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当那一纸宣告死亡的纸呈现在眼前时,会想到什么?从一般理论而言,首先是惊讶,带着情绪上的悲伤,紧接着这种悲伤会转化成难以抑制的愤怒,最后变得恐惧。这种对死的恐惧转化成对生的强烈渴求。于是,我们到处祈求帮助。我们会询问医生,怎样才能活得更久。我们的愿望从彻底拯救,变成延长至某个年岁,最终沦落到祈望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这是常态,中国的医疗费用,一辈子有百分之四十花在了临死前的半年,甚至是临死前的一周,我们用尽各种非常手段,然而花再多的钱难救必死之人。我们追求生命的长度往往高于去追求生命的质量。对,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许知道病危的那一刹那,也经历了如此悲伤到恐惧的转化。但我终究不愿意就这
2、么如芸芸众生,在最后的时间里,用针管结束余生。接着我需要考虑很多。我需要花上一点时间来计划这最后的三天。需要提及的是,我不能让我的家人了解这件事情。否则,我将注定在他们的哭泣声中,死在医院的病床上,浑身插满令人煎熬的管子。这个社会,思想观念与舆论压力,会迫使人改变航线。若他们声泪俱下,纵使我百般拒绝,终会躺在那白花花的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病床上等待死亡。再接着我开始考虑梦想。我曾经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想,依然还是遥不可及。实际的,姑且算作梦想的,可能便是旅游吧。平生有太多想去的国家。但回头想想,与其将大把的时间花费在舟车劳顿之中,倒不如就近取材。是的,重游身边的风景。这种感觉就像是,当你在琳琅满目的
3、外卖中踌躇不定很久后,最终还是决定下一次楼,去食堂简简单单的点上一份简餐。生活奇妙之处便是,你可能会吃厌某家外卖,于是你难以再重拾它,你可能会吃厌食堂日复一日不变的菜色,但你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抛弃它。其实我想说的,还是平淡。我们在经历了悲伤恐惧之后,现在应是平静的。逛一逛散步了好似无数次的公园,走一走称之为必经之路的大道。一天的时间重新体验从前因为日复一日而忘记张望其美好的生活。会问自己, “从前我怎么就没有发现” 。当看到一片深绿的叶片,不再介意它披着一层薄薄的灰尘,第一次发现这种源自生命的绿色多么美好;当你经过一栋楼房,不再抱怨清晨早课的铃响,甚至有一种冲动,在那个睡了好多节课的教室里认
4、真听一次老师的演讲。是的,我将会在这一天,重新看待这个世界。当我回到家,看见餐桌上一盘盘美味的菜,全是我的喜爱。我知道这时候我应该忏悔。成长至今,在父母的荫蔽下摔了甚少的跤。我也并不算什么不孝。下过厨房,洗过碗,做过家务,洗过衣服。倒是还帮妈妈洗过头。也许在我走后的很多年后,母亲仍会记得那个满手白花花泡沫的我。但现下,我倒是愿意这样静静的什么都不做,隐瞒所有可能催促泪水的悲伤,再听一次母亲最真切的抱怨,抱怨我这个早就成年的小大人坐着什么都不动。再尝一次父亲精心准备的晚餐,在心中擦一把泪水,并永远记住那个味道。第二天,在我醒来的时候。桌上定是弟弟给我买好的早餐。他会早早起床跑去很远,只为给我买我
5、最爱吃的锅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弟弟。而我并不是这世界上最好的姐姐。但在他的心中,也许我是。真是惭愧。我会带着他去做陶艺。他还没有玩过陶土,我也一直没有带他去过。他之前吵着闹着想去了很久,不知为什么我一直都没答应。我和他会完成一件最简单的作品,直到很久以后,每当他想念我的时候,至少它记录着我曾经来到这个世界过。第三天,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捧起那本还未看完的穆斯林的葬礼 。就像是在最后了结一件事情。把别人的人生在脑中上演一遍。再在最后的最后,回到家回到我温暖的床上,安静的等待死亡。我会开始回忆。我没有什么,也没有必要去追求些什么,那些无法真切带进棺材的东西不要也罢。我把十九年的光阴在脑海中重复上演。
6、就像是又活了好几遍。我会在记忆的某个细枝末节中发现一些别样的东西,那些真实存在却总被忽略的故事。那种十八岁看十岁的感觉。但我并没有死。我安静的睡到了天亮。当我醒来的时候,我会多么感谢我还活着。我不会去抱怨这虚惊一场。好在,我的家人还和往常一样。对这一切并不知晓。那一定是我最煎熬却是最充实的三天。我想从今天起,我会学会在每天做点小事,让父母在晚年回忆时,记得他们那个孝顺的女儿,而不会在只剩三天时只能默默无为,惭愧曾经。我想从今天起,我会学会多看几眼路边,生活平淡之中自有乐趣。我想从今天起,我会好好计划我的梦想,别等到只剩三天光阴无力追逐。我想,我可能是会变了不少。假如生命只剩下三天(文艺版,部分
7、想法具体化)那一瞬间思绪万千。无数件或大或小的事闪过脑海。全是,我想做什么。平生有太多未完成的夙愿,尤其对一个尚未入世,黄毛未褪的丫头而言。三天的时间摆在眼前时,唯有太多说不完的欲想。我向往冰岛。那是一个唯一没有常备军队的国家,是一个用一纸图片可以换来不灭向往的国家。也许某一天,或者当我还剩三天美好光阴的时候,我会在最后一天登临这个蓝色的国度,安详在它蓝色的天空之下。闭上我永不睁开的双眼。我还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但我的思绪却发现抓不住任何一件。任何一个我想去的地方回归现实。才发现能抓住的唯有现实。往这骨感的现实里说,最后的三天也许应是最为平淡却充满意义的三天。第一天,在故乡,早早便起了床。日
8、复一日的日子决心再走一遍。和往常一样在某个点点上一份不算丰盛的早餐,会不会发现,这世上的人啊,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中,无法静静地享受一份简餐。对,以前我定不会这么想。我会在每天必经的路上发现许多我不曾注意的东西。它们藏在某个阳光找不到的角落里。我会在每天必经的路上回眸一笑,哦,原来街边的那片土地翻新了许久。我会在每天必经的路上唱一首舒缓的歌,那是我带着耳机时常听的歌。我会在这必经之路上干许多许多的事,那些我曾几何时骑着车一闪而过的事。所有熟悉的街。过去嗤之以鼻的走烂的道路才发现别有洞天。旧时的老牌坊的破败,那时嘲笑了多久,才看到,朽木中是屹立不倒。有些哭笑不得,只剩三天光阴的自己曾经想法幼稚。那
9、是知道自己生命将近的开始,还会哀叹,还会不满,还会触景生情,自怜自艾。那天下午,夕阳西下。这是第一次看完一场日落。阳光拉长身影,仿佛是想把最后短暂的生命拉长。这时候,浮躁的心姑且变得平淡。忘记了抱怨,学会享受宁静,才发现风景一直就在身边。晚上的时候,开始反思。过去十九年光阴,颤颤巍巍,都干了些什么。倒是在感谢这白日里笃定了心境,于是于深夜里便少了份懊悔。彼时,也许窗外会传来些许声响,渐渐伴着它入睡。第二天醒来,早餐正好。那是我最爱的锅贴。是弟弟起早去很远的地方买的,因为那家的锅贴最好吃。我记得弟弟不久前吵着闹着要去做陶艺。我是该带他去一次。手捧一抔土。记录下我彼时的心情。在那只旋转捏成的杯子上
10、刻下我的名字。送给他,这样,我会永远陪着他。回到家中。迎接我的是一桌最爱的家常菜。父亲的厨艺深刻在脑海里。我曾经多么大快朵颐,狼吞虎咽。到如今,最后一次细嚼慢咽。父亲和母亲一定会觉得奇怪,这时我得打一个幌子, “吃慢点有助消化!”夜晚,不再别别扭扭被母亲拉着散步。看母亲洗碗的背影,告诉自己不要动。若是突然间孝顺会不会引起敏感的母亲多疑?这时才是真正的懊悔,那个逐渐老去的背影,擦拭了多少双夹啄美味的餐具。而我那雪白的双手,在我离开这个家踏上求学之路后,又提起过什么?第三天,也许是最平淡的一天。拿起那本搁置已久的穆斯林的葬礼直至天黑。一杯咖啡,苦涩与甜。当我闭上眼睛的那一刻,生命的源头是一声啼哭,生命的尽头终归平淡。三天,不会是“我想做什么”而是“我没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