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9

类型凸透镜及应用练习题(单元复习用)全面版.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771768
  • 上传时间:2020-01-08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1.02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凸透镜及应用练习题(单元复习用)全面版.doc
    资源描述:

    1、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一、填空:1.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 39 所示,在这些透镜中:图 39(1)属于凸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2)属于凹透镜的是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2.凸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所以又叫做_透镜.3.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在_处可点燃火柴.当把一小灯泡放在该点时,灯泡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成为_.4.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器件,其中利用光的反射规律的是_镜;利用光的折射规律的是_镜;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镜.5.如图 319 为

    2、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A 为_,B 为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_后会聚在_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图 319 图 3206.如图 320 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A 是_,它的作用是_,B 是_,它的作用是_,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7.小王在看地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8.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离胶片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的.9.幻灯机与投影仪不同的是直接把像水平

    3、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填“靠近”或“远离” )屏幕,并将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_(填“增大”或“缩小” ).10.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应尽可能让凸透镜离标本_些,但这个距离不能大于_.1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的位置.在相当于_的胶片上得到_的_的_的像.12.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在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的像.13.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 可 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

    4、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像.1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等于 2 倍焦距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成的像是_立的,大小与物体_.15.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时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6.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冲,离胶片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的.17.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

    5、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_调镜头(填“上”或“下” ) ,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_.18.图 328 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 4 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图 328(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3) 把 投 影 仪 的 反 射 平 面 镜 卸 掉 , 让 物 体 的 像 成 在 天 花 板 上 , 这 时 看 到 该 物 体 的 像 的 形 状 为_;(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6、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 ,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 是相对于_的.20.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的虚像.21.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22.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 15 cm 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7、应该_,此时像的位置在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此时像的位置在_的范围.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出现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 ).2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凸透镜的焦距时能成_、_、_像.25.照相机、投影仪成像时,在像的位置,有光_在那里,如果将底片或屏幕放在此处,可显示出像,这样的像叫_像.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将蜡烛从远处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变_.27.人用眼睛观察一个物体,例如观察一棵树,其光学原理就像图 329 中的一支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在光屏上一样._就相当于图 329 中的蜡烛,人

    8、眼睛的_就相当于凸透镜,_就相当于光屏.图 32928.图 330 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看远处的各两种光路,在 A、B、C、D 四种光路中,_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_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AB CD29、矫正近视眼用_,矫正远视眼用_。30.小明的爷爷有一副老花眼镜,一天晚上,小明想估测这副眼镜的度数,小明把房间的窗户打开,使得在房间里能看见窗外很远地方的一盏明灯.小明站在白墙旁边用眼镜片把这盏灯的像成在白墙上.小明测得此时镜片到墙的距离是约等于 34 cm.这样,可以认为,这副镜片的焦度是_,镜片的度数是_度.31.小明的爷爷和爸爸都是老花眼,爷爷的老花眼更

    9、重一些,小明的妈妈则是近视眼.他们用的三副眼镜都放在报纸上,如图 333 所示,现在爸爸要看书,让小明把眼镜递给他,小明应该拿图_中的那一副.图 33332.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靠近眼睛的叫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图 33033.来自被观察的微小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目镜的作用则是把这个像_.34.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由_组成.物镜的作用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目镜的作用是用来把_.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B.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

    10、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开的2.放幻灯时,银幕上出现了一面旗,它的形状如图中的 A 相似,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3.如图 311,在各个方框中恰当的位置上画出合适的透镜.( )4.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 B.一定是会聚光束 C.折射光束比原来的光束会聚一些 D.一定是发散光束5.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C.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D.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

    11、大的像6.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像C.投影仪成倒立缩小的像 D.幻灯机成正立缩小的像7 一个人照一张一寸照片后,又想照一张 2 寸照片,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靠近人,暗箱缩短8.如图 327 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 ,则所成的像将( )图 327A.像的 A部分消失了 B.像的 B部分消失了C.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 D.像 A B 是完整的,亮度变暗9.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

    12、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 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 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10.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 20 cm 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 50 cm 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1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

    13、光屏接收不到12 将 一 个 物 体 放 在 距 凸 透 镜 20 cm 处 时 , 用 光 屏 可 接 收 到 一 个 放 大 的 像 .这 个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可 能 是 ( )A.20 cmB.10 cmC.30 cmD.15 cm13.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 60 cm,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与蜡烛等大的像(保持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不变) ,应选择的凸透镜是( )A.焦距大于 30 cm 的 B.焦距小于 30 cm 的 C.焦距等于 30 cm 的 D.焦距等于 15 cm 的14.某同学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4 cm 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

    14、像.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 cmB.7cmC.10 cmD.20 cm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到光屏的距离为 50 cm 保持不变,某同学将一个焦距为 10 cm 的透镜从光屏移向蜡烛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屏上成一次清晰的像 B.能在屏上成二次清晰的像C.能在屏上成三次清晰的像 D.不能在屏上成清晰的像16.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人没进入镜头,应先要调节照相机,再( )A.增大物距,使照相机后移 B.减小像距,可缩短暗箱长度C.增大进光量,开大光圈 D.将快门数字调大17一个焦距是 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 20cm 处逐渐移向 30cm 处的过

    15、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8 如 果 要 使 透 镜 15cm 处 的 光 屏 上 得 到 物 体 的 清 晰 、 缩 小 的 实 像 , 测 应 选 择 的 凸 透 镜 的 焦 距 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19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A 3cm B5cm C7cm D14cm20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 2 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A像变大,速度变大

    16、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21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22摄影师利用“135”照相机对着一学生拍完一张全身像后,接着对站立不动的该生再拍一张半身像,则摄影师应( )A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B缩短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C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内缩 D增大相机与学生距离,同时将镜头外推2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 ) 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C 屏 上 仍 能 成 完 整 的 像 , 但 比

    17、 原 来 暗 D 屏 上 仍 能 成 完 整 的 像 , 且 和 原 来 的 像 没 有 任 何 不 同24.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请你通过判断,以下正确的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C.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正立的D.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都是倒立的25.参照上题的判断,选出以下的正确说法( )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 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

    18、镜成的是实像2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 15 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焦点前 35 cm 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虚像27.在 研 究 凸 透 镜 成 像 的 实 验 时 , 当 蜡 烛 位 于 凸 透 镜 某 位 置 时 , 在 透 镜 的 另 一 侧 呈 现 一 个 倒 立 、 放大 的 实 像 , 若 保 持 凸 透 镜 的 位 置 不 变 , 把 蜡 烛 与 光 屏 的 位 置 相 互 交 换 , 则 在 光 屏 上 将 出 现 一 个 ( )A.倒立、放大

    19、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得不到实像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29.将物体从距凸透镜 3f 处移向 5f 处,在移动过程中物体的像如何变化( )A.先放大后缩小 B.先缩小后放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30.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 10 cm 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 10 cmB.当该蜡烛距凸透镜 10 cm 时,可成一放

    20、大的像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20 cm 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缩小的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 8 cm 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三、作图与实验1.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的适当位置,填入符合要求的面镜或透镜.2.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4.小华有三个同样的凸透镜,把其中一个做了照相机模型,把其中另一个做了一台投影仪,还有一个做放大镜用,三个凸透镜的焦距都是 20 cm.小华用照相机模型拍摄了墙上的一幅画,用投影仪演示了一张幻灯片,用放大镜观察了一只小昆虫.方框中提供了几个长度数据,选择合理的长度和左边的有关距离用线连起来.不需要的数据可以空着.四、实验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把凸透镜、蜡

    21、烛、光屏放在_上,并且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当 光 屏 上 得 到 一 个 清 晰 、 缩 小 的 实 像 时 , 说 明 蜡 烛 在 凸 透 镜_; 若 想 得 到 一 个 清 晰 放 大 的 实 像 ,蜡 烛 应 向 _方 向 移 动 , 同 时 光 屏 应 向 _方 向 移 动 .像 的 大 小 是 逐 渐 _, 若 无 论 怎 样 移 动 光 屏 都 不能 接 收 到 蜡 烛 的 像 , 说 明 蜡 烛 处 于 _的 范 围 了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_。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

    22、验中,如图 1 所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主光轴上 a、b,c、d、e 各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则:把烛焰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把烛焰放在点,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把烛焰放在点,屏上不会出现像;把烛焰放在点,屏上出现和烛焰等大的像。5、 (选做)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L 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

    2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 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 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第一次成像 第二次成像凸透镜焦距f(cm)实验序号物屏距离 L (cm)物距u(cm)像距v(cm)像的大小物距u(cm)像距v (cm)像的大小1 49 14 3

    24、5 放大 35 14 缩小2 45 15 30 放大 30 15 缩小3 40 20 2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104 3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5 80 20 60 放大 60 20 缩小6 64 24 40 放大 40 24 缩小7 60 30 30 等大 不能在光屏上第二次成像158 55 不能在光屏上成像选择朋友要经过周密考察,要经过命运的考验,不论是对其意志力还是理解力都应事先检验,看其是否值得信赖。此乃人生成败之关键,但世人对此很少费心。虽然多管闲事也能带来友谊,但大多数友谊则纯靠机遇。人们根据你的朋友判断你的为人:智者永远不与愚者为伍。乐与某人为伍,并不表示他是知已。有时我们

    25、对一个人的才华没有信心,但仍能高度评价他的幽默感。有的友谊不够纯洁,但能带来快乐;有些友谊真挚,其内涵丰富,并能孕育成功。一位朋友的见识比多人的祝福可贵得多。所以朋友要精心挑选,而不是随意结交。聪明的朋友则会驱散忧愁,而愚蠢的朋友会聚集忧患。此外,若想让友谊地久天长。这需要技巧和判断力。有的朋友需近处,有的则需远交。不善言谈的朋友可能擅长写信。距离能净化近在身边无法容忍的缺陷。交友不宜只图快乐,也要讲求实用。一位朋友等于一切。世间任一美好事物的三大特点,友谊兼而有之:真、善、专一。良友难遇,如不挑选则更难求。保住老朋友,比结交新朋友更重要。交友当寻可长久之友,如得其人,今日之新交,他年自成老友。最好的朋友是那些历久常新,能与之共享生活体验者。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原。友谊使欢乐加倍,痛苦减半;它是应对厄运的不二良方,是可以滋润心田的美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凸透镜及应用练习题(单元复习用)全面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771768.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