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超声诊断: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器官诊断疾病的方法简称超声波诊断2.多普勒效应:指声源与接受器之间在连接介质中作相对运动时,所造成的接受频率不同于发射频率的变化,这种出现频率移动的现象称之为多普勒效应3.吸收衰减:指声能在传播过程中,因小界面的散射,大界面的反射,声束的扩散以及软组织对超声能量的吸收等而使声能逐渐减弱。4.光点:指回声细小点状(肝脾子宫等)5.光斑:指光电聚集呈明亮的小片状,边界清晰,直径约0.5cm,有一定的边界。 (结石肿瘤)7.光环:指光点排列呈圆环形8.声影:在超声波传播途径内,因反射体对超声的反射,折射,吸收等致超声能量的衰减,使声能不能到达其后方,而形成的直线阴影9
2、.声晕:于肿瘤光团周围出现一圈暗带(可见于原发性肝 ca)10.蜂窝状:指多个低中等强度的粗细不等的光点、光团,其间夹有很多散在的小暗区,形成蜂窝状改变。 (葡萄胎)11.平行管征:正常总胆管内经是门静脉的 1/3,其扩张时内径大于或等于门静脉而出现两条平行的管道(见于阻塞性黄疸)12.牛眼征:在病灶实质回声中心出现无回声(多见于转移 ca)13.靶环征:在病灶低回声中心出现强回声14.驼峰征:指肿瘤组织向脏器表面的隆起象骆驼驼峰15.角征:多指肿瘤组织位于脏器边缘而使其失去正常角度16.假肾征:来自胃肠道的肿块形成类似肾脏的声象17.彗尾征:强光斑后方出现狭长的带状回声。 (小结石避孕环等)
3、18.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强回声水平线,在线上方为脂质成分,呈均匀密集细小光点,水平线一下为液性无回声区19.面团征:肿物无回声区内有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晰,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脂形成的团块所致1.超声的种类:A 型:回声形式是波。 B 型:回声形式是光点。C 型:回声形式是曲线。D型:CDFI 红迎蓝离绿湍;频谱多普勒:回声形式为频移形成的示波曲线2.C=f*3.超声的物理特性:指向性、反射与折射和散射、呼吸衰减、多普勒效应。4.超声仪的组成:主机加探头。探头又称换能器(为具有电压效应的晶体组成)5.多囊肝为一种先天性肝脏多囊疾病,有家族史6.肝脓肿三步曲:炎症 部分脓腔形成 脓腔完全形成7
4、.正常胆囊超声测量长径一般不超过 9cm,前后径多不超过 3cm,壁厚不超过 0.3cm。胆管与门脉平行位于其前方,肝门处胆总管与肝总管不易区别(统称肝外胆管) ,内径0.8cm。左右肝管可显示,内径多在 0.2cm 以内,二级以上的胆管,超声难以清晰显示。8.超声可根据肝内外胆管是否扩张来鉴别肝细胞性或阻塞性(扩张)9.正常胰腺常见有蝌蚪形,哑铃形及腊肠形。边缘整齐光滑,回声强度略高于或等于肝脏回声,胰腺厚度应3cm10.妇科疾病检查要求:检查前 2 小时饮水 500-800ml,使膀胱中度充盈,形成透声窗,且可推开肠管,避免肠管胀气,影响图像质量。最好嘱患者排空大便,必要时可配合双合诊,将
5、肿块托起11.前置胎盘分型为中央型、部分型、边缘型、低置型12.UCG 包括 M 型、B 型(又称二维、切面、扇型)和 D 型13.多普勒分为:连续多普勒(CW) 、脉冲多普勒(PW)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14.法洛四联症指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肺动脉狭窄15.视网膜脱离其二维声像图可见球玻璃体内明亮的 V 字形光带16.超声在人体各组织的声速大约相等,在 1500m/s 左右。17.逆压电效应产生超声波;正压电效应接收超声波。 回波测距原理18.格林森氏系统包括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1. 肝囊肿 肝脓肿边缘形态 规则 可规则,多不规则壁 菲薄,光滑 厚,模糊,毛糙内
6、部回声 清亮无回声区 不清亮,有光点,不全液化,时可见实质回声后壁效应 明显 从无到有临床症状 无 有动态观察 无变化 一周内明显变化2.原发性肝癌:声像图特征:超声分型:巨块型 结节型 弥漫型 混合型直接征象:(1).肝内见一个或数个光团(2).光团的形态不规则,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分叶状(3).光团的内部光点分布不均,回声强弱不一,当肿块中心部液化坏死时,可出现无回声暗区(4).光团周边可以见声晕(光团周围一圈细的低回声暗带)或“靶环征” (光团周围宽的低回声暗带).(5).光团周边及内可见丰富的 动静脉血流信号间接征象:(1).肝切面形态失常,肝肿大,可出现“驼峰征” 或“角征”(2).
7、 出现血管绕行,管道移位。 (由于肿块压迫,肝静脉、门静脉、肝管受压)(3).当肝癌有扩散转移时,门静脉、肝管内出现癌栓,肝静脉内的癌栓可以延至下腔静脉3.肝硬化:肝细胞变性坏死,结缔组织增生,纤维化,假小叶形成,肝血循环破坏和重建,导致肝硬化。声像图特点(1).肝脏体积早期可正常,晚期缩小(2).肝包膜不平整呈结节样、波浪状或锯齿样变(3).肝内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分布欠均(4).门静脉内径增宽1.4cm,壁厚,回声增强,肝静脉变细或走向不清(5)脾肿大,脾厚大于4.0cm,脾静脉内径0.8cm(6).胆囊壁呈双边(7).脐静脉可重新开放。门静脉高压,为代偿性减少门静脉的压力,使肝缘韧带内已
8、闭塞的脐静脉分离,出现管状无回声区,自门静脉左支囊部延腹壁 (8).晚期失代偿时出现腹水4.胆囊结石:单纯结石如不伴炎症可无临床症状,阻塞时可有疼痛,继发感染和黄疸典型结石:(1)胆囊内可见一个或多个强光团或光斑(2)强光团后伴声影,光斑后彗星尾(3)光团可随体位改变,沿重力方向移动不典型:(1)充填型 a.胆囊形态不清b.相当于胆囊位置见增强的光 团 或弧 形光带c. 后伴宽带声影(2)泥沙型a.胆囊内可见小颗粒状或泥沙样光斑b.后方无明显声影或不典型宽带声影c.可见光点群移动(3)壁内型: 胆囊壁上见强光斑,后伴彗星尾征。5.胆囊癌声像图特征:a.胆囊壁不规则局限性增厚b.向囊腔内突出的中
9、等回声实质性光团,边界不规则c.光团后方多无声影,也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6.胰腺癌:(1).胰腺多呈局限性肿大,厚度增大,广泛浸润时,整个胰腺不规则肿大。(2).胰腺边缘轮廓不规则,可呈伪足状或花瓣状浸润。 (3).内部回声:肿瘤大多呈低回声,中间夹杂有散在不均质光点,癌瘤较大时,中心产生液化坏死,超声可显示不规则无回声区。 (4)间接征象:a.胰腺癌压迫周围脏器,可出现挤压现象b.胰腺癌可挤压血管,胆管或胰管,引起梗阻c.晚期,常有肝转移,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腹水(5)CDFI:肿块周围及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7.肾积水: 病因:由于尿路梗阻,引起肾内尿液潴留,肾盂、肾盏扩张,由于积液造成肾实质变薄
10、、萎缩,严重者全肾成为一个巨大囊腔,失去功能。肾积水的分型:1)轻度积水:肾外形和肾实质一般无改变,集合系统出现液性暗区。前后径2-3厘米。肾窦回声呈“O”形或“C”形2)中度积水:肾体积轻度增大,肾集合系统分离前后径3 4cm.肾盂、肾盏扩大呈喇叭花或烟斗状 3)重度积水:.这时肾体积增大,形态失常,肾区被巨大无回声区代替,肾实质受压变薄。肾集合系统分离前后径4cm8.异位妊娠(宫外孕):指孕囊着床在子宫体腔以外的地方。声像图特征:1、子宫轻度增大,宫内未见孕囊。2、附件可见肿块。3、子宫直肠窝,盆腔等部位可见液性暗区。9.子宫肌瘤:声像图特征: a.子宫增大。增大程度与肌瘤大小,数目有关。
11、b.子宫形态改变,轮廓不规则,单发肌瘤宫内可见结节状低回声光团,多发肌瘤或浆膜下肌瘤子宫形态失常,表面凹凸不平,肌壁间肌瘤可造成宫腔内膜线偏移或变形,黏膜下肌瘤可使宫腔内膜线消c.肌瘤结节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以及分布不均匀的高回声区。结节周围有时可见假包膜形成的晕圈。d.肌瘤继发变性时可出现相应的声像图特征。例如合并液化,坏死,肿瘤相应部位可出现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伴有钙化时,可出现“新月形”强回声光团或光带,后伴声影等等。10.1巧克力囊肿与2卵巢囊肿 位置 形态 包膜 内部回声 临床表现1 多在宫颈水平 圆、椭圆或不规则 厚、不光滑 可出现细小光点 痛经、月经过多、不孕2 宫底水平
12、 圆或椭圆 薄、光滑 无回声 除蒂扭转及过大外无不适11.葡萄胎(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在早期或中期妊娠中,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妊娠中毒症状,临床有停经史、妊娠反应明显。声像图特征:1、子宫大于孕周。2、宫内未见孕囊或胎心。3、宫内充满低到中等强度,大小不等的 光点,光团,其间夹杂很多散在的小暗区(蜂窝或降雪样回声) 。4、子宫或其附近组织内可见一或多个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的液性暗区(系合并出血所致) 。5、子宫两侧常可发现黄素囊肿(2030) 。12.二尖瓣狭窄(MS):UCG1.二维切面:1)二尖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以瓣尖为主。2)二尖瓣活动僵硬,舒张期二尖瓣前叶呈圆拱状(气球样) ,突出左
13、室流出道,前后叶同向运动。3)舒张期二尖瓣开放幅度减小及二尖瓣口面积变小,开放幅度2cm;开放面积2.5cm2;若1cm2 为重度狭窄。4)左房增大,严重者左室大,肺动脉增宽。13.二尖瓣关闭不全(MR):UCG.二维切面:1)二尖瓣瓣叶增厚,回声增强,以瓣尖为主,腱索粗短,后叶僵硬,运动幅度明显减少。2)收缩期二尖瓣前后叶关闭错位,关不拢。3)左房明显增大,左室大,严重者肺动脉增宽,右室大。14.左房粘液瘤UCG:a.心脏内团块状回声。b.异常回声团快规律性活动及其形态变化。c.CDFI显示肿瘤阻塞瓣口后周边呈高速血流1.肾积水与肾囊肿:改变探头方位,观察暗区是否可以相通,相通为肾积水,不通
14、为肾囊肿2.鉴别是否为阻塞性黄疸:看有无胆管扩张(胆管内结石、肿瘤 胆管外:第一肝门、胰头、十二指肠壶腹部占位压迫引起)3.子宫壁分层:浆膜层、肌层、黏膜层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DFI见血流信号异常丰富,呈“火海症” 。5.无反射(所有液性组织:胆囊、膀胱、囊肿、胸腹水)少反射(均匀的实质脏器:肝、胰、子宫)多反射(结构紊乱的脏器和肿块:正常乳腺、异常的癌肿)全反射(肺、肠、骨)6.先天性心脏病:一、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VSD)二、动脉导管未闭(PDA)三、法洛氏四联证7.原发性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8.格林森氏系统包括门静脉、胆管和肝动脉。9.正常妊娠临床分三期
15、:早期妊娠为妊娠第十二周末前,中期妊娠为妊娠第1327周末,晚期妊娠为妊娠第28周以后。1.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外形近似倒立的圆锥体,大小如本人紧握的拳头。心底朝向右后方,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小部分由右房及出入心脏的大血管构成。新尖朝向左前下方,主要由左心室构成。2.心脏表面分前面、侧面、后面3.右房的左缘为房间隔,其中部有一浅窝,称卵圆窝。4.二尖瓣装置:由前瓣、后瓣、腱索和乳头肌四部分组成。5.左室长轴观 探头放于胸骨左缘 3、4 肋间,探测方位右胸锁关节至左乳头连线相平行。此图像可清晰显示右室流出道、左室、主动脉、室间隔、左心房、主动脉瓣及左室后壁等结构。6.多普勒血流检测仪主要由脉冲
16、多普勒探测仪、连续多普勒探测仪、以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仪等三种。7.二尖瓣狭窄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1)-:瓣体病变较轻。 (2)-:瓣体、腱索、乳头肌均有明显粘连、增厚、纤维化,乳头肌缩短、变硬。正常瓣口面积约为 4cm2 ,舒张期跨二尖瓣口的平均压差为 5mmHg。8.M 型超声心动图:二尖瓣曲线显示二尖瓣前页于舒张期呈“城墙样” 。9.二尖瓣关闭不全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为风湿性心内膜炎,另外有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显著扩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畸形等, 。10.主动脉瓣狭窄早期-代偿左心室壁 势必可呈向心性肥厚,晚期失代偿左心室腔可
17、扩大。11.房间隔缺损分为继发孔型与原发孔型。12.房间隔缺损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心房水平的左房向右房分流,分流量取决于缺损-大小及两房间压力差,导致右心容量过重,右房、室扩大。13.房间隔局部-回声失落或穿膈分流血流信号 :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14.根据胚胎来源可将室间隔缺损分为三大类型即膜部、肌部、及漏斗型缺损。15.室缺时左右室容量负荷过重:小缺损左、右室多不扩张;中等以上缺损,左室扩大、左房轻度扩大。18. 法洛四连症病理表现为室间隔缺损,肺动脉口狭窄,主动脉骑跨和右室肥大20 心肌病是指病变原发于心肌所致的心肌病。分类:按病因分类: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按病理分类(
18、原发):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和-限制性心肌病。21 肝脓肿可分为多米巴性肝脓肿和细菌性肝脓肿两大类。16.脂肪肝是由于肝细胞出现明显的脂肪沉积,声像图上肝实质显示为光点增粗呈雾状。17.胆囊位于肝右后叶脏面下方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约 5-9cm-,壁厚小于约 0.3cm-,前后径约 1.7-3cm。 18.肾盂旁囊肿(亦称肾囊肿)囊肿位于-实质- 内,不与肾盂肾盏想通。19.肾母细胞癌(肾胚胎瘤或 Wilms 瘤)极大多数发生于小二,24 岁多见。20.正常肝实质呈稍低的点状回声,分布均匀。21.肝硬化 肝形态早期正常,常见晚期缩小,左叶和尾状叶增大,严重者肝门右移,肝表面不平整。边缘变锯齿状。肝实质回声弥漫增粗,可有块状区域,但不同于肿瘤,无明确边界。22.胰腺位于腹膜后,分头、颈、体及尾四部分。胰头最大,略成球形,为十二指肠曲部分包绕。23.子宫肌腺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一般无特殊异性表现,其血供来源与子宫正常血管,在血管的分布上病灶周围无血流信号。可与子宫肌瘤鉴别。24.卵巢非赘性囊肿是一种囊性结构而不是卵巢肿瘤,绝经前妇女常见,多能自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