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时间知觉能力测定实验的报告.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818551
  • 上传时间:2020-01-11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65.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时间知觉能力测定实验的报告.doc
    资源描述:

    1、时间知觉能力测定的报告教科院 10(5)班 第四组 黄超群 摘要 本实验选取六名女大学生作为被试,掌握用复制法研究时间知觉。实验表明:时间知觉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被试估计时间的好坏与刺激呈现时间长短有关;被试估计时间与呈现刺激时间有显著差异,各呈现刺激的长短对被试估计时间是有影响的。关键词 时间知觉 时间估计 差异 显著1 引言知觉是当前的客观事物对各个部分和属性在人脑中的综合反映。 时间知觉是指个体对客观事件的顺序性和持续性的反映。人类知觉到的世界具有时间上先后延续的性质,因此只有具备时间知觉,人们才能区分先后,理解连续的动作或行为。时间并不是为我们所能见的时针或分针,也不是任何具有实体的存在

    2、。时间和空间一起作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尺度,人们因为知觉到时间而履行生活的规律。因为知觉到时间而持续或停止正在进行的动作,可以说,我们对生命本身的知觉是建立在时间知觉基础上的。时间知觉又可以分为时序时间和时距时间。时序时间让我们分清楚不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距知觉则告诉我们事件延续的时间长短。从知觉的通道特点和知觉对象的时空属性划分,知觉包含了视知觉、听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目前还有无觉察知觉的实验。在这里,我们将研究的是其中的时间知觉。时间知觉反映了每个人对时间感觉的差异,这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有很大的作用和帮助。用复制法对时间知觉能力进行测定,复制法也可以称为平均差误法,具体做法是先呈现一

    3、个标准刺激,让被试复制出觉得和标准刺激一样长的时间,它操作时必须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别被试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2 实验方法2.1 被试 6 名在校大学生,应用心理学专业,21 岁。2.2 实验仪器BDII121A 型 时间知觉测试仪2.3 实验程序 (1)选择刺激方式:按“刺激方式”键,键上方的“光”灯亮,表示光刺激呈现;“声”灯亮,表示声音刺激呈现;声、光灯全亮,则声、光刺激同时呈现。(2)选择实验次数:按“实验次数”键。键上方“10”灯亮,表示实验进行 10 次;“20”灯亮,表示进行 20 次。(3)

    4、选择标准刺激信号类型:按“+” 、 “”键,调整信号类型参数(第一位数码管) ,参数范围 0-9,参数 0 表示连续信号,1-8 表示间断的 8 个不同频率的信号,9 表示信号为一段空的时间间隔,即仅仅开始与结束时有很短的刺激呈现。(4)背时做好准备后,主次按下“开始”键。(5)2 秒钟预备:被试键盘提示灯亮黄色。(6)按设定的刺激方式(声/光)及刺激信号类型呈现标准刺激。 10 个标准时间(0.5 秒,1 秒,1.5 秒,2 秒,3 秒,4 秒,6 秒,8 秒,12 秒,16 秒)将随即呈现,实时显示时间,呈现标准刺激期间被试键盘提示灯亮红色。(7)被试键盘提示灯亮绿色表示被试复制开始。被试

    5、按下被试键盘“回车”键开始呈现比较刺激,为连续的声或光刺激(不受信号类型限制) ,当感觉上与刚呈现的标准刺激时间相同时,马上抬起键。显示的就是比较刺激时间。(8)2 秒钟后显示偏差值。快了(比较时间比标准时间短)为正;慢了为负(显示“” ) 。(9)1 秒钟后将按设定的刺激方式重新开始预备,呈现标准能刺激,回到第 5 步,知道进行了 10 或 20 次为止。实验结束时,发出一声长响,显示平均偏差值。(10)按“+”“”键,可依次显示 10 或 20 个标准刺激(0.5 秒,1 秒,1.5 秒,2 秒,3 秒,4 秒,6 秒,8 秒,12 秒,16 秒)中的一个或 00.00,再按“位”键,显示

    6、相应时间的偏差值;当时间显示为 00.00 时,按“位”键,显示的是平均偏差值。(11)按“复位”键,重新开始选择设定。3 实验结果呈现时间长度X(S)0.5S 1S 1.5S 2S 3S 4S 6S 8S 12S 16S R被试10.655 1.025 2.125 2.470 3.560 4.180 6.395 8.495 12.950 18.405 60.260被试20.645 1.24 1.790 2.785 4.095 4.575 7.265 8.900 12.830 17.840 61.960被试30.615 1.39 1.785 2.535 3.640 5.025 7.565 9.

    7、46 12.320 18.410 62.745被试40.62 1.205 1.650 2.435 3.960 4.435 6.195 8.920 13.060 19.325 61.800被试50.69 1.325 1.970 2.470 3.820 4.970 7.305 9.160 15.180 16.815 63.700被试 0.625 1.180 1.635 2.970 4.445 4.740 6.405 8.525 12.890 18.035 61.4456X 3.850 7.365 10.955 15.665 23.52 27.925 41.13 53.46 79.210 108.8

    8、3 371.91由此可求出:SS =1779.629SS =1767.266SS =0.682SS =11.681由以上数据可以算出:F =MSB/MSE=758.15 F =MSR/MSE=0.53计算得到的结果大于临界值,可以拒绝虚无假设,认为呈现刺激时间的长短对被试的估计时间能力是显著的,也就是说,不同的刺激时间的呈现对被试复制时间的能力是有关系的。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FF组间 1767.266 9 196.36 758.15 2.1 2.84区组 0.682 5 0.136 0.53 2.58 3.78误差 11.681 45 0.259总变异 1779.629 59分析

    9、:(1)由此表还可得出区组效应显著,当区组效应显著时说明该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是完全有必要的。(2)当呈现时间较短时,被试复制时间与呈现时间十分接近,而当呈现刺激时间的长度变大时,被试复制时间与呈现刺激时间存在一定误差,而且误差明显比前几种处理水平大。(3)由于个体差异,个体复制时间能力因人而异,必定会存在一定误差,但总的而言,发现个体估计时间的误差随呈现刺激时间的长度而逐渐变大,也就是说当你估计 1 秒和你估计 16 秒时,误差明显可以看出 16 秒估计时间的误差比估计 1 秒时间的误差来的大。4 讨论由于做了方差分析,结果是差异显著,说明各被试之间还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各个被试估计时间的能力是有差别的,而且,随着时间估计的长度变化,误差越大。5 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知觉能力存在个体差异,估计时间的能力存在个体差异(2)当估计时间较短时,被试比较能准确地复制时间,当估计时间较大时,被试明显增大了误差,因此,被试估计时间的好坏与估计时间的长短有关。 (3)被试估计时间与呈现刺激时间长度有显著差异,各呈现刺激时间的长短对被试估计时间是有影响的。BBBRTBRE0.050.016 参考文献郭秀艳 杨治良 基础实验心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张厚粲 徐建平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时间知觉能力测定实验的报告.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8185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