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 年考研政治真题(思修与法基部分)14.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答案】C15.2014 年 4 月 15 日,中共中央党总书记、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局面,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A.共同安全观B.亚洲安全观C
2、.总体国家安全观D.地区集体安全观【答案】C13.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希望广大留学人员继承和发扬留学报国的关荣传统,做爱国主义的坚守者和传播者,秉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理想,始终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努力志向,自居使个人成功的果实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 ”个人成功的果实之所以应该结在爱国主义这棵常青树上,是以为内爱国主义是A.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B.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直接条件C.个人成功的根本保障D.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答案】A26.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是全社会共
3、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A.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B.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C.聚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答案】ABCD30.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 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这表明个人品德是A.在实践活动锤炼而成的
4、特殊品质B.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的稳定倾向C.偶然的、短暂的道德行为现象D.个人行为的统一整体及知、情、意、行的综合体现【答案】ABD31.1763 年,老威廉?皮特在论英国人个人居家安全的权利的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进这件破房子的门槛。 ”这段话后来被浓缩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这凸显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是A.权力优先于权利B.权力决定权利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答案】CD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5、:材料 12014 年 10 月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党在中央全会上第一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的问题,体现了对法治的高度重视,会议结束后,微博上的各种评论,满是法治进步的渴望:“想要法治的果实,就要给它阳光雨露” , “期待法治进入与人民互动的 2.0 时代” , “法治不仅是宏大的,也是具体的;它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韩非子有句名言,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尊奉法律,需要执政者,治理者发力,引导之,提倡之;遵守法律,需要全体公民给力,用法律要定纷止争。维护之,践行之。网络上,已经有人以普通人“小明”为例,演绎“四中全会与你我有啥关系” ,有人说,法治于
6、人就如同空气,你可能不会时时刻刻意识到它的存在,可一旦缺少就立刻窒息,的确,从出生到生长,从成家到立业,无不需要法治的护航,加强对财产权的保护,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环境污染的违法成本四中全会催动“法治的春天” ,有着温暖人心的春意,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法治的护佑下感受着畅快的呼吸,法治才能成为内心时时恪守的律令。也不用回避,中国的法治还有很多问题,从“暂行 50 多年”的高温条例,到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等方面尚无完善法律,中国的法治进程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四中全会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开出了药方,但最根本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法治的信心与信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所说
7、,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这才是法治的力量所在,尊严所系。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4 年 10 月 24 日)材料 2法制是人类为了征服自己,由人类自己立法进行自我管理,这远比征服自然困难得多。特别是约束公权力非有高度的觉悟、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难以成其事。任何国家法制的确立都不是在一盘散沙状态下随随便便建立起来的,而是必须有集中统一的领导和部署。迄今为止,尚未有法治成功的国家是在群龙无首、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实现法治的。恰恰相反,就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这些国家的法治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都是自上而下、从官到民表现出对法治执着的追求,付出巨大的努力。在中国这样拥有 13 亿
8、人口、情况极其复杂的大国建设法治,更需要有自上而下坚强统一的领导,要有统一的意志,坚决果断一体推行。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摘编自人民日报 (2014 年 10 月 29 日)(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6 分)(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4 分)【答案要点】(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事关人民利益、百姓福祉。(2)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党也要领导人民执行法律,同时党也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才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为人民的自由和幸福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