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美军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分析 摘要 : 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是美军确定作战能力缺口或技术机遇的系统,即进行作战能力需求论证的系统。自 2003 年 6 月 24 日以来,为了规范作战能力需求论证工作,提高论证的质量和水平,美军先后共发布了 5 版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指南。本文主要分析了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主要优点、分析方法、分析过程,希望能对我军的装备需求论证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需求 论证 JCIDS 美军 1 引言 从 2003 年起,美国国防部提出以国防部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oint Capability Integ
2、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JCIDS ),取代过去以军种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需求生成系统”( Requirements Generation System ,RGS )。这一新的需求生成机制,强化了国防部对需求的统管,强调以联合作战方案为依据,以一体化体系结构为手段,通过清晰、严谨的需求论证流程,分阶段制定初始能力文件 ( Initial Capabilities Document, ICD)、 能力开发文件 ( Capabilities Development Document,CDD )和能力生产文件(Capabilities Production D
3、ocument ,CDD )等装备采办指导文件,保证了联合作战方案对装备发展的牵引作用。 2 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产生的原因 ( 1)加强联合作战的需要。在美国实施的新世纪军事转型中,加强联合作战是其核心目标。美军在军事转型战略途径中强调:部队只有真正联合、具有系统集成的能力,并依据网络中心战的原则进行作战,才能在现代冲突中实现体系对抗。 (2 )国防战略由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的转变。“9 11”事件后,美国政府认识到工业时代可预见的威胁开始让位于信息时代的不确定威胁。美国因此放弃了“基于威胁”的国防战略,提出了“基于能力”的新型国防战略。 (3 )原有的需求生成系统暴露出缺陷。在过去 30
4、多年中,美军一直采用 RGS 来指导其各军种武器系统与平台的开发采办,该系统主要贯彻基于威胁的分析思想,其基本思路如图 1 所示。这种以军种为主导的系统在美军武器装备的采办历史上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美军“基于能力”军事战略的实施和联合作战需求的不断发展,该系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具体表现在:需求的生成、验证和批准仅针对特定的威胁,没有在整个系统体系大环境下进行综合考虑。对装备需求的分析是各军种独立进行的,容易生成“烟囱式”的系统。对需求解决方案缺乏有效的、客观的分析。尽管各军种独立搭建的系统在后期集成过程中不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但只能获得部分互操作能力。在一些小型项目方面容易造成各军
5、种重复建设。 3 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的演变过程 (1 )为了适应美军按2010 联合作战构想和2020 联合作战构想转型的需要,确保联合部队综合有效地发展,也为了与规范国防部采办工作新的 DoD5000 系列文件相协调,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Richard B. Myers 于 2003 年 6 月 24 日发布 CJCSI3170.01C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及其实施细则 CJCSM3170.01(Operation of the Joint Capability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 ) ,对 CJCSI3170.01B需求生成系统做出了全
6、面修改。 (2 ) 2004 年 3 月 12 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Richard B. Myers 签署了 CJCSI 3170.01D 及其实施细则CJCSM3170.01A,取代 CJCSM3170.01C 和 CJCSM3170.01,同时取消 2002 年 10 月 7 日颁布的DJSM-0921-02。 图 1 需求生成系统的基本思路 (3 ) 2005 年 5 月 11 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作战部主任、空军中将 Norton A Schwartz 签署了 CJCSI 3170.01E 及其实施细则 CJCSM3170.01B,取代 CJCSI 3170.01D 和 CJCS
7、M3170.01A,同时取消了 2002 年10 月 31 日颁布的 CJCSI 3180.01 附件 B“联合要求监督委员会对联合实验与联合资源更改建议的计划过程”。 (4 )2007 年 5 月 1 日,美国联合参谋部 Walter L. Sharp 中将签署了 CJCSI 3170.01F 及其实施细则CJCSM3170.01C,取代 CJCSI 3170.01E 和及其实施细则 CJCSM3170.01B。 (5 )2009 年 3 月 1 日,美军联合参谋部 STANLEY A. MCCHRYSTAL 中将签署了 CJCSI 3170.01G,取代 2007 年 5 月 1 日颁布的
8、 CJCSI 3170.01F。2009 年 2 月,CJCSM 3170.01D 发布,取代了 2007 年 5 月1 日颁布的 CJCSM 3170.01C。 4 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的优点 JCIDS 采用的是“基于能力”的方式,强调利用自身的综合能力来应对不确定的、宽泛的威胁,它以国防部为主导,以能力为分析对象,贯彻自顶向下的规划思路,如图 2 所示。 JCIDS 有如下几方面优点: ( 1)武器装备的开发需求不再以各军种为主导,而是以国防部为主导,有利于国防部对全军作战需求进行统筹规划,有效避免了各军种武器装备重复建设。 ( 2)整个过程始终以联合为背景,以此为指导研制的武器装备避
9、免了互联、互通、互操作性差的问题,能够满足未来联合作战的需要。 (3 )提供运用联合方案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能够确定和描述在作战能力方面的缺口以及冗余部分;确定缺口以及冗余部分存在的期限;描述有效的解决方案;确定解决这些缺口的潜在方法;提供对综合体系结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基础。 ( 4)在整个国防部范围内对提出的装备能力建议和编制的文档进行广泛审查,这种审查着眼于建议对实现未来联合作战方案贡献的大小。 2图 2 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的基本思路 (5 )使有关能力提供单位尽早介入装备能力建议的提出/ 文档编制的过程,从而推动采办策略和采办过程更好地联系起来,使得采办过程更加注重提高效率、灵活性
10、和创造力。 (6 )对联合能力缺口和作战风险评估依据联合作战方案(Joint Operations Concepts ,JOpsC )进行排序,帮助解决方案的提出人员明确工作重点。 (7 )更好地根据新能力研制、部署和维持过程中获得的信息确定装备- 非装备考虑因素或条令、机构、训练、装备、领导和培训、人员和设施(DOTMLPF )与政策之间的关系,在强调装备解决途径的同时给予了非装备因素足够的重视,而且整个过程将战略指导与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8 )加强了美国政府的其它部门或机构的协调。 5 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的分析方法 在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指南的指导下,以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
11、 concept of operations,CONOPs)为能力发展基线, JCIDS 实现了一种自顶向下(Top Down)的联合能力需求分析方法,以确定如何改进军队现有作战能力并开发新的联合作战能力,如图 3 所示。 JCIDS 分析方法主要由以下 4 部分内容组成。 (1)基于战略的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生成。基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部战略指南,生成面向未来的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用以指导军队的转型和作战能力的发展。 (2)基于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的能力需求分析。所有面向联合作战的新能力需求,不论其与装备发展相关与否,都必须根据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进行分析,在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方案
12、的指导下形成联合作战能力需求体系,以确保装备发展能够形成“与生俱来”的联合,不必进行后期集成。 (3)基于能力的方案分析评估。在能力开发过程中, JCIDS 方法提供基于能力的方案评估,通过分析当前能力存在的不足和冗余,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潜在的装备的或非装备的所有方法,来回答联合作战能力发展的问题。 ( 4)面向能力发展需求的方案集成与实施。面向联合作战能力发展需求,JCIDS 方法定义了与装备的或非装备的方案之间、条令、机构、训练、装备、领导和培训、人员和设施(DOTMLPF )和政策因素( 包括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等方面) 之间的关系与集成,强调发展武器装备与 DOTMLPF 的改革建议
13、相结合。同时强调 JCIDS 与国防部采办系统和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系统的紧密结合,保证方案的顺利实施。 34图 3 JCIDS 自顶向下能力需求确定过程 6 联合能力集成和开发系统的分析过程 JCIDS 的关键是在能力开发初期就进行了必要的能力分析,JCIDS 过程的分析过程称为基于能力的评估(Capability-Based Assessment , CBA) 。这个分析过程以国家防御政策和通用的联合作战框架为基础,通过分析现有联合部队作战行动、 DOTMLPF 和政策的能力与不足,确定联合作战能力现有或未来的差距,寻求能够解决这些差距的可能方案,同时还针对每一种可能的方案,粗略评估联合
14、部队的成本和行动效果,为进一步分析提供基础。 基于能力的评估过程首先要求成立 CBA 研究小组并制定 CBA 研究计划。CBA 研究小组规模和组成人员主要是根据要评估的范围、工作时间以及实施 CBA 的机构职责来确定。CBA 研究小组至少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专家:(1 )熟悉敌方的目标和能力;( 2)熟悉当前条令规定的方法和能力;(3 )熟悉潜在的技术(装备)备选方案和风险;(4 )熟悉潜在的政策和其它非装备备选方案及风险;(5 )能够对方案进行效能、费用及风险评估分析;(6 )能够明确地表达和实施联合评估;(7 )能够简单明确地显示数据信息并提供建议;(8 )熟悉适当的综合体系并能进行分析。 每
15、个 CBA 研究小组应制定书面的 CBA 研究计划,对评估进行明确地定义并规定其范围和进度。 CBA研究计划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1 )目的;(2 )背景和相关政策指导;(3 )目标;(4 )范围,包括使用的想定、要求的能力、要评估的功能和条令规定的方法以及评估的时间水平线(短期、中期还是长期)。(5 )方法;(6 )CBA 机构和管理;(7 )职责;(8 )计划进度;(9 )参考文件。 CBA 的 3 个主要阶段分别是:功能领域分析( functional area analysis, FAA) ,功能需求分析(functional needs analysis , FNA),功能解决方案分
16、析(functional solution analysis , FSA) ,如图 4 所示。 图 4 基于能力的评估过程 联合作战方案是一个联合未来方案集,包括联合作战的顶层方案( Capstone Concept for Joint Operations)、联合行动方案(Joint Operating Concepts )、联合功能方案(Joint Functional Concepts )、联合综合方案(Joint Integrating Concepts ),不仅要为联合方案机构提供总的指导,让其了解联合部队在未来 820 年内将怎样进行作战,而且还要指导联合行动方案、联合功能方案、联
17、合综合方案的选择、制定与开发。联合行动方案主要描述一般性的联合部队作战行动(如稳定性作战);联合功能方案主要描述具有长期性的联合部队能力(如部队应用和战场感知);联合综合方案主要描述精确聚焦的军事行动或能力(如全球打击和联合后勤)。联合作战方案主要用于支持超过 5 年期国防计划的新能力开发决策,而且新的能力需求必须直接与联合作战方案确定的能力联系起来。因此,联合作战方案并不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案,而是提供能够经得起长期检验的建议解决方案。而军种的作战方案(CONOPS )则主要集中于近期的能力需求,并允许对现有能力进行调整和更改。总的来说,联合作战方案、作战方案不仅将为联合作战能力需求的判断和能力
18、差距(或冗余)的确定提供通用框架,而且还将为功能领域分析(FAA )、功能需求分析(FNA)、功能解决方案分析(FSA )提供方案基础。 综合体系结构(integrated architecture )由使用视图(operational view )、系统视图(system view )、技术标准视图(technical standard view )组成,其作用是推动集成,促进系统集(FoS )、系统体系(SoS )的互操作性以及相关体系结构的兼容性。 第一步要进行功能领域分析,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描述需要做什么。它将确定要评估的任务领域和军事问题、要检查的方案,对问题进行评估的时间框架以及要评
19、估的范围。它以国家战略指导方针、联合作战方案、统一指挥计划规定的任务、作战方案、联合任务、能力列表、敌方主要能力的预想范围及其他资源为输入,经过分析得到一个有优先级的涵盖所有功能领域的能力和任务列表。这些能力将构成综合体系结构的基础。表 1 描述了 FAA 过程中要问的问题。 第二步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这个过程的目的是比较需要做什么和现在有什么,描述联合能力的差距和冗余在哪里。它利用 FAA 的输出作为基本输入,对已有的和正在设计中的作战系统所能发挥的联合能力进行评估,分析目前的能力与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和冗余,得到一个有优先级的能力差距列表。同时,作为定义能力需求的一部分, FNA 需要对
20、整个范围的 DOTMLPF 和政策进行评估。另外, FNA 还将为综合体系结构的进一步定义和优化提供服务。表 2 描述了的 FNA 过程中要问的问题。 第三步要进行功能需求分析。针对 FNA 确定的能力差距,FSA 将对所有可能的装备和非装备方案进行评估。由于能力差距的范围和种类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每一个 FNA,可能会存在多个 FSA。FSA 的输入是 FNA 确定的能力差距需求,输出为可能的解决方案。适用的综合体系结构将是 FSA 中的关键组成56部分,它将确保提供联合能力的可能方案与现有的能力能够得到有机地结合。FSA 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1 )非装备方案计划( DOTMLPF 分析)
21、:国防部及其他机构对 DOTMLPF 和政策资源进行分析,寻求能够解决联合能力需求的综合 DOTMLPF 和政策改革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DOTMLPF 分析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的装备方面,但由于其注意力主要集中于非装备方面(如条令、机构、训练、领导和培训、人员以及政策),故据此提出的方案被认为是非装备性的。 ( 2)装备方案计划:本阶段的目的是确定能够有效解决能力差距的可能装备方案。对可能的装备方案的确定也是国防部及其他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本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机构之间的合作性,这将意味着被提议的方案具有“与生俱来”的联合性。另外,在整个过程中,必须考虑任何被提议的装备方案对综合DOTMLPF
22、和政策改革的影响。 (3 )装备 /非装备方案分析: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获得的装备/ 非装备方案计划进行综合性的评估比较。对于非装备方案,如果能力差距能够得到有效解决,那么 JCIDS 分析的发起方将和国防部有关机构一起依据 CJCSI 3180.01 系列文件采取措施实施相应的改革,反之,则需要寻求装备方面的解决途径。装备方案分析(AMA )不但要判断解决能力需求的最佳装备方案,而且还要判断利用装备方案获得联合能力的最佳方式。通常情况下,它并不考虑哪种具体的系统或系统组件是最优的。 AMA 将依据每种方案的技术成熟性、技术风险、可支持性以及对联合能力需求的满足度划分装备方案的优先级。 装备
23、/ 非装备方案分析的结果是一个综合的方案列表,按照优先级次序排列依次为:影响现有装备能力的综合 DOTMLPF 和政策改革、现有装备和设施的改造、其他机构或国外装备方案的采用、新装备项目的启动。不过,通常的有效能力建议往往需要将综合 DOTMLPF 和政策改革与装备改革结合起来考虑。对于装备方案,评估所得的结果将记录在初始能力文档(ICD )中,以供后续阶段进行再优化并开展研制工作;对于非装备方案,评估所得的结果则将被记录在 DOTMLPF 改革建议中。 7 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 JCIDS 产生的原因、演变过程、优点、分析方法以及分析过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JCIDS 从联合作战方案和作战
24、方案出发,充分利用综合体系结构规范需求的开发活动,加强方案层次的联合能力集成,从源头保证开发出来的装备满足联合作战的要求;同时,该系统以能力需求为目标,广泛探索能力的实现手段,有力地促进了装备与非装备因素的协调发展,对加强武器装备体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我军当前的装备采办活动中,对项目的需求论证不够重视,项目需求不明、模糊的现象比较普遍,造成了战争对装备“需求牵引”困难。如果能根据我军军情,在学习和借鉴 JCIDS 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提出一套适合我军情况的需求论证方法,则能够进一步规范作战能力需求论证工作,提高论证的质量和水平,这也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CJCSI3
25、170.01B 要求形成系统M ,北京: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2002 年 10 月第 1 版 2 美军装备需求论证最新顶层文件M ,北京: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2004 年 7 月第 1 版 3 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CJCSI 3170.01F ,2007.5.1. 4 OPERATION OF THE 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CJCSM 3170.01C ,2007.5.1. 5 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CJCSI 3170.01G ,2009.3.1. 6 OPERATION OF THE 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 CJCSM 3170.01D,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