开头、深化主题等作用。 从内容表达方式方面,句子若是使用了修辞手法

7、,可从修辞手法的作用方面来解答,比如采用比喻、拟人的句子是为了使文章生动形象,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强调,采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是为了增强文章气势等。循序渐进来解题:粗心和漏题是我们小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目时经常犯的错误,因为阅读理解后面一般都有好几个子题目排列在一起,这时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去“咬文嚼字”,仔细审清题后,应按照试题的顺序一一做答,这样不会漏题,还因为试题的安排,一般都是先易后难,先理解后感悟,因此,拿到试卷可以按试题的前后顺序去做。但遇到难题一时答不出来,千万不要停止不前,耗费时间,可以打个记号,等到全部完成试题后再回过头来逐一解决。作 文 写 作 方 法 :一 、 提 高

8、 认 识 事 物 和 表 达 事 物 的 能 力 。 我 国 著 名 教 育 家 叶 圣 陶 先 生 指 出 : 写 任 何 东西 决 定 于 认 识 和 经 验 , 有 什 么 样 的 认 识 和 经 验 , 才 能 写 出 什 么 样 的 东 西 来 。 反 之 ,没 有 表 达 认 识 的 能 力 , 同 样 也 写 不 出 好 作 文 。二 、 把 认 识 结 构 作 为 作 文 的 核 心 , 包 括 学 习 知 识 , 观 察 积 累 , 记 忆 储 存 , 训 练思 维 , 丰 富 想 象 , 培 养 情 感 , 锻 炼 意 志 ; 从 说 到 写 , 推 敲 修 改 , 多 读 勤 写 。三 、 树 立 大 作 文 观 , 听 、 说 、 读 、 写 有 机 结 合一 要 注 重 审 题 ; 二 要 明 确 写 作 目 的 , 立 意 要 新 ; 三 是 选 材 要 有 根 据 ; 四 要 讲 究谋 篇 技 巧 , 安 排 好 篇 章 结 构 ; 五 要 注 意 文 章 分 段 , 事 先 列 小 标 题 , 作 文 提 纲 ; 六 要注 重 文 章 写 法 , 因 文 用 法 ; 七 要 妙 用 语 言 , 用 思 想 调 遣 语 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