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94304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大中文工具书考试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1第一章 工具书的类型、结构和排检第一节 工具书的特征、类型及功用工具书: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提供某方面的知识和资料,专供查阅的图书。一、特征1编制目的上:查检性2内容材料上:概括性3材料编排上:易检性二、类型1文种:中文、外文2学科内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3编撰时代:古代、现代4刊印形式:书籍、期刊、单幅图片5功用: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文摘、表谱、图录(1)字典 说文解字 中国第一部以分析字形、探讨字体结构源流为主要内容的字书尔雅 第一部以训释字义词义为主要内容的 训诂 书 尔雅 最早

2、著录于 汉书 艺文志 ,但 未载作者姓名。 它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是孔子门人所作,有的认为是周公所作,后来孔子及其弟子作过增补。 后人大都认为是秦汉时人所作,经过代代相传,各有增益,在西汉时被 整理加工而成。 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缉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 广韵 现存第一部完整的以归纳字音、探求声韵源流为主要内容的韵书(宋)康熙字典 首部以 “字典 ”命名 的字书(2)词典:语文字典和词典、学科(百科)词典、专名词典国语词典 黎锦熙 1937 首次按 注音字母 排列辞海 辞源 首次创立“词条”(3)百科全书 综合性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专科性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4)类

3、书:辑录古籍片段、整篇或整部著作,按类目或韵部编排的类似百科全书的大型工具书。但只罗列资料(5)政书:记载典章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十通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2唐 杜佑通典 宋 郑樵通志 元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三通)清 官修 续通典 续通志 续文献通考 清朝通典 清朝通志 清朝文献通考刘锦藻 清朝续文献通考会典、会要唐 苏冕会要 唐 杨绍复续会要 宋 王溥新编唐会要 (现存最早会要)唐官修唐六典 元元典章 明明会典 清清会典(6)年鉴:汇集一年里重要的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综合性中国百科年鉴专科性中国经济年鉴(7)手册:汇集某方面经常要查考的资料,放在手头随时备查综合性人民手册专业性各国货

4、币手册(8)书目:一批相关文献的揭示与记录。记录书的名称、作者、卷册、版本、定价等情况,间或叙及学术源流、图书流传、内容得失、收藏情况等(9)索引(引得、通检):汇集书报、文集内容。书籍索引十三经索引报刊索引全国报刊索引(10)文摘(论文摘要):简明摘录论文观点。(11)表谱:以编年或表格形式记载事物发展。记载人物生平陆游年谱 、历史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职官历代职官表 、地理历代疆域表 、学术先秦学术年表编年是表谱的主要形式。(12)图录:以图像表示事物形象。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三、功用1解释词语2了解图书内容3提供文献线索4掌握学术信息5获取各科知识第二节 工具书发展简况一、春秋战国

5、:对工具书的需要不迫切。二、汉:经济文化发展,为工具书发展奠定基础。工具书开始出现, 【说文解字】三、魏晋南北朝:工具书有一定发展。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3四、唐宋:工具书数量多、部头大、类别多。 艺文类聚 太平御览 册府元龟五、辽金元 :工具书较少,韵书有一定发展。六、明: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工具书发展永乐大典 。七、清:继承总结过去的成果八、近代:工具书内容变革、种类增加、编排方式改进。九、建国后:内容与旧时代根本不同。汉语拼音方案。十、近十年:工具书大大发展,出现很多大部头工具书。第三节 工具书的选择和使用注 一、熟悉工具书的类别和用途意 二、使用工具书的具体方法

6、问 三、针对问题准确选择题 四、注意同一种工具书的不同版本五、运用工具书提供的知识应谨慎第四节 工具书的主要排检方法一、部首法1概念 部首法:以部首归并汉字的排检方法。一般形式。古代以义归部,现在按字形归部(规则) 。2优点:适应汉字形体的特点,把大量汉字归并集中,以部首为线索,便于查找。缺点:判断部首有既定原则和规定,有时还要有文字学知识;不同工具书中部首数量、归并往往不同。二、笔画法1笔画法的两种形式笔画多少起笔笔形字形结构笔画多少部首笔画2优点 适应汉字特点,限制条件少,简单易学。缺点 汉字笔画搭配复杂,繁简体、规范体与手写体差别大,书写习惯因人而异。三、音序法1汉语拼音排检法优点:排检

7、方法简单,查找方便。缺点:不知道读音就无法使用。2韵目排检法把同韵的字归并在一起,成为一个韵部,每个韵部用一个汉字代表,成为韵目。四、四角号码法1949 年修改,形成新法。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4旧法与新法的区别: 新法分上下两段 笔形偏在一角的按实际位置取号 左边撇被他笔所托,取撇为下角 由“行”组成的字,下两角按实际笔形取号 附角取右下角上方最贴近的笔形,不一定要露锋芒。五、分类法将内容按属性归类集中,按逻辑排列,基本形式是层层分类,每一类下按内在联系排列顺序。第二章 查检汉语字词第一节 查找现代汉语字词新华字典 1979 年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形体和读音都比较规范准确新华词典 19

8、80 商务印书馆 兼收常见的社科、自科词语,与现代汉语词典互补现代汉语词典 1978 商务印书馆 比较详尽的记录、描写现代汉语的规范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 1980 商务印书馆 内容 古今词汇兼收而以今为主,一般语文和百科词汇兼收而以一般语文词汇为主;编排 四角号码顺序,新法辞海 中华书局 旧 1936-1958 新 1958-1979查考古今汉语字词规模最大的工具书:汉语大字典 徐中舒 1986-1990 四川辞书 收汉字最多,单字字音释义最全的巨型汉语工具书;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反映汉字演变和发展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1986-1994 第一卷 上海辞书 第二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大

9、型历史性汉语语文词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中文大辞典 1976 修订版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出版部第二节 查找古代汉语字词一、常用字词辞源 陆尔逵 1915 商务印书馆 旧 1915-1950 新 1958-1983 修订本 分工,专门的古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1979 商务印书馆 便于初学者使用的小型古汉语专门字典康熙字典 张玉书、陈廷敬 1710-1716 (基础 明梅雁祚 字汇 、张自烈 正字通 )康熙字典备考;康熙字典补遗;康熙字典考证 王引之收字较多;引证较丰富。第一部明确以 “字典 ”命名的字书,也是现存第一部大型官修字书中华大字典 欧阳溥存 1915 中华书局 纠正 康 错误,但本

10、身还有错漏;编排体列创新, “分条释义 ”,标志着中国字书编纂在形式上开始进入现代王力古汉语字典 王力 、唐作藩、郭锡良等 2000 中华书局 中型古汉语字典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5古汉语词典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 1998 福建人民出版社古汉语同实异名词典 杨士首、杨北宁 1994 吉林教育出版社#辞海&辞源异同:同:编排方法:以字带词,正文单字按部首归并集中;解字释词:分条释义,列举书证;异:部首:辞源以义归部, 辞海据字形定部;收词:辞源兼顾语词和百科,鸦片战争前, 辞海兼顾语词和百科、古词和今词;注音:辞源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反切声调韵部声纽, 辞海汉语拼音、冷僻直音

11、;释义:辞源古义,清理源流,本义-引申义- 通假义顺序, 辞海兼顾古今义,整体介绍基本知识,注意材料与观点统一。二、字形:汉字的形体构造;六书 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甲骨文合集 郭沫若 1979-1983 中华书局 目前汇集建国前发现甲骨最丰富、最完备的资料性专集甲骨文字典 徐中舒 1988 四川辞书 专门汇集、考释甲骨文,释文博采众家之长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 赵诚 1988 中华书局 词典形式,适用一般人,了解当时社会状况、自然现象及语言文字简明金文词典 王文耀 1998 上海辞书三代吉金文存 罗振玉 1937 影印本 现有最丰富的金文拓本汇编金文编 金文续编 容庚 19

12、85 中华书局 收字最多、影响最大,谨慎可信见长金文常用字典 陈初生编纂,曾宪通审校 1987 陕西人民出版社古籀汇编 徐文镜 1934 商务印书馆金石大字典 汪仁寿 1926 碧梧山房说文解字 许慎 东汉 大徐本;说文四大家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桂 馥 说文解字义证 、朱骏声 说文解字定声 、王筠 说文释例 说文句读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 徐中舒 1981 西川人民出版社书法大字典 林宏光 1980 光华出版社三、字音最早:三国魏 李登声类晋 吕静韵集 亡佚隋 陆法言切韵 唐宋韵书的始祖大宋重修广韵 (广韵 ) 宋 陈彭年 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韵书;同音字典广韵校本 周祖谟 1960 中华书局集

13、韵 宋 丁度上古音手册 唐作藩 1982 江苏人民出版社古今字音对照手册 丁声树编,李荣参订 1981 中华书局汉语古音手册 郭锡良 1986 北京大学出版社汉字古今音表 李珍华 1999 中华书局异读问题: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6普通话异读词词典 吕永修 1999 兵器工业出版社四、训诂: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尔雅 我国最早的一部以训释词义为主要内容的字书经籍籑诂 清 阮元 1982 中华书局 汇集古籍中训诂资料最为系统完备的专书五、古汉语特殊字词1虚词:词、辞、语助、语辞、虚字语助 元 卢以纬 最早的专门解释虚词的著作助字辩略 清 刘淇 出现较早,康熙年间经传释词 清 王引之 清代虚词研

14、究代表之作,范围、数量局限性词诠 杨树达 1928 商务印书馆 具有总结形式,体现语法研究时代水平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何乐士 1985 北京出版社 较多复音,不零星孤立古书虚字集释 裴学海 1934 商务印书馆 1954 中华书局重印常用文言虚词字典 陕西师大 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古汉语虚词手册 韩峥嵘 1983 吉林人民出版社文言虚词通释 尹君 1984 广西人民出版社汉语虚词词典 唐启运 1989 广东人民出版社现代汉语虚词用法小词典 王自强 1984 上海辞书2联绵词:由两个单字联缀成义而又不能分割的双音词。又称“联绵字”或“謰语”联绵字典 符定一 1932 中华书局 实际是一本双音词

15、典3通假字:古人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即同音替代字,又称假借字。辞通 朱起凤 1934 开明书店 成书较早且有代表性古汉语常用通假字字典 马天祥 1989 陕西人民出版社上古汉语通假字字典 许伟建 1989 海天出版社通假字例释 曹先擢 1985 河南人民出版社通假字小字典 夏剑钦 1986 湖南人民出版社4异体字异体字字典 李圃 1997 学林出版社5同源字:音义相近或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都有同一来源。同源字典 王力 1982 商务印书馆6古代小说戏曲诗词曲语辞汇释 张相 1953 中华书局 第一部诗词曲语辞例释 王锳 1980 中华书局 前者的补阙拾遗之作戏曲词语汇释 陆澹安

16、 1981 上海古籍小说词语汇释 陆澹安 1964 中华书局元曲释词 顾学颉,王学奇 1983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蒋礼鸿 1988 上海古籍第三节 查检成语典故、方言、谚语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7一、成语典故#成语: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汉语成语大词典 湖北大学语言研究室 1985 河南人民出版社汉语成语小词典 北京大学中文系 55 级语言版中国成语大辞典 1987 上海辞书成语词典 常州教育局 1981 江苏人民出版社成语大词典 2005 商务印书馆分类成语词典 王理嘉 1985 广东人民出版社分类双向成语词典 史有为 1990

17、 中国物资出版社同义反义成语词典 林玉山 1987 海天出版社汉语成语考释词典 刘洁修 1989 商务印书馆#典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古书典故辞典 杭州大学中文系 1984 江西人民出版社多形式典故词典 方福仁 1989 浙江人民出版社 同一典故多种形式诠典丛书 湖北辞书出版社中国古代文人掌故词典 韩式鹏,吴国忠 1999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二、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方言 ) 西汉 扬雄 通训法方言校笺及通检 周祖谟校笺,吴晓铃编 1956 科学出版社方言注 晋 郭璞(第一个注本) 、 方言疏证 清 戴震、 方言笺疏 清 钱绎、续方言 清 杭世骏、 新方言 章炳麟

18、汉语方音字汇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 1962、1989 文字改革出版社汉语方言词汇 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 1964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95 语文出版社三、谚语、俗语和歇后语#谚语:流行于民间的一些现成固定语句,事理性、简练性古谣谚 清 杜文澜 1958 中华书局 收罗较为宏富,没有索引,降低实用价值二十五史谣谚通检 尚恆元 1986 山西人民出版社中国谚语资料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资料室 1961 上海文艺出版社 汇集谚语资料最丰富汉语谚语词典 孟守介 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谚语词典 姚方勉 1990 江苏古籍出版社#俗语: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也“常言”方言色彩较强“俚语” ,

19、通俗化、形象化中国俗语大辞典 温端政 1989 上海辞书 第一部古今兼收的大规模俗语词典俗语典 胡朴安 1922 上海广益书局俗语五千条 丘崇丙 1983 陕西人民出版社#歇后语:由比喻语和解说语两部分组成歇后语大辞典 王陶宇 1988 四川辞书出版社 新颖的编排方法中国歇后语大辞典 欧阳若修 1990 广西人民出版社 细致歇后语大全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资料室、北大中文系资料室 1987 中国民间文艺出版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8社 收录尺度较宽,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古今歇后语的概貌第三章 查考古今图书第一节 查考古籍#古籍:辛亥革命以前人所撰写的著作,以及后人经过整理而成的各种本子(节本、汇

20、编本、丛书本、笺释本、校释本、辑佚本、点校本、选注本、今译本)#善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组规定,凡具有古籍的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三方面之一、二者,均可视为善本一、查找现存古籍1利用古籍图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 永溶 1981 中华书局清编纂了丛书四库全书 ,共七种版本,分别收藏在故宫文渊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 总目收录了全书中的书籍和一些未毁但又没有收入的书目(存目) 。采用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目录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清 纪昀补充清人禁书知见录 孙殿起 1957 商务印书馆清代禁毁书目(补遗) 清

21、 姚觐元 二者合刊续修四库全书提要 王云五 1972 台湾商务印书馆纠正四库提要补正 崔富章 1990 杭州大学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 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社 2002 上海古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1997 齐鲁出版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 2001 齐鲁出版社四库提要辨证 24 卷 余嘉锡 1958 科学出版社四库提要订误 李裕民 1990 书目文献出版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补正 胡玉缙,王欣夫 1964 中华书局四库禁毁书丛刊 2005 北京出版社书目答问 张之洞书目答问补正 范希曾 1963 中华书局郑堂读书记 周中孚 1959 商务印书馆贩书偶记 孙殿起 1959 中华书局2古籍丛书目录#丛书:汇集

22、各种单独著作并冠以总名。(一书是不是丛书,不能单纯按书名是否标明了“丛书”二字来判断 陆龟蒙笠泽丛书 ;相反,一书是众书的汇集,书名虽未标明“丛书”二字,实系丛书 古今说海 ;丛刊、丛刻、丛钞、丛稿、丛谭、丛编、汇刻、汇钞、汇存、汇稿、秘书、志林)中国丛书综录 上海图书馆 1959-1962 中华书局 总目(丛书集合及丛书收藏位置) 、子目(单本集合,注明被收入哪些丛书) 、索引(子目书名、著者索引)中国丛书综录补正 阳海青编撰,蒋孝达校订 1984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中国丛书目录及子目索引汇编 施廷镛主编,严仲仪、倪有春分编 1982 南京大学丛书总目续编 庄荣芳 1974 台北德浩书局中文

23、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9四部丛刊书录 孙毓修 1922 商务印书馆四部备要书目提要 1936 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目录 商务印书馆 1983 中华书局 台湾出版一套同名书,为影印本 中国丛书广录 阳海青 1999 湖北人民出版社3利用古籍善本书目四库目略 杨立诚 1929 浙江省立图书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最重要。收至乾隆年间以及乾隆至辛亥革命之间有特殊价值者。不收台湾地区和少数民族古籍。七册版的第七册是索引,没有索引的时候要判断属于经史子集哪一类以及所属朝代。每部书最后有图书馆收藏情况。稿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名索引 齐鲁书社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 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

24、藏善本书目4海外汉籍藏书目香港:香港所藏古籍书目 贾晋华 2003 上海古籍 包括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图书馆 台湾 :善本书目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68 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 国立中央图书馆 1967 1983国立故宫博物院善本旧籍总目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83 日本: 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书目 内阁文库所藏汉籍书目 东洋文库所藏汉籍书目 静嘉堂文库汉籍书目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汉籍书目 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书目韩国 :韩国所藏中国汉籍总目 全寅初 2005 韩国学古房奎章阁图书中国本综合目录美国 :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目录 沈津 1992 上

25、海辞书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东方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 屈万里第二节 查近现代图书(注意收编时间!)一、民国时期图书民国时期总书目 北京图书馆本书编辑组 1986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11 至 1949 我国出版的中文图书,包括 1911 之前印行以后陆续出版的多卷本。(生活)全国总书目 平心 1935 上海生活书店 1911 至 1935 出版书籍抗战时期出版图书书目 1957-1959 重庆市图书馆 1937-1945 在重庆、上海、汉口、长沙、桂林、昆明等地出版的中文图书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1989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37-1949解放区根据地出版的图书和国统区出版的

26、进步书籍二、建国以来图书全国总书目 版本图书馆 中华书局 具有图书年鉴的性质, 1949-1965,1970-1986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10全国新书目 版本图书馆 中国书籍出版社 每月一本中国国家书目 国家图书馆 1989 书目文献出版社第三节 查专科图书一、文学艺术1)文学 现当代: 当代中国文学名著提要及评析 胡若定 1986 南京大学出版社 建国以来 42 位作家作品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辞典 佘树森 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49.10.至 1988 年底作品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 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 1982、1986 书目文献出版社 五四至1981 年底中国新文学大系 19

27、17-1927 、 1927-1937、 1937-1949中国小说提要 郭启家、杨聪夙 1990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建国至 1978 年底长篇小说,包括港澳古代: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 1980 中国青年出版社 先秦至近代古小说简目 程毅中 1981 中华书局 先秦至五代小说中国文言小说书目 袁行霈、侯忠义 1981 北京大学出版社 隋至清中国通俗小说书目 孙楷第 1957 作家出版社 宋至清末近代:晚清小说目 阿英 1959 中华书局 清光绪初年至宣统末年中国近代小说大系 王继权 1988 江西人民出版社 1840 至五四前夕首都图书馆藏中国小说书目初编 首都图书馆 1960 馆藏汉代至现代

28、2)艺术古代戏曲 :曲海总目提要 清 黄文旸 1959 人民文学出版社 元明清初曲海总目提要补编 北婴 1959 人民文学出版社 遗漏或文字不同元代杂剧全目 明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 1958 作家出版社明代传奇全目 清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 1959、1981 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简目 梁淑安、姚柯夫传 1840-1919 成书的传奇杂剧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庄一拂 1982 上海古籍 南宋至近代晚清戏曲录 阿英曲艺剧目:弹词宝卷书目 胡士莹 1957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弹词叙录 谭正璧、谭寻 1981 上海古籍 明清以来弹词宝卷综录 李世瑜 1961 中华书局子弟书总目 傅惜华 1957 上

29、海古典文学出版社北京传统曲艺总录 傅惜华 1962 中华书局 元明清至建国前北京地区的各种曲目地方戏曲:中国俗曲总目稿(附补遗) 刘复、李家瑞 1932 历史语言研究所 河北、安徽等 11 省的地方戏曲京剧: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11京剧剧目辞典 曾白融 1989 中国戏剧出版社 京剧传统剧目、近 40 年的新戏京剧剧目初探 陶君起 1963 中国戏剧出版社话剧、艺术影片:南京图书馆藏话剧书籍选目中国艺术影片编目 1981 文化艺术出版社二、历史考古史学论著:八十年来史学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资料室 1984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00 至 1980 中国作者著译

30、的史学著作中国古代史籍介绍:史籍举要 柴德赓 1982 北京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 陈高华、陈智超 1983 北京出版社近代史料: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 陈恭禄 1982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国近代史资料简编 杨松、邓力群原编,荣孟源重编 1954 三联书店现代史资料:中国现代革命史史料学 张注洪 1987 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图书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简目 北京图书馆善本组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考古学文献:中国考古文献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书资料室 1978 文物出版社 1949-1966文物考古学文献目录 谢瑞琚 1981 青海人民出版社三、哲学宗教中国哲学史料:中国哲学

31、史史料学初稿 冯友兰 1962 上海人民出版社 历代哲学史史料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张岱年 1982 三联书店 先秦至近代美学著译:中国现代美学论著译著提要 蒋红 1987 复旦大学出版社佛教道教典籍: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陈垣 1962 中华书局四、其他国学论文索引 王重民 1929-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敦煌学论著目录 刘进宝 1984 甘肃人民出版社中国禁书大观 安平秋、章培垣 1990 上海文化出版社书目举要 周贞亮、李之鼎 1920 南城李氏宜秋馆第四章 查考篇目文句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12#篇目:具体图书中论说叙事的基本单元#文句:具体图书中最为细小的资料单位第一节 查考诗文集篇

32、目出处#诗文总集:把许多人的作品汇编在一起形成的集子 #诗文别集:某个人一生作品的总汇利用诗文集篇目索引一、专集篇目#专集:某一部具体的诗文总集或别集#专集篇目索引:专门揭示某一部诗文集中篇目出处的索引(篇目索引、作者索引)单行索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 1965 中华书局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全文 ) 严可均 上古至隋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作者引得 蔡金重 1941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全诗 ) 丁福保 汉至隋文选篇目与著者引得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1935昭明文选 (文选 )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 成书最早、流传甚广的诗文选集,先秦至梁初的

33、诗文全唐诗作者索引 张忱石 1983 中华书局全唐文篇名及作者索引 马绪传 1985 中华书局(包括陆心源所辑唐文拾遗 唐文续拾 )太平广记索引 1982 中华书局太平广记 宋 李昉 汉至宋小说总集附载索引:文苑英华作者姓名索引 中华书局 1966 文苑英华宋 上接 文选 下至晚唐的诗文总集乐府诗集作者姓名篇名索引、乐府诗集篇名索引 中华书局 1979 乐府诗集 宋 郭茂倩 汉魏至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全宋词作者索引 中华书局 1965 全宋词 唐圭璋近现代诗文专集篇目索引:鲁迅著译系年目录 上海鲁迅纪念馆 1981 上海文艺出版社郭沫若著译及研究资料 成都市图书馆 1979-1980老舍研究资料编

34、目 首都图书馆 1981二、群集篇目#群集:多种诗文总集或别集#群集篇目分类索引:分类揭示多种诗文集中篇目出处的索引(先分类 后索引) 最突出优点:可以查到不同文集中论述同一问题的相关篇目和出处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王重民 杨殿珣 1935 北平图书馆 中华书局 1965 重印 国内出现最早,学术文 &传记文 &杂文元人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陆峻岭 1979 中华书局 不录诗词,人物传记 &史事典制 &艺文杂传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13#专集篇目索引和群集篇目分类索引的区别:所含诗文集数量不同;编排方法不同;解决问题的深度不同第二节 查考诗词文句出处一、字词索引#字词索引最突出

35、的优点:索引深度高、检索线索多,可查检诗文,也可用于辨析字词义、统计字频词频、研究语言规律。“逐字索引”:尚书通检 顾颉刚 1936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2 重印诗经索引 陈宏天、吕岚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李贺诗索引 唐文 1984 齐鲁书社唐律疏议引得 庄为斯 1964 台湾文海出版社现代汉语语言资料索引 武汉大学语言自动处理研究组 1983 四川人民出版社“语词索引” “词语索引”:论语引得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 1940韩非子索引 周钟灵、施孝适、许惟贡 1980 中华书局楚辞索引 (日)竹治贞夫 1972 台湾中华书局国语引得 张以仁 1976 台湾中央

36、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香港商务印书馆编写了不少逐字引得,如战国策 礼记 韩诗外传等二、从首、尾字入手 “文句索引”十三经索引 叶绍钧 1983 中华书局中国旧诗佳句韵编 王筠孙 1984 岳麓书社万首唐人绝句索引 武秀珍、阎莉 1984 书目文献出版社*由于顾及标点断句差异较大,所以查考有一定困难。三、从关键词入手:从内容上着眼,灵活性较大#关键词:有实质意义、能独立使用的词语,如人名、地名、书名、官名等#关键词索引:标引文句中关键性词语的索引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佩文韵府索引 把韵藻词语按四角号码排列佩文韵府 清 张玉书 供读书人吟诗作赋、遣词造句时查找词语典故编纂,采集大

37、量骈词丽语、诗文典故并简单注明出处骈字类编索引 何冠义 1988 中国书店 将关键词按四角号码编排骈字类编 清 张廷玉鲁迅著作索引五种 鲁迅大辞典编纂组 1980 四川人民出版社 关键词分为书刊、人名、神话及文学作品中人物、事件、社团五种四、综合多种方法的史记索引 李晓光、李波 1989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14文心雕龙索引 朱迎平 1987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名诗索引 孙公望 1985 湖南人民出版社第五章 查报刊论文第一节 查报刊论文资料一、一般报刊资料近代: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 上海图书馆 1965-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近代期刊辛亥革命时期期刊总目 上海图

38、书馆 1961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留日青年在东京编辑出版的期刊中国近代出版史料 张静庐 1953-1954 群联出版社 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五四时期期刊介绍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室 1958-1959 人民出版社二十年代:中文杂志索引 岭南大学图书馆 1935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期刊三四十年代报刊:最近杂志要目索引 上海人文编辑部 期刊索引 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1933 中国图书服务社日报索引 南京中山文化教育馆 1934 建国前报刊:*注意利用出版时间长且具有影响的单种期刊总目东方杂志总目 三联书店 1957国闻周报总目 三联书店 1957 新中华总目 三联书

39、店 1957建国前党报、革命报刊:十九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59二十六种影印革命期刊索引 中国革命博物馆资料室 1988 人民出版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印革命期刊索引 中共中央党校图书馆 1987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抗日战争时期新华日报索引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中期: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 上海图书馆 1955六十年代中后期至七十年代前期:教学参考资料索引 山东师范学院政史系 1966-1974 国内主要报刊上的文章当前正在发行的报刊上的论文:全国报刊索引 上海图书馆 1980 起复印报刊资料索引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内部资料索引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报刊要目:新华月报总

40、目录 新华月报社 1963 1949-1960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15新华文摘 集国内报刊精萃红旗杂志索引 北京大学图书馆 1979 1958-1978二、学术报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文献题录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年度)总目录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海师范大学 1984社会科学文摘国外社会科学论文索引三、港澳台海外报刊资料台港及海外中文报刊资料专辑中外报刊选摘第二节 查考报刊专题文献一、哲学中国哲学论文索引 1900-1980 南开大学图书馆、哲学系哲学论文索引 1980-1985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我国现代美学论文要目 1918-1949二、史学中国史学论文:

41、中国史学论文索引两编 清末至抗战前、抗战至建国前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985 上海人民出版社断代史论文: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 张传玺 1983 北京大学出版 1900-1980魏晋南北朝史论文索引 武汉大学图书馆 1982 1900-1981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1900-1981宋史研究论文与书籍目录 1905-1981辽史研究论文专著索引 清末至 1981中国近八十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1900-1978清史论文索引 1903-1981中国近代史论文资料索引 1949-1979史学论文索引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资料室 1982 1979-1981 论文时限与 中国古代史论文

42、资料索引 、 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 相衔接。中国现代史论文著作目录索引 荣天琳 1986、1990 北京大学出版社边疆史地论文:清代边疆史地论著索引 1900-1986三、语言、文学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1900-1949、1950-1980记录:汪忞 整理排版:龙思云16文学论文索引 陈璧如 1932-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全国报刊文学论文索引 1960-1965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1949-1980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1949-1966 、1979-1982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资料索引1976-1985民间文学研究资料目录索引中国少数民族作家作者文学作品目录

43、索引 建国初至 1977儿童文学论文目录索引 1911-1960外国文学研究资料索引 五四前后至 1978文字音韵训诂知见书目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10 月 辛亥革命前以传统方式写的文字音韵训诂方面的各种书目汉语语言学书目 1980-1997,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年出版 收期刊、专著、论文集、博士论文,以香港为基地编写,包括海内外出版的相关著作隋唐五代史论著目录 1982-1995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出版,包括港台的论文中国史学论文索引 1949-1976,1995 年中华书局,包括台湾、香港地区日本见藏中国丛书目初编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1 月,

44、李锐清日本藏宋人文集善本钩沉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12 月,严绍 tang中国馆藏日本汉文书目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7。王宝平中国馆藏和刻本汉籍书目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 年 2 月,王宝平中国日本学论著索引 李玉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第三节 查考报刊收藏一、报纸中文报纸目录 上海市报刊图书馆 1861-1958馆藏中文报纸副刊目录 1898-1949二、期刊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 1981 书目文献出版社 1833-1949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 1902-1949三、报刊简介中国报刊名录 新华出版社中国报刊大全 郑德海、周可宁四、影印报刊影印报刊简目第六章 查考人物第一

45、节 查考人名中文工具书 2009 级许红霞老师课堂笔记17一、姓氏新编千家姓 严杨帆 1981 群众出版社中国姓氏汇编 阎福卿 1984 人民邮电出版社中国古今姓氏辞典 慕容翊 1985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亲属称呼辞典 鲍海涛、王安节 1988 吉林教育出版社古今称谓辞典 林应芹、诸伟奇 1989 黄山书社 不限亲属称呼二、字号室名别号索引 陈乃乾 1957 中华书局 先秦至近代,只限三字以上古今人物别名索引 陈德芸 1937 岭南大学图书馆 截至 1936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杨廷福、杨同甫 1988 中华书局中国历代书画篆刻家字号索引 商承祚、黄华 1960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年到 2

46、004 年,上海古籍 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上下册 2002.12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 (增补本) 2001.12历代名人室名别号辞典 (增订本) 池秀云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 收录 28000多条 收录了远古到当代的名人唐人行第录 岑仲勉 1962 中华书局 1987 上海古籍宋人行第考录 邓子勉 中华书局 2001.5中国人名异称大辞典 尚恆元 孙安邦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历代帝王谥号庙号,文学家的笔名等,小名、学名、乳名、帝王封号、释道人物的法号都有。三、笔名戊戌变法前后作者字号笔名录 张静庐 1965 中华书局辛亥革命时期重要报刊作者笔名录 张静庐 1962 中华书局现代中国作家笔名录 袁涌进 1936 中华图书馆协会中国现代作家笔名索引 苗士心 1986 山东大学出版社鲁迅笔名探索 高信 1980 陕西人民出版社四、谥号、史讳#谥号,我国古代帝王将相、大臣及后妃死后,要给一种特殊的称号。追谥(追加) 、加谥(加字) 、改谥(改变) 、夺谥(撤销)历代名臣谥法会考 清 刘长华请谥法考 雷廷寿#避讳:文字上不得触犯当代帝王或者所尊者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来回避。 (改字、空字、缺笔、同音)史讳举例 陈垣 1958 科学出版社五、同姓名古今同姓名大辞典 彭作桢 1936 北京好望书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