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研究对象:楼梯解决建筑物不同高差平面之间的垂直交通台阶设置于建筑物出入口或关联部分之间的踏步及平台坡道用于替代楼梯或台阶的踏步高差,形成无障碍通道,楼梯、台阶和坡道的坡度选择:安全、舒适、合理,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一、研究路径:1. 可参照楼板的构成来研究2. 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内容来控制其安全性能及舒适程度3. 满足紧急疏散时的特殊需要4. 注意其在构成空间形态方面的特殊功能,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一)、楼梯的平面构成按垂直交通的组织, 表现为梯段之间的转折关系,构成要素,梯 段
2、,平 台,扶手栏杆(栏板),含有踏步,解决高差,供交通转折及登高休息,提供安全保障,楼梯分类举例,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二)、楼梯的支承状况,1. 简支在梯段两端设平台梁作为支座,平台梁再通过其自身的支座将荷载依次传递下去;如果平台梁的支座不提供可能令其设在该处,则可将梯段与平台作为同一段构件来处理,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二)、楼梯的支承状况,2. 悬挑在楼梯的一端或一侧设支座,将楼梯作为悬挑的构件处理,可以取得轻盈的视觉效果,且可以释放出某些垂直承重构件所占据的空间,有利于交通的组织,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
3、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二)、楼梯的支承状况,3. 悬挂由上部的构件(如梁等)通过栏杆等拉杆分段悬挂楼梯梯段,也可取得轻盈的视觉效果,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三)、楼梯梯段的构成,1. 板式梯段 将梯段作为带锯齿的平板,斜搁在平台梁上,再由支座将荷载依次传递下去; 钢砼梯段的主筋沿长方向配置,h,板式楼梯构成及传力分析,板式楼梯配筋,板式楼梯,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二、楼梯的构成:,(三)、楼梯梯段的构成,2. 梁式梯段在相邻的平台梁之间先设置斜梁(梯段梁)踏步板的荷载通过梯段梁传给平台梁;梯段梁可分设在梯段的两侧、中间和一侧
4、;梯段梁可做成明步和暗步钢砼梯段梁的主筋沿长方向配置;钢砼踏步板的主筋沿踏面的长方向配置,梁式楼梯构成及传力分析,梁式楼梯配筋,梁式楼梯(明步),梁式楼梯(暗步),梁式楼梯,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三、楼梯的施工工艺:,(一)、大、中型构件装配 将整个梯段作为一个构件或沿其跨度方向分成若干条,在工厂预制后到现场装配 因上下行梯段需在与平台交接处在同一高度进入支座,故应注意装配对楼梯平面布置的影响,现浇板式楼梯梯段,进入支座处有高差,大、中型装配式楼梯梯段,需在同一标高进入支座,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三、楼梯的施工工艺:,(二)、小型构件装配 将梯段分为梯段
5、梁及踏步板分别预制安装,或梯段梁随建筑物整体工艺施工完成后再行安装踏步板 装配式的踏步板有一字形、三角形、L形等多种形式 除了钢砼预制小构件外,多种材料混合使用的装配式楼梯梯段使用非常广泛,小构件装配式楼梯构成示意(1),或,小构件装配式楼梯构成示意(2),小构件装配式楼梯构成示意(3),螺旋楼梯装配方式,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四、楼梯对整个房屋构造的影响:, 在楼梯处楼板断开,形成房屋刚度的薄弱环节,因此在设楼梯处应加强构造处理 楼梯的半平台经常靠近建筑外墙,开窗有时需作特殊处理,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 决定层间梯段段数及其平面转折关系
6、, 参照相关规范规定计算踏步的踢面和踏面尺寸,注意建筑层高有变化时,不同的梯段间踏步的踢面高度可略有不同,但差别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其安全使用, 注意楼梯平面图和剖面图表达的一致性:设某梯段有n级踏步,在平面上应有n条线段表示n个高差,其间应有(n-1)个空格,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1.公共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 每段梯段的步数不超过18级,不少于3级;, 梯级的踢面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80,作为疏散楼梯时不同类型建筑的楼梯规范规定要求限制踏步的尺度。如住宅不超过175x260,商业建筑不超过160x280,等等踢面高(h)和踏面宽(b)的经验公式:b+2h=6
7、00620,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1.公共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续), 楼梯的梯段宽(净宽,指墙边到扶手中心线的距离)按550+(0150)为一股人流;不同建筑类型的建筑按楼梯的使用性质需要不同的梯段宽,但都不应少于2股人流, 楼梯的平台深度(净宽)不应小于其梯段的宽度;在有门开启的出口处和有结构构件突出处,楼梯平台应适当放宽,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1.公共楼梯设计的一般规定(续), 楼梯的梯段下面的净高不得小于2200;, 楼梯的平台处净高不得小于2000,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2. 楼
8、梯的平面表示法,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五、楼梯设计:,3.某多层住宅楼梯设计举例,I-I,I-I,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六、楼梯细部构造:,(一)、楼梯扶手、栏杆(栏板)构造,牢固的连接,正确的高度安全因素,合理选取材料和形式视觉意象,栏杆安置及形式,栏板安置及形式,扶手安装及形式,靠墙扶手,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一节 楼 梯,六、楼梯细部构造:,(二)、楼梯防滑处理,附加防滑条在楼梯踏面前缘的材料上作细部处理,楼梯实例(一),楼梯实例(二),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二节 台阶与坡道,针对变形的构造处理加强与主体建筑之间的联系;或与主体建筑脱开
9、,作嵌缝处理,坡度的选取台阶踏面大于300,踢面小于等于150;坡道坡度约在1/61/12,面材注意防滑,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三节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服务对象下肢残疾及视力残障的人员,无障碍设计的主要方式采用坡道来代替楼梯和台阶;对楼梯采取特殊构造处理,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三节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一、无障碍坡道尺度,坡道的坡度坡道的坡度对有台阶的建筑入口处及室内走道而论不大于1/12,每段坡道最大高度750;对只设坡道的入口处及室外通道则不大于1/20,每段坡道最大高度1500,坡道的宽度室内坡道宽度不小于1000,室外不小于1500
10、(在有台阶的入口处和困难地段可做1200),平台的宽度在转折处和两段直跑间平台宽度均不小于1500,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三节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二、楼梯形式及扶手栏杆,楼梯形式及尺度采用有休息平台的直线形梯段和台阶;梯段宽公建不小于1500 ,居住建筑不小于1200;踏步尺度应符合相关规定,梯段及踏步细部处理梯段凌空一侧翻起不小于50;踏步无突缘,楼梯、坡道的扶手、栏杆在两侧均设高850的扶手,在高650处再加一道;扶手在梯段起始处外伸300,扶手尽端应作特殊处理,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三节 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的构造问题,三、地面提示块的设置,地面提示块分类行进块和停步块,设置场所前方有障碍物、高差或需要改变行走方向处,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四节 自动扶梯,用于人流集中的公共建筑,机械设备悬于楼板的下端,需留出空间,注意防火设施,第三章 楼梯、台阶与坡道,第五节 电梯,按使用功能划分为载人梯和载货梯,井道在底部应留有轿厢的缓冲设施,在上部应为轿厢留有充裕的空间,井道和机房应注意防火和隔声,井道细部,观光和液压电梯,观光电梯,观光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