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嘉荫县林业局森林经营 方案 (摘要) 公示 编制:资源办 审核:王远彪 批准:邱 利 发布 2012 年 4 月 1 日 2 一单位概况 嘉荫县林业局现有独立核算单位 22 个,拥有固定资产 2789 万元。办公楼一处,面积 6030 平方米,办公电脑 64 台套;生产使用GPS10 部;运输工具有:越野汽车 3 辆、皮卡 2 辆、轿车 1 辆;防火设备有:防火指挥系统一套、防火专用车 13 辆、专用 GPS10 部、防火了望塔 10 座、防火灭火机 130 台、对讲机 30 台、林政防火检查站 3 处。 局属三个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 233866 公顷, 总户数为 480 户,总人口为
2、 2057 人,职工人数为 778 人,管理人员 17 人,离退休人员 128 人,中专以上职工为 89 人,工程技术人为 18 人,房屋面积为 23760 平方米,林区公路为 68 公里,林道有 31 公里,车辆有 6台,年造林能力 2994 公顷,年可生产木材 2.6 万立方米,年总收入可达 1496 万元,年总支出为 651 万元,年利润为 845 万元,人均收入为 0.73 万元,固定资产为 338 万元。 二、 森林资源现状 嘉荫县国有林场总经营面积为 233866 公顷,其中,林业用地231342 公顷,非林业用地面积 2524 公顷。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184157 公顷,
3、其中,天然林面积 181629 公顷,人工林面积 2528公顷。林木总蓄积 11720586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 11463806立方米,人工林蓄积 256780 立方米。 年生长率 2.21%,年生长量320487 立方米。 是一个以天然林资源为主的林业局。 按类别分:重点生态林有林地面积 121241 公顷,蓄积 7238141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 119192 公顷,蓄积 7030864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 2049 公顷,蓄积 207277 立方米。一般生态林有林地面积 25340 公 顷,蓄积 1695208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 24901 公3 顷,蓄积 16472
4、13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 439 公顷,蓄积 47995 立方米。商品林有林地面积 37576 公顷,蓄积 2787237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面积 37536 公顷,蓄积 2785729 立方米;人工林面积 40 公顷,蓄积 1508 立方米。 按林种分:防护林面积 53932 公顷,蓄积 2114807 立方米;特种用途林面积 127451公顷,蓄积 6820935立方米;用材林面积 37576公顷,蓄积 2787237 立方米。其中,天然林防护林面积 34103 公顷,蓄积 2063181 立方米;特种用途林面积 109990 公顷,蓄积 6614896立方米;用材林面积 37536 公
5、顷,蓄积 2785729 立方米。人工林防护林面积 534 公顷,蓄积 49874 立方米;特种用途林面积 1954 公顷,蓄积 205398 立方米;用材林面积 40 公顷,蓄积 1508 立方米。 三 森林经营方针 贯彻落实森林法提出的“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永续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结合嘉荫县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及森林资源特点,遵循林业五大转变的指导思想,确定嘉荫县的森林经营方针:以加快生态建设,全面提高森林生态效能为目标 ,以保护好国土安全为重点,积极探索非公有制林业试点和 林木良种繁育 基地建设,加快人工造林,中、幼林抚育,低产林改造步伐,依托茅兰沟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森
6、林旅游业,开发以 袋栽木耳为主的种植业和以梅花鹿为代表的特种养殖业,带动林业经济,增加职工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 四、 经营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嘉荫县的森林资源基本得以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使资源和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基本上得到缓解,充分发挥林业4 的产业优势。 2011 2020 年规划的经营具体目标为: 1、全县有林地面积由现在的 184157 公顷,增加到 204160 公顷,增加了 10%。 2、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 78.7%,增加达到 87%,增加 10%。 3、森林蓄积由现在的 11720586 立方米,增加到 13973
7、311 立方米,增加 19%。 4、森林防火目标为加大森林防火力度,严管火源,使本经理期内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 1以内,全面保护好森林资源。 5、在全面保护好森林资源,利用各种培育手段提高林分质量的前提下,鼓励扶持职工充分利用林副资源增加收入, 使人均收入由现在的 0.73 万元,增加到 0.93 万元。 6、努力提高 林区人口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从而逐步实现嘉荫县生态良好、职工生活富裕、林区社会和谐的新局面。 7、 嘉荫县林业局高保护价值森林包括毛兰沟国家森林公园、平阳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国防林、景观林、动植物保护林共 5 处森林区域。对嘉荫县林业局所确定的高保护价值森林主要采用以下经营模
8、式: ( 1)对嘉荫县林业局高保护价值森林资源的培育,应在总面积保护的基础上,有计划的植树造林补植林间空地,增加有林地面积。 ( 2)对保护区内的耕地要有计划的退耕还湿,退耕还林增加湿地和林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 ( 3)对国防林要在保护森林面积蓄 积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补植造林提高森林覆被率。增强国防森林的重要作用。 ( 4)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好林内林下一年生再生资源,5 如林下生态产品,野菜、中药林、菌类、昆虫等。 ( 5)林木资源的利用以抚育清理森林内干桔死亡和严重病腐的林木为主,利用森林抚育充分的利用好,林内干枯或严重病腐的林木减少资源浪费和病虫害的发生,也是一项积极有效地保护措
9、施。 五 林业发展建设方向 从嘉荫县的自然环境及森林资源状况来看,对于林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广阔前景。目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努力 构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管理科学、民主和谐、职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林区, 在要求保证丰富的林产品供应的同时,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日渐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由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成为五大转变核心,按照林业这一指导思想确定了全局林业发展建设方向: 1、 树立生态建设在林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产业发展置于重要位置的思想,坚持生态与产业并重,质量与效益并 重,培育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黑龙江沿岸、
10、嘉荫河、乌拉嘎河、乌云河两侧和 25 度以上的天然林分及人工林分进行加强保护管理,尤其是黑龙江沿岸的国防林,要进行管护,最大限度使其发挥生态效益。 2、 坚持分类经营、分类施策的原则。保护生态林,科学经营商品林,提高林分质量,采取封、造、抚、管并举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林地生产力,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 对嘉荫县境内水资源充足,积温相对较高、地势平坦、立地条件好等有利因素,进行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满足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多种需求。 3、调整林种、林分结构,通过补植,改造 抚育等措施,提高林6 分质量。对疏林地、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及宜林地,通过人工造林方式,力争尽快恢复成林。 4、按照县委、县政府提
11、出的“突出一个主题,实施四大战略”的总体部署,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建设养殖小区,引导林业私有经济产业结构向特色养殖业方向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职工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国有林区种植业结构调整速度。 通过科学制定各项经营措施,到 2020 年,使嘉荫县林业建设结构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生态体系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现代社会对林业日益扩大的 生态和经济需求,实现嘉荫县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六森林培育及结构 布局 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按照分类经营、分类管理、分类实施的原则,嘉荫县林业局分别重点公益林、一般公益林、商品林,根据经营措施不同,
12、对森林进行合理的林分经营类型划分,共划分31 个经营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进行科学的管理。 1、重点生态林:以保护为主,禁止一切商业性采伐,最大限度的发挥生态效益。面积 121241 公顷,蓄积 7238141 立方米,占经营类型总面积的 65.8%,主要划分 13 个林分经营类型。 2、一般生态林:以培育利用为 主,禁止主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面积 25340 公顷,蓄积 1695208 立方米,占经营类型总面积的 13.7%,主要划分 9 种经营类型。 3、商品林:商品林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木材为主。面积 37576公顷,蓄积 2787237 立方米,占经营类型总面积的 20
13、%,主要划分9 种经营类型。 7 七森林保护 护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贯彻“森林保护条例“以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因害设防,使森林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认真执行森林法坚持以法制林,并要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八、 林区资源开发利 用 林区资源的科学利用,尤其是林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调整产业结构、繁荣经济、富民强场的重要途径。要以林区资源为依托,在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前导,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鼓励扶持职工充分利用林副资源增加收入, 对林区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九、 林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满足森林分类、森林培育、森林采伐
14、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需要,考虑到本经理期内每年营林生产的情况和木材加工、多种经营状况,应重点对林业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十、方案实施 依据 本方案的编制,广泛征求上级林业主管 部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队、施业区内行政村民代表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林业建设人士的意见。在方案编制过程中编制小组充分尊重森林经营者的自主权,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政策把关和协调,调查规划部门负责提供技术服务,并充分考虑了社会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各项经营活动的规划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和利益相关者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保障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参与管理制度化。 1、邀请上级主管部门经营、资源、林政、规划等方面专家参加8 嘉荫县经营方案编制研讨会,接受专家指导。 2、与施业区内各村屯建立密切联系, 制作联系卡发放到各村屯居民手中,广泛听取农户意见,化解林农矛盾。 3、对需要经营的重点生态公益林设立公示牌,将经营的措施、经营的面积、经营的时间等内容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在各经营区醒目处设立意见箱,各项经营活动接受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