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该目昆虫中的许多种类常见于蓟花类植物上,故将其通称为蓟马。,蓟 马 及 其 为 害,缨翅目(Thysanoptera),第三章 昆虫纲重要目分类,体微小至小型,体长一般0.57mm。口器锉吸式;复眼为聚眼式;单眼3个或无;触角线状,69节。前胸较头部宽,中胸与后胸紧密相接;2对翅均为缨翅;足粗短,跗节末端有1个可伸缩的端泡。 腹部10节。锥尾亚目腹部第10节呈锥状,雌虫有锯状产卵器;管尾亚目第10节呈管状,雌虫无产卵器。,1. 形态特征,第五节 缨翅目,缨 尾 目 的 特 征,第五节 缨翅目,蓟 马 的 生 活 史,过渐变态。锥尾亚目若虫4龄,第3龄若虫出现外生翅芽,不太活动,不取食,叫“
2、前蛹”,第4龄不食不动,称为“蛹”;管尾亚目若虫5龄,第34龄称“前蛹”,第5龄称“蛹”。锥尾亚目雌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入植物组织内,,2. 生物学特性,管尾亚目将卵产于植物表面、树皮下和缝隙内等。一般一年发生57代,常以若虫、“蛹”或成虫越冬。,第五节 缨翅目, 蓟马的生活史,2. 生物学特性,第五节 缨翅目,多为植食性,生活于植物的花、幼果、嫩梢和嫩叶上;部分种类菌食性和腐食性,生活于树木的枯枝上、树皮下或林地的枯枝落叶层;少数为捕食性,捕食蚜虫、粉虱、介壳虫、植食性蓟马等微小昆虫及螨类的卵和幼虫。,2. 生物学特性,蓟马的栖境和食性,第五节 缨翅目,蓟 马 的 繁 殖 与 为 害,主要为
3、两性生殖,不少种类能同时进行孤雌生殖,如烟蓟马Thrips tabaci 。两性生殖多数为卵生,少数为卵胎生。孤雌生殖包括产雌孤雌和产雄孤雌生殖。蓟马在干旱季节繁殖特别快,易成灾害。,2。生物学特性,第五节 缨翅目,蓟马多数种类为植食性,喜欢在植物花、芽、嫩叶和幼果等部位为害,被害处呈黄色斑点、块状斑纹或扭曲畸形,严重时导致嫩芽、心叶或幼果凋落。,3。经济意义,蓟马的为害状,第五节 缨翅目,西花蓟马传播的环斑病,还有一些种类能传播多种植物病害,因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如烟蓟马能传播番茄斑萎病和凤梨黄斑病等;粗毛蓟马Thrips setosus传播番茄斑萎病。,3。经济意义,第五节 缨翅目,可利
4、用某些植食性蓟马控制杂草的为害,例如斐济就利用食叶性蓟马Liothrips urichi控制杂草Clidemia hirta获得了成功。有些蓟马捕食微小昆虫及螨类的卵和幼虫,可应用于生物防治,如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s fasciapennis是柑橘红圆蚧Aonidiella aurantii 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还捕食柑橘上的粉虱和红蜘蛛等。此外,由于多数蓟马喜欢在植物花间活动,也是一类重要的传粉昆虫。,3。经济意义,第五节 缨翅目,4.1 管蓟马科Phlaeothripidae缨翅目中的最大科。触角8节,少数7节,上生锥状感觉器;前翅无翅脉。,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一般将该目昆
5、虫分为管尾亚目和锥尾亚目两个。全世界已知约6000种,我国已知约400种。,管尾亚目Tubulifera 前翅翅面光滑无毛,无翅脉或仅有1条简单的中脉;雌虫腹部末端管状,腹面不纵裂。,第五节 缨翅目,主要分布于林区,多数为菌食性或腐食性,常生活于树皮下或枯枝落叶层。常见种类如为害榕树的榕管蓟马Gynaikothrips uzeli 等 。,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4.1 管蓟马科,管 蓟 马 科 及 榕 管 蓟 马 为 害 状,第五节 缨翅目,4.2 纹蓟马科Aeolothripidae触角9节,第34节上有长形感觉区;前翅末端钝圆形,常有纵脉和横脉,翅面上常有暗色斑纹;雌虫产卵器末端向上弯曲。常见种类如横纹蓟马Aeolothrips fasciatus 等。,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锥尾亚目Terebrantia 前翅翅面上具微毛,有1-2条纵脉,有时还有横脉,翅脉上有刚毛;雌虫腹部末端锥状,腹面纵裂。,第五节 缨翅目,4.3 蓟马科Thripidae触角68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锥状感觉器;前翅末端尖,常有2条纵脉,但无横脉,翅面无暗色斑纹;雌虫产卵器末端向下弯曲。重要种类如节瓜蓟马Thrips palmi Karny等,近年来为害瓜类比较严重。,4。分类及重要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