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10693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唐宋间儒学的转型及其提供的思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 宋 间 儒 学 的 转 型 及 其 提 供 的 思 考徐 洪 兴 摘 要 儒 学 是 一 个 与 时 俱 变 的 开 放 系 统 , 这 从 二 千 多 年 儒 学 演 变 史 中 可 清 晰 看 出 。 在儒 学 演 变 过 程 中 , 唐 宋 间 的 儒 学 转 型 最 为 典 型 。 它 为 适 应 当 时 社 会 转 型 需 求 而 出 现 , 在 思 想层 面 则 是 中 国 本 土 价 值 系 统 对 异 域 文 化 挑 战 做 出 的 创 造 性 回 应 。 唐 宋 间 儒 学 转 型 经 历 了 四 个世 纪 , 从 对 外 “ 攻 乎 异 端 ” 、 对 内 “ 拨 乱

2、反 正 ” 两 个 层 面 展 开 , 最 终 成 果 是 宋 明 理 学 的 诞 生 。儒 学 转 型 的 成 功 是 人 类 史 上 一 个 典 型 的 文 化 交 流 及 文 明 对 话 双 赢 的 例 证 , 它 能 否 为 今 天 的 中国 乃 至 世 界 提 供 可 资 借 鉴 的 历 史 经 验 ? 是 值 得 思 考 和 重 视 的 问 题 。 关 键 词 儒 学 ; 转 型 ; 文 化 交 流 ; 创 造 性 转 换 中 图 分 类 号 B22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8 - 0139 (2005) 01 - 0086 - 05一 、 儒 学 是 开

3、放 系 统“ 儒 ” 从 商 、 周 而 下 , 其 地 位 不 断 在 衍 变 ,此 不 待 细 述 。 “ 儒 ” 之 成 “ 家 ” 、 “ 儒 ” 之 名“ 学 ” , 始 自 孔 子 。 但 从 孔 子 开 始 , 儒 学 从 来 就 不是 一 个 封 闭 的 系 统 , 它 与 时 俱 变 , 可 以 说 是 一 个开 放 的 系 统 , 这 从 历 史 发 展 演 变 的 过 程 中 可 以 清晰 地 看 出 。孔 子 本 人 就 经 常 强 调 “ 时 中 ” , 讲 究 “ 经 ”与 “ 权 ” , 因 而 被 时 人 目 为 “ 圣 之 时 者 ” 。 到 了 战国 ,“

4、儒 分 为 八 ” , 其 思 想 学 说 与 孔 子 就 已 不 尽 相同 了 , 而 子 思 、 孟 子 一 系 与 仲 弓 、 荀 子 一 系 则 成为 战 国 儒 家 的 两 大 流 派 , 其 思 想 学 说 被 后 人 视 为儒 家 “ 道 统 ” 和 “ 学 统 ” 分 野 之 所 出 。 汉 唐 儒重 经 学 , 其 间 又 有 今 文 经 派 和 古 文 经 派 之 分 , 而在 哲 学 上 重 宇 宙 论 、 目 的 论 , 充 分 吸 收 了 战 国 以来 阴 阳 五 行 的 思 想 成 分 。 宋 明 儒 重 理 学 , 其 间 衍生 了 “ 道 问 学 ” 的 程 朱

5、 派 和 “ 尊 德 性 ” 的 陆 王 派之 分 , 而 在 哲 学 上 重 本 体 论 和 心 性 论 , 充 分 吸 收了 魏 晋 以 来 佛 道 两 家 的 思 想 成 分 , 尤 其 是 佛 教 的思 想 学 说 。 清 儒 重 朴 学 , 其 间 不 仅 有 今 文 、 古 文之 别 , 也 有 宋 学 之 余 绪 , 在 哲 学 上 则 转 向 认 识 论和 方 法 论 , 或 以 为 也 吸 收 了 传 教 士 带 来 的 某 些 西方 的 思 想 方 法 。 二 十 世 纪 以 来 , 有 现 代 新 儒 学 的出 现 , 其 受 西 方 “ 显 学 ” (如 康 德 、 黑

6、 格 尔 等 德国 唯 心 论 哲 学 ) 的 影 响 就 十 分 明 显 , 此 不 待 多言 , 而 其 发 展 的 走 向 则 颇 受 当 代 学 人 之 关 注 。二 千 多 年 来 儒 学 演 变 的 历 史 说 明 , 没 有 一 成不 变 的 儒 学 。 但 这 并 不 否 认 作 为 一 个 谱 系 存 在 的儒 学 , 又 有 自 己 一 些 最 基 本 的 、 为 所 有 儒 者 所 能基 本 认 同 的 主 张 。 这 也 就 是 儒 家 能 够 成 为 一 个 传承 不 绝 的 思 想 和 学 术 系 统 的 原 因 所 在 。大 致 而 言 , 历 代 儒 家 学 者

7、 所 认 同 的 最 基 本 的主 张 有 : 都 自 认 为 是 真 正 代 表 了 孔 子 的 思 想 ; 都遵 从 基 本 的 儒 家 经 典 , 无 论 是 “ 五 经 ” 系 统 还 是“ 四 书 ” 系 统 ; 都 信 奉 “ 仁 义 ” 、 “ 礼 乐 ” 、 “ 孝悌 ” 、 “ 诚 信 ” 、 “ 中 庸 ” 这 些 基 本 价 值 ; 都 重 视 道德 教 化 和 心 性 修 养 ; 都 提 倡 以 “ 德 治 ” 和 “ 仁政 ” 为 基 础 的 “ 王 道 ” 政 治 ; 都 维 护 君 臣 、 父子 、 夫 妇 等 社 会 的 基 本 伦 理 纲 常 ; 都 相 信

8、道 德 的力 量 , 相 信 教 化 的 功 能 , 相 信 文 化 历 史 传 统 的 作68 牟 宗 三 先 生 不 承 认 传 统 儒 家 有 “ 学 统 ” , 这 应 该 看 从 那 个 角 度 而 言 , 不 能 一 概 而 论 。 作 者 简 介 徐 洪 兴 , 复 旦 大 学 哲 学 系 教 授 , 上 海 200433。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用 ; 都 认 为 人 与 人 之 间 应 该 也 能 够 建 立 起 一 种

9、交往 的 道 德 原 则 , 相 信 国 与 国 之 间 也 应 有 某 种 必 须遵 循 的 道 德 标 准 , 等 等 。二 、 儒 学 转 型 的 思 想 文 化 背 景就 目 前 来 说 , 儒 学 衍 变 过 程 中 最 重 要 的 无 疑还 是 唐 宋 之 际 的 儒 学 转 型 。 诚 如 陈 寅 恪 先 生 之言 : “ 中 国 自 秦 汉 以 后 , 迄 于 今 日 , 其 思 想 之 演变 历 程 , 至 繁 至 久 。 要 之 , 只 为 一 大 事 因 缘 , 即新 儒 学 之 产 生 , 及 其 传 衍 而 已 。 ” 1唐 宋 间 的 儒 学 转 型 之 所 以 重

10、 要 , 原 因 在 于 它是 为 适 应 当 时 整 个 社 会 的 大 转 型 包 括 政 治 、经 济 、 社 会 结 构 和 思 想 文 化 各 个 层 面 的 转 型 而 形 成 的 。 这 一 社 会 的 转 型 直 接 影 响 到 中 国 整 个中 古 后 期 的 历 史 发 展 和 演 变 。 而 转 型 后 的 儒 学 基本 适 应 了 当 时 的 时 代 要 求 。 但 以 上 这 些 问 题 牵 涉面 甚 广 , 不 是 这 里 所 能 具 体 展 开 分 析 论 证 的 , 本文 仅 侧 重 思 想 文 化 层 面 的 背 景 。从 思 想 层 面 看 , 儒 学 的

11、转 型 是 儒 家 思 想 (乃至 当 时 中 国 本 土 的 价 值 系 统 ) 面 对 异 域 思 想 文 化即 印 度 佛 教 的 挑 战 , 经 过 长 期 的 冲 突 、 激 荡 、 涵化 、 反 思 、 整 合 以 后 的 一 个 不 得 不 做 出 的 、 创 造性 的 回 应 。 由 此 重 铸 了 儒 学 的 形 态 宋 明 理学 , 有 学 者 把 将 其 称 为 “ 新 儒 学 ” (Neo - Confu2cianism) , 也 有 学 者 则 将 其 概 括 为 儒 学 发 展 的“ 第 二 期 ” 。从 魏 晋 南 北 朝 到 隋 唐 的 约 七 百 年 间 ,

12、作 为 外来 思 想 文 化 的 佛 教 由 小 变 大 , 逐 渐 风 靡 于 中 国 的思 想 界 , 并 向 传 统 的 儒 家 和 道 家 及 道 教 思 想 提 出了 严 峻 挑 战 , 使 得 中 国 传 统 的 文 化 价 值 理 想 面 临严 重 危 机 。 士 大 夫 正 心 修 身 之 资 , 实 已 为 佛 教 所夺 。 正 如 北 宋 的 张 方 平 所 谓 : “ 儒 门 淡 泊 , 收 拾不 住 , 皆 归 释 氏 耳 !” 当 时 的 儒 者 排 佛 , 不 可 谓不 烈 , 但 却 不 得 要 领 , 收 效 甚 微 。 因 为 其 排 佛 的范 围 不 出 强

13、 调 儒 学 正 统 、 伦 常 纲 纪 、 夷 夏 之 辨 及经 济 因 素 这 四 个 大 的 方 面 , 即 仅 仅 局 限 于 在 功 效层 面 和 价 值 层 面 上 的 抨 击 , 却 没 能 从 思 想 理 论 的深 度 上 加 以 批 判 , 激 烈 有 余 而 切 中 要 害 者 不 多 。而 当 遭 到 佛 教 学 者 反 击 时 , 他 们 往 往 就 不 知 所 措了 。当 时 佛 教 徒 认 为 ,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哲 学 基 础即 宇 宙 论 和 心 性 论 过 于 浅 薄 , 根 本 不 足 与 佛 教 的思 想 相 抗 衡 。 如 唐 代 华 严 宗

14、 大 师 宗 密 , 在 其 著 名的 原 人 论 中 , 就 攻 击 儒 道 二 家 共 同 的 宇 宙 论 “ 元 气 ” 论 , 认 为 这 种 宇 宙 论 仅 仅 相 当 于 小乘 佛 教 中 所 说 的 “ 空 劫 ” 阶 段 : “ 不 知 空 界 已 前早 经 千 千 万 万 遍 成 住 坏 空 、 终 而 复 始 。 故 知 佛 教法 中 小 乘 浅 浅 之 教 , 已 超 外 典 (儒 道 二 家 之 学 )深 深 之 说 。 ” 如 依 佛 教 大 乘 教 义 , 宇 宙 本 是 人 心生 灭 妄 想 所 变 之 境 , 其 本 身 是 虚 幻 不 实 的 , 因 此称 之

15、 为 “ 假 有 ” 。 而 中 国 传 统 的 “ 元 气 论 ” , 在 其看 来 乃 是 一 种 “ 迷 执 ” , 即 执 迷 于 “ 假 有 ” 。 因 此须 破 除 “ 迷 执 ” , 返 照 心 源 , 终 归 于 涅 静 寂 。这 一 推 论 就 成 为 佛 教 心 性 论 的 基 础 。佛 教 的 这 一 理 论 虽 也 能 自 圆 其 说 , 但 显 然 是为 以 儒 道 两 家 为 代 表 的 中 国 传 统 思 想 文 化 所 不 能接 受 的 。 在 中 国 的 传 统 思 想 中 , 向 来 把 宇 宙 看 成是 一 个 生 生 不 息 、 大 化 流 行 的 整

16、体 , 即 肯 定 其 为实 有 , 不 曾 怀 疑 过 它 的 客 观 实 在 性 和 存 在 的 合 理性 问 题 。在 与 佛 教 长 期 交 涉 中 , 经 过 不 断 的 冲 突 、 激荡 、 涵 化 和 反 思 , 儒 家 学 者 渐 渐 明 白 , 佛 教 久 排不 去 的 症 结 , 恰 在 于 它 拥 有 颇 为 精 致 的 形 上 学 理论 体 系 。 而 传 统 儒 学 自 孔 子 后 所 弘 扬 的 主 要 是“ 齐 家 ” 之 学 和 “ 治 平 ” 之 术 。 传 统 儒 学 它 面 向人 生 , 旨 在 济 世 , 侧 重 于 伦 理 、 政 治 、 教 化 ,

17、是以 宗 法 血 缘 、 伦 理 亲 情 为 出 发 点 的 延 伸 和 泛 化 。所 以 当 时 它 主 要 是 一 套 “ 以 名 为 教 ” 的 伦 理 思 想和 价 值 规 范 , 同 时 也 是 一 种 政 治 和 伦 理 的 典 章 制度 , 即 一 种 由 长 期 的 历 史 发 展 所 形 成 的 以 儒 家 思想 为 主 干 的 文 化 实 体 , 那 也 就 是 人 人 必 须 在 其 中的 生 活 世 界 。 而 儒 家 的 道 德 形 上 学 自 孔 子 后 虽 也有 思 孟 一 系 的 抉 发 , 却 始 终 具 体 而 微 , 不 为 当 时的 多 数 儒 者 所

18、重 , 更 遑 论 有 进 一 步 的 发 展 了 。 至于 统 治 者 , 他 们 对 于 教 化 之 事 , 重 视 的 是 功 效 和实 用 , 却 向 来 不 关 注 理 论 的 探 讨 , 说 白 了 也 不 需要 高 深 的 理 论 , 只 要 一 般 地 论 及 到 人 性 的 状 态 层面 、 操 作 层 面 就 完 全 够 用 了 。 所 以 他 们 是 不 会 对人 性 本 体 层 面 产 生 什 么 兴 趣 的 。 再 者 , 儒 学 一 向缺 乏 宗 教 所 具 有 的 信 仰 力 量 , 因 此 也 就 没 有 动 力将 心 性 理 论 推 向 深 入 。这 个 问

19、题 在 两 汉 以 前 并 不 怎 么 突 出 , 所 以 没有 引 起 儒 家 学 者 的 普 遍 重 视 。 但 自 魏 晋 以 降 , 当儒 学 遭 到 佛 教 思 想 挑 战 后 , 它 就 变 得 越 来 越 重 要了 。 因 为 佛 教 讲 生 、 死 、 心 、 身 , 其 理 论 体 系 无不 是 从 宇 宙 论 、 世 界 观 和 认 识 论 出 发 来 论 证 自 己学 说 的 , 亦 即 从 讨 论 现 实 世 界 的 真 幻 、 动 静 、 有无 , 人 们 认 识 的 可 能 、 必 要 、 真 妄 等 出 发 来 构 建自 己 的 理 论 。 这 就 迫 使 儒 家

20、 学 者 必 须 做 出 回 应 ,首 先 就 要 对 最 高 存 在 的 问 题 加 以 探 讨 , 以 回 应 佛教 的 挑 战 。 批 判 佛 教 的 宇 宙 论 , 肯 定 宇 宙 的 本 原为 实 有 , 为 重 新 确 立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价 值 观 奠 定本 体 论 的 基 础 。 因 为 , 肯 定 了 世 界 的 客 观 实 在性 , 也 就 等 于 肯 定 了 现 实 社 会 生 活 秩 序 即 仁 义 礼乐 和 名 教 规 范 的 客 观 实 在 性 及 存 在 的 合 理 性 。 由此 再 转 向 人 的 道 德 性 命 的 修 养 即 心 性 论 上 ,

21、重 新确 立 儒 学 统 摄 人 心 的 功 能 。 赋 予 那 些 本 属 于 日 用伦 常 的 “ 心 ” 、 “ 性 ” 、 “ 诚 ” 等 范 畴 以 宇 宙 论 、 本体 论 的 意 义 ; 立 足 “ 此 岸 ” , 以 “ 超 越 ” 但 不 离78唐 宋 间 儒 学 的 转 型 及 其 提 供 的 思 考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世 的 方 式 , 对 涉 及 人 生 “ 终 极 关 怀 ” 的 宗 教 和 哲学 问 题 ,

22、做 出 了 新 的 、 儒 学 化 的 回 答 与 再 解 释 。以 类 似 “ 戒 定 ” 的 “ 修 养 工 夫 ” , 营 造 一 个 可 与“ 天 国 ” 、 “ 彼 岸 ” 相 媲 美 的 “ 入 圣 ” 境 界 , 从 而使 儒 学 既 面 目 一 新 , 又 保 持 了 其 “ 修 己 安 人 ” 的入 世 传 统 ; 既 在 理 论 结 构 上 具 有 非 宗 教 的 特 征 ,而 在 社 会 功 能 上 又 类 似 于 宗 教 的 “ 新 儒 学 ” 。三 、 儒 学 转 型 的 展 开 层 面儒 学 转 型 的 展 开 , 从 中 唐 至 北 宋 中 后 期 约 四百 余

23、年 , 其 中 的 过 程 相 当 复 杂 , 人 物 繁 多 , 内 容也 非 常 丰 富 , 不 是 三 言 两 语 就 能 讲 得 清 楚 的 , 这里 也 没 有 必 要 详 述 。 我 仅 就 其 展 开 的 层 面 略 作一 个 粗 线 条 的 简 单 描 述 :大 致 说 来 , 儒 学 转 型 的 展 开 分 内 外 两 个 层面 : 对 外 是 “ 攻 乎 异 端 ” , 对 内 则 “ 拨 乱 反 正 ” 。所 谓 “ 攻 乎 异 端 ” , 就 是 抨 击 导 致 儒 学 中 衰的 外 部 根 源 , 这 包 括 排 斥 佛 道 二 教 (尤 突 出 排佛 ) , 和 抨

24、 击 四 六 时 文 、 倡 导 古 文 运 动 等 。排 佛 道 : 排 佛 道 经 历 了 三 期 , 中 唐 后 以 韩愈 、 李 翱 为 代 表 ; 北 宋 庆 历 之 际 以 孙 复 、 石 介 、欧 阳 修 、 李 觏 等 为 代 表 ; 北 宋 的 熙 宁 、 元 丰 前 后以 张 载 、 二 程 兄 弟 等 为 代 表 。 这 三 个 阶 段 前 后 呼应 , 一 脉 相 承 。 从 思 想 的 内 容 和 方 法 上 看 , 上 面提 到 的 那 些 思 想 家 和 学 者 的 理 论 内 涵 不 尽 相 同 ,有 的 主 要 是 承 继 前 人 已 有 的 思 想 , 有

25、的 则 是 通 过整 合 佛 道 思 想 后 的 创 新 , 因 此 理 论 上 就 有 了 深 浅粗 细 之 分 。 但 不 管 其 理 论 的 区 别 有 多 大 , 在 希 望重 振 儒 学 、 排 除 佛 道 思 想 影 响 这 一 点 上 则 是 完 全一 致 的 。 经 过 他 们 的 不 懈 努 力 , 渐 渐 地 重 新 夺 回了 儒 学 所 推 动 的 思 想 阵 地 。斥 时 文 : 四 六 骈 文 盛 行 , 流 于 形 式 , 华 美 而脱 离 现 实 , 无 法 表 达 社 会 的 生 活 与 思 想 。 这 与 佛教 诵 经 、 科 举 制 度 等 因 素 有 关

26、。 唐 宋 间 的 古 文 运动 , 从 形 式 上 讲 是 化 骈 为 散 , 回 到 “ 六 经 ” 朴 实的 文 风 去 ; 从 内 容 上 则 要 求 文 学 为 社 会 和 政 治 服务 , 恢 复 儒 家 “ 修 齐 治 平 ” 理 想 。 所 以 , 这 一 运动 背 后 隐 含 着 更 深 一 层 的 意 义 , 那 就 是 与 当 时 复兴 儒 学 的 要 求 紧 紧 地 联 系 在 一 起 。 也 正 因 为 是 有了 这 一 层 深 义 所 在 , 所 以 “ 文 ” 与 “ 道 ” 的 关 系凸 显 ,“ 文 以 载 道 ” 成 为 其 核 心 命 题 ,“ 唐 宋 八

27、 大家 ” 是 这 一 运 动 的 代 表 人 物 , 而 其 完 成 大 致 在 理学 基 本 崛 起 的 北 宋 后 期 。所 谓 “ 拨 乱 反 正 ” , 就 是 对 儒 学 内 部 的 调 适 。这 包 括 抛 弃 汉 唐 儒 生 的 章 句 训 诂 之 学 、 发 掘 传 统儒 学 的 资 源 和 整 合 创 新 一 个 新 的 理 论 体 系 。 这 体现 在 如 下 几 个 方 面 :否 定 传 统 经 学 : 否 定 传 统 儒 学 中 的 章 句 训 诂之 学 , 这 是 理 学 能 够 崛 起 所 必 须 经 历 的 一 个 重 要环 节 。 因 此 , 若 不 把 汉

28、唐 经 学 的 殿 堂 加 以 拆 除 ,理 学 是 不 可 能 真 正 建 立 起 来 , 因 为 这 是 两 种 不 同的 话 语 系 统 。 于 是 从 中 唐 至 北 宋 中 期 , 出 现 了 经学 史 上 所 谓 的 怀 疑 和 否 定 的 学 风 , 否 定 “ 破 碎 大义 ” 的 汉 唐 儒 生 的 注 疏 , 乃 至 怀 疑 某 些 经 典 的 真实 性 , 最 终 完 成 了 从 训 诂 之 学 到 义 理 之 学 的 转型 , 并 为 性 理 之 学 的 崛 起 扫 清 了 道 路 。从 “ 五 经 ” 系 统 向 “ 四 书 ” 系 统 转 型 : 这 属于 发 掘

29、传 统 儒 学 资 源 层 面 的 内 容 。 理 学 家 并 非 只谈 哲 学 不 讲 经 学 , 他 们 同 样 十 分 重 视 儒 家 经 典 的研 究 和 阐 发 。 只 不 过 他 们 所 注 重 的 儒 经 文 本 与 汉唐 时 期 的 儒 者 有 所 不 同 , 经 典 研 究 的 形 式 有 所 变化 , 所 关 心 的 时 代 课 题 有 所 差 异 而 已 。 在 几 经 变化 以 后 最 终 落 实 到 易 传 、 大 学 、 中 庸 、 论 语 、 孟 子 这 五 部 所 谓 的 传 记 之 书 上 。 因为 , 这 五 部 书 大 致 上 已 涵 盖 了 理 学 从

30、宇 宙 论 到 心性 论 的 整 个 理 论 体 系 , 并 且 也 包 含 了 理 学 的 工 夫论 。 这 个 过 程 的 真 正 完 成 要 到 南 宋 朱 熹 四 书 集注 的 刊 行 。孟 子 其 人 其 书 的 升 格 运 动 : 这 也 属 于 发 掘 传统 儒 学 资 源 层 面 的 内 容 。 孟 子 其 书 由 “ 子 ” 入“ 经 ” , 再 入 “ 四 书 ” ; 孟 子 其 人 受 封 , 最 终 成 为“ 亚 圣 ” , 在 这 一 时 期 完 成 。 其 中 韩 愈 、 皮 日 休 、孙 、 柳 开 、 范 仲 淹 、 欧 阳 修 、 “ 宋 初 三 先 生 ”

31、、王 安 石 、 张 载 、 二 程 、 朱 陆 等 都 起 到 了 重 要 的 作用 。 之 所 以 会 有 这 一 升 格 运 动 , 与 孟 子 的 思 想 学说 适 应 时 代 课 题 密 切 相 关 , 这 可 从 道 统 论 、 辟 异端 、 谈 心 性 、 辨 王 霸 诸 方 面 去 考 察 。 然 而 正 由 于不 合 传 统 , 也 引 起 了 当 时 “ 非 孟 ” 思 潮 的 出 现 ,李 觏 、 苏 轼 、 司 马 光 、 晁 说 之 、 叶 适 等 则 是 当 时“ 非 孟 ” 的 代 表 人 物 。整 合 创 新 : 在 基 本 扫 清 道 路 之 后 , 进 入

32、新 的理 论 形 态 的 创 建 阶 段 。 这 一 任 务 主 要 是 由 长 期 出入 佛 老 , 对 佛 老 思 想 有 深 入 理 解 的 儒 者 担 任 的 ,他 们 就 是 以 周 敦 颐 、 邵 雍 、 张 载 和 二 程 兄 弟 即“ 北 宋 五 子 ” 为 代 表 的 一 批 思 想 家 。如 何 把 儒 家 的 价 值 理 想 提 高 到 宇 宙 本 体 论 的高 度 进 行 哲 学 的 论 证 , 如 何 确 立 儒 学 之 体 以 与佛 、 道 思 想 抗 衡 , 是 理 学 崛 起 时 期 的 儒 者 所 共 同关 注 的 大 课 题 。 在 庆 历 前 后 开 始

33、出 现 的 北 宋 儒 学复 兴 思 潮 中 , 胡 瑗 提 出 了 “ 明 体 达 用 ” 的 口 号 ,其 所 谓 “ 体 ” 就 是 “ 君 臣 父 子 、 仁 义 礼 乐 , 历 世不 可 变 者 ” ; 其 所 谓 “ 用 ” 则 是 “ 举 而 措 之 天 下 ,能 润 泽 斯 民 , 归 于 皇 极 者 ” 。 这 是 儒 学 的 体 用 论 ,它 与 佛 教 掏 空 了 一 切 社 会 历 史 内 容 的 “ 真 空 绝相 ” 之 “ 体 ” , 及 既 否 定 社 会 人 伦 而 又 被 迫 承 认88中 华 文 化 论 坛 2005 1 欲 详 其 内 容 者 , 可 参

34、看 拙 著 思 想 的 转 型 理 学 发 生 过 程 研 究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6 年 12 月 版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 事 相 ” 宛 然 的 “ 俗 谛 ” 之 “ 用 ” , 在 实 质 性 和 价值 取 向 上 划 清 了 界 限 。 但 这 一 阶 段 的 儒 者 由 于 先天 条 件 不 足 , 所 以 基 本 还 只 能 局 限 在 “ 用 ” 的 层面 , 展 开 外 围 性 的 工 作 。

35、只 有 到 了 “ 北 宋 五 子 ” ,才 把 对 这 一 主 题 的 探 索 提 升 到 了 本 体 的 层 面 。 周敦 颐 的 由 “ 无 极 而 太 极 ” 以 立 “ 人 极 ” 的 思 想 ,邵 雍 的 “ 先 天 ” 、 “ 后 天 ” 之 学 的 体 用 关 系 , 张 载的 “ 穷 神 知 化 ” 、 “ 清 虚 一 大 ” 和 “ 民 胞 物 与 ” 的思 想 , 二 程 的 “ 天 理 ” 论 和 人 性 论 , 都 明 显 加 重了 形 上 的 思 辨 色 彩 , 但 却 始 终 没 有 离 开 儒 学 之“ 明 体 达 用 ” 的 主 轴 。 经 过 他 们 的 努

36、 力 , 儒 学 转型 的 架 构 定 型 基 本 完 成 了 , 奠 定 了 理 学 的 规 模 。南 宋 以 后 是 进 入 理 学 内 部 的 发 展 演 变 阶 段 , 且 较多 地 是 注 重 于 儒 学 工 夫 层 面 的 问 题 , 所 以 基 本 上已 不 属 于 转 型 过 程 的 内 容 了 。特 别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在 整 个 儒 学 转 型 的 阶 段中 , 传 统 儒 家 的 “ 外 王 ” 之 学 并 不 是 如 后 世 那 么遭 到 贬 低 的 。 反 之 它 受 到 了 当 时 所 有 思 想 家 们 的高 度 重 视 , 其 地 位 决 不 下 于

37、 新 起 的 “ 内 圣 ” 之学 。 “ 讲 学 论 道 ” 开 始 代 替 “ 从 政 问 俗 ” 的 重 大转 向 , 发 生 在 北 宋 以 后 。 而 其 原 因 则 相 当 复 杂 ,如 范 仲 淹 “ 庆 历 新 政 ” 和 王 安 石 “ 熙 宁 变 法 ” 的失 败 使 理 学 “ 外 王 ” 一 面 受 到 重 大 挫 折 、 女 真 人入 侵 导 致 北 宋 政 权 的 灭 亡 等 , 这 说 明 了 巨 大 的 政治 事 件 常 常 会 影 响 甚 至 改 变 一 个 时 代 思 想 发 展 的进 程 和 方 向 。 此 外 , 当 时 最 偏 重 于 内 求 之 学

38、的 二程 “ 洛 学 ” 一 系 , 逐 渐 成 南 宋 学 界 之 大 宗 等 , 都与 此 转 向 有 关 。四 、 提 供 的 思 考儒 学 转 型 的 成 功 , 可 以 认 为 是 人 类 历 史 上 一个 典 型 的 文 化 交 流 及 文 明 对 话 双 赢 的 例 证 。 之 所以 说 它 是 双 赢 , 是 因 为 一 方 面 它 证 明 了 中 国 传 统文 化 具 有 吸 收 、 整 合 外 来 文 化 为 我 所 用 的 能 力 ;另 一 方 面 也 证 明 了 佛 教 传 播 的 成 功 , 佛 教 虽 然 中国 化 了 , 但 它 还 是 保 存 了 印 度 佛 教

39、 的 许 多 原 典 ,今 天 若 要 研 究 古 代 的 印 度 佛 教 , 中 文 的 大 藏经 无 疑 是 最 重 要 的 基 本 文 献 之 一 。回 到 我 们 现 在 所 处 的 时 代 。 众 所 周 知 , 在 世界 范 围 内 , 自 近 代 工 业 文 明 诞 生 之 后 , 世 界 上 各民 族 的 文 化 大 规 模 接 触 和 融 合 ,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不可 阻 挡 的 历 史 发 展 趋 势 。 这 一 趋 势 随 着 信 息 、 语言 、 交 往 等 条 件 的 不 断 改 善 而 愈 演 愈 烈 , 因 此 世界 上 各 民 族 无 可 避 免 地 都

40、 会 遭 遇 到 一 个 本 土 文 化与 外 来 文 化 的 沟 通 问 题 。 但 各 种 文 化 形 态 又 都 具有 相 对 的 独 立 性 , 每 一 个 文 化 都 有 其 地 理 的 、 生物 的 、 经 济 的 、 历 史 的 、 政 治 的 等 等 因 素 , 各 种文 化 形 态 的 进 化 发 展 也 有 其 自 身 的 特 性 , 是 按 其自 身 发 展 的 需 要 进 化 发 展 的 。 所 以 沟 通 如 何 成 为可 能 是 我 们 今 天 所 面 临 的 重 大 课 题 。那 么 , 儒 学 的 转 型 能 否 为 今 天 的 中 国 乃 至 世界 提 供 一

41、 个 可 资 借 鉴 的 历 史 经 验 ? 史 学 大 师 司 马迁 早 就 说 过 : “ 居 今 之 世 , 志 古 之 道 , 所 以 自 镜者 , 未 必 尽 同 。 ” 确 实 ,“ 世 异 则 事 异 , 事 异 则 备变 ” , 历 史 不 可 能 重 复 , 完 全 想 借 助 历 史 经 验 来指 导 现 实 生 活 无 异 于 守 株 待 兔 。 但 话 要 说 回 来 ,我 们 正 处 在 一 个 前 所 未 有 的 社 会 大 转 型 时 期 , 外来 文 化 的 冲 击 之 强 烈 也 超 迈 了 以 往 任 何 时 代 。 中国 文 化 如 何 面 对 外 来 文

42、 化 , 这 是 每 个 中 国 人 都 应该 认 真 思 考 的 大 问 题 , 尽 管 思 考 可 以 有 深 浅 、 精粗 、 专 业 与 非 专 业 之 分 。 毕 竟 , 从 历 史 上 看 , 中国 文 化 成 功 地 消 化 、 整 合 异 域 文 化 的 典 型 , 那 就是 佛 教 中 国 化 及 宋 明 新 儒 学 的 出 现 。 因 此 我 以为 , “ 古 道 ” 虽 不 尽 同 于 “ 今 世 ” , 但 作 为 “ 自镜 ” 仍 不 失 其 一 定 的 意 义 。如 果 仅 从 抽 象 意 义 来 讲 儒 学 转 型 的 历 史 经 验的 话 , 那 是 比 较 容

43、 易 的 。 我 们 可 以 说 , 一 种 外 来文 化 输 入 类 似 中 国 这 样 具 有 自 身 悠 久 文 化 传 统 的国 家 , 它 不 仅 需 要 时 间 (佛 教 的 中 国 化 及 宋 明 理学 的 形 成 过 程 前 后 经 历 了 近 千 年 ) , 更 需 要 通 过特 定 社 会 文 化 机 制 , 这 样 才 能 使 之 由 外 来 变 为 内在 , 才 能 逐 步 与 本 土 文 化 相 会 通 。 这 种 特 定 的 社会 文 化 机 制 很 多 , 但 主 要 不 外 乎 两 点 : 其 一 , 是要 有 某 种 社 会 力 量 作 为 涵 化 、 整 合

44、 、 会 通 的 主体 , 进 行 长 期 的 、 艰 苦 的 工 作 ; 其 二 , 也 是 最 关键 的 , 就 是 必 须 找 到 外 来 文 化 与 本 土 文 化 相 结 合的 生 长 点 , 并 加 以 培 植 和 灌 溉 , 使 不 同 文 化 之 间的 交 流 、 对 话 能 够 真 正 结 出 新 的 果 实 。但 问 题 决 没 有 这 么 简 单 。 近 代 以 来 , 当 西 方思 想 文 化 伴 随 着 “ 坚 船 利 炮 ” 一 起 打 进 中 国 之时 , 情 形 已 与 佛 教 当 时 和 平 进 入 中 国 时 大 相 径庭 。 中 国 人 再 也 没 有 如

45、 其 前 辈 在 吸 收 佛 教 时 所 表现 出 的 那 样 开 放 自 信 和 雍 容 大 度 , 人 们 几 乎 都 是从 某 种 极 端 的 立 场 出 发 , 非 常 匆 忙 地 来 表 明 自 己的 态 度 。 于 是 , 各 种 各 样 的 理 论 也 就 随 之 而 出 ,比 较 典 型 的 如 “ 中 体 西 用 ” 、 “ 全 盘 西 化 ” 、 “ 西 体中 用 ” 等 等 。 而 且 , 历 史 走 了 一 百 多 年 , 这 些 话题 仍 然 以 各 种 不 同 的 表 述 方 式 、 移 形 换 位 地 重 复出 现 。 但 是 , 实 践 已 经 证 明 了 ,

46、它 们 都 很 难 走 得通 , 所 以 中 国 文 化 现 代 化 途 径 的 问 题 依 然 如 故 。首 先 , 照 单 全 收 、 全 部 引 进 肯 定 行 不 通 , 必须 要 有 涵 化 和 整 合 。 佛 教 的 中 国 化 、 儒 学 的 理 学化 就 是 显 例 。 近 代 以 来 两 大 主 流 思 潮 , 西 方 的 实证 、 实 用 主 义 和 马 克 思 主 义 也 不 能 例 外 。 胡 适 、陶 行 知 之 于 詹 姆 斯 、 杜 威 , 毛 泽 东 、 邓 小 平 之 于马 克 思 、 列 宁 , 实 际 上 都 存 在 不 自 觉 的 前 理 解(传 统 文

47、 化 ) 制 约 理 解 而 形 成 的 “ 误 读 ” , 以 及 自觉 的 取 舍 、 淘 汰 和 整 合 现 象 , 易 言 之 都 有 一 个“ 中 国 化 ” 的 问 题 。98唐 宋 间 儒 学 的 转 型 及 其 提 供 的 思 考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至 于 把 文 化 的 “ 体 ” 与 “ 用 ” 打 成 两 橛 , 自由 取 舍 , 这 首 先 在 理 论 上 就 已 经 说 不 通 了 , 严 复对 此 早 就 有

48、 过 形 象 的 “ 牛 体 马 用 ” 之 批 评 。 再 早一 点 的 宋 儒 小 程 子 也 曾 明 确 指 出 “ 体 用 一 源 , 显微 无 间 ” 。 任 何 文 化 形 态 都 是 即 体 即 用 的 , 体 用本 来 就 是 一 物 的 两 面 。 所 以 体 用 分 途 之 说 , 无 论是 “ 中 体 西 用 ” 还 是 “ 西 体 中 用 ” 都 不 能 成 立 。从 已 有 的 历 史 经 验 来 看 , 文 化 的 演 进 都 是 从本 根 上 出 来 的 , 即 使 遭 遇 强 大 的 外 来 文 化 冲 击 ,选 择 、 淘 汰 、 吸 收 的 整 合 还 是

49、必 不 可 少 的 。 而 整合 是 有 方 向 性 的 , 即 以 本 根 的 对 外 来 的 进 行 整合 , 前 者 是 主 , 后 者 是 次 。 如 陈 寅 恪 所 说 : “ 必须 一 方 面 吸 收 输 入 外 来 之 学 说 , 一 方 面 不 忘 本 来民 族 之 地 位 。 此 二 种 相 反 而 适 相 成 之 态 度 , 乃 道教 之 真 精 神 , 新 儒 家 之 旧 途 径 , 而 二 千 年 吾 民 族与 他 民 族 思 想 接 触 史 之 所 昭 示 者 也 。 ” 2 这 里 仍 可借 用 “ 自 镜 ” 来 喻 , 借 助 镜 子 可 以 照 出 我 们 的 美丑 、 洁 污 , 以 便 我 们 的 整 饬 。 但 镜 子 不 能 因 此 取代 我 们 本 身 。 更 何 况 , 镜 子 还 有 失 真 、 变 形 的 可能 性 。 外 来 文 化 的 最 大 功 能 , 就 是 “ 镜 子 ” , 套用 一 个 流 行 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