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077304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5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优指导】2017届高考语文(山东专用)二轮课件:9 理解分析题:全面理解关注细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型9理解分析题: 全面理解,关注细节,-4-,【考点考情】 文言文阅读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两项要求,很多时候是结合在一起考查的,考查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在试卷中表现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括分析题。试题设误点小,判断难度大,是文言文阅读中最易失分的一个题目。,-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

2、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专意于守。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4-,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3、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选自宋史危稹传),-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

4、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来赏赐的制度,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的问题。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厉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同意见。,答案,解析,-6-,参考译文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中举

5、为进士。当时洪迈得到危稹的文章,为之赞赏激动不已。调至南康军担任教授。转运使杨万里到南康军巡视,一看到他就夸奖、叹服不已,同他一起游览庐山,互相酬唱应对。调任广东帐司,没有到任,因为父亲去世免去职务,调至临安府担任教授。倪思推荐他,并对别人说:“我得到这样的一个儒学之士,可以报效国家了。”危稹因服母丧而免职,不久,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朝为武学谕,改任太学录。第二年,升为武学博士,又升为诸王宫教授。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请求改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嘉定九年,新学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奏议

6、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升秘书郎、著作佐郎,兼任吴益王府教授。,-7-,升著作郎兼任屯田郎官。危稹最初上殿奏对,请求按照等级实行军功奖赏以树立崇高威信,洗抵功臣的罪名激励忠诚节义,设置武局以提倡习练武事,遣派使者以省察边防,给予厚赏使间谍精干。其次,讨论讲和、攻战、坚守的利益与害处,为此请求专心一意坚守。柴中行离京,危稹赋诗送他,违背了宰相的意愿,被贬出朝廷,担任潮州知州。不久,因与金华徐侨通信的文字而被罢黜职务,提举千秋鸿禧观。很久以后,担任漳州知州。漳州的习俗以不葬亲属为常事,往往停留寄存僧庙古刹,危稹令人在高台干燥之地开挖三个义冢,规定期限,督促百姓安葬死者,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

7、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漳州境内有临漳台,位处溪山最优美的名胜之地,在这上面修建龙江书院。建成之后,据经典自己讲习,人们为之心动、羡慕。,-8-,城邑县里有令,如有人被告发受贿,就弹劾罢免他,(然后)没收他的财产用来还给民众。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剥削民众特别厉害,前任太守赵汝谠奏请减免五分之二,危稹又向朝廷上疏,全部罢免。恰巧遇常平使有不同意见,危稹不想同他争辩,于是自己请求离职回家。很久以后,提举崇禧观,与乡里七十岁的几个老人成立真率会。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危稹生性特别孝顺,父亲生病,希望减损自己的寿命来增益父亲的生

8、年,不久就痊愈了。真德秀荣登侍从班行,推举危稹代替自己,危稹死后,又为他撰写墓志铭。他写的著作有巽斋集,对于各种经书有讲义、集解,编辑了各种有关魏、晋、唐各朝时期的诗词、文章,辑录了先前各朝圣贤的奏议称玉府药山。,-9-,-10-,一,二,一、全面理解,整体把握;关注细节,依文索义概括分析题是涉及全篇内容的题目,全面理解、整体把握是准确解答的前提。对文本的阅读,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全面把握材料,紧扣人物品质这一主线,给人物定位,对人物做出初步评价;然后对人物的官职变化、言行事迹、品质性情、他人评价等内容,做好圈点勾画,为解题做好准备。在阅读选项时,不能贪快,不能急于解题而跳读、漏读。要有足够的耐

9、心,关注细节,以应付隐秘而细小的错误点。因为在选项的分析部分,命题人通常是把某一情节通过添加、转移、曲解等方式做细微的改动来设置错误。再细微的情节,包括人物的言行、对人物的品评、动作的施动与受动、时间空间上的顺序等,都不能忽略,都要在文本中找到依据。,-11-,一,二,例1(2016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

10、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12-,一,二,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

11、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13-,一,二,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注三

12、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橧(zn)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14-,一,二,读文有道:1.抓文本特点本文是先秦散文,采用对话的方式阐述观点,晏子与在景公的一问一答中,阐述了自己治国理政的观点。2.理文本内容这段文字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之言过矣”。这是晏子围绕景公“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展开的说理,陈述自己要法圣王节俭、法圣王爱民的观点。第二部分从“景公禄晏子”至结尾。晏子借景公赏赐封邑的话题,进一步申述自己爱民的主张。,-15-,一,二,解题有法:1.审题目要点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

13、项是()(3分),-16-,一,二,-17-,一,二,2.找答题依据从上面选项与原文的比对看。B项在理解上断章取义。“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的意思是: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圣王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还没有成就治理,希望还是有益的。“不法其制”的主语是“君”,指景公,而不是“晏子”。这段文字,是晏子对景公做法的批判。晏子其实是要求景公放弃“法圣王之服”而“法其制”,即使“法其制”一下子达不到,“法其节俭”也是有一些好处的。,-18-,一,二,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王的衣服,住圣王的宫室,这样的话,那么诸侯

14、们或许都会来(臣服朝见)吧?”晏子回答说:“效法古圣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他们穿衣服,住他们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王穿不同的衣服却能称王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使诸侯归附的。在爱护人民上竭尽诚信,在推行善政上坚决果断,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恩德,而归附于他们的道义,这就是他们的衣服节俭,百姓高兴的原因。帽子足够用来表示恭敬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盖身体抵御寒冷就行了,不要致力于它的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要镂刻花纹。古代曾有用柴薪搭建巢形住所、挖土穴居住而不厌恶的人,给予他们(宫室)而不要,天下人不是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

15、服,是为了增加恭敬之意。,-19-,一,二,衣服的轻重要方便身体活动,使用钱财的多少要顺应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修建明堂的原则是,地下的潮湿,不能浸出;天降的冷热,不能侵入。用土的建筑物不能装饰花纹,用木的建筑物不能镂刻,给民众示范,让他们知道节制。等到这种风气衰落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表达恭敬的程度,宫室的华美已超过避开潮湿的程度,使用人力很多,使用钱财很浪费,这就与百姓结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穿古圣王那样的衣服,不效法他们的制度,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不能成就治世,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追求楼台亭榭高耸的极致,追求

16、水池深度的极致而没有止境,致力于雕刻的巧妙、花纹的精美外观而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就像我担心忧虑,害怕国家危险,而主公您也不平安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20-,一,二,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藁邑。晏子辞谢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已经衰竭了;又喜欢游乐与珍宝,用来装饰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离死亡很近了。使百姓的力量疲惫,使百姓的钱财用光,使百姓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人!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了吗?”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

17、定国家后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使自身安处,为什么说唯独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呢!”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我用什么封赏您呢?”,-21-,一,二,晏子回答说:“君王放宽对渔盐的征税,对关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租税;减轻刑罚,如果是犯死罪的人就判刑,如果是该判刑的就罚款,如果是该罚款的就免了。这三条,就是对我的赏赐,也是君王的利益。”景公说:“这三条,我不会多加干涉,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去实施吧。”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派人去问大国,大国的君主说:“齐国安定了。”派人问小国,小国的君主说:“齐国不会攻打我们了。”,-22-,一,二,二、留意概括,关注分析,原文比对,找出差异概括分

18、析这类题,为了增加隐蔽性和迷惑性,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往往不在“概括”上设错误,而在“分析”中出问题。在大体正确的文意分析中,将测试点放在人物、事件、时间地点、词语含义、语句关系的细微变化上。因此把每一个选项都与相应的原文作逐字逐句的细致对比,关注人物与事件是否一致,时间上有没有颠倒,空间上有没有混淆,用词是否妥当,有没有错误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3-,一,二,例2下面是近年部分文言文概括分析题的错误选项与对应原文,请比对选项与原文,分析错因。(1)(2016全国高考甲,6题D项)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

19、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有关原文: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错因是:,整合答案:“筹措钱款”错误,原文“帑金”是府库中的银两,是用国家的钱救济的,不用“筹措”。,-24-,一,二,(2)(2016全国高考乙,6题C项)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有关原文: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错因是

20、:,整合答案:“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错误,“使”意思是派遣,不是使者。,-25-,一,二,(3)(2015课标全国高考,6题B项)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有关原文: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错因是:,整合答案:误伤太子之人应为“都人”而不是“二宦者”,且这是孙傅的想法而已,不能算是“密

21、谋”。,-26-,一,二,(4)(2015课标全国高考,6题C项)来护儿直言劝谏,后被奸人杀害。他谏请炀帝停驾洛阳,不再远游江都,引发炀帝大怒,以致宇文化及杀害他时,炀帝也没有设法保护。有关原文:十二年,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伏愿驻驾洛阳,与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臣衣锦之地,臣荷恩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朕复何望!”护儿因不敢言。及宇文化及构逆,深忌之。是日旦将朝,见执。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左右曰:“今被执矣。”护儿叹曰:“吾备位大臣,荷国重任,不能肃清凶逆,遂令王室至此,抱恨泉壤

22、,知复何言!”乃遇害。错因是:,整合答案:因果关系不存在,此时的隋炀帝已经“被执”。,-27-,一,二,解题有法:1.比对关键词语命题者对原文词语故意错解。这种曲解文意的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错误极其细微,故要认真、细心比对。如2016全国卷甲选项对“帑金”一词的理解,2016全国卷乙选项对“使谕以指意”的“使”的理解,都是这类错误。2.比对句间关系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条件、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是具有这种关系,或者颠倒了“因”和“果”两者之间的关系。辨析时要注意选项中“因此”“以致”等表因果的词语。如2015高考课标全国卷的C项就是这类错误。,-28-,一,二,3.比对细节描述高考文言

23、文所选的材料大都是记叙性的,除全文记叙的中心人物,还会写到另一些人物和事,命题陷阱往往在细节的叙述上违背文意,有时张冠李戴,或把事件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或把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搞错。如2015高考课标全国卷的B项就是这类错误。,-29-,一,二,一、下列对相关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都存在一定的错误,请仔细比对,找出错误点。1.相关文段:高登,字彦先,漳浦人。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登曰:“但意未欲尔。”遂行。概括分析:高登上任古县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徽宗实录,并告诉他这可以改变社会秩序,

24、但高登却坚决予以回绝。错误点是:,答案: “秩”为“官阶,官吏的品级等次”之义。关键词语理解错误。,-30-,一,二,2.相关文段:岁余,以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连兵击伊吾。师次玉门,启民可汗背约,兵不至,世雄孤军度碛。伊吾初谓隋军不能至,皆不设备,及闻世雄兵已度碛,大惧,请降,诣军门上牛酒。概括分析:薛世雄胆量过人,敢于孤军深入。他在缺少友军配合的状况下,仅带领自己的部队穿过沙漠,直捣敌营,一战便迫使敌人献上酒肉,主动投降。错误点是:,答案:对方是听说薛世雄率领的隋军已经穿越了沙漠就立即请求投降,双方并未发生战事。细节描述错误。,-31-,一,二,3.相关文段:崔慰祖字悦宗,清

25、河东武城人也。父庆绪,永明中,为梁州刺史。慰祖解褐奉朝请。父丧不食盐,母曰:“汝既无兄弟,又未有子胤。毁不灭性,政当不进肴羞耳,如何绝盐!吾今亦不食矣。”慰祖不得已,从之。概括分析:崔慰祖出身官宦家庭,为人孝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父亲去世后他坚持不吃盐,在母亲的劝说下他改变了这种做法。错误点是:,答案: “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奉朝请”,应为“他的父亲曾担任梁州刺史”,担任奉朝请的是崔慰祖。张冠李戴。,-32-,一,二,4.相关文段:慕容宝之来寇也,(张)衮言于太祖曰:“宝凭三世之资,城池之固,虽皇威震赫,势必擒殄,然穷兵极武,非王者所宜。昔郦生一说,田横委质;鲁连飞书,聊将授

26、首。臣诚德非古人,略无奇策,仰凭灵威,庶必有感。”太祖从之。衮遗宝书,喻以成败。宝见书大惧,遂奔和龙。概括分析:张衮洞悉时局。慕容宝前来进犯时,向太祖建议以武力镇压慕容宝;太祖听从他的建议,他写信给慕容宝,慕容宝见信后大为恐惧,逃到和龙。错误点是:,答案: “向太祖建议以武力镇压慕容宝”错误,应该是“劝说”或“游说”。细节描述错误。,-33-,一,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衡州推官。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化言:“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不当,则臣等论劾。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诏

27、是其言。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化偕同列言:“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帝并不从。已而事竟寝。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化取狱牍示拱曰:“狱故无炼名。有之,自楷始。楷诚罪首。”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34-,一,二,忤拱,出为陕西参政。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会刑部缺

28、尚书,手诏用化。化言:“陛下仁心出天性。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帝优诏答之。十四年应诏陈言。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帝嘉纳焉。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化言:“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反得缘以饰非。”三疏乞归,帝不许。寻称病笃,乃听归。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八),-35-,一,二,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皇帝信任

29、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务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反对,收到了一定效果。B.舒化刚正不阿,不怕得罪权贵。执掌国权的高拱想为路楷、王金等开脱罪责,舒化都进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因而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C.舒化崇尚法治,主张以仁治国。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请求以仁心治国,建议皇帝命令臣下各自遵从法律,不滥用刑罚,得到了皇帝的首肯。D.舒化正直敢言,深得皇帝信任。他应皇帝的命令陈述多项刑律措施,以感通上天安定百姓为宗旨,皇帝高兴地采纳,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极力挽留。,答案,解析,-36-,一,二,参考译文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嘉靖三十八年考中进士,授任衡州推官。隆

30、庆初年,积功升任刑科给事中。皇帝信任宦官,命令多从宫内(通过宦官)下达。舒化进言:“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当交付司法机关处理。如处理不得当,我等大臣就论列弹劾。如果最终都由皇帝下命令施行,就可能根据喜怒来处理,未必得当,而司法机关与我等臣属也都成虚设了。”皇帝下诏书赞同他的意见。冬至日祭天地,听到皇帝咳嗽声,推论是阴阳往复浸染的缘故。皇帝有诏书说,灾害和过失多次发生,是由于各部院的政治措施不整治,命令东厂、西厂和锦衣卫严密侦察。舒化和同僚一起进言:“厂卫在京城巡察,只是查问犯人、禁示盗匪罢了。指使百官,是天子的权力,巡察纠正非法之事,责任在台官和谏官,哪里是厂卫所能干预的。陛下不信任大臣

31、,反而信任这些人?”御史刘思贤等也极力陈述这样做的害处。,-37-,一,二,皇帝都不听从。但后来事情最终还是中止了。当时高拱掌握大权,路楷、杨顺因陷害杀死沈炼而被判死罪。高拱想要替路楷留余地,就说杨顺是主犯,杨顺死罪,路楷可不牵连治罪。舒化拿出官司案卷给高拱看,说:“案卷中本来没有沈炼的名字。有这个人的名字,是从路楷口中开始的。路楷确实是主犯。”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行,舒化说:“这是遗诏上的意思,即使想不加罪他,应该用什么借口?”因此触犯高拱,外放为陕西参政。万历初年,积功升任太仆少卿。云南缅贼平定,皇帝到午门楼举行受俘典礼。舒化读奏词,声音洪亮,举止有风度,皇帝眼睛注视着他。恰好刑

32、部缺尚书,皇帝亲手写诏命擢用舒化。舒化进言:“陛下仁爱的心地出于天性。建议命令大小臣僚各自遵从法律条例,不要滥用刑罚。现在没有经过审问裁决的,有的命令从重拟定,已经决议的又诏命加等处斩,这是认为律例不值得应用了。,-38-,一,二,去年冬天下雨下雪不依季节,灾祸异相多次出现,罪过当在这里。”皇帝赞许地下诏书答复。十四年,应诏命陈述意见。建议信守皇帝命令,清理监狱案件,迅速审问定罪,严格检查验证,禁止冤枉、滥刑,而以感通上天安定百姓归本于皇帝的仁心。皇帝高兴地采纳了这些建议。皇帝怀疑下面的人欺骗蒙蔽他,间或有人攻击举报,就派官吏去逮捕,牵连佐证,文件案卷堆积。舒化进言:“皇帝的治理方法重要的在于掌握关键,不应当干预有关办事部门;这样只会使人将过失归到上面,而下面反可借以掩饰错误。”多次上疏乞求退休回家,皇帝不同意。不久托词病重,于是听任他回家。死,赠太子少保,谥号庄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