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小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57910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教研课题个人阶段性小结 一、课题的界定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1、充分发掘教材中用到的学具、教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简单的学具。2、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的指导,使幼儿的操作有目的、规范,真正为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服务。3、及时反馈,合理评价,培养幼儿用规范掌握的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概括的能力。二、实施策略 第一、根据教材内容,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1、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给我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我在教学单双数的练习这个知识时,让幼儿动手分一分环节进行教学。幼儿通过活动知道了单双数的特点与知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利用数学活动,提供

2、动手操作的机会。数学课中有许多活动,可以给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活动,为幼儿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第二、加强对幼儿动手操作的指导。“动”是孩子的天性,每位孩子都充满了“动”的欲望,但如果忽略指导,幼儿的动手操作往往会变得盲目,得出的结论也就失之偏差,从而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意义。1、建立操作常规。与单纯观看教师演示相比,让幼儿在课堂上操作学具比较费时,特别是刚开始时由于幼儿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学具,使用起来更花费时间,导致时间不够,起不到操作真正的意义。因此,必须及早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这些常规包括课前如何认真准备、专心倾听老师的指导、何时收拾学具等(一般课堂上完成操作活动后

3、学具先放一边,等下课再整理) 。特别是需要小组合作的,更需要事先有一定的分工。总之,教师要从讲究实效出发,建立基本的操作常规,使操作活动得以顺利进行。2、选择恰当的指导方法。由于教学内容和幼儿特点,教师在选择指导方法时也是多种多样。(1)操作演示法。可以是教师的示范性演示,也可以让幼儿进行操作演示。演示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指导幼儿观察的重点、观察的方法、顺序。(2)小组合作,相互指导。根据幼儿的差异情况,将幼儿分成一定层次结构的小组,相互讨论,共同合作。(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指导操作。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直观动态、声像结合、传播效率高的等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利用计算机

4、模拟操作比教师用其他手段演示更形象、逼真,如果把它与幼儿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帮助幼儿正确掌握操作方法,形成操作技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及时反馈,合理评价。反馈评价是对幼儿操作活动的分析、总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反馈的内容可以是幼儿对自己整个操作过程的一种描述,也可以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发现,概括与归纳。评价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的评价、幼儿的评价。三、研究效果通过大半学期的实践,我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真正意义上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利用操作材料、操作活动的特点,变教数学为做数学,使以往一人演示众人看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人人动手实验的主动

5、探索式学习。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更增强了幼儿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幼儿探索知识的求知欲,使他们乐学、善学。2、优化了教学过程,加深幼儿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教学中让幼儿动手操作,不仅扩展了数学教学直观手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有助于调动多种感官、多种心理因素的优势形成合力,化静为动,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有效地调和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提高了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幼儿通过操作去获取知识,这个过程中不仅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也得到了发展。而且幼儿在主动地参与过程。4、今后的设想 今后要加强自身学习,参加多种形式的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研究功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