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概论试卷 第 1 页 (共 2 页)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专科考试社 会 学 概 论 试 卷(课程代码 362331)本试题一共四道大题,共 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2 分,共 20 分)1下列不属于社会学学科特点的是( D )A. 整体性 B. 现实性 C. 综合性 D. 信息性2社会学产生于 19 世纪上半叶的( A )A. 法国 B. 英国 C. 德国 D. 美国3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 B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4. 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是( D )A文化特质 B文化集丛 C文化模式 D礼仪
2、5.“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强调的是( B )阶段社会化的重要性的A. 青年 B. 儿童 C. 成年 D. 老年6一般来说,一个人从生物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并不需要一辈子,而是在人生的特定阶段完成。这个阶段的社会化叫做( B )A. 基本社会化 B. 初始社会化 C. 继续社会化 D. 成人社会化7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的员工成长为一名企业高级主管,它所获得的角色,在角色划分中,它属于( A )A. 自致角色 B. 先赋角色 C. 工具性角色 D. 表意性角色8. 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D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9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
3、生了矛盾,这叫做( B )A. 角色失败 B. 角色冲突 C. 角色不清 D. 角色中断 社会学概论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10文明时代人类家庭的主要形式是( B )A. 普那路亚家庭 B. 一夫一妻制家庭 C. 血缘家庭 D. 对偶家庭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社会学答: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学科2、社会化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形成适应于社会的人格,掌握社会所的行为方式的过程。3、文化中心主义答:也叫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的一种倾向,即易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
4、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4、空巢家庭答:空巢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工作学习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5、社会分层答: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尤其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6、社会问题:答:它是社会关系失调的产物,并使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发生障碍,引起社会成员的普遍关注、需要依靠社会力量才能解决的问题。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答:自 1840 年英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农民革命斗争不断兴起,中国的上中层人物、知识分子中,为了救
5、亡图存先后出现了洋务派和维新派,其中如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章太炎等首先介绍和讲解群学或社会学,可称为中国社会学的启蒙思想家。从此可知中国社会学产生于中社会学概论试卷第 3 页 共 2 页国的国家、民族、政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空前动荡不安,产生于中国近代的内忧外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2、简述文化的特征。答:人为性;后天习得性;共享性;动态连续性;共同性;多样性四、论述题(每题 30 分,共 30 分)1、试述当前我国民工潮形成的原因及其社会功能。答:(1)民工潮形成由以下因素决定:二元社会结构,比较利益驱动,改革开放的推动,国家政策偏向,产业结构调整。(2)自 1989 年第一次“
6、 民工潮“ 的出现,20 多年来,“民工潮 “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 民工潮“ 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 社会流动轨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是劳动力资源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的背后,既有经济规律在起作用,也有社会规律在起作用。农民工现象是中国工业化的产物,大量进城农民工通过他们辛勤的劳动推动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而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需要有着更高技术水平和组织化程度的产业工人队伍。但在现有的制度设计下,农民工和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间有着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20 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农民工始终无法转化为产业工人。一方面,工业化需要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但另一方面,体制障碍却让农民工无法成为真正的产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