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虚拟现实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影响2017 年 11 月 9-11 日,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在青岛市崂山区举行。在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理事长赵沁平发表了主题演讲虚拟现实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影响 。赵沁平院士表示,虚拟现实是一项可能的颠覆性技术,其实现了从 2D 到 3D 显示的突破,观看视野范围的突破,交互方式的突破,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还可能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方向。关于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赵沁平院士指出,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是趋势之一,由于 VR 和 AI 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 VR 应用领域的日益拓展,AI 技术开始融入 VR 系统,并逐渐成为 VR 的一
2、部分,VR 也由 3I 发展到 4I。赵沁平院士阐释了虚拟现实智能化的三个方面,分别是虚拟对象智能化、VR 交互智能化、VR 内容研发与生产智能化。虚拟对象智能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拟实体逐渐向虚拟孪生过渡,二是虚拟化身向虚拟人过渡,三是虚拟环境向虚拟人体过渡。赵沁平表示,虚拟对象的智能化离不开建模技术,未来这项技术会由模型固化向可演化进化孪生方向发展,由几何、物理向生理、智能发展。关于虚拟人的应用范例,赵沁平院士认为,vr 技术是丰富多彩的强大教育技术,与人工智能结合可能成为终极性教育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同时,虚拟人体在医疗领域也会产生巨大作用,虚拟人体是转化医学的
3、新型实验平台,可以在虚拟人体上进行手术研究与试验,进行手术训练、药物研发等。赵沁平表示,虚拟人体是虚拟现实研究的终极目标,但是,微秒级过程的仿真和千亿级脑神经元系统的模拟是对计算能力的巨大挑战。虚拟现实智能化的第二个方面是交互的智能化,现有 VR 交互强调交互的通道和方式,智能交互强调交互的感知、识别和理解,VR交互+智能交互将使 VR 成为真正的 VR,使虚拟成为现实。虚拟现实智能化的第三个方面是 VR 内容研发和制作的智能化,赵沁平指出,目前 VR 各种内容制作的生产力低下,原因之一是 VR建模、绘制、修补等生产环节的工具、开发平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提高 3D 建模等 VR 内容环节的效率,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是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最后,赵沁平表示,目前研发标准应用程序接口和通用软件包是提高共享和研发效率的必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