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埃及:1 玛斯塔巴主要模仿哪种建筑?仿照了上埃及比较流行的住宅2 吉萨金字塔群主要由哪些内容组成?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三座金子塔组成 AND 狮身人面像还有脚下附有祭祀厅堂和其他附属建筑。3 阶梯式金字塔的名称是什么?昭赛尔金字塔4 哈特什帕苏墓建造于什么时期?新国王时期5 埃及墓葬建筑发展趋势表象:从单一中心式构图转向序列式构图实质:从静止的视线转向活动的路线,从视觉观感转向持续的心理感受,路径的意义因此变得重要6 埃及神庙兴盛于什么时期新国王时期7 方尖碑的形式特征高宽比 1:9-1:10 截面为方形以花岗岩为材料,呈瘦削状,作为法老的记功柱。希腊 :1 掌握希腊神庙典型平面性质:(平面
2、图 P41)以正殿为主体(2:1)狭端为正面,一般朝东。2 理解神庙柱廊的意义它使庙宇四个立面连续统一,符合庙宇的沉闷之感,它使庙宇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形象适合于民间自然神的宗教概念,适合圣地上的世俗庆典。3 掌握三种柱式系统(P47 P58)多里克 爱奥尼 科林斯檐部:柱高 1:4 1:5 1:5下柱径:柱高 1:41:6 1:81:9 1:10柱距:下柱径 1 21.5 2 24 掌握雅典卫城主要内容及艺术成就:A 卫城山门 B 胜利神庙 C 伊瑞克提翁庙 D 帕提农神庙成就:标志着西方建筑的成熟与完善,是古希腊杰出的建筑群(外加笔记)继承了古希腊优秀的建筑文化传统,体现了希腊艺术的
3、高贵纯朴,壮穆宏伟,达到圣地建筑群最高水平,人类建筑史上的骄傲。5 掌握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胜利神庙,奖杯亭等代表建筑各是什么柱式建筑?P:多里克 Y:爱奥尼 S:爱奥尼 J:科林斯6 掌握希腊化时期创作的主要建筑类型及其代表公建(剧场):德尔菲剧场(保存最好) 艾比道拉斯半圆剧场(最有名)宗教:帕迦玛宙斯神庙集中式纪念建筑:雅典奖杯亭(早期科林斯代表)广场:阿索斯中心广场(叠柱式:下多里克上爱奥尼)7 理解希腊剧场建筑及其发展变化:古典时期的剧场,较成熟的形制是观众席作半圆形,利用山坡建造,逐排升高,以放射形纵过道为主,顺圆弧的横过道为辅,出入方便,而不得妨碍观众视线,视线与交通合理
4、。每个席位都是平等的,除了酒神宝座外,没特权的位子。后来反映着自由民的分化,前排往往设特殊考究的荣誉席,在一些专制王国里,剧场有国王包厢,是古典时期没有的。表演区本身是一块半圆形场地,给合唱队使用,在剧场中心,后面有一所小屋,里面是化妆室道具室。后来随着戏剧本身的变化,演员数量增多,他们的重要性超过了合唱队,小屋扩大,并且开始使用舞台,台面高度与后面小屋的第二层取齐,小屋的外墙面就是舞台背景。原来的圆形表演区被切去一部分做伴奏乐队的乐池。小屋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初具雏形的太抠。著名案例有:半圆剧场埃比道鲁斯。8 理解希腊城市广场发展变化(不确定)古典时期的市场活广场。各种建筑都是独立的,随着希腊
5、化时期敞廊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市场和广场的建筑有统一的倾向,各个建筑物的独立性逐渐削弱。9 掌握叠柱式相关概念运用于二层敞廊(到了罗马时期有多层)下层用比较粗壮质朴的多里克柱式,上层用比较欣修华丽的爱奥尼柱式。上层柱子的底径等于或稍小于下层柱子的上径。上下层柱式都具备完整的三部分,不因叠置而省略或简化。10 掌握希腊化时期神庙的发展变化:室内设计得到加强:增添了市民博物馆功能,依靠室内效果强调神明个性,内殿的柱子失掉结构功能成为墙的一部分。柱式的变化:柱式也世俗化,数目不等,多变,柱式上增加装饰,柱的比例细长,不采用围廊式,与市场长廊发生关系。11 了解米利都相关知识(不考?)古罗马建筑1 理解
6、罗马建筑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它统一了地中海沿岸最先进最富饶的地区,这地区里本来就有一些文化和建筑发达的国家,尤其是希腊和分布于意大利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等地的各希腊化国家及古老的伊达拉里亚。它们的文化和建筑交流融合,促进了新的高涨。古罗马建筑的成就就是这些地区人民的共同成果。在公元前 2 世纪到公元 2 世纪,这个区域里奴隶制度极盛,生产力达到古代世界最高水平。古罗马建筑凭借着强大的生产力,特别是古代世界光辉建筑技术,券拱结构。古罗马建筑包括公共建筑,都是为现实的世俗生活服务的,古罗马现实的世俗生活发达,因此罗马建筑创作领域广阔,建筑类型多,大量的实践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建筑的形制推敲得很深
7、入,特化而成熟。因此罗马建筑的功能适应性很强。2 掌握罗马拱券技术的成就,掌握筒拱,十字拱等概念:成就:A 简化建造技术 B 降低建造成本 C 加快施工速度 D 扩大建筑的容积与体量 E 改变建筑艺术形制 F 改变建筑形制筒拱:覆盖平面为长方形的内部空间的弧形拱顶被称为筒拱。与其走向平行的两侧墙为承重墙。十字拱:十字拱覆盖在方形的间上,只需要四角有支柱,而不必要连续的承重墙,建筑内部的空间得到解放。3 掌握罗马柱式系统的发展变化趋势,掌握券柱式等基本概念发展趋势: A 用券柱式解决了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 B 叠柱式解决了柱式和多层建筑物的矛盾 C 复合柱式(科林斯柱加上爱奥尼的涡卷)解决了柱式
8、和罗马建筑巨大体积之间的矛盾。 柱式到了罗马时代,多数已经不是结构构件,也不再是建筑风格的赋予者,而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券柱式: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具备,把券洞套在柱式的开间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脚装饰,取得细节一致,以协调风格。柱子和檐部等等保持原有比例,但开间放大。柱子凸出于墙面约 3/4 个柱径。4 掌握罗马帝国时期城市广场的建设成就奥古斯广场:纯为歌功颂德之用图拉真广场:古罗马最大的(木桁架)巴西利卡。5 掌握罗马神庙建筑、剧场建筑等主要建筑类型的发展以及代表案例;掌握巴西利卡、凯旋门等建筑的基本概念剧场: 继承了希腊人的剧场形式,之后运用了拱券技术,
9、摆脱了因山势而造剧场的束缚,多数造在城市中央。 代表案例:马采鲁剧场神庙:庙宇形制参照希腊传统,以矩形为主,但由于处在城市建筑群中,必须强调正面,大多不用围廊式而用前廊式。 代表:万神庙(单一向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巴西利卡:古罗马时期创建的建筑型制,长方形带侧厅的会议大厅,中厅比侧厅高,高侧窗通风、采光。凯旋门:用来炫耀自己的功绩,常建在城市主要街道中或广场上。用石块砌筑,形似门楼,有一个或三个拱券门洞,上刻统治者战绩的浮雕。6 掌握罗马万神庙的空间艺术特色运用连续承重墙,内部空间单一有限,十分完整。几何形状单纯明确和谐,开朗,扩大而庄严。穹顶的凹格的划分形成水
10、平的环,很安定。四周连续构图,不分前后主次,加强了空间的整体感,浑成统一。墙面的划分,装饰和壁柱尺度正常,色调沉稳,所以建筑虽大,却不使人感到压抑。从穹顶中央园洞漫射的天光,柔和照亮了万神庙的内部,多少有一点朦胧,恰好渲染出一种神人之间的距离感。7 掌握建筑十书的历史地位A 奠定了欧洲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B 系统总结了希腊和早期罗马建筑的实践经验 C 全面建立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各类建筑物的设计原理 D 把理性原则和直观感受结合起来,把理想化的美和现实生活中的美结合起来,论述了一些基本的建筑艺术原理。8 理解罗马与希腊的建筑差异及其原因罗马建筑更世俗而希腊的建筑更具宗教性建筑艺术
11、:罗马类型多规模大,有拱券体系,大跨度空间,砖与混凝土 而希腊类型少,规模小,梁柱体系与大理石。社会制度:罗马是统一强大的帝国,而希腊是松散的城邦,民主政体 宗教: 艺术题材:罗马建筑类型多规模大而希腊建筑单一的史诗神庙和传说 中世纪(拜占庭 罗马风 哥特)1 掌握早期基督教教堂建筑类型巴西利卡与集中式2 掌握巴西利卡到教堂的转变早期基督教仿照古罗马时期的巴西利卡的形制建造教堂,后期的西欧天主教教堂则大大发展了古罗马的筒形拱顶结构并继续发展巴西利卡形制。巴西利卡到拉丁十字的转变起先按照传统的巴西利卡样式造教堂,平面为长方形。后来随着宗教礼仪日趋复杂,在祭坛前增建了一道横向的空间,给圣品人专用。
12、大一点的也分中厅与侧廊,高度宽度都同正厅对应。于是纵横两个厅高出,形成了十字形平面。且竖向比横向长很多,类十字架,大厅比圣坛,祭坛长很多,叫做拉丁十字。3 掌握帆拱的概念,掌握拜占庭圣索菲亚大教堂基本形态特征;(需画出帆拱的示意图 P98)拜占庭时期的穹顶水平切口和 4 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 4 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被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东正教最后一个教堂,回教第一个)结合了早期基督教的巴西利卡和东方集中式穹顶构造的穹顶式长方形建筑。穹顶象征天国并有护盖圣洁处所的意义。空间构成上位一个巴西利卡空间加上一个大穹顶(砖造,超出地面 50M)受力方式为中央穹顶到东西各半个穹顶到更小的半穹顶和
13、墩子再到拱顶和墙上。4 掌握罗马风建筑的概念,形制的发展,以及代表建筑(总结,不准)1012 世纪,早期基督教地区流线的一种建筑风格。平面以拉丁十字为主,沿袭了罗马时期的建筑风格,如半圆拱,十字拱,古典柱式等。多用于修道院与教堂,墙体厚实巨大,墙面连列小券,有塔楼。代表建筑:比萨教堂群 :拉丁十字平面 科林斯柱式 木桁架,十字拱5 掌握哥特建筑的概念(总结,不过各人认为准确率较高)12 世纪至 15 世纪,由罗马风建筑发展而来,多用于教堂建筑,起源于法国,建筑特色有:拉丁十字平面,尖形拱门,尖肋拱顶,花窗,浮雕,飞扶壁等。6 掌握哥特建筑的结构特点,掌握飞扶壁及尖拱的概念;结构特点:骨架券承重
14、,结构自重减轻,便于复杂平面架设拱顶;飞券凌空越过侧廊上空,抵住中厅拱顶的侧推力,飞券取代侧廊半拱顶,中厅可开大侧窗;全部采用尖券、尖拱,侧推力小,十字拱覆盖的开间不必保持正方形。飞扶壁:哥特建筑在结构上的一大创造,它是一种飞券,在中厅两侧凌空越过侧廊上方,在中厅每间十字拱四角的起脚抵住它的侧推力,它实际上是起撑子作用,解决水平分力问题。尖拱:哥特教堂的拱顶,作用于四根拱石上,高度和跨度有了很大的突破,有一种向上的感觉。7 掌握法国哥特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特色有:拉丁十字平面,尖形拱门,尖肋拱顶,花窗,浮雕,飞扶壁等。8 掌握巴黎圣母院的立面特征:(会画立面)正立面分三段 底层三大门 门上国王
15、长廊 中层为玫瑰窗 上层尖塔9 掌握意大利中世纪建筑的相关成就(代表建筑及其特色)比萨主教堂群:拉丁十字平面 科林斯柱式 木桁架,十字拱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建筑代表作 集中式,平面紧凑,空间丰富,构图俏丽,装饰美丽。佛罗伦萨主教堂:主教堂空间宽阔开朗 三座建筑均以各色大理石贴面,形体丰富多变,风格和谐统一,气氛宏伟壮丽。威尼斯总督府:四合院平面 三层立面 空间开阔宽敞装饰精巧 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二分之一构图, 融古罗马,哥特,伊斯兰风格与一体 10 掌握中世纪西班牙建筑的相关成就(代表建筑及特色)哥多瓦大清真寺:是伊斯兰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形制是广厅式的,用许多平行的单向联系的连续券做承重结
16、构,大殿进深大于一般清真寺,但前面的院子则较小。大门朝北偏西。吉拉尔达塔:石筑,方形,边宽 16.5m,到 56.4m 以上改用砖砌塔虽高大,但门窗尺度正常,用马蹄券或花瓣券配小巧阳台,墙面砌着薄薄的凸出的阿拉伯式几何花纹,很细密。整个塔在简朴浑厚之余不失精致,且上部分划分比下部分细,尺度比下部分小,装饰比下部分多,也远远比下部分空灵,造成像植物一样向上生长的态势。阿尔罕布拉宫:建于险要的小山上,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南北向叫拓榴院,以举行朝觐仪式为主,比较肃穆。东西向的叫狮子院,是后妃们住的地方。布拉宫大多数部分为平房,用木框架和夯土墙筑成。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的一场借重古典形象
17、的文化艺术繁荣 就叫做 文艺复兴。早期发源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是西欧第一个放在鼓座上的穹顶1.文艺复兴各时期的代表建筑师及其代表作品:A. 伯鲁乃列斯基: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育婴院、巴齐礼拜堂B. 伯拉孟特:梵帝冈宫改建、圣彼得大教堂、坦比哀多C. 米开朗基罗:劳伦齐阿纳图书馆、罗马市政广场、圣彼得大教堂D. 拉斐尔:潘道菲尼府邸、玛丹别墅、圣彼得大教堂改造E. 龙巴都: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可学校F. 珊索维诺:考乃尔府邸、圣马可图书馆G. 维尼奥拉:“五柱式规范”、尤利亚三世别墅H. 帕拉第奥: “建筑四书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帕拉第奥母题I. 帕鲁齐:麦西米府邸、圣
18、彼得大教堂改建J. 阿利西:道利亚府邸圆厅别墅平面与剖面要会画 P166美狄奇府邸平面及立面局部 p1512.代表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是哪座建筑?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3.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发生于何年代?代表作有哪些?发生于15世纪 代表作:佛罗伦萨大教堂 育婴院 美第奇府邸 鲁奇兰府邸 坦比哀多神堂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法尔尼斯府邸维琴察巴西利卡 圆厅别墅4.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1、创建新的建筑形式 圣马可图书馆、圣马可学校、罗马市政广场 2、追求开放风格、采用柱廊式 育婴院、巴齐礼拜堂、维晋寨的巴西利卡 帕拉第奥母题:几种不同形体、比例、尺度的构图组合在一起,各
19、不相同又和谐统一 3、强调集中式布局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圣彼得大教堂 4、用绘画和雕塑表现人体美 美是客观的、美有规律性 美是和谐与完整、人体美是范例5.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理论与技术有何进步与发展? 建筑理论: “建筑十书” 再度出版 发表了“论建筑”和“ 建筑四书”等著作 科学技术: 产生了哥白尼、伽里略、牛顿、虎克、波义尔等科学家 起重机、打桩机、脚手架、水泵等广泛应用6.文艺复兴时期的广场建筑群有何特点?克服了中世纪的混乱,恢复了古典传统;建筑物逐渐摆脱孤立的单个设计和相互间的偶然凑合,建筑群完整统一。 安农齐阿广场: 开阔券廊、尺度易人、风格平易 罗马市政场: 对称布置、形式统一 圣马
20、可广场: 两进梯形广场、强调透视、端庄俏丽、活泼热情、伟岸挺拔、和谐统一、对景构图7.圣马可广场有哪些空间特色?两进梯形广场、强调透视、端庄俏丽、活泼热情、伟岸挺拔、和谐统一、对景构图8.威尼斯总督府的建筑特点是什么?四合院平面、三层立面 空间开阔宽敞、装饰精巧华丽 世界上最美丽的建筑 二分之一构图的绝唱融古罗马、哥特式和伊斯兰三种建筑风格于一体 平面:为四合院式的,南面临海,西面朝广场,东面是一条狭窄的河。主要房间在南边,一字排开。 立面:总督府的主要特色是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构图,分为3层,外加了一个只开了一排小圆窗的顶层。第一层是券廊,最上层的高度占整个高度的1/2。除相距较远的几个窗子外,
21、全是实墙。第二层券廊担当了上下两层间的过渡任务。它比底层多1倍柱子,比较封闭,而它上面的一列圆形小窗的透空度又更小一些,是券廊和实墙之间很好的联系者。所有的券都是尖的或是火焰式的,南立面第三层东端的两个窗子的位置略低了一点。9.圣马可教堂有哪些特色?它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作品?圣马可广场东侧是圣马可大教堂和四角形钟楼,西侧是总督府和圣马可图书馆南侧有一座附属的小广场,小广场南临威尼斯大运河敞口的泻湖,河边有两根威尼斯著名的白色石柱,一根柱子上雕刻的是威尼斯的守护神圣狄奥多,另一根柱子上雕刻有威尼斯另一位守护神圣马可的飞狮从外观上来欣赏,它的五座圆顶仿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
22、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教堂建筑循拜占庭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为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10.为什么说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里程碑建筑?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100多年间,罗马最优秀的建筑师大都曾经主持过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施工。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过程中,新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同天主教会的反动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斗争的焦点:教堂形制问题(平面式拉丁十字还是希腊十字) 。这场争夺的过程生动地反
23、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许多特点。圣彼得大教堂的损害,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结束。文艺复兴的第一个纪念物,佛罗伦萨的主教堂的穹顶,带着前一个时期的色彩;它的最后一个纪念物,圣彼得大教堂,带着下一个时期的色彩,它们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们却同样鲜明地反映着*萌芽时期的历史性的社会斗争,反映着这时代的巨人们在思想原则和技术原则上的坚定性。11.巴洛克的概念:原意为“不规则的珍珠” ,引申为“不合常规” ,是 17 世纪意大利等地在文艺复兴建筑上发展起来的盛行于欧洲的艺术手法,形式上看作是文艺复兴建筑的变形和支流,崇尚豪华、气派、热烈、紧张,具有
24、外 形 自 由 , 追 求 动 态 , 喜 好 富 丽 的装 饰 和 雕 刻 、 强 烈 的 色 彩 等 特 点 , 常 用 穿 插 的 曲 面 和 椭 圆 形 空 间 。 维 尼 奥 拉 设 计 的 罗 马 耶 稣 会 祖 堂 是 由 手 法 主 义 向 巴 洛 克 风 格 过 渡 的 代 表 作 , 是 第 一座 巴 洛 克 建 筑 。12.掌握巴洛克教堂的立面特征:A、炫耀财富、装饰豪华、色彩艳丽B、追求新奇、运用曲线、寻求动感、装饰自由C、作为小品建筑在设计中独具匠心13. 理解巴洛克教堂的壁画和雕塑的建筑性巴洛克式教堂喜欢大量使用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壁画的特点:1.喜欢玩
25、弄透视法,制造空间幻觉,它经常用透视法延续建筑,扩大建筑空间2.色彩鲜艳明亮,好用大面积的红色、金色、蓝色等,对比强烈3.构图动态剧烈,4.绘画经常突破建筑的面和体的界限雕刻的特点:1.渗透到建筑中去2.有的雕刻的安置同建筑物没有确定的构图联系3.雕刻的动态很大,从而突破空间界限,扩大了建筑内部空间4.雕刻常常是自然主义的,十分逼真5.雕刻渗透到绘画中去,与壁画界限模糊14. 掌握巴洛克教堂的代表作案例1. 罗马,耶稣会教堂(由 维尼奥拉 设计,拉丁十字,侧廊改为几间小礼拜室)2.圣苏珊娜教堂(立面比较节制,构图严谨,变化丰富而不失整体感,强调垂直体积,很紧凑有力量)3.圣卡罗教堂(波洛米尼,
26、是晚期巴洛克式教堂的代表作)4.圣安德烈教堂(伯尼尼,是晚期巴洛克式教堂的另一代表作)15. 掌握巴洛克广场的代表案例1.波波洛广场(封丹纳,位于罗马城的北门,放射出三条大道示意通向全罗马。路口设置两座相似的教堂。以方尖碑突出广场中心)2.最重要是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伯尼尼,广场由一个梯形和一个长圆形组成,以方尖碑为中心。广场四周以柱廊环绕,柱式为粗壮的塔斯干式与高大的教堂相应。广场追求强烈的光影变化,加强透视效果,突出主体建筑,是巴洛克广场的代表)3.大多数广场还是封闭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纳沃那广场 (波洛米尼)16. 掌握巴洛克建筑大师及其代表作品1.封丹纳(波波洛广场)2.伯尼尼
27、(圣安德烈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广场)3.波洛米尼(罗马四喷泉圣卡罗教堂圣伊弗教堂纳沃那广场)4.维尼奥拉(耶稣会祖堂)5.赖纳第(圣玛丽亚教堂)6.迦里尼(卡里尼阿诺府邸)古典复兴与城市问题思考1. 理解工业革命对城市建筑的推动工业城市人口膨胀,环境恶化,导致大批的住房需求,新技术导致生产化的加速,与新房屋形式的诞生,社会生活方式和科学技术进步促成了对新建筑类型的需要,并对建筑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两种不同倾向。A 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 B 探索建筑中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的可能性。2.建筑创作中复古思潮的定义:从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末流行于欧
28、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类型与代表作品: (一)古典复兴在建筑史上是指 18 世纪 60 年代到 19 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古典复兴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建筑,如: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还有纪念性建筑。1罗马复兴:(1 )法国: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代表作品: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它是欧洲 100 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2 )美国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代表作品:美国国会大厦(书 p8 图 1-2-4)仿照了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美国白宫(3
29、)英国代表作品:英格兰银行2希腊复兴(1 )英国:希腊复兴的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品:.爱丁堡中学不列颠博物馆(2 )德国: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代表作品: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 年,书 p7 图 1-2-3)柏林老博物馆柏林勃兰登堡门(3 )美国 代表作品:宾西法尼亚银行(二)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 18 世纪下半叶到 19 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凡脱俗和异国情调。代表作品:1) 模仿寨堡的典型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7-1790 年)2) 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 年)3) 先浪漫主义在建
30、筑上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有时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了东方建筑小品。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1818-1821 年,书 p13 图 1-3-3)(2 )从 19 世纪 30 年代到 70 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这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以哥特风格为主,故又称为哥特复兴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英国国会大厦(1836-1868 年,书 p9 图 1-2-5)英国国会大厦是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 其他还有 圣吉尔斯教堂 曼彻斯特市政厅(三)折衷主义折衷主义是 19 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 19 世纪以至 20 世纪初在欧美盛
31、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管时期、不管地区) ,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 “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1) 巴黎歌剧院(18611874 年,书 p10 图 1-2-6)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它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格,并掺杂了繁琐的洛可可雕饰。(2) 巴黎圣心教堂(1875-1877 年,书 p11 图 1-2-7)属于拜占庭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3 )罗马 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模仿帕加马宙斯祭坛)3 掌握城市问题探索的主要方向新城市模式的构想:(一)巴黎的改建:重点改建市中心,加宽道
32、路,形成放射性道路与广场。目的:改善环境,与交通并炫耀皇权。 不足:并没有解决人民居住,休息,文化,工作等问题(二) “新协和村” (书 p23 图 1-4-4):改变了基本社会结构,由公社组成,无政府,国家均分土地,解决了物资与用地不均的问题。但耗费巨大,失败。(三) “田园城市” (书 p24-26 图 1-4-5、1-4-6):亦地亦乡,改善城市环境与住房不足的问题,兼顾了城乡优点,并解决了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影响了后世的卫星城理论。(四) “工业城市”:对城市功能进行重新分区,改善交通与环境。(五) “带形城市” (Linear City):通过带状的主干道延伸,解决城市拥挤,卫生恶化的
33、问题。(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增加道路长度,来提供更多可租店铺,增加土地利用率,但交通问题严重。主要方向:因为城市中出现了大片工业区,交通运输,人口居住区,规模越来越大,导致布局越来越混乱,原来城市环境与城市面貌遭到大破坏,城市绿化与公共环境,设施不足,人口剧增,所以城市探索的主要方向在解决人口剧增,住房不足,改进城市环境,设施缺乏,并改善交通等问题上。4 掌握水晶宫等典型建筑的相关知识:1. 1779 年在英国塞文河上建造了第一座生铁桥2. 最初把铁作为房屋的主材料运用到屋顶上是 1786 年在巴黎为法兰西剧院建造的铁结构屋顶3. 民用建筑方面应用铁构件的典型例子是英国布赖顿的印度式皇家别墅
34、4. 最先应用了铁构件与玻璃配合建成的透光顶棚是 巴黎老王宫的奥尔良廊5. 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是 1833 年巴黎植物园的温室6. 初期生铁框架建筑的例子是 纽约 哈珀(po)兄弟大厦7. 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是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十层大厦8. 第一座真正安全的载客升降机是美国纽约 奥蒂斯发明的蒸汽动力升降机9. 法国第一座完整的图书馆建筑是拉布鲁斯特在巴黎建造的圣吉纳维夫图书馆10. 拉布鲁斯特第二个著名作品是巴黎国立图书馆11. 第一座以铁和玻璃建造起来的具有全部自然采光的百货商店是 巴黎廉价商场12. 1851 年建造的伦敦 水晶宫 展览馆
35、开辟了建筑形式与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设计人 帕克斯顿 ,原是一个园艺师,采用装配花房的办法来完成这个玻璃铁构架的庞大外壳 意义:1.负担的功能是全新的,要求巨大内部空间,最少的阻隔2.要求快速建造,工期不到一年3.建造造价大为节省4.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5.形式与结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6.摈弃了古典主义的装饰风格,向人们预示了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质量特点:轻、光、透、薄,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13. 高度最高的是 埃菲尔铁塔 14. 跨度最大是巴黎世界博览会机械馆新建筑探索掌握各派别主张,代表建筑师与作品1 工艺美术运动主张:把用机器看成是一切文化的敌人,向往过去和主张回到手工生产
36、代表作:韦伯红屋2 新艺术运动主张:在建筑上极力反对历史样式,意欲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 (说白了就是摆脱折中主义)代表作:奥太布鲁塞尔都灵路 12 号住宅费尔德魏玛艺术学校慕尼黑剧院和埃尔维拉照相馆(建筑师不明)贝伦斯,恩德尔路德维希展览馆麦金托什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图书馆高迪米拉公寓3 奥地利荷兰芬兰探索奥地利建筑师:瓦格纳主张: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新形式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师重演。主张对现有建筑进行“净化” ,使之回到最基本的起点,从而创造新形式。代表作:维也纳地下铁道车站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建筑师:奥尔布里希(分离派)主张:与过去传统决裂,主张造型简洁
37、,常是大片光墙和简单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代表作:分离派展览馆建筑师:络斯主张:反对装饰,建筑应以实用与舒适为主,认为建筑“不是依靠装饰而是以形体自身之美而美。 ”代表作:斯坦纳住宅荷兰建筑师:伯尔拉赫主张:建筑造型应简洁明快及表现材料的质感,要寻找一种真实的,能表达时代的建筑。代表作: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芬兰建筑师:老沙里宁主张:建筑形体简洁,空间组合灵活代表作:赫尔辛基火车站4 芝加哥学派重要贡献:在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型基础。主张:建筑造型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代表作:詹尼(创始人)第一莱特尔大厦伯纳姆与鲁特卡皮托大厦(19 世纪以前芝加哥最高) 莫纳德诺克
38、大厦(芝加哥采用砖墙承重的最后一栋大厦) 里莱斯大厦(公认的芝加哥学派杰作)霍拉伯德与罗希马凯特大厦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芝加哥 CPS 百货公司大厦芝加哥学派的进步:A 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了结构应利于功能的发展和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摆脱了折中主义的形式羁绊,也为现代建筑摸索了道路。B并讨论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芝加哥成了高层建筑的故乡。C 使建筑艺术反应了新技术的特点,简洁的立面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5 德意志制造联盟建筑师:贝伦斯主张:建筑应当真实的,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就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新形式。作品:透平机车间(很重要,是现
39、代建筑史中的一个里程碑,被西方称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建筑师:格鲁皮乌斯和 A.迈尔主张:在贝伦斯思想的启发下,表达了建筑造型的简洁,轻快,透明等特征。作品:阿尔菲尔德的古法斯工厂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形成思考题1 战后初期建筑探索背景需求:战后欧洲经济遭受挫折,建筑材料供应不足,缺少熟练的工人,房屋造价高昂。因此需要新的建筑材料与建筑生产的方式进行改变。初期探索:一、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在运行二、坚持谈新的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原因: A 战后初期经济拮据状况促进了建筑中讲求实用的倾向,对于讲形式尚虚华的复古主义和浪漫主义带来了一怔严重打击 B 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
40、发展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又进一步要求建筑师突破陈规。各产业(体育,电影,无线电,医药,出版等)要求新的建筑类型,旧有建筑类型在内同和形制上也发生改变 C 战后政治思想给建筑革新提供了有利的气氛表现主义:20 世纪初在德国奥地利产生。主张: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体感受和体验。这一派建筑师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型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代表作:门德尔松德国波兹坦爱因斯坦天文台总结:表现主义建筑师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他们是用一种新的表面的处理手法去替代旧的建筑样式,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它在战后初期时兴盛过一阵,不久就消退了。未来主义:一战前首先在意大利出
41、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主张: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代表作:无总结: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在当时没有实际的建筑作品,但他们的观点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设想对于 20 实际 20 年代甚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锋派建筑师都产生了不小影响风格派和构成派:风格派又称新造型主义派,总的来看,是 20 世纪初法国产生的立体派艺术的分支变种。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 构成派则在一战后,俄国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做绘画雕刻的内容。成为构成派。代表人物:风格派有蒙德里安 范淘斯堡 奥德 里特福尔德 构成派有马列维奇 塔特林 伽勃代表作:里特福尔德
42、荷兰乌德勒支住宅第三国际纪念碑总结: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和构主义派等作为独立的流派存在时间都不长,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它们逐渐解散,但它们对现代建筑及其后的影响,特别是思想上,还是深远的。2 正统现代主义建筑形成的相关标志1、现代建筑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 .凡 .德 .罗和法国的勒 .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 (European avant-garde),又被称为功能主义 (Functionalism)、理性主义 (Rationalism)、现代主义派( Modernism) 、欧洲现代建筑派与国际现代建筑派( International Mod
43、ern) 。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另一个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 (Organic Architecture)。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不多但十分重要,如芬兰的阿尔托( 1898-1976)那样的人物。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建筑与社会,和建筑与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 CIAM 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1911 年格罗皮乌斯与 A 迈尔法古斯工厂1919 年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1920 年柯布创办了新精神杂志1923 年 走向新建筑出版19191924 密斯提出玻璃和钢的高层示意图1926 格罗皮乌斯设计包豪斯校舍1928 柯布设计了萨伏伊别墅1
44、929 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德国馆1936 莱特设计流水别墅19361939 莱特设计约翰逊公司总部3 四大师的代表理论与作品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在新社会条件下,格罗皮乌斯特别强调现代工业的发展对建筑的影响。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到了后期(到了美国后) ,格罗皮乌斯又强调建筑不是只重视物质需要而不顾精神需要。相反,建筑从不应忽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代表作:法古斯工厂,包豪斯校舍(P69 绘画平面)自用住宅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柯布西耶早期在走向新建筑中激烈否定 19 世纪以来因遵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
45、主义的建筑观点与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并提出“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强调了建筑功能的重要性和大规模生产房屋的概念。并在萨伏伊别墅的创造中提出了“新建筑 5 点”:A 底层架空 B 屋顶花园 C 自由平面 D 自由立面 E 横向长窗 强调了用最纯粹的几何形体设计建筑。表明了他早期是位理性主义。其后在马赛公寓中提出了全新的居住模式“人居单元”而在后期的朗香教堂,推翻了早期肌理主张的理性主义原则和简单几何形体。其后的作品说明了建筑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在尊重功能,结构与材料耳朵性能下以多种不同形式出现。作品:萨伏伊别墅 巴黎瑞士学生宿舍 日内瓦国际总部设计方案 马赛公寓 朗香教堂 昌迪
46、加尔市政府建筑群 拉图莱特修道院密斯密斯的新建筑主张:在 1919 年到 1921 年提出了玻璃摩天楼的示意图,体现出新的结构原则完全暴露,可被人看见的原则。此时的密斯已与传统决裂,积极探求 新的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重视建筑结构和建造方法。在巴塞罗那德国馆中密斯提出了流动空间,和“少即是多” , “上帝存在细部之中”等建筑设计原则。极力追求实用,纯粹的建筑作品。作品:德国馆(绘画平面 P84) 图根德哈特住宅 范斯沃斯住宅 西格拉姆大厦 伊利诺工学院的克朗楼赖特与有机建筑草原住宅: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一些既有的美国民间建筑
47、传统,又突破了封闭性的住宅处理手法。它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称之为“草原住宅”有机建筑理论: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建筑应该像植物医院,是地面上一个基本和谐的要素,从属于环境,从地理生长出来,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原话太装逼了,就此概况)作品:拉金公司办公楼与东京帝国饭店 流水别墅 约翰逊公司总部 西塔里埃森 古根海姆博物馆(NY) 。战后建筑思潮1 主要建筑倾向的概念、代表建筑师及作品现代派建筑的内容:a .包括德国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定居法国的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理性建筑;b .美国的赖特和德国的沙龙为代表的有机建筑
48、;c .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为代表的建筑人情化与地域性。他们都具有现代派的共同特点:1)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技术,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2)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容量、体量在形体组合中的均衡、比例及表现。4)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外加装饰,认为建筑形象应与适用、建造手段和建造过程一致。八大倾向:1.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
49、讲究功能而有“ 功能主义” 之称。后在世界范围内演变为“ 国际式 ”建筑风格: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对“理性主义” 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最普通与最多数的一种。以设计方法来说是属于“重理” 的。它有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的需要。“理性主义” 优点:1)同折中、复古进行斗争;2)使建筑适应工业社会。“理性主义” 缺点:1)过分强调功能和技术;2)否定历史;3)过分强调客观性、普遍性;4)手法生硬、形式雷同。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1)讲究功能技术的同时,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2)采用对功能、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统一的方法。它最先在美国取得成果。代表建筑:(1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 年) (书 p241 图 5-2-1)是这个倾向的早期实例。设计者: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由格罗皮乌斯和他的 7 个得意门生组成) 。(2 )西柏林国际住宅展2. 粗野主义倾向时间: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中期(由英国史密森夫妇于 1954 年提出的。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