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04678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年级科学实验评价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3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完成时间:15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实验器材名称: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 1 个、导线 2 根。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小组 2 人能分工有序的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

2、里。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能按照实验步骤组装电路(40 分)实验记录: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实物画出电路的连接图。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0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实验现象明显,小灯泡亮了。(10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分工明确,实验结束后能自觉整理器材。 (2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2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3K-2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两

3、个小灯泡的串联电路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完成时间:15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 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两个小灯泡的串联电路实验器材名称: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 2 个、导线 4 根。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小组 2 人能分工有序的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接法 连起来。使 2 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能按照实验步骤组装电路(40 分)实验记录: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实物画

4、出电路的连接图。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0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实验结论:串联是电路的连接方式之一,串联后小灯泡变暗了能知道串联后小灯泡变暗了。(10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分工明确,实验结束后能自觉整理器材。 (2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3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3K-3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两个小灯泡的并联电路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完成时间:15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

5、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两个小灯泡的并联电路实验器材名称: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 2 个、导线 4 根。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小组 2 人能分工有序的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用并联的方法连起来。使 2 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能按照实验步骤组装电路(40 分)实验记录: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实物画出电路的连接方式。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20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实验结论:并联是电路的连接方式之一,并联后小灯泡亮度不变。知道小灯泡并联后亮度不变

6、。(10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分工明确,实验结束后能自觉整理器材。 (2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4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5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完成时间:15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实验器材名称: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

7、、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 个电路检测器。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小组 2 人能分工有序的选择 6 种实验器材。 (2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先检查电路检测器,再用它来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2.先预测,后检测。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 (20 分)1.检查电路检测器和小灯泡。 (10 分)2.预测(10 分)3.实验。 (10 分)4.正确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10 分)实验记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能够对材料的检测情况做简单的记录

8、。(10 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实验结论:在我们选取的材料中,铜片、钥匙是导体;纸条、塑料片、木片、橡皮是绝缘体。能正确区分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10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 分工明确,实验结束后能自觉整理器5材。 (2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6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制作一个小开关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用干电池、开关、灯泡和导线连接电路,并能演示开关的作用。完成时间:10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

9、题:制作一个小开关实验器材名称:干电池,软木块(橡皮)一块、图钉两个、曲别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个、电池一节,导线若干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小组 2 人能分工有序的选择正确的实验器材。(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检测小灯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或利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2.制作一个小开关。3.演示开关的作用:电路断开,小灯泡灭;电路接通,小灯泡灭。1实验前知道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器原件是否合格。 (10 分)2.能正确的制作一个简易小开关。 (35 分)2.能正确演示开关的作用。 (10 分)实验记录:实验信息

10、数据整理:实验结论:接通开关,小灯泡亮了;断开开关,小灯泡灭了。能正确的描述开关的作用。 (15 分)6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 分工明确,实验结束后能自觉整理器材。 (2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1D7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式实验所属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能完成时间:15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两节电池的不同连接方式问题完整、表述准确。实验器材名称:2 节电池、2 个电池盒、1 个小灯

11、泡、1 个灯座、导线若干。实验器材领取:学生自主领取器材,领取齐全,方法正确。学生能写出所有器材名称。领取齐全、拿取正确。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学生会画草图,草图完整、规范、美观。7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3.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里。4用导线分别把 2 节电池、小灯泡用串联和并联方法连接起来。5简单画出两种方法的电路图,并比较小灯泡的亮度。实验前能自觉检查电器元件是否完好;操作顺序正确。实验记录:1.科学、公正、及时的画出电池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2.及时记录两个小灯泡的亮度。

12、3.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能自觉进行分析、检测,善于倾听别人的想法,尊重事实。实验记录完整、美观、实事求是、有条理。无记录不得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能根据串联、并联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分析 2 节电池的串并联有什么特点。实验分析思路清晰,分析准确到位。无分析不得分。实验结论:2 节电池串联时,电压是 3v,小灯泡特别亮;2 节电池并联时,电压是 1.5v,小灯泡不太亮。实验结论正确、表述清楚、完整。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1.主动整理实验器材;2.合理分工、有效合作。若某选手独立完成该项不得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8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2D1K-1 评委: 时间

13、: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解剖油菜花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知道植物花的基本结构完成时间:10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一朵油菜花有哪几部分组成?能正确提出问题。 (5 分)实验器材名称:油菜花、镊子、放大镜、白纸(纸上已粘贴双面胶)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用镊子撕下萼片。先数出萼片数量、观察颜色、闻闻气味;再用放大镜观察;然后将萼片一片一片地贴在纸上,并记录观察的结果。 (使用镊子的要

14、求:用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镊子,使镊子后柄位于掌心,视需要而加上中指。注意不要太用力,以避免手发抖。 )2.依次解剖油菜花的花瓣、雄蕊、雌蕊,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粘贴、记录观察结果。正确使用镊子。 (10 分)运用多种感官、使用工具观察各部分的特点。 (10 分)按照顺序解剖。 (10 分)粘贴工整。 (5 分)实验记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内容。书写工整,表达清楚。 (5 分)及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5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根据实验内容整理出花的各部分组成。正确读取原始实验数据。 (10分)实验结论: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组成,有四个萼片、四个花瓣、六个雄蕊和一个雌蕊。根据观察发现、分析数据

15、得出结论。 (10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有序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干净卫生。 (10 分)9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 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赋分。 (10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3D2K-2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辨别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会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完成时间:8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能正确提出问题。 (5 分)实验器材名称:滴

16、管、 碘酒、淀粉糊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在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观察颜色的变化。 (能够正确使用滴管滴碘酒。滴管的口不能接触到食物,往食物上滴一滴或几滴碘酒;使用完毕后正确放置滴管,不能让药液倒流等。 )2.观察滴上碘酒后淀粉颜色的变化。3.在准备好的食物上滴入碘酒,进行观察。4.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判断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并填写记录表。1.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20 分) ;2.操作规范。能够正确使用滴管滴碘酒(10 分) ;3.认真观察(5 分) ;实验记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

17、实验现象。 (滴上碘酒后食物上的颜色变化。 )实验中,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真实、书写工整,表达清楚。(10 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根据实验现象正确判断出哪种食物中含有淀粉。正确分析判断观察现象。(10 分)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变蓝色;根据实验现象找出含淀粉的食物。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正确无误。 (10 分)10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序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干净卫生。 (10分)根据小组合作情况打分。(1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3D4K-1 评委: 时间:基本

18、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观察比较生、熟鸡肉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完成时间:18 分钟 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生鸡肉和熟鸡肉有什么不同能正确提出问题。 (5 分)实验器材名称:生鸡肉、烧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镊子、火柴、小盘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5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将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烧杯里倒入三分之一的水,置于三脚架的石棉网上打开酒精灯灯帽点燃酒精灯置于三角架下部熟悉所选的仪器,并能正确使用、组装,合乎规

19、范,注意安全。 (10 分)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用镊子夹取鸡肉放到装好水的烧杯里。2.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能够正确使用酒精灯。用酒精灯的外焰给烧杯加热;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盖两次;在加热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烧杯、三脚架、石棉网,以免烫伤。 )3.预测加热过程中鸡肉的变化。4.观察加热过程中鸡肉的变化。 (与生鸡1.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15 分)2.操作规范,观察认真。(15 分)3.安全、正确地使用酒精灯加热。 (5 分)11肉进行对比观察)实验记录:认真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加热过程中鸡肉的变化:颜色、气味等) 。实验中,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记录真实、书写工整,表达清楚

20、。(10 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根据实验现象整理生、熟鸡肉的不同点。正确分析判断观察现象。(10 分)实验结论:能写出生、熟鸡肉的不同点;生鸡肉不能直接食用。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5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序整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桌干净卫生。 (10分)根据小组合作情况打分。(1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12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3D5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面包发霉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标要求:会分析食物的营养成分,懂得营养全面、

21、合理的重要性完成时间:10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快能正确提出问题。 (5 分)实验器材名称:面包、牙签、霉菌、塑料袋、温度计、记录单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13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用牙签在四块烘干的面包放上霉菌。(正确使用牙签取霉菌,手不能接触到霉菌,放置的霉菌尽量一样多)2.实验:第一组:让一块面包保持干燥,另一块滴十滴水,分别装在两个塑料袋中,扎紧口放在桌子上。第二组:两块面包都滴十滴水,分别装在塑料袋中,

22、扎进口,一块放在冰箱中,一块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3.正确使用滴管。 (滴管滴水时管口不能接触到食物,使用完毕后正确放置滴管。)1.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25 分) ;2.能够正确使用滴管和牙签进行滴水和取放霉菌(15 分)。3.操作规范,观察认真(实验现场没有冰箱和温度高的地方,只要学生能够说出即可。 )(10 分) ;实验记录:1.预测哪一块面包上的霉菌生长的快。2.在观察中记录食物的变化。(无法在短时间内观测到食物的变化)记录预测的现象。记录真实、书写工整,表达清楚。 (5 分)实验信息数据整理:讨论预测 分析预测现象。 (5 分)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现象正确判断出哪一块面包上的

23、霉菌生长的快,得出霉菌生长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短时间内学生没法得到实验结论,需要长期观察。(5 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实验结束,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整理实验器材,保持桌面干净卫生。 (10 分)根据小组合作情况得分。 (1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14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4D2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进一步观察岩石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四单元课标要求:能用不同标准对岩石分类完成时间:10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

24、研究的问题:常见岩石遇稀盐酸会有什么反应?能正确提出问题。 (5分)实验器材名称: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滴管、稀盐酸、 、镊子、水、烧杯。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15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六种岩石按顺序排列并编号。2.操作并观察各种岩石的冒泡情况。(会正确使用胶头滴管;滴少量稀盐酸)3.用镊子在烧杯内清洗岩石。1.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纵(20 分);2.能够正确使用滴管(10 分) ;3.安全操作(5 分) ;实验记录:按编号顺序依次在纸上记录岩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情况。记录真实,书写工整、及

25、时记录(10 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根据观察现象分析岩石的特点正确分析判断观察现象。 (10 分)实验结论:页岩、砂岩和花岗岩遇稀盐酸不冒泡;石灰岩、大理岩遇稀盐酸冒泡。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正确无误。 (10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序整理实验器材,保持桌干净。 (10 分)根据小组合作情况打分。 (1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惠民县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评价标准编号:4N4D4K-1 评委: 时间:基本信息实验基本信息 被测者基本信息实验名称:矿物的软硬实验所属教材:四年级下册四单元课标要求:能用不同标准对岩石分类完成

26、时间:10 分钟姓名: 性别: 年龄:学校:评价信息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与标准 评价记录 得分实验研究的问题:怎样比较长石、石英、云母的软硬?能正确提出问题。 (5分)16实验器材名称:长石、云母、石英、小刀、铜钥匙。实验器材领取:根据实验需求正确选取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实验仪器选取正确。 (10 分)实验装置组装(图示):实验步骤与操作要求:1.了解指甲、铜钥匙、小刀的硬度。2.确定软、较软、较硬、硬的标准。3.分别用三种参照物刻划矿物。 (刻划时用同样大的力,注意安全)4.对比划痕,确定硬度。1.按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20 分) ;2.能够正确使用小刀、钥匙(10 分) ;3.安全操作(5 分) ;实验记录:石英小刀划不动(或痕迹浅) ,长石小刀划动(痕迹稍深) ,钥匙划不动(或痕迹稍浅) ,云母指甲划动。 。及时记录,记录真实,书写工整(10 分) 。实验信息数据整理:根据观察现象分析岩石的软硬。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10 分)实验结论:石英最硬,长石次之,云母最软。分析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正确无误。 (10分)实验器材整理与小组合作情况:及时有序地整理实验仪器。小组内分工明确,相互合作。有序整理实验器材,保持桌干净。 (10 分)根据小组合作情况打分。 (10 分)总得分 评价等级综合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