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一、设计任务 .11.1 课程设计要求 11.2 课程设计题目 11.3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 2二、问题分析 .32.1 节点设置及分类 32.2 参数求取 32.3 计算方法 4三、问题求解 .73.1 等值电路的计算 73.2 画出系统等值电路图: .73.3 潮流计算 8四、误差分析 .27五、心得体会及总结 .36附录: 37参 考 文 献 .37程序 .371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1.1 课程设计要求1、在读懂程序的基础上画出潮流计算基本流程图2、通过输入数据,进行潮流计算输出结果3、对不同的负荷变化,分析潮流分布,写出分析说明。4、对不同的负荷变化,进行潮流的调节控
2、制,并说明调节控制的方法,并列表表示调节控制的参数变化。5、打印利用 DDRTS 进行潮流分析绘制的系统图,以及潮流分布图。1.2 课程设计题目系统图:两个发电厂分别通过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与四个变电所相连。变电所 1 变电所 2 变电所 3 变电所 435kV 母线 10kV 母线 35kV 母线 10kV 母线一次侧电压 220kV 一次侧电压 220kV母线 1母线 3母线 2线路长为 100km 线路长为 50km 线路长为 90km 线路长为 100km2*QFQ-50-2 2*QFS-50-2 TQN-100-22*TQN-100-2。 。 。 。 。 。 。 。 。 。 。 。线路长
3、为 80km。 。 。 。 。 。 。 。 。 。 。 。电厂一 电厂二2发电厂资料:母线 1 和 2 为发电厂高压母线,发电厂一总装机容量为( 300MW ) ,母线 3 为机压母线,机压母线上装机容量为( 100MW ) ,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分别为 50MW 和20MW;发 电厂二总装机容量为( 200MW ) 。变电所资料:(一) 变电所 1、2、3、4 低压母线的电压等级分别为:35KV 10KV 35KV 10KV(二) 变电所的负荷分别为:60MW 40MW 70MW 50MW (三) 每个变电所的功率因数均为 cos=0.85 ;(四) 变电所 1 和变电所 3 分别配有两台容量
4、为 75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 414KW,短路电压(%)=16.7 ;变电所 2 和变电所 4 分别配有两台容量为 63MVA 的变压器,短路损耗为 245KW,短路电压(% )=10.5;输电线路资料:发电厂和变电所之间的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及长度标于图中,单位长度的电阻为,单位长度的电抗为 ,单位长度的电纳为 。17.00.42S-610*2.781.3 课程设计基本内容1. 对给定的网络查找潮流计算所需的各元件等值参数,画出等值电路图。2. 输入各支路数据,各节点数据利用给定的程序进行在变电所在某一负荷情况下的潮流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3. 跟随变电所负荷按一定比例发生变化,进
5、行潮流计算分析。1) 4 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增大;2) 4 个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下降3) 1 和 4 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下降,而 2 和 3 号变电所的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上升;4. 在不同的负荷情况下,分析潮流计算的结果,如果各母线电压不满足要求,进行电压的调整。 (变电所低压母线电压 10KV 要求调整范围在 9.5-10.5 之间;电压35KV 要求调整范围在 35-36 之间)5. 轮流断开支路双回线中的一条,分析潮流的分布。 (几条支路断几次)6. 利用 DDRTS 软件,进行绘制系统图进行上述各种情况潮流的分析,并进行结果的比较。 37.
6、最终形成课程设计成品说明书。二、问题分析2.1 节点设置及分类节点号 位置 类型1 母线 1 平衡节点2,3 变电所 1 高、低压侧 PQ 节点4,5 变电所 2 高、低压侧 PQ 节点6,7 变电所 3 高、低压侧 PQ 节点8,9 变电所 4 高、低压侧 PQ 节点10 母线 2 PV 节点2.2 参数求取设定基准值 , ,所以 根据题目MVASB10KVUB20482BUSZ原始资料,计算发电厂、变压器及线路的参数。(1)运用下列公式计算变压器参数:PRNkT2XNKT2%(2)计算线路参数Y = jB / 2LjxrZ)((3)变电所负荷分别为:变电所 1 60+j37.184 MVA
7、 变电所 2 40+j24.790 MVA变电所 3 70+j43.382 MVA 变电所 4 50+j30.987 MVA(4)计算变压器分接头变比变压器有 5 个抽头,电压调节范围为 UN2*2.5%, UN对应分接头开始时设变压器高压侧接主接头,降压变压器 5 个分接头时的非标准变比 k*以备调压选用 9.021%)(01* k321203*486.0211%)5.(04* k45对变电所低压母线为 35KV 时,非标准变比与 10KV 时相同。将参数整理,见下表:首端号 末端号 阻抗有名值 阻抗标幺值 电纳有名值 电纳标幺值1 2 8.5+j20.1 0.0176+j0.0415 j0
8、.000556 j0.26911 4 4.25+j10.05 0.0088+j0.0208 j0.000278 j0.13461 6 7.65+j18.09 0.01584+j0.0374 j0.0005004 j0.242192 3 1.78+j53.885 0.00368+j0.1113 0 04 5 1.495+j40.335 0.00309+j0.0833 0 06 7 1.78+j53.885 0.00368+j0.1113 0 06 8 6.8+j16.008 0.0140+j0.0331 j0.0004448 j0.21538 9 1.495+j40.335 0.00309+j0
9、.0833 0 08 10 8.5+j20.1 0.0176+j0.0415 j0.000556 j0.26912.3 计算方法利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求解,用 MATLAB 软件编程,可以求解系统潮流分布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对参数进行调整,通过调节变压器变比和发电厂的电压,求解出合理的潮流分布,最后用 PSAT 进行潮流分析,将两者进行比较。1、牛顿拉夫逊法概要首先对一般的牛顿拉夫逊法作简单说明。已知一个变量 X 函数为:0)(Xf到此方程时,由适当的近似值 出发,根据:)0(X,.21()()1( nfXnn反复进行计算,当 满足适当的收敛条件就是上面方程的根。这样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牛顿拉夫逊法
10、。这一方法还可以做下面的解释,设第 次迭代得到的解语真值之差,即n的误差为 时,则:)(nX0)(nXf把 在 附近对 用泰勒级数展开)(nf) 0.)(!2)()( nnn XfXfX上式省略去 以后部分 2 0nn5的误差可以近似由上式计算出来。)(nX )(nXf比较两式,可以看出牛顿拉夫逊法的休整量和 的误差的一次项相等。用同样的方法考虑,给出 个变量的 个方程:n0),(2121nnnXf 对其近似解 得修正量 可以通过解下边的方程来确定:11 nnnnnn XxfxfxfxfXf 2121212121),(式中等号右边的矩阵 都是对于 的值,称为雅可比nf n,1(JACOBI)矩
11、阵。按上述得到的修正向量 后,得到关系式:nX,21nnX这比 更接近真实值。这一步在收敛到希望的值以前重复进行,n,21一般要反复计算满足 11121211 ,max nnnn XXX为预先规定的小正数, 是第 n 次迭代 的近似值。nn2、牛顿法的框图及求解过程(1)用牛顿法计算潮流时,有以下的步骤:给这各节点电压初始值 ;)0(,fe将以上电压初始值代入公式,求修正方程的常数项向量 ;)0(2)0()(,VQP将电压初始值在带入上述公式,求出修正方程中系数矩阵的各元素。6解修正方程式 ;)0()(,fe修正各节点电压 , ;)0()()1(e)0()()1(ff将 , 在带入方程式,求出
12、 ;)1(e)(f )1(2)()(,VQP检验是否收敛,即 )(,maxki如果收敛,迭代到此结束,进一步计算各线路潮流和平衡节点功率,并打印输出结果。如果不收敛,转回进行下次迭代计算,直到收敛为止。(2)程序框图如下:7启动输入原始数据形成节点导纳矩阵分解各节点初始电压的实部和虚部迭代次数 K=0求 PQ 节点的 , ,求 PV 节点的 ,)(kiP)(kiQ)(kiP)(kiU置节点号 i=0雅克比矩阵是否形成,in求得雅克比矩阵各元素 )(kijH)(kijN)(ijJ)(kijL)(kijR)(ijS增大节点号 i=i+1 把雅克比矩阵单位化求解修正方程,得 ,)(kie)(kif求
13、解最大修正量 ,max)(|ki max)(|kif是否收敛 回带各电压新值,K=K+1计算输出电压大小及相角,节电功率及支路损耗停止否是否是三、问题求解3.1 等值电路的计算电压是衡量电力系统电能质量的标准之一。电压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人身8及其用电设备产生重大的影响。保证用户的电压接近额定值是电力系统调度的基本任务之一。当系统的电压偏离允许值时,电力系统必须应用电压调节技术调节系统电压的大小,使其维持在允许值范围内。本文经过手算形成了等值电路图,并编写好了程序得出节点电压标幺值,使其满足所要求的调整范围。我们首先对给定的程序输入部分作了简要的分析,程序开始需要我们确定输入节点数、支路数、平衡
14、母线号、支路参数矩阵、节点参数矩阵。(1)为了保证整个系统潮流计算的完整性,我们把凡具有母线及发电机处均选作节点,这样,可以确定有 10 个节点,节点号见等值电路图。(2)确定完节点及编号后,各条支路也相应确定了,我们对网络中各支路参数进行了计算。根据所给实际电路图和题中的已知条件,有以下公式计算各输电线路的阻抗和对地支路电容的标幺值和变压器的阻抗标幺值。选择电压基准值为 和功率基准值 所以0BUKV10BSMVA48BUZS3.2 画出系统等值电路图:( 注 1:图中数据均为有名值,且已归算到 220kV 侧 )( 注 2:节点 1 处发电厂机压母线存在 20-50MW 负荷 )3.3 潮流
15、计算3.3.1 B1、B2 矩阵的形成:B1 矩阵: 1、支路首端号;2、末端号;3、支路阻抗;4、支路对地电纳95、支路的变比;6、支路首端处于 K 侧为 1,1 侧为 0B2 矩阵: 1、该节点发电机功率;2、该节点负荷功率;3、节点电压初始值4、PV 节点电压 V 的给定值;5、节点所接的无功补偿设备的容量6、节点分类标号根据所求参数,以及 B1 矩阵的含义,列写 B1 矩阵如下:B1=1 2 8.5+20.1i 0.000556i 1 0; 1 4 4.25+10.05i 0.000278i 1 0; 1 6 7.65+18.09i 0.0005004i 1 0;2 3 1.78+53
16、.885i 0 0.909 1;4 5 1.495+40.335i 0 0.909 1;6 7 1.78+53.885i 0 0.909 1;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 0.909 1;8 10 8.6+20.1i 0.000556i 1 0;由各个变电所负荷功率可以计算出总功率为 220MW,而发电厂一、二的总装机容量分别为 300 MW 和 200 MW。为了减小线路上的损耗,令发电机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 1.05 倍,且发电厂二投运容量 150MW。根据前面叙述的节点分类,形成 B2 矩阵如下:B2=0 0 231
17、 231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40+24.789i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70+43.382i 2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 220 0 0 2;150 0 231 231 0 3;3.3.2 编写程序并运行从结果中可以观察到各个节点电压标幺值和有名值分别为:节点 1 2 3 4 5 6 7 8 9 10标幺 1.05 1.0284 1.0897 1.0428 1.1275 1.0313 1.0855 1.0332 1.111
18、4 1.05折算到有名值以后,可以观察到节点3、5、7、9的电压都与题目给定的范围相比偏高,因此调节变压器分接头电压,通过对系统进行多次调整,最终得到合理结果。调节方法:调节方法 电厂 1 电压 电厂 2 电压 变电所 1 变电所 2 变电所 3 变电所4未调整 1.05 1.05 0.909 0.909 0.909 0.909调整后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10调节后的矩阵B1=1 2 8.5+20.1i 0.000556i 1 0; 1 4 4.25+10.05i 0.000278i 1 0; 1 6 7.65+18.09i 0.0005004i
19、1 0;2 3 1.78+53.885i 0 0.932 1;4 5 1.495+40.335i 0 0.955 1;6 7 1.78+53.885i 0 0.932 1;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 0.932 1;8 10 8.5+20.1i 0.000556i 1 0;B2=0 0 224.4 224.4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40+24.789i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70+43.382i 2
20、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 220 0 0 2;150 0 224.4 224.4 0 3;调节结果:节点 1 2 3 4 5 6 7 8 9 10未调整 1.05 1.0284 1.0897 1.0428 1.1275 1.0314 1.0856 1.0334 1.1116 1.05调整后 1.02 0.9971 1.0254 1.0125 1.0387 0.9999 1.0204 1.002 1.0482 1.02由上表观察到,进行最后一次调节时节点 3,5,7,9 的电压均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对线路损耗进行分析,统计每次调整后各个支路的有功损
21、耗,记录于下表:功率损耗 未调整 调整后(1,2)支路 0.727615-27.3438i 0.789029-25.5101i(1,4)支路 0.158455-14.3588i 0.170404-13.4931i(1,6)支路 0.65556-24.6796i 0.735023-22.9674i(2,3)支路 0.15431+4.6714i 0.17428+5.2757i(4,5)支路 0.053811+1.4518i 0.063406+1.7107i(6,7)支路 0.21169+6.4084i 0.23957+7.2523i(6,8)支路 1.36233-19.7314i 1.43965-
22、18.1786i(8,9)支路 0.086526+2.3345i 0.097268+2.6243i(8,10)支路 3.67251-20.6141i 3.83185-18.4454i总损耗 7.0828 -91.8616i 7.5405 -81.7315i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变压器分接头的调高有功损耗逐渐增大,符合实际情况,而最终调节使得电压在规定范围内时,有功损耗增加了0.4577MW,相对与实际损耗7.5405MW小很多,可以认为是合理的。11具体的潮流分布见下表: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 Si 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 SjS(1,2)=60.9633+16.9497i S(2,1)=-60.1743
23、-42.4597iS(1,4)=40.2338+13.0066i S(4,1)=-40.0634-26.4997iS(1,6)=-23.6566+52.8119i S(6,1)=24.3917-75.7794iS(2,3)=60.1743+42.4597i S(3,2)=-60-37.184iS(4,5)=40.0634+26.4997i S(5,4)=-40-24.789iS(6,7)=70.2396+50.6343i S(7,6)=-70-43.382iS(6,8)=-94.6312+25.1451i S(8,6)=96.07088-43.32365iS(8,9)=50.0973+33.6
24、113i S(9,8)=-50-30.987iS(8,10)=-146.1682+9.712369i S(10,8)=150-28.15778i各节点的功率S 为( 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7754 + 0.8277i -0.0000 - 0.0000i -0.6000 - 0.3718i -0.0000 - 0.0000i -0.4000 - 0.2479i -0.0000 - 0.0000i -0.7000 - 0.4338i 0.0000 - 0.0000i-0.5000 - 0.3099i 1.5000 - 0.2816i得到的各节点的电压标幺值,电压角度,节点注入无功,支路首端无功
25、如图123.3.3 4 个变电所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增大由于变电所负荷以 2%的比例增大,所以各个变电所负荷变为:变电所 1 61.2+j37.92768 MVA 变电所 2 40.8+j25.2858 MVA变电所 3 71.4+j44.24964 MVA 变电所 4 51+j31.60674 MVA相应地, B2矩阵变为:B2=0 0 224.4 224.4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1.02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40+24.789i)*1.02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70+43.3
26、82i)*1.02 2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1.02 220 0 0 2;150 0 224.4 224.4 0 3;将程序中的 B2 矩阵替换后,运行并进行调节,此系统经过调节后达到要求,对应的调节方法和结果见下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 电厂 1 电压 电厂 2 电压 分接头 1 分接头 2 分接头 3 分接头 4上升前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整后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节结果: 节点电压 1 2 3 4 5 6 7 8 9 10上升前 1.02
27、0.9971 1.0254 1.0125 1.0387 0.9999 1.0204 1.002 1.0482 1.02调整后 1.02 0.9964 1.0237 1.0123 1.038 0.9993 1.0185 1.0014 1.0471 1.02由上表观察到,进行最后一次调节时节点 3,5,7,9 的电压均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对线路损耗进行分析,统计每次调整后各个支路的有功损耗,记录于下表:功率损耗 上升前 调整后(1,2)支路 0.789029-25.5101i 0.826405-25.4043i(1,4)支路 0.170404-13.4931i 0.177975-13.4726i(
28、1,6)支路 0.735023-22.9674i 0.730475-22.9637i(2,3)支路 0.17428+5.2757i 0.18192+5.5072i(4,5)支路 0.063406+1.7107i 0.066051+1.782i(6,7)支路 0.23957+7.2523i 0.25015+7.5727i(6,8)支路 1.43965-18.1786i 1.40951-18.2251i(8,9)支路 0.097268+2.6243i 0.10142+2.7364i(8,10)支路 3.83185-18.4454i 3.82595-18.4448i总损耗 7.5405 -81.73
29、15i 7.5699 -80.9123i由电压和功率损耗可以观察到,最后一次的电压和有功损耗均符合题目要求,13负荷增加时,有功损耗也增加了,可认为是合理的。具体的潮流分布如下: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 Si 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 SjS(1,2)=62.2083+18.0305i S(2,1)=-61.3819-43.4348iS(1,4)=41.044+13.5942i S(4,1)=-40.8661-27.0668iS(1,6)=-21.2825+53.396i S(6,1)=22.013-76.3598iS(2,3)=61.3819+43.4348i S(3,2)=-61.2-37.9277i
30、S(4,5)=40.8661+27.0668i S(5,4)=-40.8-25.2848iS(6,7)=71.6502+51.8223i S(7,6)=-71.4-44.2496iS(6,8)=-93.6631+24.5375i S(8,6)=95.07263-42.76255iS(8,9)=51.1014+34.3431i S(9,8)=-51-31.6067iS(8,10)=-146.1741+8.419449i S(10,8)=150-26.86426i各节点的功率 S 为( 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8197 + 0.8502i 0.0000 + 0.0000i -0.6120 - 0
31、.3793i -0.0000 + 0.0000i-0.4080 - 0.2528i 0.0000 + 0.0000i -0.7140 - 0.4425i 0.0000 + 0.0000i-0.5100 - 0.3161i 1.5000 - 0.2686i得到的各节点的电压标幺值,电压角度,节点注入无功,支路首端无功如图:143.3.4 4 个变电所负荷同时以 2%的比例下降由于变电所负荷以 2%的比例下降,所以各个变电所负荷变为:变电所 1 58.8+j36.44032 MVA 变电所 2 39.2+j24.29322 MVA变电所 3 68.6+j42.51436 MVA 变电所 4 49+
32、j30.36726 MVA相应地, B2 矩阵变为:B2=0 0 224.4 224.4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0.98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40+24.789i)*0.98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70+43.382i)*0.98 2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0.98 220 0 0 2;150 0 224.4 224.4 0 3;将程序中的 B2 矩阵替换后,运行并进行调节,对应的调节方法和结果见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 电厂 1 电
33、压 电厂 2 电压 分接头 1 分接头 2 分接头 3 分接头 4下降前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整后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节结果见下表: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下降前 1.02 0.9971 1.0254 1.0125 1.0387 0.9999 1.0204 1.002 1.0482 1.02调整后 1.02 0.9977 1.0271 1.0127 1.0393 1.0005 1.0222 1.0025 1.0494 1.02由上表观察到,进行最后一次调节时节点 3,5,7
34、,9 的电压均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对线路损耗进行分析,统计每次调整后各个支路的有功损耗,记录于下表:功率损耗 下降前 调整后(1,2)支路 0.789029-25.5101i 0.752679-25.6133i(1,4)支路 0.170404-13.4931i 0.16301-13.5131i(1,6)支路 0.735023-22.9674i 0.741572-22.9663i(2,3)支路 0.17428+5.2757i 0.16682+5.0501i(4,5)支路 0.063406+1.7107i 0.060819+1.6409i(6,7)支路 0.23957+7.2523i 0.2292
35、6+6.9401i(6,8)支路 1.43965-18.1786i 1.47006-18.1314i(8,9)支路 0.097268+2.6243i 0.09321+2.5148i15(8,10)支路 3.83185-18.4454i 3.83828-18.4447i总损耗 7.5405 -81.7315i 7.5157 -82.5228i由电压和功率损耗可以观察到,最后一次的电压和有功损耗均符合题目要求,负荷减少时,有功损耗也减少了,可认为是合理的。具体的潮流分布如下表各节点的功率 S 为( 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7312 + 0.8054i -0.0000 + 0.0000i -0.5
36、880 - 0.3644i 0.0000 + 0.0000i-0.3920 - 0.2429i -0.0000 - 0.0000i -0.6860 - 0.4251i 0.0000 + 0.0000i-0.4900 - 0.3037i 1.5000 - 0.2944i得到的各节点的电压标幺值,电压角度,节点注入无功,支路首端无功情况各条支路的首端功率Si 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SjS(1,2)=59.7195+15.8771i S(2,1)=-58.9668-41.4905iS(1,4)=39.4238+12.421i S(4,1)=-39.2608-25.9341iS(1,6)=-26.0276
37、+52.2385i S(6,1)=26.7692-75.2048iS(2,3)=58.9668+41.4905i S(3,2)=-58.8-36.4403iS(4,5)=39.2608+25.9341i S(5,4)=-39.2-24.2932iS(6,7)=68.8293+49.4545i S(7,6)=-68.6-42.5144iS(6,8)=-95.5985+25.7503i S(8,6)=97.06851-43.88162iS(8,9)=49.0932+32.8821i S(9,8)=-49-30.3673iS(8,10)=-146.1617+10.99956i S(10,8)=150
38、-29.44424i163.3.5 1、4 号变电所负荷同时下降 2%,2、3 号变电所负荷同时上升 2%当1、4号变电所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下降,2、3号变电所负荷同时以2%的比例上升,各个变电所负荷变为:变电所 1 58.8+j36.44032 MVA 变电所 2 40.8+j25.2858 MVA变电所 3 71.4+j44.24964 MVA 变电所 4 49+j30.36726 MVA相应地, B2 矩阵变为:B2=0 0 224.4 224.4 0 1;0 0 220 0 0 2;0 (60+37.184i)*0.98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40+2
39、4.789i)*1.02 220 0 0 2;0 0 220 0 0 2;0 (70+43.382i)*1.02 220 0 0 2;0 0 220 0 0 2; 0 (50+30.987i)*0.98 220 0 0 2;150 0 224.4 224.4 0 3;将程序中的 B2 矩阵替换后,运行并进行调节,对应的调节方法和结果见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 电厂 1 电压 电厂 2 电压 分接头 1 分接头 2 分接头 3 分接头 4变化前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整后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调节结果见下表
40、:节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变化前 1.02 0.9971 1.0254 1.0125 1.0387 0.9999 1.0204 1.002 1.0482 1.02调整后 1.02 0.9977 1.0271 1.0123 1.038 0.9996 1.0188 1.002 1.0489 1.02由上表观察到,进行最后一次调节时节点 3,5,7,9 的电压均在题目允许的范围内,对线路损耗进行分析,统计每次调整后各个支路的有功损耗,记录于下表:功率损耗 变化前 调整后(1,2)支路 0.789029-25.5101i 0.752679-25.6133i(1,4)支路 0.1
41、70404-13.4931i 0.177975-13.4726i(1,6)支路 0.735023-22.9674i 0.744601-22.9375i17(2,3)支路 0.17428+5.2757i 0.16682+5.0501i(4,5)支路 0.063406+1.7107i 0.066051+1.782i(6,7)支路 0.23957+7.2523i 0.24999+7.5677i(6,8)支路 1.43965-18.1786i 1.46095-18.1228i(8,9)支路 0.097268+2.6243i 0.093308+2.5174i(8,10)支路 3.83185-18.445
42、4i 3.8323-18.4454i总损耗 7.5405 -81.7315i 7.5447 -81.6743i具体的潮流分布如下表各节点的功率 S 为( 节点号从小到大排列):0.7754 + 0.8292i -0.0000 + 0.0000i -0.5880 - 0.3644i -0.0000 + 0.0000i-0.4080 - 0.2528i 0.0000 + 0.0000i -0.7140 - 0.4425i 0.0000 + 0.0000i-0.4900 - 0.3037i 1.5000 - 0.2825i得到的各节点的电压标幺值,电压角度,节点注入无功,支路首端无功情况各条支路的首
43、端功率Si 各条支路的末端功率SjS(1,2)=59.7195+15.8771i S(2,1)=-58.9668-41.4905iS(1,4)=41.044+13.5942i S(4,1)=-40.8661-27.0668iS(1,6)=-23.2189+53.4476i S(6,1)=23.9635-76.3851iS(2,3)=58.9668+41.4905i S(3,2)=-58.8-36.4403iS(4,5)=40.8661+27.0668i S(5,4)=-40.8-25.2848iS(6,7)=71.65+51.8173i S(7,6)=-71.4-44.2496iS(6,8)=
44、-95.6134+24.5678i S(8,6)=97.0744-42.69055iS(8,9)=49.0933+32.8847i S(9,8)=-49-30.3673iS(8,10)=-146.1677+9.805848i S(10,8)=150-28.25125i183.3.6 断开 1、2 支路双回线的一条时的潮流分析当断开 1、2 支路双回线的一条时,导致 B1 矩阵改变, ,其他参数不变。用 MATLAB 软件进行潮流计算进行调整。B1 矩阵变为B1=1 2 17+40.2i 0.000278i 1 0; 1 4 4.25+10.05i 0.000278i 1 0; 1 6 7.65
45、+18.09i 0.0005004i 1 0;2 3 1.78+53.885i 0 0.932 1;4 5 1.495+40.335i 0 0.955 1;6 7 1.78+53.885i 0 0.932 1;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 0.932 1;8 10 8.5+20.1i 0.000556i 1 0;将程序中的 B1 矩阵替换后,运行并进行调节,对应的调节方法和结果见表:调节方法:调节方法 电厂 1 电压 电厂 2 电压 分接头 1 分接头 2 分接头 3 分接头 4断线前 1.02 1.02 0.932 0.955 0.932 0.93219调整后 1.02 1.02 0.909 0.955 0.932 0.932即新 B1 矩阵为:B1=1 2 17+40.2i 0.000278i 1 0; 1 4 4.25+10.05i 0.000278i 1 0; 1 6 7.65+18.09i 0.0005004i 1 0;2 3 1.78+53.885i 0 0.909 1;4 5 1.495+40.335i 0 0.955 1;6 7 1.78+53.885i 0 0.932 1;6 8 6.8+16.008i 0.0004448i 1 0; 8 9 1.495+40.335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