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11381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8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村水资源现状与对策摘 要: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过去大积土杂肥、堆沤绿肥、挑粪下田的现象少见了。而忽视环境保护,污染水资源的现象在农村普遍存在。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将大量由农村向城镇或工业等非农产业转移,农村水资源的缺口将更大,农村水资源现状严峻。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农村水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分析农村水资源现状及其对策。关键词:农村水资源 现状 对策引 言:总体来讲,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有关水资源的问题一直是各界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等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原本与水资源污染问题搭不到边的农村水资源也慢慢遭到破坏,农村水污染问题也慢慢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那么,农村水资源现状到底如何呢?一、农村水资源的现状(一)、农村水污染的主要表现1、粪便垃圾乱排倒。由于多数农户将禽畜粪便、垃圾,甚至人的粪便等都直接排入池塘、河道 ,使之变成了污水坑沟和垃圾坑道,致使部分池塘、河道荒废,这不仅造成了水土 、肥的浪费,而且污染了水资源和周围环境,破坏生态平衡。2、河道沟桑少清修。一些基层村很少组织农民对河道、灌排沟渠进行除草、清淤、维修,使河道、沟渠杂草丛生 ,灌溉排水受阻,污染物越积越多,水资源污染日趋严重 ,最终变成臭水沟。3、杂物废料乱抛弃。到了春耕生产

3、或夏收等农忙季节,一些农民贪图方便,把杂草、稻草、麦秆、玉米秆等杂物乱抛弃在河道中。同时,一些厂家乱堆废塑料,或点火焚烧 ,产生二次污染。有毒废料和矿渣经水冲洗后产生有毒、有腐蚀性的废水,严重污染大气和生态环境 ,有时还造成农作物、牲畜生病,甚至死亡。4、禽畜死尸投河中。随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加快,农村养殖业规模不断扩大,利用河道发展养殖业 ,使原先的清水河变成了一潭死水的养鱼池。特别是有的养殖户把死鱼 、死鸭、死猪等死尸投入河道中,日晒生虫、恶臭,严重污染水资源。5、厂家废水污水源。一些食品加工厂造纸厂等乡镇企业,不但利用河道淹浸冬瓜、莲藕、青果等,而且直接把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河道中,大量的

4、危害物直接地污染了水资源 +包括地下水,等等 ,致使农村饮水水源污染,部分农民终年要到外地买水喝。6、水污染加剧。由于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造成了一定范围内的水污染。另外,农业生产中对化肥毫无节制的使用,会造成硝酸盐污染破坏水资源。而农药的使用对于水资源的影响,尤其是对饮用水安全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还有牲畜和人的粪便不经处理就排入水中,使水体遭受寄生虫污染的危险。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是将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排入附近的江、河、湖等水域,出现了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恶化趋势,这无疑加重了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进而威

5、胁到农村、生活用水安全。资料显示,全国5 0 %以上的水体不符合渔业水标准,2 5 %的水体不符合农业生产用水标准。水污染加剧是引起地下水超采的重要原因。7、地下水开采过度。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地表水资源无法满足农村生产、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地方把目光投到了地下从而导致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目前,农村已有区域性漏斗6 0 多处,涉及面积达1 0 万km2 ,很多地方原有水利设施因地下水位下降或因之产生地面下沉而被迫报废,农业成本成倍上升,农村用水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另外,过度开采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水量枯竭、耕地渍化等诸多环境问题。8、农业用水效率低下。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

6、国总用水量的7 3 . 4 %;同时还是费水大户,水的有效利用率平均仅为4 0 %,在水资源匮乏的西北地区,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到总用水量9 0 %,而灌溉渠系水利用率仅为3 0 %4 0 %,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水平。“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据估算,我国1m3 水的粮食生产不足1 kg ,而某些发达国家1 m3 水则达到23 kg 粮食产出。农村生活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生活供水管道的跑、冒、滴、漏现象随处可。这是导致农村用水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9、灌溉工程老化,水利管理单位收不抵支。大型灌区老化失修, 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并不

7、同程度地存在险情。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 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 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 0 .9 %。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 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 那么可能难以支撑2 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要。除此以外,由于水价太低,造成经营单位亏损严重,生存困难。 (二)、农村污水处理的特点与城市和小城镇污水处理相比,农村水污染主要有如下特点:1、规模小且分散 我国现行的“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 9 9 7 )”中将城市污水处理规模分为五类,其中V类为1 0 0 0 05 0 0 0 0 m3

8、/d。我国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规模一般小于2 0 0 0 0 m3 /d,重点是2 0 0 0 m3 /d5 0 0 0 m3 /d。而农村污水处理是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污水的第三种类型,其污水量比中小城镇还小很多,一般在1 0 0 0 m3 /d以下,其中多数在5 0 0 m3 /d以下。与城市和小城镇污水处理相比,农村不仅居住密度小,而且有些户与户之间居住较分散、村与村间距也相对较远。2、区域差异大 我国幅员辽阔,从冬季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北部到常年四季如春的海南,地理环境、气候、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区差异大,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我国现阶段在污水处理领域普遍采用生物处理法。在此过程中酶是主要

9、的降解激发物质,而构成酶的蛋白质,对温度比较敏感,随着温度的降低其活性明显变弱。研究还表明,温度对微生物种群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增殖、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曝气池充氧效率以及水的粘度都有较大影响。在大型污水处理厂,由于水量大,水温受气温的敏感程度小,而农村排水量小,导致气温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因此,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气候环境不同,农村污水处理所适用的工艺及设计参数也有很大不同。 3、水量水质变化大每天的不同时段,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比较集中;特别是早、中、晚集中做饭时间,污水量达到高峰,是平时污水排放量的23倍;此外,农村排水系统很不完善,更没有经过合理的规划,雨污混排,受雨季影响,水量变化系数

10、较大。农村生活污水的来源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涤用水,由于农村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渗漏严重,农村生活污水的COD、BOD5普遍高于城镇生活污水,COD 3 5 07 7 0 mg/L,BOD5 2 0 04 0 0 mg/L,B/C 0 .4 50 .5 5,可生化性好,SS 2 5 0 mg/L,TKN 3 0-4 0 mg/L,PH 69,TP 2 .53 .5 mg/L。 4、管理水平低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由不同功能单元组成的系统,是一个特定“车间”,需要一定的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背景。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站主要由村民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低,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

11、严重缺乏。5、资金短缺 农村供水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是阻碍农村水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工艺再简单,操作管理再方便的污水处理站,也需要动力消耗,需要一定的运行管护经费和定期大修资金。以一个日处理2 0 0吨的污水处理站为例,采用常规工艺,日常运行费用以0 .5元/吨水计,则年运行费用为3 .6 0万元。据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调研可知,这笔费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要知道目前农村的普遍现实是许多地方自来水都是免费的。6、缺乏工艺设计参数农村污水处理的规模比较小,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时如果沿用和照搬城市污水和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这样势必造成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其结果是

12、建不起、也用不起。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理技术及工程设计参数制约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农村水污染现状,我觉得应该分几个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也许这些措施中互有交叉点,但是,我认为分工分责还是很有必要的。二、面对农村水污染,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做1、加强宣传教育。要积极采取广播电视 、报刊 、会议、标语、宣传车等有效措施,向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唤起广大农民群众 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防止乱排、乱倒、乱丢等不良现象。2、修通排灌梁系。村委会要尽快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密切配合基层水利部门,对被阻塞的河道进行铲除杂草、清理淤泥、拉

13、走垃圾,全面整治,确保河道畅通,灌排方便,改善水环境 ,保证春耕生产用水和排涝工作顺利开展。3、处理排放污水。对那些食 品加工厂、造纸厂等排出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合格后方可排人河道,保证人畜饮用安全及农田灌溉无毒害。4、多施农家肥料。要求农民积极施用农家肥,既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减少污染,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水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三、政府部门面对农村水污染应该怎么做水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农村水体污染防治必须着眼于大系统,必须按区域或流域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消除水体污染,从根本上治理水体污染。 (一)、总的来

14、讲,政府应做到:1、要加大对治污设施的投入力度,对农村治理水污染的项目进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不断提高治污能力,缓解农村水污染恶化问题; 2、要借助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修建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尤其是要将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实现污水和垃圾处理一体化; 3、要推广建设沼气池,因为沼气具有能源、生态、环保、经济等多重功能,修建沼气池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生活垃圾和人畜粪便,形成“猪-沼-果(茶、菜)”生态农业,可以改变农村卫生环境和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也可以有效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4、要加强水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尤其要让农民人人知道环境恶化所造成的后果,并将水环境保护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广

15、大农民掌握治理污染的基本技能,如农村饮水源地的保护、水污染的防治、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机农业发展、有机肥使用等;5、要对农村环境污染大的企业进行环保改造,待其达标后方可允许生产,否则关闭或取缔。 (二)、具体来说,面对农村水污染,发挥政府职能还应该做到:1、继续推进生态家园建设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和“2 1 1 ”生态建设工程,推动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和生态示范户创建,切实让农民在生态经济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让农村水环境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得到有效保护。2、严把“绿色门槛” 从源头上防控水源污染,消除结构性隐患,促进各类园区建设,引导更多的项目退城入园、退村入园,坚决

16、遏制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与蔓延。同时,通过调整工业布局,促进村镇的规划和建设。3、切实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特别是饮用水源保护 结合流域区划、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水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保护水资源,既满足当代和本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以及其他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尤其要加快饮用水源的综合防治。要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落实防护措施。督促水源利用企业依法开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合理选址,尽量降低污染风险和影响,确保重点流域饮用水源安全。 4、大力发展有机、

17、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正确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介绍有机农药的使用量,研究采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新农药;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增加有机复合肥的施用,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积极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培植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果、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种植与加工基地,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减轻面源污染,缔造区域优势品牌和龙头企业。 5、全面实施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严厉打击乱采滥挖、破坏生态等违法行为。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界定水环

18、境保护与恢复责任,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水污染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补偿费,逐步探索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6、积极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多渠道争取和利用资金,逐步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着力解决制约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建设农村地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改水改厕等基础工程,使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尽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三)、更进一步来讲,面对农村水污染政府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1)、加大节水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深入农村大力宣传水资源的严峻形势及缺水状况。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节水的意识,支持节水工程的发展,从思想上适应新的节水灌溉方式。对于

19、农耕用水的短缺问题,这里主要提出如下几点建议:、针对水资源短缺的不同方面 ,积极运用各种有效的财政、 管理制度、 经济政策和工程技术等措施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状况 ,降低水资源短缺的负面影响。水资源短缺反映在许多方面 ,例如灌溉条件的恶化、 灌溉水源的单一、 供水可靠性的降低及地下水位的下降等。针对不同的方面 ,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例如 ,国家可以积极运用相关的财政政策 ,如增加投资 ,改善灌溉设施条件 ,提高供水的可靠程度 ,并促进各种水源的综合利用;国家还可以利用管理制度 (如推进灌溉管理改革 )和经济政策 (如水价和水权政策 )来优化水资源配置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

20、状况。另外 ,在有效管理制度的支持下,国家应该积极促进节水技术的推广来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在制定和实施有效措施之前 ,一定要认真考虑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切忌以一概全。在不同的地区 ,水资源短缺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所反映出的水资源短缺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因而 ,在制定政策时 ,一定要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 ,针对水资源短缺的不同程度及短缺的不同特征 (或反映的不同方面 ,如灌溉水源的单一、 供水可靠性的降低及地下水位的下降 )来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重视农民用水者对水资源短缺可能做出的一些反应 ,合理有效地运用农民的反应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农民会对水资源短缺做出反应 ,例如会通过调整

21、作物种植结构来缓解水资源越的短缺。水资源越短缺 ,农民就越可能倾向于种植对灌溉依赖程度低、 需水量小的作物。因而 ,国家在制定政策措施时 ,应该考虑到农民的反应 ,通过趋利避害合理有效地运用农民的反应来解决我们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2)、建立水市场调节机制。发挥水的经济杠杆作用,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使水价能够反映水的供应成本。健全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收取制度, 建立不同分区水源、水质以及用水户之间的水价差异机制, 合理调整供水价格。研究制定农村弱势群体基本水权的经济补助政策, 适当考虑通过城市水费补贴农业水费。改革水价计价制度, 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3)、要建立完善的节水工程技术

22、体系。普及农业节水灌溉工程,以灌区节水改造、节水增效重点县及节水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 加快防渗明渠、输水管道、喷灌、微灌等节水工程建设步伐。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种植结构, 确定农业节水灌溉重点发展模式。2、科学规划,合理开发。(1)、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浅层微咸水易开采、补给快的特点,是农业灌溉用水开源的主要途径。实行深浅井结合,咸淡混浇技术,可充分利用微咸水资源,且投入少、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农业灌溉用水井要有计划地实施计量。研究农业水权分配与管理制度, 逐步培育水权水市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参与水权、水量分配和水价制定, 实现灌区末级渠系农民自主管理,

23、提高农民参与灌溉管理的节水意识。(2)、要调整工农业布局。加大乡镇工业布局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压缩用水效率低的行业规模, 淘汰耗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企业和行业, 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发高科技、低耗能的产品, 降低耗能、耗水量大的传统加工业在乡镇工业结构中所占比例。优化农业结构, 调整农作物布局, 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在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地区, 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发展雨养旱作农业。同时, 加快改造和发展节水型供水设施。(3)、大力加强农村水利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推进管网入户。采取多种措施, 改善饮水水质。继续实施饮水解困工程, 解决新出现和临时出现的饮水

24、困难。加快节水改造, 完善灌区配套。大力推广防渗明渠、喷灌、滴灌以及激光平地、小畦灌溉、地膜覆盖、秸杆覆盖等节水新工艺新技术, 施用保水抗旱剂, 使有限的水源得到充分与有效的利用。实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更新改造工程, 发挥工程效益。抓紧设计维修加固病险水库方案,落实资金。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1)、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把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纳入污水处理的范畴,保护农村的池塘湖泊等湿地。排入池塘河流的水必须经过处理。乡镇企业排放的污水也必须达到排放指标。实行污水集中处理, 形成再生水农业合理利用系统。保护地下水环境, 实施地下水保护行动计划, 对废井进行回填封井。(2)、田间灌排沟渠的

25、清淤整治, 确保灌排体系畅通。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做好农村水环境治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 实施排污、治污工程, 加大对污水排放管理和处理力度, 改善农村水环境。加大对村镇周边的二级河道、坑塘、沟渠进行综合清淤治理, 并绿化、美化周边环境。农业要减少引污灌溉, 控制耕地面源污染。(3)、治理水污染。由于城乡工业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及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加之部分区县引用污水灌溉,地下水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必须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引污灌溉,合理喷撒农药和适量施用化肥,以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要。(四)、面对养殖户和其他乡镇企业,政府还应该做到:1、推广生态养殖,做好畜禽养殖污

26、染防治工作。 (1)、为了遏制畜禽养殖业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促进畜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政府成立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对已经建成的畜禽养殖场统筹规划、适当集中,以提高养殖场自身的治污能力,严把新建养殖场审批关,扶“大”控“小”,引导养殖业走集约化,规范化、资源化、污染减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从源头控制污染扩散,抓好粪便干化处理。一是结合在通风供暖设备中增加空气净化措施和场区的合理绿化,从根本上改善猪舍内和场区的空气质量,有效防止养殖场对空气的污染。二是对养殖场的粪便污水治理,强制采用干清粪,少冲或不冲水,减少污水量,使干粪与尿污水分流,

27、最大限度地保存粪的肥效,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3)、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采取有效措施,强制养殖场建设沼气,加大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示范建设力度,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积极推广不同区域农村的能源生态模式,通过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 (4)、抓紧开展肥料中心的筹建工作。肥料中心是实现废物资源化的枢纽,通过收购各猪场经过干化处理的猪粪,形成收集、加工、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运转网络,为发展本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提供优质无污染肥料。根据我市养殖业发展现状,鼓励有条件的养殖场率先开展猪粪资源化利用工作。2、加强管理。 乡镇企

28、业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指导下,根据本地资源情况、技术条件和环境情况,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地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企业。鼓励发展对水环境无污染、少污染的行业和产品,提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工业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进程。要严格控制新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和转产的乡镇企业,都必须如实填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主管部门审批,未经审批的项目不得建设。要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项目的管理,把环境问题在开发建设前或建设中解决,使新建、扩建、改建项目不再遗留新的环境问题。 3、建立长效“城乡清洁工程”。城乡清洁工程,特别是农村环境

29、卫生问题,是个长期工程,应建立长效督促、奖励、惩罚机制,使得环境卫生概念深入到每一个村民脑中,使村民能够做到自觉遵守、自觉维护。 4、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及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各级政府应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拿出一定的资金,划定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制定饮用水源地保护办法,积极引导农民自觉保护好水源地。对已经遭受污染的地方,应加大农村饮水工程建设速度,使群众早日用上安全水。5、加强环保教育宣传。 加大对农民和乡镇企业主开展生态安全的警示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和短期行为的弊端和危害。通过宣传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唤醒人们的生态良知,倡导生态道德,让越来越多的人承担起人类保护生态的责

30、任。只有这样,才能遏制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效防治农村水污染,重现农村的碧水、蓝天、绿地。 三、新农村建设污染治理的目的和意义农村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于我国整体水资源的利用保护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它在我国水资源利用和保护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业水资源的利用发展不可忽视。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用水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村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也不利于整个国家的节水事业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农村水资源形势严峻的现在,我们必须大力解决农村水资源的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2 0 0 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

31、决策,这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和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环境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地。受长期城乡“二元”发展结构的影响,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生态环境质量急剧下降,环境污染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达7亿多人,每天产生污水数千万吨。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表明:我国农村有3亿多人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其中超过6 0 %是由于非

32、自然因素导致的饮用水质不达标;另据2 0 0 5年建设部对全国部分村庄调查显示:9 6 %的农村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污水直接就地势排入周边水体,造成河流、水塘等水环境污染,是农村重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重视与加强农村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防止对农村及周边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和提高当前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农村污水是不同于城市及中小城镇的另一种类型,具有点多、面广、量小、分散等特点,农村面临管理水平低、建站和运行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目前,我国在城市和城镇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上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上进展缓

33、慢,尚无适用的处理技术,更缺乏标准规范。因此,研究农村水污染防治的对策,开发出适合农村水污染治理特点的技术成为解决新农村环境问题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1 黄海斌,农村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A2 0 0 7 .3 5 (1 2 ):3 6 3 6 ,3 6 5 32 李志明,法国预防农村水资源污染的政策及措施,中国农科院研究所3 辛钰,张娟,李美英,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生态建设4 刘帅,天津市农村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C5 王守爱,浅谈农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6 吕恒铁,张洪福. 水资源污染防治宏观对策与手段J. 科技资讯, 2 0 0 8 ,(0 3 ) .7 陈昕,章科锋. 绍兴

34、市水资源污染状况及综合治理对策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 0 0 9 ,(0 1 ) .8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严重滞后J. 中国环保产业, 2 0 0 4 ,(1 0 ) .9 许召元. 我国水资源污染治理的制度分析J. 制度经济学研究, 2 0 0 5 ,(0 2 ) .1 0 蒋宏伟,张久志. 农村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信息, 2 0 0 5 ,(1 5 ) .1 1 沈琳. 我国水资源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 生态经济, 2 0 0 9 ,(0 4 ) .1 2 郑应明. 农村水资源污染的表现与防治J. 致富天地, 2 0 0 1 ,(0 7 )1 3 注重环境保护和改变农村面貌J. 经济视角, 2 0 0 0 ,(0 3 )1 4 李志明. 法国预防农村水资源污染的政策及措施J. 世界农业, 1 9 9 3 ,(0 7 )1 5 安福仁. 解决我国水资源困境的政府对策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 0 0 4 ,(0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