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18458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哲学史选修课期末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出处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释义 和:和睦; 同:苟同。 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所谓“和而不同”,是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泰而不骄-解释:出处:1论语尧曰:“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2.论语子路:子曰:“君子 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态度舒泰而不骄傲。也指有地位、有权势后不骄傲。 凡事保持泰然处之的心境是最重要的。2.四端、四德四端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2、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四德即妇德: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节、义妇言:妇女说话要小心谨慎妇容:女子容貌打扮要整齐美观妇功:出嫁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做3、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 ,即“无状之状”的自然。人受制于地,地受制于天,天受制于规则,规则受制于其本身。1 最高实体范畴;道法自然这是 老子为我们提供的最高级的方法论。2 人类社会必须

3、遵循的准则-道法自然即道效法或遵循自然,也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都是遵守自然规律的。 4、心斋、坐忘“心斋、坐忘”出现于庄子。是用孔子与其学生对话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修行方法。“心斋”的原文是“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者,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心斋就是抛弃了感官,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坐忘”的原文是: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是通过废除肢体,停止思想。开窍而去真正感知宇宙,与道大通。 “心斋”的境界是虚以待物,“坐忘”的境界是同于大通。“心斋”“坐忘”是庄子思想的基本范畴,其修养历程是由外

4、而内层层递进的内省过程,主要内涵是虚静空明,终极目标是与道合一。5.兼爱、非攻“兼爱”可算是一种古老的“博爱”思想,由儒家的“仁”和“礼运”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发展而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兼爱上)墨子的“兼爱”还要禁止“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诈欺愚”,反对贵族、富人欺压下层民众。“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但他不反对“汤伐桀,武王伐纣”那样的“革命”战争,认为“彼非所谓攻,谓诛也”。 2、孔子仁学思想仁学思想的核心是“仁“,从这个核心出发,是孔子的“仁者爱人“,进而是“入则孝,出则悌“,是孔子仁学思想的又一要义、又一个纽结,最后,他

5、提出“泛爱众”,完成了仁学思想的基本建构。1.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仁者爱人”,这种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爱人是仁之本的推衍和泛化,是从血缘关系中外化出来的一种认识,它的具体方法是“推己及人”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已矣2.孝、悌孔子所说的仁,不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是有其心理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孝。 3.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根本:“孝悌”。孝悌即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孔子在这里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这就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最后说明求仁的具体条目,达到仁必须在

6、视、听、言、动各方面全面地符合礼的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3.为仁之方“为仁由己”这是强调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为仁之方是强调实践仁爱思想要靠个人的自觉,要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为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说,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即所谓“忠”。从消极方面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即我不愿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就是所谓“恕”。忠恕的综合是为仁之方,也是仁的本身,所以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4、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假说的理论1.孟子强调的是人性善,是为了推广他的以仁治国的主张.而荀子强调人性是恶,是为了说服治理国家要与时俱进的主张,也就

7、是推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的主张.2.两人都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孟子认为人性中善来源有待于后天扩充,而荀子认为人性善需要后天努力.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本来就带来的美好的天性,荀子认为人性只是人做为人的物性,美好的东西都是后天才有的.所以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则主张“性恶论”。孟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四端,四端如果能够发展起来就是仁义礼智四德.在他看来,这些都是由人们先天固有的本性决定的,并不是任何外力强加给每一个人的,所以它是不可改变的.孟子的性善论,不仅为他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封建剥削制度下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做了论证.实际上只不过是一定的社会一定的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应当遵循的标准.

8、它不是先天的本性,而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荀子提出了与之相对的性恶论,首先明确了善恶的含义.所谓善,就是一切行为都符合封建的道德规范;所谓恶就是破坏封建统治秩序.因此他认为,就这种善的含义来讲,在人性中是没有的,事实上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引导人们.这种思想有唯物主义的因素,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孟子讲的性善只有圣人君子才能保持,而荀子讲的性恶只有圣人君子才能去掉.他们所谓的性善性恶的含义,其实都是统治阶级的标准.他们都有明确的阶级界限,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五、(一)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二)中国哲学(文化)优秀精华1,天人关系上-天人合一;2,人人关系上-人际和合;3,知行关系上-知行合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