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75008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浮士德与摩菲斯特的辩证关系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他不断地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一种“浮士德精神” ,即:自强不息、不断进取、用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但同时又有贪图享乐、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够成了其内部的矛盾。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内动力,而在于浮士德的赌约中,梅菲斯特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他对浮士德所做的种种诱惑都是从恶的动机出发,企图使浮士德走向沉沦和毁灭,但却使浮士德从迷误和错误中接受教训,提高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境界追求,更加接近所追求的“至善”的境地。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2、,继续前进。在辩证发展之中,浮士德日益高尚化、纯洁化,最后达到个性的完善。我认为浮士德与梅菲斯特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浮士德本身存在着“向善和作恶”两种矛盾的倾向。浮士德曾经这样解剖自己, “我有两个灵魂,一个要卷入现世,另一个要脱离尘宿” 。浮士德的内在灵魂矛盾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在浮士德身上的内化;另一方面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是当时现实矛盾在浮士德身上的折射,如果说浮士德代表肯定精神和美,那么梅菲斯特则代表的否定精神和恶。梅菲斯特在出场时介绍自己说:“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就终归有毁;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简单说,这

3、个“恶”字便是我的本质。 ”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者,认为理性不能使人认识真理,反而使人变得比禽售还要禽兽,梅菲斯特是灵魂中消极的一面,依附于现实,追求物质感观的一面。是浮士德消极灵魂追求的外化,是浮士德追求现世享乐心灵的外化。梅菲斯特还充当歌德的代言人,在某些时候表达作者愤世忌俗的观点,因为梅菲斯特所代表的是恶,本身不受各种限制,对当时现实中世人愚昧、宗教伪善、机械论的嘲讽,是歌德借梅菲斯特之口。如果说浮士德的精神过程体现了浮士德对生命意义和人生目的的不断探索,是对自我的不断深入认识,那么梅菲斯特则是过于否定的本质与消极的内核。二者一个是“善”的代表,一个是“恶”的化身,其中肯定与否定,上升与沉

4、沦,发展与滞后相生相克,相反相成。B梅菲斯特的作恶,不但没有阻碍浮士德的人生探索,反而推动了浮士德的不断前进,成了浮士德前进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动力。梅菲斯特低估了浮士德的力量,浮士德虽然曾为欲望所迷,但他从根本上讲乃是一个主动创造的生命。而创造性恰是小我和小世界所缺乏的,在诗剧的第一部梅菲斯特几乎成为主角,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创造者,浮士德为自身的内在情欲所缚,沉陷于欲望,无所作为。特别是在因自己的情欲而导致葛丽卿的悲惨命运之后,浮士德痛定思痛,认识到自己被动性的根源不在别处,不在外在的靡非斯特,就在自己的欲望和小我的本性之中。浮士德在自己一手导致的悲剧中看到了生命的狭隘和有限性,因此,他就从

5、小我和小世界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开始进人一个大我的新世界。在与梅菲斯特这“一切的障碍之父” 、恶的化身结为主仆,相伴而行之后,浮士德的前途可谓危机四伏,随时皆有可能堕落为恶魔的奴隶。但是,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正因为梅菲斯特的存在,浮士德的欲望才具有一定的目标,生命才有了意义和重生的依托。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C魔鬼不是单

6、纯的恶和破坏,他也能造善,他是作恶造善的精灵。梅菲斯特是引诱浮士德怠惰满足的魔鬼,是代表“恶“ 的否定精神,是与浮士德对立的形象。他既象征人类前进道路上的外部障碍,也象征人类自身的弱点。他造恶,却在客观上推动了善。他引诱浮士德堕落,却使得浮士德不断克服弱点,朝更高的境界前进。他既有引诱浮士德走入歧途的否定一面,同时也是浮士德自我完善过程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有促进、帮助浮士德寻求真理的一面。他参与两个赌赛,一是天帝和魔鬼梅菲斯特的赌赛,天帝肯定人类会达到真善美,梅菲斯特却否定人类本性是善。二是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赌赛。梅菲斯特提出,浮士德生前魔鬼为他服务,浮士德死后灵魂归魔鬼所有。只要浮士德对生

7、活满足,说一声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他的生命也就完结。在浮士德精神探索的过程中,他的种种引诱以转化为推进浮士德不断前进、自强不息的动力,是浮士德自我完善过程所不能缺少的一个方面。梅菲斯特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浮士德的几个阶段的追求中,始终是以梅菲斯特作为具体的恶的不同化身,作为推动力的。 “造恶与为善力之一体”的梅菲斯特是浮士德采取行动、成就大事业的决定性的方式与手段,他体现了否定的精神,他在浮士德的前进道路上不断设置种种障碍,但恰恰是他的否定与背离反倒促成了浮士德精神上的成长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他的作恶从反面推动浮士德向善,促使浮士德从迷误中摸索到正途,向灵的境界飞升。D魔鬼之所以不能使

8、其堕落,根本的原因,在于浮士德是一个探索者,追求者。不断追求,自强不息,勇于实践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征,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理想。而恶在这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反而常将好事做成”的推动性作用。歌德辨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进步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凡是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体现。梅菲斯特尽管是否定的化身,却并非一种纯粹消极的力量,梅菲斯特费尽心机诱惑和打击

9、浮士德,结果却是浮士德变得越来越强大,精神境界越发崇高,梅菲斯特是浮士德的助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浮士德本人。梅菲斯特的能力是有限的,他无法完全决定事态的发展,他可以把海伦的幻象招来与浮士德结合,但却无法阻止她化作清风离去;他唤醒鬼魂帮助皇帝打仗,而挂帅的却是浮士德。浮士德借助魔术获得了最高的精神体验,梅菲斯特在这些经验中越来越降为单纯的媒介者。浮士德一书充满了歌德的智慧与哲学,人类的前进路途是曲折的,充满矛盾的,斗争的,但是人类只要一心向善,他就不会堕落,反面力量不但不能阻碍人类的前进,反而会从反面来促进人类进步。在前进的道路上,由于客观恶势力的作对和自身内部矛盾的租用,人类可能犯错误,甚至酿成悲剧。但是人类总能克服矛盾,不断前进,而且也只有在矛盾斗争中才能够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