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00773 上传时间:2020-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欧洲文学史简答题和论述题最新最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荷马史诗的内容, 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内容:“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史诗,取材于公元前 12 世纪发生的特洛伊战争中的历史事件,有相当长的民 间传唱和吟诵过程。相 传由行吟 诗人荷马编订完成,故名“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的主题是赞美古代英雄的刚强威武、机智勇敢,讴歌他们的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奥德修纪讴歌了古代英雄同自然力抗争中的机智勇敢和坚强意志,表达了主人公 对部落和乡土的眷恋。 两部史诗的结构巧妙、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比喻奇特,并具有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荷 马史诗”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社会风貌,是认识希腊史前社会的重要文献。认识价值

2、:荷马 史诗体 现了热爱现实的思想,肯定人的 奋斗精神,强调了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人绝不是神的奴隶,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争取荣誉,建立功 勋。在自然威力面前或在战争生活中,史诗都强调了对人生采取 积极态度。史诗 中的英雄 们把幸福寄托在现世和人间,在他 们看来,生命、战斗、劳动才有更大的意义。审美价值:史诗 构思巧妙,布局完整,突出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史诗 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史诗 用自然、质朴的口语写成。 诗中比喻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被后人赞誉为“荷马式比喻”。常用重复的手法,适应古代民间歌人口头复诵条件,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3、。2、阿喀琉斯的形象。他重视荣誉、不畏权势、刚强勇猛、英勇善战、所向无敌;暴躁易怒、任性固执、 鲁莽残忍;天真单纯、温柔善良、珍视友谊、富有同情心。既有青年人的任性无礼又尊重老人,集刚勇残忍与仁爱柔情于一身。他是力量和 胜利的象征,在他身上体 现 了强烈的个人意识,英雄主义精神,是当时的理想英雄,他身上可以看出神性、兽性、人性,具有原始风习的残酷性。神性、兽性、人性这三性使他成为希腊最著名的英雄,他是一个未被文化污染的自然之子,充满生机和生命力,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特征的古代民族英雄的典型,富于性格美。3、希腊悲剧与喜剧的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1)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家,

4、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俄狄浦斯王和美狄亚 。(2)“喜剧之父”的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其代表作是:阿卡奈人。4、古代罗马文学的独特贡献及 “奥古斯都”时代的三大诗人及其代表作。(1)维吉尔:牧歌农事诗和史诗伊尼德(2)贺拉斯:诗人、文艺理论家。 诗艺(3)奥维德:早期主要爱情诗, 恋歌3 卷, 列女志21 篇和 爱的艺术3 卷。中期两首长诗, 变形记和岁时记(只了一半,遭放逐)。晚期哀怨集、 里海书简。5、中世纪四大英雄史诗的内容。中古欧洲的四大英雄史诗,即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俄 罗斯的伊戈尔远征纪、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罗兰之歌是中世纪欧洲最著名的英雄史诗。它叙写

5、法 兰 克国王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取得决定性胜利,所剩顽敌马西里 为免于灭亡,遣使求和。查理大帝派去谈判的使臣甘尼仑,贪生怕死,被敌人收买。当查理率领大军回国时,马西里以 10 万大军袭击掩护法军撤退的罗兰部队。在众寡悬殊的情况下,大将罗兰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查理闻讯赶来,消灭敌军, 处死叛徒甘尼仑。熙德之歌(1140?)是一部反映西班牙人民反抗阿拉伯人侵略的英雄史诗,着重讴歌英雄人物熙德英勇善战、忠君爱国、对敌狠对友亲的崇高品德。史诗主要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熙德沙场血战和个人家庭的坎坷经历,很少用其他史 诗常见 的神秘梦幻手法。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谴责罗斯国内王公们的内讧引起外族的入

6、侵,赞美勇士伊戈尔。史诗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言上采用民歌手法,对后代俄罗斯文学有深远影响。尼伯龙根之歌(1200?)用公元 5 世纪日耳曼民族大迁移时代的传说,反映 12 世纪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它歌 颂勇武过人、心 怀坦荡、急公好义的理想英雄西格夫里特,谴责阴险狠毒、图财害命的封建朝臣的典型哈根。 艺术风格上接近早期英雄史 诗。6、简述神曲的结构特点及思想内容。结构特点: 神曲 是典型的中世纪艺术的代表,在艺术上它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端,为文艺复兴的到来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梦幻与 现实 的交融。 工整与 协调 的结构。 神曲分为 3 部,每部 33 歌,加“序曲”共

7、 100 歌。各部篇章基本相等。如“地狱”是痛苦和绝望的境界, “炼狱”是苦修和希望的境界, “天堂”为幸福的境界,色 调绚烂明丽 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 神曲从头到尾充满象征和寓意。森林、狮、豹、狼被称 为神曲的四大象征。维吉尔代表知识 和理性, 贝亚特丽奇是爱和信仰的化身,他们象征着人的生活要有知识和爱的指引;三界三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然过程。 “地狱”象征黑暗社会, “天堂 ”为理想境界, “炼狱”是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作品中的许多人物也有寓意。比如诗中的尤里西斯在汹涌的大海上西行,表现出不折不挠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作者思想和行动上的追求。 神曲运用意大利

8、民族 语言写成,并采用了意大利的民歌形式。这就打破了正统的用拉丁文写作的 惯例,使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民族特色。 思想内容:1、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和寓言性的总结。 2、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生活,而且表 现 出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反教会的倾向。3、是中世纪文化的总结,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初的萌芽。7、试分析堂吉诃德形象。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不恤丧身”,立志 扫尽人间不平的唐吉柯德。他的 动机充满着崇高的理想主义精神。唐吉柯德犯了时代错误,企图 在现实生活中恢复过了时的 骑士精神,因而使得他成了一个喜剧性的角色。但是他醉心 铲除人间罪恶的

9、这一特点,有反映出了他性格中的高贵品质,即为了追求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 险于不顾,愿 为社会而不惜 牺牲自己的生命,又具有悲剧色彩。他对社会的批评、渊博的学识 、追求个性解放,这些带有人文主义特色的思想,正好体现了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理想以及对现实的批评和否定态度。唐吉柯德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时而睿智,时而乱冲乱杀,这种极端矛盾的现象,构成了他的复杂、丰富、多方面的性格。这正是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理想于西班牙社会现实的矛盾的反映,也是人文主义弱点的反映。8、试以哈姆莱特为例,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艺术上成熟的标志。莎士比 亚很注意情 节的安排,他的 戏剧常常包含几条平行的或交

10、错的情节。 哈姆莱特中三条复仇的情节 交织在一起,相互 联系,彼此衬托。悲剧中人物众多,但各具性格特点。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来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外,莎士比亚在 哈姆莱特中还充分利用“独白”这一传统手法,来揭示主人公的内心活 动使得他的性格更加深刻和丰富。 莎士比亚是语言的大师,他的 语言丰富而富于形象性。9、联系具体作品论析古典主义 文学的基本特征。 1)、歌颂王权,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批评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顽愚,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史为题 材, 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传统。10、答尔丢夫的性格

11、特点及其社会意 义。 性格特点:一个伪善者的典型形象,表里不一,贪图享乐,贪财好色,阴险无耻,欺 骗和伪装是其主导性格。 社会意义:揭露法国现实社会中宗教骗子的丑恶嘴脸及教会的虚伪本质,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11、联系具体作品论析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 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席勒式:“把个人变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

12、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 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如鲁宾孙 、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 说、教育小 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12、卢梭在文学史上的贡献。、突破 “理性”框架,张扬主体感情; 2、尽情讴歌大自然,情景交融开拓了人 们的审美视野; 3、强调坦诚描写和寻求“ 自我”。贡献:为 19 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奠定基础。19 世纪欧洲年轻一代作家进一步把卢梭开辟的新倾向发展为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13、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1)

13、、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 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 值,大力提倡想象。 4)、忧郁伤感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喜好。14、结合作品简述浮士德形象及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形象: 歌德创作的诗剧浮士德中的浮士德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的象征形象。 1 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 强不息、 执 著探索者的形象。作者让他经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信念;热恋的悲 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避现实;古典

14、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 现实中 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他永不 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始终向上向善。这些构成了他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2 具有人身上鲜明的两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方面,他又未被 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这种“灵与肉”, “善与恶” 的矛盾。体现了歌德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想,也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浮士德精神”: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 鲜明个性的艺术 形象

15、。他不断地追求知 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 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就是“浮士德精神” 。15、结合作品,试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在雨果的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是博 爱、仁慈、对贫苦任命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抨击、 对社会未来的乐观态度、对革命意 识的不同看法。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是从他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其中悲惨世界九三年 尤为显著,雨果的人道主义寄托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他同情那些受压迫名族,并为他们 的权利勇敢的斗争, 对下层人民所遭遇的事 给予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对革命的热情,但当中又表现出革命当中不合理的因素,这些无一不在阐述他的人道主义

16、思想。雨果的悲惨世界 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资产阶级 人道主义思想:(1)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如冉阿让被监禁 19 年的罪行只不过是偷了一块面包,芳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姑娘被迫流荡街 头终因贫病交加而死的妓女。( 2)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共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传以“仁爱、慈善”为中心的人道主义。( 3)谴责了资产阶级的法律, 现存法律是低级法律,使罪犯重复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法律是罪恶从善终止犯罪。(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理想“冉阿让” 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后,也像主教一 样以德报怨终使沙威人性复活,最后精神崩溃而

17、投河自杀 。(5)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借人道主义感化统治阶级的矛盾,这是不可能的。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 发生在 15 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教主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 肠、先 爱后恨迫害吉普 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 爱舍己为人,无不反映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16、简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客观 真实地描写 现实生活。现实主义作家把当代现实生活特 别是城市的日常生活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力图通过客观 真实的生活画面反映现实生活的真 实本质。 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同过去的文学相比较,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批判的广度和深度上要更集中

18、、更强烈、更尖锐,但是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的。作家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 张是改良主义。 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19 世纪现实主义作家主张 将人物性格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和斗争情势中加以刻画,突出 时代、 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影响。17、分析斯丹达尔的红与黑 中主人公于连的形象。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 1.他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 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 这样的变化。 2.其性格是矛盾的。他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真 诚而又自卑、怯懦、虚伪的矛盾统一 体,他既充满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确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

19、就妥协、投降。 3.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 18、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和艺术 成就。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 描绘 了资产阶级发 家史。在描写贵族阶级没落衰亡的同 时,巴 尔扎克描写了资产阶级对贵族阶级的冲击和取代,着重写 18161848 年资产阶级的 发家史。如 老姑娘 写贵 族阶级 衰亡史。巴尔扎克看到贵族阶级灭亡的必然性,从而在小说中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 描写了争 夺 金钱而展开的惨剧。巴 尔扎克描述人与人的金 钱关系及金钱主宰一切、腐 蚀一切、毁灭一切的魔力。 反映了当 时 的经济状况,也描写到了底层人物。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超过了所有的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

20、和 统计学家提供的材料。艺术成就: 第一强烈的现实性。 立意高、视野阔、挖掘深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 1 环境决定性格: 2 性格再现环境: 3 惊人的情欲描写: 第三细节真实。19、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1 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 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 18 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 2 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 发生的原因、必然性。 3 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得伐石太太,凶狠、可怕、冷酷无

21、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 4 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如代 尔那自动放弃贵族特权 ,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 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 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 程中的是非功过 。20、简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 作的特点。(1)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写城市下层平民和罪犯心理的能手,同时又是个具有深刻基督思想的作家。有人称他为现 代主 义文学的鼻祖。 20C 世界曾几度出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热”。 (2)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初期,基本采用 传统的

22、写实主义手法,后来越来越多的表现人的精神世界。后来开始不惜一 切的加以创造,调动一切可以为他所用的手段。总之现实主义仍然是他一生都没有摆脱的基本框架和模式。他的作品具有浓 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同 时具有强烈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气息。40 年代他的 创作主题如“ 小人物”、“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双重人格”以及“幻想家”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都已形成。后期创作中他逐渐形成了反动的“土壤派”理论。21、安娜形象及其悲剧成因分析。安娜形象: (1)安娜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贵妇形象。她 对爱情自由的 执着追求,体 现了贵族妇女个性解放的要求。 A 在安娜生活的时代,女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狭小,只能以爱情为突破口

23、; B 无爱的婚姻使安娜倍感压抑,希望通过爱情而获得精神自由。 (2)安娜是一个被虚伪道德所束缚和扼杀的悲剧人物。作 为贵妇 人的安娜自身思想、性格方面的矛盾,是其悲 剧的内在根源。一方面追求爱情,渴望达成有爱情的婚姻;一方面又时时理智地否定爱情的冲动,把爱 情同堕落与犯罪相提并论。 悲剧成因分析:安娜悲剧外因: 1.上流社会的迫害是根本原因:卡列宁为代表的政府官僚集团;莉季亚为代表的集团;培脱西为代表的集团等。 2.把个人幸福完全维系在渥伦斯基的身上,也是悲 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安娜悲剧的根源:她的悲剧是她独特的个性与社会环境发生冲突的必然结果。 1.封建的包办婚姻;2.上流社会的迫害;3.新旧思想在安娜头脑中的交战;4.渥伦斯基对安娜的冷淡。5.最根本的是专制、冷酷的社会对她的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