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养蚕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81656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蚕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养蚕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养蚕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养蚕活动的开展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本文获得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学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 作者: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卓雅小学/陈斌/ 张和平/周康熙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632 2003 年春季,深圳市卓雅小学在有关科学部门的支持下,将“养蚕”这一容易参与、老少咸宜的科学活动资源引入校园科普教育活动,搭建起“学校科学养蚕”的教育平台,探索出“兴趣引导搭建平台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面关注学科整合家校互动”的科学教育经验,为学校“一体两翼三美”教育理念的落实奠定了基础。一、兴趣引导寻找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突破口对于远离农村的深圳儿童来说。 “养蚕”是一项既能激发儿童创造兴趣,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宽,

2、又易于儿童动手操作,调动家庭亲情的教育活动。首先,学校 95以上的学生未养过蚕,他们对于养蚕感觉新鲜、新奇,认可率很高,很喜欢这项科学活动,积极主动投入其中。其次,与其它类的科学活动比较,养蚕有着场地、设施硬件要求不高,技术要领容易把握,能较快大范围普及等特点,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另外,蚕儿虽小,但在养育过程中需要学习的科学知识却相当丰富。养育的一个多月里,儿童可以了解生命丰富的形态变化,了解形态变化中丰富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尝试,获得教益。同时,养蚕的过程还可以使儿童强烈地感受到“养育”对于一个生命成长的意义,能够由物及人产生爱与奉献的联想,达到引人向善的目的。因此, “养

3、蚕活动”对儿童产生了吸引力,成为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突破口。二、搭建平台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必要条件科学养蚕活动是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一个极好平台,它让教师、学生、家长成为教育合作者,让校园乃至社区成为开启儿童创造智慧的教育乐园,它为学校科学教育活动的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养蚕活动原本只是小学三年级科学课我们穿什么中的一项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是该年级几个课时的教学安排。我们抛开课时与年级段的约束,将养蚕纳入全校科普教育计划。在注重其科学性认知的同时,充分发掘养蚕活动的人文与道德内涵,使之适宜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对儿童进行施教。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儿童既可以观察蚕成长变化的全过程,了解

4、养蚕的科学知识,激发创造探究的浓厚兴趣,也可以感悟生命的神奇伟大,享受成功的喜悦与快乐,还可以在体验养蚕的酸甜苦辣中发现人生真谛,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负责,学会生活。三、全程指导儿童科学素养培育步步落实学生养蚕活动的过程历时月余,在蚕宝宝的养育过程中,儿童对蚕宝宝用心呵护、精心养育,从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蛾蚕卵,他们为蚕的进食定时定量,为蚕的健康防虫防病。为蚕的发育透气降温整个生命轮回的一次全接触,就是一个完整、漫长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对儿童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知识传授及人文熏陶的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调动儿童主体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大胆探索;一方面则需要不断完善自我,提升

5、自身素质,用科学方法给活动以正确的指导。开展养蚕活动符合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具有多种教育价值,惠及儿童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在学生观察日记交流中,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孩子准备桑叶、打扫蚕房的亲身经历,发掘每个过程、每个环节包涵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学校的“养蚕热线”中,学生也可以不断向老师学习喂养蚕宝宝的经验,还可以将探究的笔触伸向更加广阔的知识空间。学生养蚕的精彩照片、记录文本、蚕体实物及信息资料留下了他们由探索走向成功的全过程,是师生劳动体验与创造智慧的结晶。在这里,你可以解读到卓雅少年们初踏科学之路的一段虽然浅浅却十分真实的求索经历,你可以倾听到卓雅少年们热爱科学、乐于探索的虽然稚气却令人感动的

6、故事,你可以看到科学教师走访学生家庭,培训学生养蚕要领的情景全程参与养蚕科学教育活动,既使儿童知识的学习得到落实,少走弯路,又使教师在参与中提升了素质,完善了自我,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成材” 。四、以人为本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关注养蚕活动是一项能够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引导社会、家庭关注儿童全面素质培养的科学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应从儿童全面发展着眼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引导,即科学知识教育、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方法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及道德人格培育五位一体,缺一不可。科学知识教育。养蚕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养蚕活动是一项有益于儿童科学素养培养的科学活动,也是十分具有乡土气息和自然魅力的体验活动。它不仅

7、可以作为当代城市儿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有效落实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具体内容,而且可以通过儿童的参与体验,受到中国养殖、纺织极为丰富历史文化的熏陶。科学思维(思想)教育。科学养蚕活动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开放引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提升。下面摘登的是一段儿童养蚕日记,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孩子在面对一个生命变化时清晰的思维方式:充满欣喜与愉悦,既敏捷而有序,又全面而严谨。“蚕已经一动不动,也不吃东西了,它把头昂得高高的,我以为它快不行了,就急忙去问老师老师笑笑告诉我:不要紧,这是蚕要脱衣服哩!哦,原来是蚕要蜕皮了过了一会儿蚕宝宝有了动静,它的头先脱,接着身子变长(其实后半部分

8、是旧皮) ,身体慢慢地左右摇晃着从旧皮里钻出来,最后尾巴甩了一下,把皮给甩开了。它蜕皮的时候也把嘴壳给蜕下了。 ”科学方法教育。养蚕活动讲究的“科学方法” ,从养蚕之前的培训、养蚕过程的咨询,到养蚕结果的总结,教师始终与孩子们认同这样的信念:相信科学,运用科学的方法,就是养蚕成功的关键。许多同学在对自己养蚕过程进行总结时都以生动的对比来说明他们在科学养蚕活动中因为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差异而导致情绪上的喜、怒、哀、乐。一个同学说: “今天,我很痛苦因为我有 5 只蚕在三龄期死去了,仔细地调查,原来有 3 只是被蟑螂咬死了,有 2 只是我换桑叶的时候不小心,把它扔在地上摔死的。我为自己缺乏责任感

9、而懊悔,我也为自己一贯的马虎大意而惭愧,要是早改正这些缺点哪会有今天的失败!”还有一个同学说: “我高兴地将蚕宝宝带回家,想象着 10 个小蚕宝宝在我的精心养育下会长得肥肥胖胖,殊不知第二天一觉醒来蚕宝宝全死了。原来,是我在课堂上把老师的交代记错了。老师反复告诉我们:回家后把发给的桑叶放进冰箱冷藏起来。把蚕宝宝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可我当时没有认真听,回家全弄反了。我真是后悔莫及呀!”科学精神教育。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思索、探究、创造的精神。校园养蚕活动使每个卓雅人都品尝、体味到了探索、创新的快乐,感受到了不懈努力、获得成功的欣慰。一位三年级同学在养蚕日记中说:“这段时间我有很多新发现,我知道蚕宝宝

10、是靠身体呼吸的,如果你把蚕宝宝的头放到水里,不一会儿它就会死掉。蚕宝宝小时候食量很小可是到了四龄蚕、五龄蚕时,它的食量每天都在增大特别是五龄蚕时,它吃起桑叶来还可以听到一阵沙沙的响声。我还知道了怎样分辨雄蚕和雌蚕的方法!蚕的雌雄可由其第 8、9 腹节的腹面来区分,雌蚕的腹面有一对白色小点,雄蚕上是一个乳白的囊状小体”孩子的日记里可见养蚕的活动真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发掘培养了善于思索、敢于质疑、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激发了创造与智慧的光源。这应该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欣慰的。人格培育。养蚕活动的开展有益于青少年道德人格培育,有益于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尽责之德、感激之情;有益于儿童道德的养

11、成,培育君子人格。在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团队协作互促互助的交流活动中儿童不仅对科学活动越来越喜欢,养蚕的技术越来越精熟。热爱科学的情感越来越强烈,他们在亲近生命中了解了生命,感受了生命,体验了生命。也更加珍爱生命,认识到了责任的重要。他们懂得了自律、自强、自信、自爱,学会了谦虚,学会了感激,学会了与人共处。 “三美”人格(美己之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得到了提升。一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 “我很感谢我的妈妈和奶奶,因为在养蚕过程中她们对我大力支持,是她们提醒我每天给蚕宝宝换桑叶否则我的蚕宝宝就不会吐丝结茧了:是她们经常给我提出保护蚕宝宝的建议,放在阴凉、安全的地方,否则我的蚕宝宝就不会长得这么壮:

12、是她们在蚕吐丝的时候,指导我赶快做好纸桶,为蚕宝宝吐丝结茧造好摇篮 ,我的茧才有这么大。 ”在这段话语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校园科学养蚕活动是一项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活动,是一项一体化教育的综合活动,它使我们的孩子更加聪明可爱了。五、学科整合儿童科学素养培育需要团队合力在历时一个多月的科学养蚕活动中学校各科教师都利用这个教育平台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演绎学科教育整合的故事,撰写探究创新的文章。科学教师在进行科学知识讲解的同时。精心策划活动全程,设计多项活动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开启儿童创造思维之门。如:小组解剖蚕茧观察蚕蛹的形态与蚕宝宝差异。预测蛹变为蛾需要多少天?想象变成蛾的过程等,拓宽儿童

13、视野与创造空间。语文学科教师借助养蚕这个极好的学习观察时机,积极组织学生收集、诵读古人咏蚕诗词将中华五千年人文的感悟与现代科学知识学习相结合。引导儿童观察蚕宝宝在生命过程中的外形变化、内质变化,观察、分析蚕宝宝成长中发生的各种现象,体味养蚕过程中喜、怒、哀、乐的情感生活,撰写出精彩、生动的观察日记 12 690 篇。数学教师巧妙地指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养蚕实践中的蚕体成长测量、记录,养蚕活动中各类数字的统计、运算、比较等,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以指导下次活动。同时,老师还从数字、形体的角度指导儿童观察蚕宝宝吐丝前后的变化,有什么异动?思考蚕吐丝结茧过程的奇妙以及为什么吐的丝能结成椭圆形的茧?测量

14、一个蚕宝宝吐的丝有多长撰写出数学日记 62l 篇。美术教师发掘儿童在养蚕活动中的创造与联想,让孩子们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在蚕与人类的世界里穿梭翱翔,用画笔创作绘制出养蚕图画 489 幅,用相机拍摄出蚕宝宝生长过程及养蚕活动过程的照片 1345 张。电脑教师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儿童养蚕活动,通过互联网开启了养蚕的新视界,孩子们为搜集养蚕资料访问互联网达 325 人次。此外,音乐舞蹈教师用美的旋律将儿童养蚕带人艺术的世界,英语教师运用异国语言给儿童讲述中华几千年养蚕的文明历史。养蚕活动还给各位班主任搭建了一个对儿童潜移默化实施道德判断引导的舞台。蚕宝宝如同一根情感的纽带使儿童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凝聚力

15、、师生情感零距离沟通,在喂养蚕的过程中达到高潮。六、家校互动形成儿童科学素养培育的合力在开展科学养蚕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怎样指导孩子养蚕、如何应对并解决在养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问题成了家校沟通的主要话题。90的家庭中,蚕宝宝成为一家人视线的焦点,养蚕成为父母与孩子每日共同的娱乐活动。学校设立的“科学养蚕咨询热线” ,先后接待学生及家长咨询 300 余人次。家长针对孩子在养蚕过程中的表现及自己在参与养蚕活动中的感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达 100 多篇。家长与孩子在共同养蚕的实践中情感沟通的精彩故事更是不计其数。为了充分发掘养蚕活动的教育资源。我们注意在活动前做好家长培训,给家长几句话教给家长指导孩子养

16、蚕的方法,然后才让学生参与领养蚕宝宝的活动。这样,孩子有疑问时。家长、老师、同学、学校热线咨询电话、 “养蚕在线”网络都可以向孩子提供解答的信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互动互促,在这里体现得十分鲜明。每周的班会课时间,是孩子们展示养育成果、交流成功经验的时刻。孩子们此时的心情如同一个父母要带着儿女去赶庙会般的激动。他们会小心翼翼把自己的蚕宝宝带到课堂,与同学一起交流,比比谁的蚕宝宝最长、最重,评评谁的蚕养的最好,数数谁的观察记录写的最多、最精彩回到家里他们又会将学校交流的故事回告父母,与父母一起对前期养蚕实践得失进行小结,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自我。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儿童科学养蚕的活动平台上,教师通过养蚕对儿童传授知识,父母通过养蚕对子女进行爱心培养,学生通过养蚕感悟人生、自律自强。孩子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学校与家庭的亲情、友情、社区情从小小的蚁蚕饲养开始酝酿,又随着蚕一天天长大,吃、爬、眠、蜕皮、吐丝结茧、飞蛾破茧、交配产卵、留下后代、默默离去的过程中发展,最后在众人精心呵护的成果及成功经验中达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