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17166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1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2010 级本科毕业论文题目: 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 专 业 人文教育 班 级 10 级五班 撰 稿 人 马明兰 指 导 教 师 勉卫忠 论文提纲不同的宗教信仰酝酿着异样的文化,就如伊斯兰教中妇女的头巾,它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头巾不仅仅是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之一,它更是一种信仰的标志,对造物主的敬畏。一、头巾的阐释头巾作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之一,它已成为穆斯林妇女服饰的一部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格,而不同的风格彰显着其地域文化。2、 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妇女头巾的规定及世俗的观点经文及圣训规定妇女戴头巾是主命,必须要遵守,因为信仰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言表于行,尤其是

2、女性的服饰必须要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规定。对此,各教法家也表明了不同的态度及对这一规定的观点。3、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所体现的社会意义(1)宗教意义(2)个人意义1、对女性的意义2、对男子的意义古兰经中明确表明头巾是庄重得体的穿着所必不可少的。所以穆斯林妇女戴头巾不仅是信仰的标志,还是对造物主的敬畏,更是对女性自身的保护。(三)社会意义1、对婚姻家庭意义2、对社会治安的意义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它的各种教法规定除了促进自身的发展,它还会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一定的作用。穆斯林妇女的头巾从服饰上引导着人们端正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使人们过有意义的人生,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存在即合理。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有

3、其不足也有其长处,我们要善于捕捉宗教的优势并让它得到充分发挥,也要将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而得以保护,当然,对于不足我们也要规避和改进,尽量保持宗教信仰的纯洁性。穆斯林妇女头巾的阐释及社会意义【摘 要】:头巾是伊斯兰教特色的典型服饰之一,是穆斯林妇女的基本穿戴服饰,也是穆斯林妇女宗教信仰的标志。它是穆斯林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服饰的组成部分,反映了穆斯林妇女的宗教信仰、个人价值与审美观念,代表了穆斯林群体的文化价值趋向和追求目标,它也是伊斯兰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 穆斯林妇女 头巾 社会意义【Abstract】: The scarf is the embodiment of

4、 Muslim women wearing the dress, is a typical feature of Islam, but also a symbol of Muslim womens religious beliefs. It is the national dress part of Muslim formed in geographical and humanistic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reflects the Muslim womens religious beliefs, personal values and aesthetic c

5、oncepts, and pursue the goal represents the Muslim community cultural valu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Islamic culture.【Keywords】: the Muslim womens headscarf social significance一、头巾的阐释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从它的传播分布来看,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澳洲和南美一些地区也

6、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各个地区由于自身所固有的自然条件、政治因素、文化底蕴等的不同,在伊斯兰教与地区自身兼容和排异的过程中,会形成各自的特点,而这种特点又体现在各方面,比如在女性的头巾这方面等。其实,在谈及女性的头巾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而然的把宗教和女性联系起来,纵观宗教与女性的历史,可以发现两者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妇女始终是宗教的积极支持者和虔诚信奉者, 尽管各大宗教中对妇女的歧视和权利的剥夺并未消失, 妇女在宗教社团中的地位也受到限制, 但这并不妨碍妇女对宗教投入的热情。宗教对妇女的思想、行为、人格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具有深刻影响, 因为“宗教是一种不以暴力而能约束人

7、、不以论证而能说服人的权威 。 ”1 法国学者西蒙娜德波夫娃说过:“妇女是宗教中的一张王牌。 ”的确,宗教与妇女的关系是一个令人困惑的话题, 宗教中既有尊重妇女、符合主流社会规范的观念, 也有贬低妇女、妨碍妇女发展的思想。各宗教中有关妇女的规定具有一些共同性规律: 早期的宗教文化较多体现出男女平等的特征 , 但到后来, 性别的差异战胜了共同的人类本性, 宗教往往为这种性别差异的观点进行辩护, 并用各种方法确立妇女的从属地位, 阻滞妇女的教育以保证妇女的卑下地位, 关于妇女的宗教象征也偏重于恶的一端。 2那么穆斯林妇女的头巾作为伊斯兰教典型的服饰,到底是个什么概念,为什么要让穆斯林妇女戴头巾,这

8、种规定对妇女及其他人又有何意义呢?所谓头巾或面纱( veil)在此是指穆斯林妇女穿戴的体现伊斯兰特色的典型服饰。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面纱有不同的名称和形式, 有一种面纱被称为“波尔卡( burqa) ”, 从头披到脚, 眼部为纱网, 供辨路, 此种面纱流行于阿富汗。还有一种面纱被称为“卡道尔( chador) ”, 黑色, 从头披到脚, 仅露出眼睛, 多流行于伊朗。流行最广的面纱称为“哈吉布( h ijab) ”,指白色或其他花色的头巾, 妇女用它来遮住头发和身体, 但露出脸部(详见下表) 。头巾对于穆斯林妇女来说,不仅是一件头饰,更是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妇女着装得体合乎教法的体现,是包含于伊斯

9、兰教规定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之中的。总体上,穆斯林妇女面纱的颜色多为黑、白、绿三色。因为伊斯兰教崇尚这3 种颜色。 “色尚白,本色也。黑绿, 天授万物之正色也。不用红、黄。红, 艳色也; 黄, 僻色也。 ”3伊斯兰教认为白色是最纯洁、最喜悦和最清白的颜色,同时也认为绿色是神圣的颜色, 代表着沙漠中的绿洲, 象征着生机勃勃。阿拉伯国家的国旗中多有绿色。年轻妇女喜爱戴绿色头巾, 着绿色裤子。黑色也是穆斯林喜爱的颜色, 伊朗、伊拉克的妇女多穿黑袍。我国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的穆斯林妇女,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养成了戴盖头的习俗。直到现在穆斯林聚居区的妇女仍搭盖头。盖头一般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年轻媳妇

10、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黑色的,老年人戴白色的。从样式上看,少女和年轻媳妇的盖头,一般都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额和脖子,后面遮住脖子搭到肩上。老年人的盖头则比较长,后面要拖到背心以下。目前穆斯林世界各国仍崇尚这3 种颜色。面纱(头巾)它不仅仅是一块方巾,更是一颗热爱信仰为主道不懈奋斗的赤诚之心。一块方巾它彰显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也彰显着作为女性的庄重与贞洁。名称 流行国都 颜色 特点二、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妇女头巾的规定及世俗的观点圣训里说:“愿真主慈悯早期的女迁士,真主降示了叫她们用头巾遮住胸部的经文后,她们就撕开斗篷做成头巾戴了起来。”(布哈里圣训实录第4480段;艾布达伍德圣训集第4102段)这是

11、古兰经里面最早出现规定妇女戴头巾的经文,从这一时期开始头巾便是穆斯林妇女独具魅力的头饰。也开始把妇女的头发、两颊、耳朵等列为羞体,认为应该用头巾遮盖起来。 古兰经谕示: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用面纱遮住胸膛,莫露出首饰,除非对她们的丈夫,或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丈夫的父亲,或她们的儿子,或她们的丈夫的儿子,或她们的兄弟,或她们的兄弟的儿子,或她们的姐妹的儿子,或她们的女仆,或她们的奴婢,或无性欲的男仆,或不懂妇女之事的儿童;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 ”(24 :30 - 31)而且古兰经还说:“先知啊,你当对你的妻室、你

12、的女儿和信士的妻子们说:她们应当用长袍蒙住自身,这样做最容易使人认识她们,而不受侵犯。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33:59) 4这两段经文进一步阐明妇女佩戴头巾是主命,是必须遵循的。 圣训也强调说:“成年的女人,必须戴头巾礼拜,卡波尔 阿富汗 黑色 从头至脚,眼部为纱网卡道尔 伊朗 黑色 从头至脚,仅露出眼睛哈吉布 流行国都较广 白或花色 只遮头发和身体,露出脸部盖头 中国 黑,白,绿 遮住前额脖子,露出脸部才能得到安拉的悦纳。 ”5因此,头巾在穆斯林妇女服饰中具有特殊地位。古兰经在上述两段经文中命令男女信士降低视线,不要放任自流的看欲望所要求的,意思不是人们低下头,男人不能看女人,女人不能

13、看男人,那样确实很难做到。 “真主命令降低视线”一句中用了表示部分的介词,意味着不要目不转睛的看禁止的和引起性欲的事。 古兰经曰:“除非自然露出的”面容和两手,也就是说在男人面前允许露出手和面容,只要没有骚扰时。头发是不允许露出的,这是大部分法学家的主张。这是哈奈非派的主张,也是沙非尔的第二主张。马力克的判断是允许妇女在街道和外男子面前露出面容和两手。持上述主张的人认为:“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 ”这段经文的意义是:禁止女人露出任何一点肢体,除非习惯上表现出来的的肢体,如:面容、两手,允许是不产生骚扰的情况下。露出面容引起骚扰和没有修养的人的挑战,她必须像其他肢体一样的遮盖。爱资哈尔大学

14、舍赫隶属的裁决委员会主张:为了与伊斯兰教的两个原则同步前进(教门是简而易行的,杜绝破坏的一切媒介) 。认为女人的面容和两手不是羞体的看法是侧重的。公共场所和特殊社交中不造成困难和妨碍时,在外男子面前露出一点事无妨。以上一些法学家根据古兰经界定了头巾的遮盖范围。 5另外,古兰经还晓谕人类:“阿丹的子孙啊,我确已为你们降下了遮蔽羞体的衣服和装饰品;而敬畏的衣服更为优美,那是属于真主的迹象,但愿他们能参悟;阿丹的子孙啊,绝不要让恶魔考验你们。犹如他把你们的始祖父母的衣服脱下,而揭示他俩自己的阴部,然后把他俩诱出乐园。他和他的部下,的确能看见你们;而你们却不能看见他们。我确已使恶魔成为不信道者的盟友。

15、”(古兰经第 7 章:26-27)这两段经文不仅表明了伊斯兰服饰的规定,还告诉我们服饰是真主降给人类的一种恩典,真主给人类赋予了用衣服遮盖羞体的才能和天性,顺从真主,敬畏真主则比用装饰的衣服更优越,因为内心的纯洁比外表的美丽更重要。这段经文解释了服饰是用来遮羞的,而把这种服饰尊称为敬畏的衣服,妇女的头巾便是其中之一。因此作为敬畏安拉的仆人会穿戴敬畏的衣服,喜悦安拉的妇女更会穿戴头巾,遮盖羞体。有人给她(阿伊舍)引见了一位新娘,她戴着一顶又薄又透的纱巾,她(阿伊舍)说:“不信古兰经光明章的女人才会戴这个。”(这段由古勒图布传述,出自其经注。)这段圣训表明妇女佩戴的头巾要厚实,即能遮盖住皮肤和体型

16、,不能用透明的,不能穿而露体,达不到遮羞的目的。又据传述:艾布伯克的女儿艾斯玛来见穆圣,她穿着细薄而能看出皮肤的衣服。穆圣扭过脸去说:“艾斯玛啊!女孩子到了行经之年(青春期)除脸和手,全身切不宜外露。 ”有些妇女穿着细薄的衣物来见穆民的母亲阿依舍(愿主悦之) ,她(阿依舍)说:“假如你们是信士的话, (你们穿的)这个不是信士的衣服.”这几段圣训规定妇女的服饰包括头巾都要厚实,要遮盖羞体。托利哥提四册 175 页讲到:“以后将有一个时代来临,他们的女人穿衣的同时也是裸体的,你们应该诅咒他们。 ”注:这里说的即穿衣服又是裸体的女人,就是指当代社会那些袒胸露背,穿紧身衣,穿着几乎透明衣服的女人,这就

17、要求穆斯林妇女的头巾必须端庄大方,穆斯林妇女穿戴不要随俗,更不能倾奔模仿其他信教徒的打扮样式,头巾可以讲究华丽、漂亮,但不能太艳,也不能奇形怪状花里胡哨,更不能袒胸露乳,从而引起男子的注意对自己不利。当然还要美观大方,要有穆斯林的独特风格,要严格按照伊斯兰教义教规的规定来装扮自己。 古兰经说:“你们不要以蒙昧时代的服饰来装饰自己。 ”(33:33)这里所说的蒙昧衣服就是那些袒胸露乳,奇形怪状的衣服。 圣训还载到:“谁在今世服饰妖艳,后世之日安拉将她穿上火衣,然后扔进火狱。 ”所以我们尊贵的穆斯林妇女千万不能与此等女人相同流合污,因为我们穆斯林妇女是最高贵,最典雅的,我们不能也不允许成为光天化日

18、下不良男子的看品和谈论的对象。的确,安拉让妇女戴头巾着大方服饰确实是他对仆人的疼赐。以上都是经文中规定妇女的穿衣礼节及要求,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穆斯林妇女应如何实践这些明文规定呢?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富汗、也门等穆斯林国家里, 妇女若要出门旅行或走亲访友 , 就需要戴上面纱, 以免冶容诲淫。如果有妇女把头面露在外面, 就认为是失去“ 依玛尼”( 阿拉伯语“ Iman”的音译 , 意为“ 信仰”)的行为。另外。在自己家中无外男子的时候,妇女可以不用戴头巾,而且任何时尚的打扮都是允许的,包括化妆,因为伊斯兰教不会压抑妇女爱美的天性,而是将其保存在家中,让你的亲人欣赏你的美,让你的丈夫珍视你的

19、美,这样妇女爱美的天性也得到了满足,她们也就不会随意追求西方之美而丧失民族文化,也不会迷失在信仰之路上。久而久之, 面纱的变种头巾也逐渐成为我国穆斯林妇女的服饰特色,在我国,由于妇女要从事劳作,因此大多一直戴着头巾(也称“盖头” ) ,无外内之分。所以, 穆斯林妇女戴头巾是宗教所规定的服饰, 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标志, 代表对真主的虔诚与敬畏。面纱是穆斯林妇女经常性的服饰习俗, 将伴随妇女的一生。以上几点就是古兰经和圣训中对穆斯林妇女戴头巾这一规定的阐释,然而,当我们把镜头转向现实生活中是,我们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里,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审美观念都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化。我们

20、穆斯林妇女的服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头巾不见了,符合规定的衣服不见了,而且为了突显出自己的苗条身材,不惜饿着肚子进行“减肥马拉松” ,但让她们为了主命戒斋的时候,她们不但不重视,反而将伊斯兰教最基本的原则和规范一点点丢弃,然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在我们许多穆斯林聚居区的穆斯林姑娘比她们做的更遭,她们无视教法教规,不顾教门尊严、个人羞耻,公然的把自己的羞体展现在光天化日下。在她们身上就看不到伊斯兰的光芒,在她们身上就看不到伊玛尼的光芒,在她们外表上辨别不出她是一名穆斯林,她们的着装打扮也一步步的跟随时尚,跟随潮流。说到这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开始是我们穿衣服,之后是衣服在改变我们” 。的确,信仰的丧失

21、是从服饰的丢弃开始。有位德国穆斯林妇女劝道:“不要被西方思想和时尚欺骗,那只是个陷阱,试图引诱我们一点一点地远离我们的信仰,以掠夺我们的财富。 ”7三、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所体现的社会意义(1)宗教意义古兰经曰:“我确已为你们创造了遮羞的衣服和修饰的衣服,敬畏的衣服尤为俊美。 ”(7:2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凡是穆斯林都应衣着得体。这是做为穆斯林所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礼貌、廉耻和道德。从这节文中可看出穆斯林衣服的作用,一是“遮身蔽体” ;二是“映衬美丽” 。但经文中还提到最可取的是“敬畏者的衣服” ,那便是端庄严肃、纯朴自重、清洁卫生、文明朴素,不炫耀、不轻佻。除此之外对穆斯林妇女服饰要求则

22、更为严格、详尽,伊斯兰不但要求女性仪态要端庄,服饰要宽松,而且必须用头巾或面纱遮蔽自己的面部,并以此做为与非穆斯林女子的标志,所以对于穆斯林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可为或可不为的事,而是这属于伊斯兰社会道德与法律的范畴,是一项主命,每个穆斯林必须遵行。 古兰经也谕示: “你对信女们说,叫她们降低视线,遮蔽下身,莫露出首饰,除非自然露出的叫她们不要用力踏足,使人得知她们所隐藏的首饰。 ”(24 :30 - 31) 古兰经下降这段经文的目的有三:( 1) 为了保护妇女的金银首饰等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从古兰经要求信女们“用面纱遮住胸膛, 莫露出首饰” 可看出这一目的。( 2) 出于保护妇女不受男性侵犯的目

23、的。如果妇女不戴头巾, 可能刺激男子的淫欲之心。戴头巾可以保护妇女不受男性的骚扰, 从而增强了妇女外出的安全性。这从真主规定可以在家里对自己亲近的人、小孩和性无能者露首饰可以看出此目的。( 3)出于对真主的敬畏与对伊斯兰教的信仰。 除此之外,我们说让妇女戴头巾是宗教所规定的服饰,是伊斯兰教的标志,代表对安拉的虔诚与敬畏,头巾是穆斯林妇女经常性的服饰习俗,将伴随妇女的一生。这其实也在无形中对伊斯兰教起到一定程度的传承发扬。因为在历代传承伊斯兰文化的过程中,把妇女的头发、两颊、耳朵等列为羞体,认为该用服饰遮盖起来,如果露出这些部位,便是亵渎真主,违反教规的行为。在伊朗等伊斯兰国家, 古兰经为他们的

24、立法依据,不戴头巾被认为是藐视伊斯兰共和国的行为。另外,伊斯兰教崇尚洁净,因此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 这不仅是服从真主、敬畏真主的表示,这也是穆斯林女子自爱自尊的体现。伊斯兰的人权精神主张人人都平等。不以男女俊丑贫富和门第论高低, “最高贵的人,就是最敬畏真主的人。 ”真主为了不让穆斯林妇女受到侵害,而特别为她们制定了严格的衣饰规定保护妇女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当 我 们 的 穆 斯 林 妇 女 着 装 庄 重 典 雅 , 形 象 可 嘉 时 , 这 会 在 有 意 无 意 中 向本 名 族 人 树 立 起 一 种 榜 样 作 用 , 也 会 对 外 教 人 起 到 一 种

25、 无 言 的 宣 教 有信 仰 的 女 子 是 端 庄 的 ,无 所 畏 惧 的 , 典 雅 贤 淑 的 , 更 是 幸 福 的 ! 我 们 相 信 身体 力 行 是 最 好 的 宣 教 方 式 ,用 行 动 宣 传 伊 斯 兰 教 , 你 就 是 一 则 无 言 的 广 告 !也 相 信 穆 斯 林 妇 女 美 好 的 形 象 会 推 动 伊 斯 兰 朝 着 更 好 更 远 的 方 向 发 展 。(二)个人的意义1.对女性的意义优素福格尔达威博士说过:“一个女人的信仰的强弱可以从她的服饰上看出来” 。是的,对于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女性来说,头巾是心灵美的外部特征,是我们信仰的标志,或许有人会问

26、什么是信仰?我的答案只有四个字:相信敬仰。是的,头巾就是我们信仰的一部分。戴头巾并不是什么难事,真主喜悦的让任何人生活方式都是让信士容易。头巾是真主对女子的恩赐,我们女性与男人不同,头巾是最明显的表示,希望男人们尊重我们女性的人格。在大男子主义的社会里,戴上头巾表明我的心智,我们无意于招惹邪念和非礼的行为,只希望保持我们妇女的尊严和体面,不受骚扰,不受虐待。戴上头巾更不会妨碍我们参与任何正常的社会活动和尽到社会义务,相反的,我们同任何人一样照样学习,照样工作,而且会以一颗虔诚之心促使自己学习更加刻苦,工作更加认真,对所有都真情实意,因为头巾是敬畏真主的表现。我们也知道男女的不同是基于不同的生理

27、属性,所以性情温和、体态纤弱是安拉授予女性的特点之一。因此在这种现实面前,我们女性抵抗他人侵犯的能力远远低于男人,使我们女性的生活隐藏着一种潜在的危险,于是,安拉就用服饰来保护女子,让她们着装宽松大方,让她们戴头巾遮盖羞体,抵御外界对她们身体上和心灵上的伤害。的确造物主安拉造化的东西有贵有贱,凡是珍贵的东西都掩盖着,让人们不容易看见,也不容易得到。譬如宝石,都是深藏在岩石之中,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才会发现;譬如海珠,都在海底,并且受到珍贝的层层保护,它们的美不轻易显露在外面;再譬如黄金,从来不是暴露在地面上随时开采,工人们从含金矿石里面开采,还要粉碎矿石,用水淘金沙,才能取得少量的真金。再者,就

28、是女性,安拉用服饰将她们的美遮盖起来,留给她的丈夫,留给她的家人。戴头巾是真主对信士女子的引导,是女人守本分的正当行为,真主的启示十分明确的指出,戴头巾不是接受男人的压迫,也不是让人降低人格,更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保护女性“不受侵犯” ,体现真主的赦宥和仁慈。另外,当我们女性戴上头巾外出,不论是学习、工作或是散步,头巾时刻在提醒着自己:行为需检点,为人师表,与人为善,举止端庄大方,代表穆斯林女性的形象和思想行为。一片薄布头上戴,精神力量很沉重,对自己有约束自己眼光、口舌和手脚的功能:非礼莫视,非礼莫言,非礼莫行,非礼莫动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优秀女人。因为一切行为,产生于心中的意念。请穆斯林妇女不要被

29、西方时尚潮流文化冲昏了头脑,也不要被非主流驾驭你的思想。请快乐的骄傲的戴起你的头巾,因为飘逸的头巾是你心灵的标点;因为头巾下的容颜最美;也因为敬畏的衣服最俊美;因为你的价值最昂贵!2、对男子的意义伊斯兰教规定妇女戴头巾并不是歧视妇女,也不是因为男尊女卑,而是出于对妇女的保护,当然伊斯兰也借此保护了男子。伊斯兰教认为,人类的繁衍发展都必须依赖男女的结合,而不能分主次,男女是完全平等的,他们为人类所尽的责任和担负的义务是相同的。男女之间所不同的,仅仅是基于先天的生理属性,所以伊斯兰教给予妇女极大的理解和同情。 古兰经强调:“男人将因他们的行为而受报酬,妇女也将因她们的行为而受报酬。 ”不论男人和女

30、人,在他们享受到合理权利的时候,同样地不应忘记他们应尽的社会义务和家庭生活义务,这是一种积极的负责的人生观, 因此, 古兰经指出:“他们应享合理的权利,也应尽合理的义务。 ”由此,我们得知,伊斯兰教规定男女履行同等义务,接受同等权利。让女性戴头巾不是男女地位的不平等,而是对女性的负责,对男子的尊重。按照性别正义要求尊重男女生理差别及其所决定的社会角色和功能差别。两性的生理差别必然带来体力、智力、心理方面的差异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由此决定了男性与女性在不同的生产生活领域各有优劣。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这种现实,而且要敢于正视。因为这种现实决定了男子的责任和义务比女子重大,而且伊斯兰主张男主外,女主

31、内,男女分工,所以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男子,这也就加大了他们外出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女子的头巾就显得尤为重要。头巾就是信仰的号召,当妇女戴着头巾进行一切活动时,丈夫是放心的,因为他明白他的妻子会因敬畏安拉而忠于他,也因为这种庄重的打扮不会招惹是非,而给他带来烦恼,这让他能安心于工作,也不会随便猜疑妻子而导致夫妻感情不和。在公众场合,其他穆斯林妇女的此种打扮更是对众人视线的尊重。无论是男子还是女性,亦或是长辈和平辈,他们的外出也因此而增加了放心感,不会造成视觉上的尴尬,也不会让男子产生非分之念,因而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与麻烦。我们女性戴着头巾会让男子觉得我们的珍贵,也会因为敬畏安拉而

32、尊重妇女,从而阻止他们产生邪恶之念,如此,就不会给彼此造成伤害。阿拉伯人认为“不论何时,一对男女一见面, 魔鬼就站在他们中间” 。 这个恶魔会教唆人们去做他们意念之外的事情。因此要求妇女戴头巾的目的不仅是要保护妇女, 而且要保护男人, 免得女人露出美色诱惑了男人。作为一个尘世俗人,免不了有七情六欲,那么伊斯兰教就用服饰遮盖妇女的体态,克制自己和男子的欲望,避免无谓的伤害,这样,的确,既保护了女子也保护了男子。(3)社会意义伊斯兰的目的是建立崇高的人类社会,犹如造就善良的个体和优秀的家庭一样。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联系着个人和社会。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小家构成了和谐友爱的社会,没有

33、家庭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尤其是发挥家庭的作用,以家庭的和谐服务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家庭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促进作用,家庭建设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保障。一个和谐的家庭里,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是相互信任的,相互理解的,相互关爱的,以一颗充满积极向上的心态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和谐的家庭为家庭情感满足功能的实现提供源泉保障,而且更是有助于孩子的健康全面的成长。1、对婚姻家庭的意义造物主对这个宇宙的常道是任何事物都不能单独完成自己的重任,甚而,造物主创造了相互联系的种类,以便相互完善,所以电流是阴阳电相触产生的,从而发光、发热、运动等;同样,原子必须要以电子和

34、原子核组成;植物必须雌雄相交使庄稼、树结下各种果实;生物世界里阴阳接交就会产生子嗣伊斯兰教重视人生,反对弃绝现实生活,反对独身主义。 古兰经说:“你们中未婚的男女和你们的善良的奴婢,你们应当使他们互相配合。 ”因此,婚姻对于每一个男女信士而言,是他们应履行的义务。 古兰经不但鼓励人们积极地对待世俗生活,同时还认为,男女婚姻的成立应当以爱情为基础。古兰经谕示:“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 ”伊斯兰教认为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 古兰经说: “ 她们是你们的衣服, 你们是她们的衣服 ”。( 2: 187) 也就是说正如衣服给人温暖、

35、保护和端庄, 丈夫与妻子之间应互相给予对方以亲近、安慰和保护。夫妇之间不应只以性关系来维系, 而应互相关怀、互相体谅, 以慕爱心和宽仁为基础。伊斯兰教两性观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家庭体系, 使每个家庭都能保持和谐融洽的气氛, 使人生活在爱、仁善和认识到安拉存在的环境中, 这一切都有助于使婚姻生活趋于完美。伊斯兰教反对歧视妻子的种种行径, 强调在夫妻生活丈夫不得强制、压迫妇女。 圣训则进一步形象地指出:“女人同弯曲的肋骨一样, 你若想矫正它则会弄断它, 你若享用其天生的弯曲则会得益于它 ”。 8以此来鼓励男子对妇女要体贴、温存, 对她们的不足之处要迁就、忍让。美好的人生归宿是人人都向往的,而幸福美满的

36、婚姻是以真爱为基础的,温暖和谐的家庭也是靠爱的给养才得以维持。男女平等是和谐家庭的根本。 古兰经提出男女机会均等:“凡行善的男女信士,我势必要使他们过一种美满的生活,我势必要以他们所行的最大善功报酬他们。 ”“信士和信女,谁行善谁得入乐园,他们不受丝毫的亏枉。 ”“你们和你们的妻子,愉快地进乐园去吧!”伊斯兰教就是这样认为:穆斯林不论男女,他们都会因其所作的努力而得到同样的报酬,妇女和男子一样能够进入乐园,这就赋予女子与男子同等的地位,从而推翻了伊斯兰教中妇女地位卑贱的谬论。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给你一块糖果,你是要有糖纸的呢,还是那块没糖纸的呢?我想一个思想正常的男子,他会选择前者。因为爱情是

37、不容分享的,爱情所附带的内容也都不容分享,包括女性,人们希望独自拥有自己的另一半。你的妻子,她的美不是所有人的。让女性戴头巾并非是女子地位低下,而是作为妻子应该佩戴的头饰,它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丈夫的形象,丈夫同样要给妻子给予身体上和心灵上的照顾,让她身心愉快,身体健康。夫妻两人相辅相成,共建和谐家庭。 古兰经中谕示:“他从你们的同类中为你们创造配偶,以便你们依恋她们,并且使你们互相爱悦,互相怜恤。 ”尊老爱幼,家庭成员相互理解是实现和谐家庭的条件。尊老爱幼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是伊斯兰教提倡的人生价值观。让妇女戴头巾,更是一种无形的提醒,也是一种榜样作用,她会因为对头上这方代表信仰的方

38、巾的敬畏而去孝敬爱戴老人。 古兰经中曾命令人们孝敬父母双亲的同时,有特别强调孝敬母亲应优先于父亲。如:“我曾命人孝敬父母:他的母亲,辛苦的怀他,辛苦的生他” (46:15) (另见19:23-24,31:14-15,29:8)而有关母亲地位的圣训更是俯拾即是,如:“天堂就在母亲的足下。 ”另据传,曾有人连着三次询问先知,谁最值得孝敬,先知连着三次回答都是母亲,当问第四次时,他才说是父亲。这是尊老的体现。说到爱幼,我们不由想到在“蒙昧时代” ,由于歧视妇女,阿拉伯人有活埋女婴的陋俗,足见当时的阿拉伯人对女孩的歧视已经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伊斯兰教兴起后严禁活埋女婴。 古兰经在谴责当时人们鄙视女孩

39、的丑态时讥讽到:“当他们中的一个人听说自己的妻子生女儿的时候,他的脸黯然失色,而且满腹牢骚。他为这个噩耗而不与宗族会面,他多方考虑,究竟是忍辱保留她呢?还是把她活埋在土里呢?真的,他们的判断真恶劣。 ”(1658、59)“当被活埋的女孩被询问的时候:你为什么罪过而遭杀害呢?” (818-9) 古兰经对这一陋俗的严厉谴责和禁止,赋予了女婴和男婴一样的生命权,充分体现了伊斯兰的人道主义精神。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的, “禁止活埋女婴也反映了伊斯兰教的人道主义色彩,这是伊斯兰教的一大进步。 ”伊斯兰认为,生男生女都是由真主决定的,无论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真主的恩赐,对于真主的恩赐人们都应该欣然接受,而不能有任

40、何抱怨。 古兰经载:“天地的国权,归真主所有。他欲创造什么,就创造什么;欲给谁女孩,就给谁女孩;欲给谁男孩,就给谁男孩;或使他们兼生男孩和女孩。 ”(424950)把生男生女都归于真主的创造,这不仅保护了女婴的生命权,避免了生女孩的妇女遭人歧视,也不会让父亲们为生女孩而感到汗颜。先知穆罕默德特别呵护女孩。他说:“谁对这些女孩发慈善之心,向她们施舍,她们便是保护谁免入火狱的屏障。 ” 还说:“你们当对孩子们公道,如果我要做优先选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女孩。 ” 无可置疑,伊斯兰教的经训明文严禁活埋女婴,重视关爱女孩,提倡生男生女都一样的生育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仍具有普世价值。热爱学习是和谐家庭的动力

41、和源泉,学习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古兰经启示的第一节经文是“你当诵读” 。 “古兰”一词的本意即诵读、学习之意。圣训指出“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 。众所周知,伊斯兰教主张文化教育是不分空间、时间、年龄,更是不分性别。 圣训还指出,追求知识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本分,强调穆斯林男子和女子自摇篮至坟墓,都应致力追求知识。因为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会不断进步,我们素质,修养,见识都会得到提升,这样就不会造成沟通障碍和代沟,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畅通。而且也会有利于个人的事业和生活,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量,我们才会与时俱进,也才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由此,古兰经明确指出:“恶

42、劣的妇女,专配恶劣的男人;恶劣的男人,专配恶劣的妇女;善良的妇女,专配善良的男人;善良的男人,专配善良的妇女。”(24:26)这里我们说这件衣服本身就得好看实用,这样它才能找到与其相配的衣服。我们也明白,只有受了良好的教育的穆斯林妇女才会明白应该如何打扮,如何穿戴。教育了一个男人,那只是教育了一个人,而教育了一个女人,那是教育了一个家庭。穆圣也说过:“教育好一个妇女就等于教育好一个家庭, 妇女是孩子的启蒙教师, 妇女是家中的明灯, 是子女的摇篮, 是幸福的源泉, 是美德的工匠。 ” 妇女的形象是整个社会素质的缩影, 在一个穆斯林家庭中,母亲的作用至关重要, 她是子女成为穆斯林的第一启蒙老师,

43、是一个家庭教门沿袭发展的关键母亲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母亲一定会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孩子是母亲的镜子” ,母亲的形象亦能从孩子身上得到体现和反映。 9重视穆斯林妇女的教门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它直接关系到穆斯林的素质和教门的未来与发展。正如现代著名的埃及诗人艾哈迈德绍基所说:“ 母亲恰似一所学校, 培养了她, 就等于倍养了一个品质优秀的民族。 ”穆圣的爱女法图麦的一生证明了这一点, 正因为如此, 使她成为历代穆斯林妇女缅怀、敬仰和学习的光辉楷模。的确,受过良好教育的妻子是家庭里最美的一朵玫瑰,她会以得体的着装,端正的心态去工作,去生活,将自己的美只展现给她的丈夫,作为丈

44、夫,他会将这样的妻子视为珍珠,会倍加尊重珍爱她。他去工作不会担心妻子会背离他,他在生活中就会减少无谓的烦恼,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会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家庭中,他也不会被那些花枝招展招扬过世的女子所迷惑,因为他明白,妻子的美无以言表,妻子的地位无可替代。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婚姻还有什么理由不幸福呢?伊斯兰十分重视造物主授予人的天赋,造物主把人造成了男人和女人,好让人们的生活别有情趣,也好让男女二者相互依恋,相互帮助,好像组成一天的黑夜和白昼,又比如任何组成能转动的机器电能:正极(阳电)和负极(阴电) 。为了使昼夜分明,也为了让机器能更好的运转,那么穆斯林男女要不断学习,及时补充自己的不足。因为

45、“求学是每个男女穆斯林的天职” ,利亚德圣训集 更因为信仰犹如灯泡,要及时充电。尤其是妇女作为家庭的核心,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要注重自己各方面的提升,是自己成为丈夫成功背后的好妻子,因为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个成功的女人;也让男人在女人这片知识的海洋里学到更多,因为女人是男人的学校。先知曾在演讲中提醒丈夫和妻子:“人们啊!是的,你们对妻子有某些权利,而她们对你们也有某些权利。记住,因真主的信托和允许,你们才娶她们为妻。”因为共同的信仰是相爱的基础:“信道且行善者,至仁主必定要使他们相亲相爱。 ”(19:96)当我们责令社会没公德,男人没责任,婚姻如游戏的时候,请每个人扪心自问:这是什么

46、原因导致的?为什么小三泛滥、离婚率急速上升、家庭问题由个案上升到社会现象呢?请低头看看你的着装,我想有些问题它会让你明白点什么的。请半边天伟大的女性们,穿戴好你的服饰,把你的美全部留给你的伴侣,留给你的家人,用端庄大方的服饰给你的婚姻增强抵抗力,提升免疫力。让尊重、和谐、幸福成为时代的主题曲。2、对社会治安的意义宗教信仰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是: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地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爱德

47、华泰勒认为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的榜样,所体现的社会意义也绝非能轻描淡写一笔而过的。正如女权主义宗教学家邓尼丝卡莫迪所指出的:“所有重要的真正核心就是美化自然、解放社会、治愈自我,它使人类想着尽善尽美或“神秘”前进。 ”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宗教的价值也逐渐脱颖而出。正如穿衣有避寒、遮羞、审美、标志等用途一样,宗教对社会有保护改进的意义。我们仅从世界妇女的衣着打扮看,那将是一道风景:阿拉伯女人要挡头与发、中国女人要挡脚与腿、埃及女人挡的却是脸,如果埃及女人手头没有别的遮盖物,

48、宁可撩起裙袍裸了褪也不能让人看到她的脸。而欧洲女人对服饰的要求则是永远领先流行,从超短裙到比基尼、晚装礼服、运动休闲一应俱全,并且在料子与做工上勇敢地向“薄露透”发展,衣服甩掉了一些实用属性进入审美的领域,时装业成了热门,在伦敦、在巴黎、在柏林、华盛顿、马德里、堪培拉,时装模特尽情地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国际化、商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目的,电影、电视、电话和电脑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她们亦步亦趋地盲目追求时尚,在她们看来穿得披散着头发紧身裸露就意味着“科技进步” 、意味着“文明先进” 、意味着“美丽动人” 。岂不知,如此的穿着不但没有给她们带来多少尊严、荣耀和美感,相反的却给

49、她们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危造成了一定的隐患,而且给社会治安也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仅从屡屡发生在地铁、公共汽车、购物中心、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性骚扰事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各种防范措施,加大了打击力度,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女性们仍然难以摆脱性骚扰的侵害。有关当局终于确信,怎么制止都不如女子本身提高警惕来的有用,并提醒女性同胞,在穿着打扮上要把握分寸,不要过分“薄、透、露” 。由此可见,女性的服装的确不可忽视,它对人性、家庭、社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罗曼罗兰曾经有过相似的感触,他说:“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女性,如果很随意地着装,毫无顾及地走向社会,那将是导致社会分化、颓废、堕落地关键” 。的确,当女性的打扮危及到社会治安,降低安全系数时,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伊斯兰特色的服饰。戴着头巾生活不仅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一种安全的保障,伊斯兰让妇女戴头巾不是落后,不是封建更不是妇女地位卑贱,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