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06150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11.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本题 2.0 分)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政治经济学 D、 科学社会主义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2. ( 单选题 ) 世界观是( ) 。(本题 2.0 分)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 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 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3. ( 单选题 )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本题 2.0分)A

2、、 时间具有一维性 B、 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 时间具有有限性 D、 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4. ( 单选题 )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 。(本题 2.0 分)A、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 ( 单选题 ) 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本题 2.0 分)A、 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 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 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 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6. ( 单选题

3、) 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本题 2.0 分)A、 意识是主观自生的 B、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7. ( 单选题 )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本题 2.0分)A、 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 B、 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 C、 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 D、 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8. ( 单选题 )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本题 2.0 分)A、 兴趣爱好 B、 社会实践 C、 求知欲望

4、 D、 好奇心理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9. ( 单选题 )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本题 2.0 分)A、 概念、判断、推理 B、 感觉、知识、表象 C、 抽象、具体、再抽象 D、 分析、归纳、综合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0. ( 单选题 )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本题 2.0 分)A、 绝对性 B、 相对性 C、 全面性 D、 片面性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1. ( 单选题 )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本题 2.0 分)A、 实体性因索 B、 运筹性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5、 D、 准备性因素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12. ( 单选题 ) 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本题 2.0 分)A、 教育 B、 管理 C、 生产资料 D、 自然科学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13. ( 单选题 ) 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本题 2.0 分)A、 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 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14. ( 单选题 )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本题 2.0 分)A、 使用价

6、值和价值的矛盾 B、 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 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15. ( 单选题 )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本题 2.0 分)A、 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 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 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 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16. ( 单选题 )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有一个重要特点,即( )(本题 2.0 分)A、 它由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决定 B、 它由其使用价值决定 C、 它包含历史和道德因素 D、 它包含习惯和法律因素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

7、得分:217. ( 单选题 )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本题 2.0 分)A、 价值规律 B、 剩余价值规律 C、 资本积累规律 D、 平均利润规律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8. ( 单选题 )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本题 2.0 分)A、 实用主义 B、 享乐主义 C、 功利主义 D、 利己主义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19. ( 单选题 ) 价值增殖产生于资本循环中的( )(本题 2.0 分)A、 购买阶段 B、 生产阶段 C、 销售阶段 D、 运输阶段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20. ( 单选题 ) 考察社会资本再生产,核心问

8、题是分析( )(本题 2.0 分)A、 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实现的 B、 剩余价值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C、 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的 D、 资本循环是怎样运行的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21. ( 单选题 )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 )。(本题 2.0 分)A、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 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22. ( 单选题 ) 决定利息量的因素是( )(本题 2.0 分)A、 银行自有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B、 银行自有资本总

9、额和利息率 C、 借贷资本总额和平均利润率 D、 借贷资本总额和利息率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23.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本题 2.0 分)A、 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 社会矛盾严重激化 D、 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24. ( 单选题 ) 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本题 2.0 分)A、 社会主义社会 B、 共产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信息网络社会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25. (

10、 单选题 ) 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本题 2.0 分)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 C、 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 D、 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26. ( 单选题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本题2.0 分)A、 全都是无偿提供的 B、 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不利的 C、 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方式 D、 对发展中国家是完全有利的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27. ( 单选题 )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本题 2.0 分)A、 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专政 B、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

11、制 C、 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 D、 消灭剥削进入无产阶级社会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28. ( 单选题 ) 社会主义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本题 2.0 分)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 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29. ( 单选题 ) 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 )(本题 2.0 分)A、 平均分配 B、 按生产要素分配 C、 按劳分配 D、 按需分配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0.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是在( )(本题 2.0 分)A、 社会主义

12、革命中实现的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的 C、 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实现的 D、 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1. ( 单选题 ) 假象同真相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一种( )。(本题2.0 分)A、 辩证法的观点 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32. ( 单选题 )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 ) 。(本题 2.0 分)A、 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 B、 实现对自身能力的改造 C、 满足人类的求知欲望 D、 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3. ( 单选题

13、) “没有理性 ,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这句话强调的是( )。(本题 2.0 分)A、 仅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不一定是真相 B、 只要同事物的现象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C、 只要观察事物的外部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D、 只要观察事物的偶然联系就能获得真理 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34. ( 单选题 )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本题2.0 分)A、 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B、 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

14、本理论的凝练 C、 从家庭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D、 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论的凝练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5. ( 单选题 )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经济管理和预测决策属于( )。(本题2.0 分)A、 独立的实体性因素 B、 运筹性的综合因素 C、 渗透性因素 D、 准备性因素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36. ( 单选题 ) 意识的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能够( )(本题 2.0 分)A、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 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 D、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 学生答案:A标准

15、答案:A解析:得分:237. ( 单选题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本题 2.0 分)A、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 绝对观念的显现 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D、 神秘天意的启示 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38. ( 单选题 ) “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表明( )(本题 2.0 分)A、 感性认识是微不足道的 B、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C、 理性认识是唯一可靠的 D、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39. ( 单选题 )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

16、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本题 2.0 分)A、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 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 C、 精心安排,制定策略 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40. ( 单选题 )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本题 2.0 分)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实事求是 C、 理论联系实际 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41. ( 多选题 ) 下列各项为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本题 2.0 分)A、 细胞学说 B、 狭义相对论 C、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D、 生物进化论 学生答案:A,C,D标准答案:AC

17、D解析:得分:242. ( 多选题 ) 实践的基本特点包括( )(本题 2.0 分)A、 普遍性 B、 客观性 C、 自觉能动性 D、 社会历史性 学生答案:B,C,D标准答案:BCD解析:得分:243. ( 多选题 )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本题 2.0分)A、 唯理论和经验论 B、 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 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 二元论和不可知论 学生答案:A,C标准答案:AC解析:得分:244. ( 多选题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 )(本题 2.0 分)A、 现有的实践能够检验现有的全部认识 B、 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 实践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

18、识作出检验 D、 实践一次就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学生答案:B,C标准答案:BC解析:得分:245. ( 多选题 ) 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存在的有( )(本题 2.0 分)A、 人口因素 B、 地理环境 C、 生产方式 D、 政治制度 学生答案:A,B,C标准答案:ABC解析:得分:246. ( 多选题 )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 )(本题 2.0 分)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学生答案:A,B标准答案:AB解析:得分:247. ( 多选题 )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包括( )(本题 2.0 分)A、 两大部类的平衡 B、 总供需的平衡 C、 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 D

19、、 社会总产品的物质补偿 学生答案:C,D标准答案:CD解析:得分:248. ( 多选题 ) 生产成本的形式( )(本题 2.0 分)A、 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B、 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 模糊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 D、 使剩余价值表现为所费资本的增加额 学生答案:B,C,D标准答案:BCD解析:得分:249. ( 多选题 )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包括( )(本题 2.0 分)A、 生产国际化 B、 贸易国际化 C、 区域集团化 D、 经济全球化 学生答案:A,B,C,D标准答案:ABCD解析:得分:250. ( 多选题 ) 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 )(本题2.0 分)A、 人们完全摆脱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束缚 B、 人们完全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 C、 人们完全摆脱了仅仅是谋生手段的劳动的束缚 D、 人们完全摆脱了接受教育和训练的限制 学生答案:A,B,C,D标准答案:ABCD解析:得分:2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