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81309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心得体会“师 者,所以传道授 业解惑也” 。作为一名高校的人民教 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所授专业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层次的文化造诣,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自进入学院以来,对于刚走上职业教师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学习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对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入学习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了教育的伦理、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内容,从职业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以及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方面充

2、分认识到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这一神圣职业的要求和具体标准,对于今后在高校教师岗位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品质有重要作用。下面,我就对此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育伦理与职业道德教育伦理,就是人们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构建起来人伦关系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理则。其所阐发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在从业过程中所应当遵循的“为教之理” ,即“ 为师 之道 ”。教师职业 道德从“做教师” 方面理解是指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为师之道” 。如果从教师应当具有的内在品性方面理解,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将“做教 师” 所应 当遵循的原则和规 范内化为自己的

3、人格品质,2然后再通过教书育人的德行表现影响学生的成长,同时完善自我品质,提升人生境界。“伦” 生“理”,“ 理”成“道” ,“道”化“ 德”,教育伦理也是一种人伦关系,如果教师能够将“为教之理” 和“为师之道”所阐发的道理内化于心,那么他将“得道化德” ,从而使自己拥有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目的的双重性、对象的特殊性、手段的示范性、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丰富性、效果的滞后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道德影响的广泛性。高校教师这也道德的社会功能:完善个体人格,培养职业

4、品质、发挥评价功能,形成积极导向、树立人格榜样,增强育人效果、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明进步。正是由于教师职业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与其他职业所不同的特点,如道德人格的高尚性、道德目的的明确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内容的全面性及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等特点。 三、高校教师的职业功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大学生,其劳动任务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综合能力及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专业文化素质和实践能力素质。在专业文化素质方面要求有比较系统的哲学理论修养、深厚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及教育

5、科学知识,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3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在实践能力方面要求具有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及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其在高校教师的职业素质中占核心和领导地位,而高度的敬业精神是高校教师职业素质的最集中体现。高等学校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功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地方,作为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相应的职业道德原则,如教育公平原则,即让所有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个人特点的教育及让受教育者人人学有所得,学

6、有所用。教育诚信原则,要求教师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端正学术道德行为等。集体主义原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集体利益为重,但应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人道主义原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活动的人,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灌输者,是联系学生与学校的纽带与桥梁,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辅导员可影响学生的道德习惯、性格气质的形成,辅导员的兴趣、专长、仪表风度及人格魅力等对学生行为习惯及审美情趣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辅导员应加强思想政治、知识能力、性格、道德等各方面的修养,关心

7、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高校教师肩负着发展知识、创新知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科技4创新和科技发明的重任,因此,必然将从事学术研究,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热爱学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学术自由、民主平等,谦虚谨慎、团结合作,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道德规范。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勇于创新,不怕艰苦,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不弄虚作假,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相互尊重与学习,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四、提升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是道德品质培养的三大基本途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教师在道德上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实践活动。道德实践是高校教师培养自身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最根本途径。高校教师长期居于知识分子的最高层,堪称社会精英。所以,高校教师不但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还必须根据自身的职业特征,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良好职业品质的培养。作为高校教师,其道德修养也因其社会角色的特殊而有着自身不同的要求,做到恪守底线,注重私德,追求境界。加强自我师德修养,需要讲究方法,慎独修身,保持操守;内省自讼,改之为贵;防微杜渐,积善成德;虚心学习,相互切磋;用于实践,不断磨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