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 语言程序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编号:590109120632课程类型:理论含实践课程学时:94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 47 学时,实践教学 47 学时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一、课程教学设计的背景(一)专业认知1.专业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企事业单位平面设计与制作、室内外设计与制作及基础图像处理等一线岗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设计理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平面及三维产品设计制作,具备一定的美术设计理念和艺术素养以及基层青年工作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
2、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高职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及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相当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2)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要求掌握数字化平面、立体图形及图像制作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基础数字图像制作与处理、典型平面产品设计与印前图文处理、三维装饰效果图制作、建筑施工图制作等能力,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制图软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高品质的平面典型产品及三维立体图像。(3)专业拓展能力要求具备计算机制图应用领域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互联网基础应用
3、、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网络动画制作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学有所长,拓展延伸,加大专业辐射面,培养锻炼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3.证书要求:类别 名称 发证机关 等级 对应课程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教育部考试中心 A/B 级 实用英语汉字录入 学院 合格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 Photoshop平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级计算机图像制作技术计算机图像制作技术实训基本证书 二选一 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 3DMAX 平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级三维动画设计动画制作实训(三维)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Illustrator 平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级矢量绘图技术广告招贴创意设计推荐
4、证书二选一 图形图像处理图像制作员 AutoCAD 平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中级AUTOCAD 制图基础工程制图与识图计算机应用技术 NIT 证书 教育部 合格 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与应用(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图形图像制作专业职业基础课,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对程序编制和程序调试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对程序编制工具 C 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的掌握 C 语言语法、程序调试基本方法,具备自己独立编制小型程序、调试中等程序、读懂大型程序的能力,为后续动态网页开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三)课程国内发展状况1.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研究动态及未来走向2.同类院校该课程国家级精
5、品课程建设情况(1)C 语言程序设计(温希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2004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2)C 语言程序设计(马晓晨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2006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3)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张伟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2007 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3.该课程目前国家规划教材分析4.讲授/研究该课程的国内知名学者及教师(四)课程现有基础1.任课教师编写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实用教程 ,副主编,东软电子出版社;2.任课教师编写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教程 ,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3.任课教师编写教材c 语言程序设计实训指导与习题解答 ,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4.任课教师参加学院c
6、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说课,成绩优秀。二、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基于 C 语言的特点,在讲清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大案例的选择。充分利用上机的实践时间,锻炼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定义各种类型的变量,灵活运用各个运算符,书写表达一定含义的表达式;正确使用三种程序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并能用相应的语句描述它们;学会使用数组、函数、结构体、共用体编写各种子程序,理解递归程序设计的特点。三、课程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学生能够具备自己独立编制小型程序(90%学生) 、调试中等程序(50%学生)、读懂大型程序(20%学生)的能力。(二)知识目标:掌握程序编制的基本流程、典型算法
7、思路、C 语言基本语法、程序基本结构、数组及函数、程序调试基本方法等内容。(三)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以及 C 语言编程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具备三方面能力:会编小程序、能调中程序、读懂大程序。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C 语言编程要求的标准。(四)素质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理解软件工程规范流程的能力,并具备项目管理的工作意识。四、课程内容设计(一)总体框架模块(或章) 学习内容 参考学时一、程序设计基础本模块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1、程序和程序设计 2、简单的 C 程序介绍 3、算法 4、C 程序的上机步骤。在讲解中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引出编程语言的概念,进而讲解高级语言到机器语言的编
8、译过程。为培养学生项目管理的意识,引入软件工程基础知识,讲解了程序设计的几个重要步骤并举例说明。为在学习具体 C 语言语法之前先给学生一个 C 语言程序的4基本外形,以 4 个示例讲解了 C 语言程序的基本架构,让学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讲解程序的方便,在本模块中加了算法基础,重点讲解流程图的知识。最后讲解 C 程序的调试环境。二、C 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第二模块为 C 程序设计的初步知识。主要讲解数据类型的基础知识与使用方法、变量赋值与运算符表达式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1、C 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 2、常量和变量 3、整型数据 4、实型数据 5、字符型数据 6、变量赋初值 7、算术运算符和
9、算术表达式 8、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9、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在讲解中除了重点讲解数据类型的使用以外,增加了相关专业知识,如:计算机内部组件、进制转换、8421 码、溢出、ASCII 码等。在讲解常量和变量时,从计算机内部组件入手,分析计算机存储单元的内部结构,得出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进而分析相关注意事项。在讲解数据类型时,以常量和变量为研究对象,分别分析了整型常量和整型变量、实型常量和实型变量、字符型常量和字符型变量,对相关知识做了详细讲解,期间增加进制转换、8421 码、溢出、ASCII 码等专业知识。在讲解变量赋初值时,重点让学生会辨析赋初值的正误。在讲解运算符表达式时,分别分析了算
10、术、赋值、逗号等各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及运算方法,对运算优先级做了详细讲解,使学生具备运算复杂综合表达式的能力。15三、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三模块(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主要讲解 1、C 语句概述 2、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 3、数据输出 4、数据输入。在讲解 C 语句概述时,给学生讲明语句的五大类型,其中重点分析控制语句的八种类型和复合语句的语法要点。在讲解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时,以流程图的形式加以说明,辅助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在讲解输入输出函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讲清输入输出函数的分类,分析优劣2、重点讲明 printf 函数、scanf 函数的各种格式控制符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使用典型例题用
11、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印象选用特殊案例,讲解输入输出函数的特殊性9四、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第四模块(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包括 4 个单元,主要讲解1、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3、if语句 4、switch 语句。在讲解关系、逻辑运算符过程中要注意这两种运算符与上一章中所涉及算术运算符进行比较,尤其是明确各自的优先级。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确这两种运算符的实际用处。在讲解 if、switch 语句过程中要注意先为学生讲明语句的结构,在进行程序设计。而且让学生培养起先看结构再看内容的程序分析习惯。9五、循环结构程 第五模块(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主要讲解 1、while 语句 10序设计
12、2、do-while 语句 3、for 语句 4、break 语句和 continue 语句。在讲解循环语句时,要注意书后练习的处理,选择典型练习题详细讲解,尤其要把过程用图示形象的描述,以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编程题的选择可适当增加附加题。六、数组本模块讲解数组的基础知识及使用方法,其中包括:1、一维数组定义和引用 2、二维数组定义和引用 3、字符数组。在讲解中用多数据处理问题的弊端引出数组的概念,进而讲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形式,其中重点强调数组不能动态定义,并举例说明。为培养学生模块化编程的意识,利用循环语句实现一维数组的输入输出,为后续编程提供服务。针对数组的初始化问题,以书后练习引入,并举多
13、例进行验证。对于二维数组及字符数组的使用,在讲解时找到与一维数组的相同点,然后重点讲各自要点,二维数组重点讲数组元素存储方法,字符数组重点讲输入输出格式以及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7七、函数本模块讲解函数的基础知识及使用方法,其中包括:1、概述2、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3、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4、函数的说明部分 5、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6、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7、变量的存储类别。在讲解中用模块化编程思路引出函数的表示方法,进而讲解函数的执行过程,其中重点强调函数的嵌套调用,并举例说明。针对函数分类的问题,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进而引出无参函数、有参函数两个概念,并通过实例使用对比的方法讲解无参函数和有
14、参函数的定义形式。为便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执行过程,实训任务选择无参函数作为训练重点,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函数形式编程解决问题,重点训练意识,为下一步学习有参函数及其应用打下基础。通过主调函数与被调用函数的讲解引出形参与实参的概念,进而讲解有参函数的执行过程,其中重点讲解参数的传递、返回值的类型以及形参与实参在执行过程中占用存储单元情况,通过说明部分的讲解,总结得出函数的三大组成部分,进而讲解数组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执行过程,其中重点讲解数组名作为参数的情况。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变量的三种属性以及各属性的具体使用及辨别方法。10八、编译预处理与位运算本模块讲解宏定义、文件包含的表示及
15、使用方法以及位运算符的运算法则,其中包括:1、宏定义 2、文件包含 3、位运算。在讲解中以宏定义、文件包含的书写格式开篇,重点强调语法要求,尤其是位置要求以及替换文本的“字符串”本质,要求学生掌握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尤其是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位运算的讲解重点放在解题步骤上:1、将运算对象转换为二进制 2、根据运算对象的类型补齐位数 3、进行位运算相关操作。3九、指针 本模块讲解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使用方法以及*(指针运算符)和scanf(“%f“,amax=x;amin=x;while(_) if(xamax) amax=x;if(_) amin=x;scanf(“%f“,pri
16、ntf(“namax=%fnamin=%fn“,amax,amin);二、编程1、教材 5.17、编写程序,求 1-3+5-7+-99+101 2、教材 5.19、编写程序,输出从公元 2000 年至 3000 年所有闰年的年号,每输出10 个年号换一行,并输出闰年总数。判断闰年的条件:(1)公元年数如能被 4 整除,而不能被 100 整除,则是闰年(2)公元年数能被 400 整除也是闰年3、打印出所有的“水仙花数” ,所谓“水仙花数”是指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立方和等于该数本身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在讲解循环语句
17、时,要注意书后练习的处理,选择典型练习题详细讲解,尤其要把过程用图示形象的描述,以增强学生解题的能力,编程题的选择可适当增加附加题。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学生会使用 break语句和continue 语句2、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中断语句的实现效果,并将其特点用于编程中循环的终止6.模块六(或第六章):(1)总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六 数组 课时 7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一维数组、二维数组、行列、下标、动态定义、初始化、存储单元、地址、字符串明确数组
18、的基本形式,掌握数组定义及数组元素的使用方法,会判断数组下标的正误,了解数组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掌握数组初始化的方法,掌握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方法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为后续编程提供输入输出程序模块重点、难点 重点:数组元素的正确使用、数组的初始化难点: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1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 用 课时2 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23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 用 课时4 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25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字符数组 课时主要内容6 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3任务(或)要求 实训六 数组的引
19、用(2)具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六 数组 课 时 7任务 6-1 数组的定义与使用 课 时 7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一维数组、二维数组、行列、下标、动态定义、初始化、存储单元、地址、字符串明确数组的基本形式,掌握数组定义及数组元素的使用方法,会判断数组下标的正误,了解数组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存放方式,掌握数组初始化的方法,掌握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方法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为后续编程提供输入输出程序模块重点、难点 重点:数组元素的正确使用、数组的初始化难点:使用循环语句实现数组输入输出的程序编制1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 用 课时2 实训
20、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23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 用 课时主要内容4 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25 本节课新知识讲解:字符数组 课时6 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 课时3任务要求实训六 数组的引用一、程序调试1、一维、二维数组基本赋值2、利用循环语句实现一维、二维数组输入输出3、125 页例 9.10 二维数组的输入输出二、编程题1、求 3*3 矩阵对角线元素之和2、139 页 9.27 输入一行数字字符,请用数组元素作为计数器来统计每个数字字符的个数。用下标为 0 的元素统计字符0的个数。 。 。3、139 页 9.29 把数组中所有奇数放在另一个数组中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21、学习地 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通过两个程序的调试,由教师带领,使学生明确一维、二维数组的使用方法,并形成输入输出的程序模块为后续编程提供服务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数组定义方式及初始化方法2、会实现数组的输入输出3、能编制简单数组程序7.模块七(或第七章):(1)总体内容与要求任务七 函数 课时 10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函数、调用部分、定义部分、嵌套调用、函数的分类、无参函数、有参函数、形式参数
22、、返回值主调函数、被调用函数、形参、实参、内存单元、返回值、强制类型转换、说明部分、数组名局部变量、全局变量、数据类型、有掌握程序的函数表示法,明确函数的定义部分与调用部分,掌握函数的执行过程,尤其是对嵌套调用形式的理解,了解函数的分类,明确无参、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尤其要掌握有参函数定义形式中形参、形参类型说明、返回值等各部分的注意事项;通过主调函数与被调用函数概念的引入,掌握形参与实参,进而熟练掌握有参函数执行过程,理解参数传递以及执行过程中形参与实参占有内存单元情况和返回值的注意事项,通过说明部分的引入,掌握函数的三大组成部分,掌握数组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执行过程;掌握判断变量作用
23、范围的方法并能指导完成程序的开发大系统的模块化编程思路效范围、生存周期、静态存储方式、动态存储方式分析与运算,掌握变量的生存周期会定义使用静态及动态存储类型的变量,融合前述知识(数据类型)掌握变量的三种属性。重点、难点重点:函数的执行过程、无参及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有参函数的执行过程;判断变量的作用范围以及生存周期难点:无参及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参数传递;判断变量的作用范围以及生存周期1 概述 课时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课时3 实训七 函数(1、无参函数的简单编程) 课时44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课时5 函数的说明部分、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课时6 实训七 函数(2、有参函数的简单编程) 课时3
24、7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 课时主要内容8 实训七 函数(3、变量的属性) 课时3任务(或)要求实训七 函数(1、无参函数的简单编程)实训七 函数(2、有参函数的简单编程)实训七 函数(3、变量的属性)(2)具体内容与要求任务七 函数 课 时 10任务 7-1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课 时 4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函数、调用部分、定义部分、嵌套调用、函数的分类、无参函数、有参函数、形式参数、返回值掌握程序的函数表示法,明确函数的定义部分与调用部分,掌握函数的执行过程,尤其是对嵌套调用形式的理解,了解函数的分类,明确无参、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尤其要掌握有参函数定义形式
25、中形参、形参类型说明、返回值等各部分的注意事项开发大系统的模块化编程思路重点、难点 重点:函数的执行过程、无参及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难点:无参及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1 概述 课时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课时主要内容3 实训七 函数(1、无参函数的简单编程) 课时4任务要求 实训七 函数(1、无参函数的简单编程)一、编程题1、使用函数表示法,编程实现:#要求:使用无参函数 a(),且函数 a 中只能有 1 条输出语句,形式为printf(“#”);2、使用函数表示法,编程实现:#要求:使用无参函数 a(),且函数 a 中只能有 1 条输出语句,形式为 printf(“#”);使用循环语句实现3、使用
26、函数表示法,编程实现:#*#*#*#*要求:使用无参函数 a(),b(),且函数 a 中只能有 1 条输出语句,形式为printf(“#”);,函数 b 中只能有 1 条输出语句,形式为 printf(“*”);使用循环语句实现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 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在讲解中用模块化编程思路引出函数的表示方法,进而讲解函数的执行过程,其中重点强调函数的嵌套调用,并举例说明。针对函数分类的问题,从两个角度入手分析,进而引出无参函数、有参函数两个概念,并通过实例使用对比的方法讲解无参函数和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为便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执行过
27、程,实训任务选择无参函数作为训练重点,主要是训练学生使用函数形式编程解决问题,重点训练意识,为下一步学习有参函数及其应用打下基础。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及运行过程2、掌握无参函数与有参函数的定义形式3、能编制无参函数程序任务七 函数 课 时 10任务 7-2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课 时 3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主调函数、被调用函数、形参、实参、内存单元、返回值、强制类型转换、说明部通过主调函数与被调用函数概念的引入,掌握形
28、参与实参,进而熟练掌握有参函数执行过程,理解参数传递以及执行过程中形参与实参占有内存单元情况和返回值的注意事项,通过说明部分的引入,开发大系统的模块化编程思路分、数组名 掌握函数的三大组成部分,掌握数组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执行过程重点、难点 重点:有参函数的执行过程难点:参数传递1 函数参数和函数的值 课时2 函数的说明部分、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课时主要内容3 实训七 函数(2、有参函数的简单编程) 课时3任务要求实训七 函数(2、有参函数的简单编程)一、填空使用函数表示法,输入一个整型数据,判断该数奇偶。int f(int x) int s;s=x%2;if(s=0) return 0;
29、else return 1;main() int a,t;scanf(“%d”,t=f( );if(t=0) printf(“oushun”);else printf(“jishun”);二、编程1、将上题中的函数 f 定义部分中的语句简化为一句话2、将上题中的函数 f 改造成不带返回值的3、编写函数 int mymod(int a,int b),用以求 a 被 b 除之后的余数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具 学习地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程序分析员计算机 机房通过主调函数与被调用函数的讲解引出形参与实参的概念,进而讲解有参函数的执行过程,其中重点讲解参数的传递、返回值的类型以及形参
30、与实参在执行过程中占用存储单元情况,通过说明部分的讲解,总结得出函数的三大组成部分,进而讲解数组及数组名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执行过程,其中重点讲解数组名作为参数的情况。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形参与实参的表示方法及有参函数的运行过程,能编制简单程序2、掌握函数说明部分的使用方法3、掌握数组名作为参数的程序执行过程任务七 函数 课 时 10任务 7-3 变量的属性 课 时 3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局部变量、全局变量、数据类型、有效范围、生存周
31、期、静态存储方式、动态存储方式掌握判断变量作用范围的方法并能指导完成程序的分析与运算,掌握变量的生存周期会定义使用静态及动态存储类型的变量,融合前述知识(数据类型)掌握变量的三种属性开发大系统的模块化编程思路重点、难点 重点:判断变量的作用范围以及生存周期难点:判断变量的作用范围以及生存周期1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别 课时主要内容2 实训七 函数(3、变量的属性) 课时3任务要求 实训七 函数(3、变量的属性)一、写出以下程序的运行结果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具 学习地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程序分析员计算机 机房通过典型例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变量的三种属性以及各属性
32、的具体使用及辨别方法。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会判断变量的作用范围并能完成程序的分析与运算2、会判断变量的生存周期,会定义使用静态及动态存储类型的变量8.模块八(或第八章):(1)总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八 编译预处理与位运算 课时 3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 宏名、替换文本、头文件、位运算符掌握宏定义、文件包含的书写格式及语法要求,掌握宏定义(尤其是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掌握位运算符的书写要求及运算法则引入编译预处理,巧妙解决编程难点,规
33、范程序格式要求重点、难点 重点: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位运算符的运算法则难点: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1 宏定义、文件包含 课时 12 位运算 课时 1主要内容3 书后练习与附加练习处理 课时 1任务(或)要求 无(2)具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八 编译预处理与位运算 课 时 3任务 8-1 编译预处理与位运算 课 时 3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 宏名、替换文本、头文件、位运算符掌握宏定义、文件包含的书写格式及语法要求,掌握宏定义(尤其是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掌握位运算符的书写要求及运算法则引入编译预处理,巧妙解决编程难点,规范程序格式要求重点、难点 重点:带参数
34、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位运算符的运算法则难点: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1 宏定义、文件包含 课时 12 位运算 课时 1主要内容3 书后练习与附加练习处理 课时 1任务要求 无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 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教师带领学生快读教材,抓住重点,明确考点,效果明显。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带参数的宏定义的程序执行过程,会展开能正确替换2、掌握位运算符的运算法则,能正确计算表达式的值9.
35、模块九(或第九章):(1)总体内容与要求任务九 指针 课时 8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地址、内容、直接访问、间接访问、指向、指针、指针变量、指针运算符、数组名、数组元素、行指针、指针移动、指针数组、指向指针的指针掌握程序在编译中给变量分配内存空间的过程,明确变量的地址与内容,进而掌握指针的概念,掌握指针作为一种新的途径来表示变量的方法,掌握两个运算符:*(指针运算符)和b=a+;printf(“%dn“,b);二、两个整数求和,用指针变量实现三、编程8.18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 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运用图示的方法讲明
36、“指向”关系,引入大量附加练习和书后练习加深对用指针表示变量的方法的理解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指针表示变量的方法,明确其前提条件2、掌握*(指针运算符)和b=a+;printf(“%dn“,b);二、两个整数求和,用指针变量实现三、编程8.18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 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运用图示的方法讲明“指向”关系,引入大量附加练习和书后练习加深对用指针表示数组、字符串、函数的方法的理解硬件:
37、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指针表示数组、字符串、函数的方法,明确其前提条件2、正确辨析指针与变量、函数、数组共 9 种表示方法10.模块十(或第十章):(1)总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十 结构体与共用体 课时 8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结构体类型、成员、动态分配存储空间函数、共用体、成员运算符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正确辨析各种“数据类型” ,明确结构体、共用体作为一种数据类型出现的意义,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变量及结构体、共用体类型数组的定
38、义、初始化以及使用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成员运算符,明确其运算法则,了解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的用法以及三个动态分配存储空间函数的用法引入结构体与共用体,增加多数据处理的途径,更加适应大型程序设计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难点: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变量及结构体、共用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使用的方法1本节课新知识讲解:1、概述 2、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4、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5、结构体数组6、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7、用指针处理链表 8、共用体枚举类型课时主要内容2 实训九 结构体与共用体(1、结构体的使 用) 课时8任务(或)要
39、求 实训九 结构体与共用体(1、结构体的使用)(2)具体内容与要求任务十 结构体与共用体 课 时 8任务 10-1 结构体与共用体 课 时 8知识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学习目标结构体类型、成员、动态分配存储空间函数、共用体、成员运算符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正确辨析各种“数据类型” ,明确结构体、共用体作为一种数据类型出现的意义,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变量及结构体、共用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使用的方法,能正确使用成员运算符,明确其运算法则,了解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的用法以及三个动态分配存储空间函数的用法引入结构体与共用体,增加多数据处理的途径,更加适应大型程序设计
40、的思路与方法重点、难点重点: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定义的一般形式难点: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变量及结构体、共用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使用的方法1本节课新知识讲解:1、概述 2、定义结构体类型变量的方法 3、结构体变量的引用4、结构体变量的初始化 5、结构体数组6、指向结构体类型数据的指针 7、用指针处理链表 8、共用体枚举类型课时主要内容2 实训九 结构体与共用体(1、结构体的使 用) 课时8任务要求实训九 结构体与共用体(1、结构体的使用)一、以下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main() struct a int num;int sc;w2=12,98,20,56;int i;for(i=0;i
41、2;i+)printf(“stu %d:num is %d,sc is %dn“,i+1,wi.num,wi.sc);二、教材 14.2 上机调试三、教材 14.12假设有以下结构体类型说明:代码如下:struct stud char num6,name10;int s4;double ave;请编程:(1)函数 readrec:把 3 名学生的学号、姓名、四项成绩以及平均分放在一个结构体数组中,学生的学号、姓名和四项成绩由键盘输入,然后计算出平均分放在结构体对应的域中。(2)函数 writerec:输出 3 名学生的记录。(3)main 函数调用 readrec 和 writerec 函数,
42、实现全部程序功能。工作对象 工作角色 工作工 具 学习地 点 主要手段 教学用具 任务评价学生 程序分析 员 计算机 机房运用总结“数据类型”的成果,引出结构体,并强调明确结构体作为一种数据类型出现的意义硬件: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软件:VC+ 6.0、Turbo C、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photoshop cs1、掌握结构体、共用体类型变量及结构体、共用体类型数组的定义、初始化以及使用的方法,能指导程序编制2、掌握成员运算符的运算法则和使用技巧五、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建议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在内容组织上,应按照基于
43、工作过程,项目驱动,任务导向的方式编排组织内容。(二)教学条件建议1.师资要求课程主讲教师要求具有双师素质,具有实际程序开发经验,教学团队(校内外结合、专兼结合)要求有 2-3 人。2.场地要求配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的机房。3.课程资源要求在教辅材料的选用上,应选择最新出版的新技术书籍,并且可选用程序开发者的经验谈,对学生都会起到辅助作用。本课程实训内容安排详实,建议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实际,自行编制实训指导手册。鉴于本课程培养能力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和岗位特点,建议尝试工作室模式,与竞赛结合,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实用的、大范围的实训锻炼。建议教师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尤其重视素材平台和交流平台的建设。(三)教学实施建议基于 C 语言的特点,在讲清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大案例的选择。充分利用上机的实践时间,锻炼学生的基础编程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定义各种类型的变量,灵活运用各个运算符,书写表达一定含义的表达式;正确使用三种程序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并能用相应的语句描述它们;学会使用数组编写各种子程序,理解递归程序设计的特点。(四)课程评价建议采用平时实训报告+期末知识性考核和程序调试及编制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撰写人:常亮 撰写时间:2016年4月批准人: 批准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