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说明:请将标明题号,解答过程写在答题纸上,本试卷共十一道题(共 4 页)(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选择填空题(每道小题 1 分本题共计 20 分)1、Pt(111) -22-O2 表示的含义为 。A:氧的排列与底层结构一样;B:氧在 Pt111面上排列的单胞为底层结构的两倍;C:氧在 Pt111面上排列的单胞为底层结构的四倍。2、均匀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过程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A:沉淀剂直接加入到待沉淀溶液中;B:待沉淀溶液直接加入到沉淀剂溶液中;C:待沉淀剂与沉淀剂母体充分混合,调节温度,使沉淀剂母体加热分解转化为沉淀剂。3、对于负载型金属催化剂来说,为获得高分散微晶金属催化剂,在制备
2、过程中,通过对负载在载体上的金属氧化物还原过程控制来获得最佳的金属粒径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下列哪种操作过程是正确的 A:在中低温下利用还原气体进行还原,还原气体的空速相对较高。B :加入一些水蒸气,同时升高还原温度,并在低空速下使还原气体充分与氧化物接触;C:还原并先用 N2 气先尽量催化剂中水分吹走,在不发生烧结的情况下尽量提高还原温度,同时加大还原气空速。4、对于半导体催化剂 ZnO 引入少量的 Al3+后,费米能级出现 A:下降;B:上升;C:不发生变化。5、催化剂焙烧温度的确定依据下列哪种方式更好些 A:热分析实验结果;B 干燥温度;C 氢氧化物分解温度。6、对于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金属
3、晶粒粒径大小对催化性有很大影响,在同样的热处理条件下列哪种制备方法金属的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 A:浸渍法;B:离子交换法 C:两种方法几乎没区别7、加氢脱硫催化剂大部分的活性相是过渡金属硫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金属与硫之间键相对较弱,同时硫电负性比氧小而原子半径大;B:硫化物有很好的稳定性,同时又不会引入其它杂质;C:硫化物加氢所需要的外加能量比氧化物低。8、利用固体酸的吡啶-TPD 曲线可以判断固体酸 A:酸强度;B:酸量;C:酸的类型厦门大学工业催化原理课程试卷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2003 年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考教师:贾立山 试卷类型:(A 卷/B 卷)29、过渡金属逸出功与 有很好的
4、关联性。A :电离能;B :生成焓;C:电负性10、金属的能带理论认为过渡金属和贵金属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与 d 空穴的多少有关。经磁矩测试 Fe、Co、Ni d 空穴分别为 2.2,1.7,0.6,适合加氢作为加氢的催化剂为 A:Fe;B:Ni;C:Co11、按 Boudart 等人总结归纳 Ni-Cu 合金催化剂出现结构敏感的催化过程可能是 A:C-C 键断裂;B :C-H 键断裂;C:H-H 键断裂。12、Langmuir 吸附模型与 BET 吸附模型中是单分子吸附的是 A:Langmuir;B:BET; C:都不是。13、非晶态催化剂在催化选择性加氢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使用
5、非晶态催化剂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反应温度不宜过高;B:反应压力不宜过高;C:反应时间不应过长。14、工业催化剂为适应反应工程的要求制成各种形状,有圆柱形,环形,球形,网状,粉末,及不规则形状(如三叶草,等) 。对流化催化裂化过程,适合的催化剂形状应当是 A:三叶草形,或蜂窝形;B:;圆柱形,丝网形,C:细粒或微球形。15、在催化氧化过程中经常用到钙钛矿催化剂,现在一般催化剂中所指的钙钛矿 ABO3中 A、所代表的含义是 A:A=Ca 2+,B=Ti 4+;B:A=稀土(特别是 La3+) ;B=过渡金属(M 3+) ;C:A=非金属(P 5+) ,B=碱土金属(Mg 2+)16、如果催化剂
6、因积炭而发生失活所需时间很长,达到一年以上,这时一般采用烧炭再生方式从工程化角度更为合理 A:固定床;B:滴流床;C:流化床。17、络合催化过程中的活化方式之一的氧化加成使中心金属离子发生 A:配位数增加,氧化态增加;B:配位数增加,氧化态减小;C 二者都减小。18、X、Y 型分子筛的区别在于 A:分别由 、 笼构成;B:是否有八面沸石结构;C:硅铝比不同。19、TPD、TEM、SEM、XPS、XRD,IR 作为催化剂表征手段,能提供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和晶体物相的两种表征方法是 A:TPD、TEM;B:XPS,XRD;C:SEM、IR。20、络合催化中的 18 规则是指 A:中心过渡金属最多可
7、容纳 18 个价电子;B:配位体本身的电子数;C:中心金属与配位体价电子总和。二、应用题(20 分每题 5 分)1、用 CO 来测定二种催化剂(A 和 B)的镍表面。已知 CO 在 A 催化剂上吸附态为 Ni=C-3O,在 B 催化剂上的镍的吸附态为 ,测定所耗 CO 体积 VA=VB。试求Ni CNi OSA/SB(分别为 A、B 催化剂中镍比表面积)2、用 NO 和 CO 为分子探针研究 Pt-Ru 催化剂中 Ru 加入的作用,在 IR 上测得:(1) 随 Ru%增加,NO 吸收峰(1800cm -1)相对于 CO 吸收峰(2070cm -1)强度增加;(2) 随 Ru%增加 NO 吸收峰
8、的位置向高波数位移;(3)CO 谱带随 Ru%增加强度变弱;(4)CO 峰随 Ru%增加向低波数位移。根据以上四点,试分析 Ru 的助催化作用(画出电子转移简图。3、半导体 ZnO 在氧气吸附之后电导比未吸附前低,现用 ZnO 作为 CO 氧化催化剂,反应时催化剂的电导增加。请问(1)若 O2 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 (2)若 CO 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分别提出增加催化剂的活性的措施。4、如下图 1、图 2 分别表示 Al2O3 和 SiO2-Al2O3 的吡啶吸附脱附测定表面酸性实验过程。请结合图中的红外数据,说明这两种催化剂表面的酸性情况并指数酸的种类(B 酸,L 酸)(图 1:Al 2O3
9、 吡啶吸附红外表征实验) (图 2:SiO 2-Al2O3 吡啶吸附红外表征实验)三、 (5 分)在 Pt/-Al 2O3(卤化) (注:卤化利用 Cl-,F- 等取代氧化铝中的 OH 基而使酸性增加)催化剂上进行的反应如下反应:主反应: (1) (2) (3)副反应: +请问:(1) 主反应中各步反应的类型,所需催化功能。(2) 催化剂的类型,催化剂中各组分的作用。4用 Pt-Sn/-Al 2O3(卤化)代替 Pt/-Al 2O3(卤化)后活性、选择性均提高。试指出主反应可能的控制步骤,并解释造成上述结果的可能原因。四、 (5)以合成氨催化剂为例简述催化剂研发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五、 (5
10、分)将下列催化剂与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用线连结起来C2H4C24O2COH2OS2COCO2H3CHOH2 Pt/Fe2O3-Cr2O3-K2O+ CoO-MoO3/-Al2O3+ +1/2O2 -Al23Ag/-l2O3PdCl2-ul2/HCl六、 (7 分)画出 TiO2 光催化金属改性的原理示意图,简述其基本原理及在工程上应用主要需解决的问题。七、 (8 分)半导体 ZnO 在氧气吸附之后电导比未吸附前低,现用 ZnO 作为 CO 氧化催化剂,反应时催化剂的电导增加。请问(1)若 O2 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 (2)若 CO 的吸附为控制步骤时,分别提出增加催化剂的活性的措施。八、(5 分)
11、 丙烷芳构化是催化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在拟采用钠型丝光沸石制备稀土镧型丝光沸石,要求含有大量 L 酸的同时应有少许的 B 酸。 (1)请写出制备过程(2)画出上述所制备催化剂的吡啶吸附红外谱图并标出 L 酸和 B 酸的相对位置。九、 (10 分)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的变换反应历程为:H2OSOSCO H2CO2OSS+ + + (1)(2)为活性中心,按 Langmuir 吸附模型,推导(1)为控制步骤的动力学方程S十、 (10 分)BET 公式中 Vm 的含义是什么?设计并推导00 )()(PVPVm出求催化剂比表面的计算公式。十一(5 分)现将 95%的 TiO2 与 5%ZnO 组成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请利用 Tanable 模型判断催化剂表面酸性情况并画出模型结构图。 (已知:在 TiO2 中 Ti 配位数是 6,氧的配位数 3;在 ZnO 中 Zn 配位数是 4,氧的配位数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