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垃圾焚烧渗滤液方案优化说明(1).doc

  • 上传人:精品资料
  • 文档编号:10754531
  • 上传时间:2020-01-07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7.21M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垃圾焚烧渗滤液方案优化说明(1).doc
    资源描述:

    1、垃圾焚烧渗滤液方案优化说明一、项目概述112MW 垃圾焚烧发电工程辅机设备项目渗滤液处理系统设计处理水量为200m/d,初步拟定采用“预处理+厌氧+ 两级 DTRO”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同时还应满足的水质指标有: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 2002 中城市绿化用水水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l8921-2002。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经预处理和厌氧处理后,渗滤液中的有机物、悬浮物、盐分等含量仍然较高,一般 COD 任然会在500015000mg/L,

    2、氨氮和总氮在 15002500mg/L,悬浮物浓度在20006000mg/L,电导率在 1000020000s/cm,后续直接采用两级 DTRO 处理将存在较多的问题。首先两级 DTRO 处理只是一种物理分离过程,并未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而且因为高浓度的有机物和悬浮物的存在,DTRO 膜系统容易产生堵塞、产水量低、散发恶臭等现象。同时系统内产生高倍浓缩的浓缩液将很难进行在处理或处置,往往需要进一步处理,会存在重复投资的风险。考虑到国内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的实际工程运用情况,我公司建议对后端的两级 DTRO 工艺改为“外置式 MBR(反硝化+硝化+外置式 UF)+NF/RO”工艺,可确

    3、保完全降解水中的有机物生成 CO2、H2O、N2、污泥等物质,确保最终出水稳定达标。后端的膜深度处理系统由于处理的是 MBR 的出水,污染物浓度较低,可考虑回喷焚烧炉炉膛处理,或后期采用蒸发、高级氧化等方法进行处理。二、现有主体工艺及原理说明1、两级 DTRO 工艺原理碟管式反渗透系统的核心是碟管式膜柱,DT 膜柱具有开敞式通道,适用于高污染浓度水处理过程。由于膜片和导流盘之间设有比较宽敞的通道(4mm) ,使进入膜组的废水 SDI 值可以达到 20。DTRO 的特殊结构及水力学设计使膜组易于清洗,避免了结垢和其他膜污染,从而使膜片寿命延长到 3 年以上。碟管式膜柱是通过两端都有螺牙的不锈钢管

    4、将一组水力碟片与反渗透膜紧密集结成筒状而成的。这种特殊的水力学设计使被处理的液体以最短的距离快速通过反渗透膜,然后 180逆转到另一膜面,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膜堵塞和浓度极化现象,成功地延长了膜片的使用寿命;清洗时也容易将膜片上的积垢洗净,保证碟管式膜组适用于处理高浑浊度和高含砂系数的废水。一根小膜柱直径为 200 毫米,长 1000 毫米,由 170 个导流盘和 169 个膜片构成;大膜柱直径为 200 毫米,长 1200 毫米,由 210 个导流盘和 209 个膜片构成。碟管式膜组的优良性能依赖于品质优良的反渗透膜片和水力导流盘。这种膜片由两张同心环状反渗透膜组成,膜中间夹着一层丝状支架,使通

    5、过膜片的净水可以快速流向出口。这三层环状材料的外环用超声波技术焊接,内环开口,为净水出口。导流盘表面有一定方式排列的凸点,使处理液形成湍流,增加透过速率和自清洗功能。导流盘将膜片夹在中间,但不对膜片产生压力,使处理液快速切向流过膜片表面。渗透液在膜片中间沿丝状支架流到中心拉杆外围,借助于导流盘上的型橡胶垫圈与处理液隔离而流向不同的出口。碟管式膜片和导流盘DTRO 处理系统的特点:1. DT 膜组的结垢较少,膜污染减轻,使反渗透膜的寿命延长。DT 的特殊结构及水力学设计使膜组易于清洗,避免了结垢和其他膜污染,从而延长了膜片寿命。用于 DT 的膜片寿命可长达 3 年,甚至更长,这对一般的反渗透处理

    6、系统是无法达到的。2. DT 处理系统安装、维修简单,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由于 DT 系统采用的管道、零备件大多是标准件,安装、维修比较方便。3. 保证产品质量,DT 系统的全部部件从系统核心部分的动力系统、膜柱系统、仪器仪表,小到控制元器件、罐体、集装箱等辅助设备均与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长期联合制造。三、现有主体工艺存在问题1、两级 DTRO 工艺为一项膜分离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过滤膜的微小过滤孔径,在压力作用下对混合液进行浓缩分离得到部分浓度较低的产水和浓度较高的浓缩液。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悬浮态和胶体状态的物质,容易堵塞 DTRO 的砂滤及保安过滤器,甚至进入 DTRO

    7、 组件造成系统堵塞、清洗频繁等问题。2、两级 DTRO 工艺初期虽然出水额完全达到标准,但是工艺本身并不能实现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只是在高压下简单的物理分离过程,系统产生高倍的浓缩液含有极高浓度的有机物、氨氮、总氮和盐分,此部分高倍浓缩液由于有机物浓度极高,现阶段很难进一步进行有效处理或处置。后期如进行蒸发、高级氧化处理,也需要进一步去除浓缩液中的有机物,存在重复投资的风险。3、DTRO 工艺目前的浓缩液产生比例为 25%左右,满负荷运行下每天产生50 吨左右的浓缩液(因为运行中代码错误紧急停机造成的冲洗废液还不计在内)。因为厌氧出来的渗滤液中几乎所有的污染物集中在浓缩液中,故粘稠度很高

    8、,气味十分恶劣,运行维护费用会逐年加大,且不可避免的产生臭味和堵塞等后续问题。4、为防止 DTRO 结垢问题,渗滤液用酸调整 PH 值再加压进入反渗透,由于正对高有机物浓度的厌氧出水进行调酸处理,需要投加大量的酸,在处理过程中,虽然 DTRO 系统虽然处于密闭状态,但原水箱及产水箱的呼吸口、人孔、检修口及放空溢流口均会与大气直接连通,车间弥漫着刺鼻的 H2S 等污染物的恶臭,长期接触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且造成一定空气污染。4、优化主体工艺及原理说明4.1 优化工艺流程根据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特点,我公司设计采用的主体工艺流程为“预处理+ 厌氧 +MBR(两级 A/O+外置式 UF)+NF/R

    9、O”工艺。其中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转鼓格栅+ 初沉池+ 涡凹气浮池+ 调节池” ,预处理系统与现有的设计方案类似,主要通过转鼓格栅去除长纤维状悬浮物,并通过初沉和涡凹气浮装置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油脂类物质,调节池起到了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水解酸化的效果,提高渗滤液的可生化性能,利于后续生化处理。生化处理单元主要采用了“厌氧+MBR 处理系统” ,通过 UASB 厌氧反应器去除渗滤液中大部分的有机物,再通过后续的 MBR 处理系统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设置两级 A/O 系统强化脱氮的效果。出水水质一般可达到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中三级排放的要求,同时总氮可降低至 4

    10、070mg/L。经 MBR 系统处理后,渗滤液中可降解的有机物均已得到有效的降解,剩余的难降解有机物可通过 NF 和 RO 系统进一步处理,出水水质可稳定达标排放。膜深度处理系统所产生的浓缩液可根据原有设计方案进行处置,此部分浓缩液有机物浓度较低,一般只有两级 DTRO 浓缩液中的 1/10 左右。4.2MBR 工艺原理说明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简称 MBR)是一种将膜分离技术和传统生化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通过对活性微生物的完全截留使生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浓度上限得到大大提高,同时可保证系统出水水质稳定。MBR系统的超滤部分拟采用德国MEMOS公司的管式超滤膜,其过滤孔

    11、径为0.03m,可以有效截留所有的微生物菌体和悬浮物。同时,超滤系统可以对大颗粒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截留,进一步保证MBR系统出水的稳定。本套超滤系统采用大流量高速循环的方式,膜管内的水力流速达到35m/s,可以有效的防止污染物的沉积,减少膜污染的风险,延长膜使用寿命。同时,系统设置严格的流量、温度、压力监控,并培植清洗系统,可以保证系统在各种复杂的运行条件下安全稳定的工作。MBR 的主要特点: 主要污染物 COD,BOD 和氨氮有效降解,无二次污染; 100%生物菌体分离;出水无细菌和固性物; 反应器高效集成,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合理。 污泥负荷(F/M)低,剩余污泥量小;根据国内外多个类似工程

    12、和我公司实际工程实践经验证明,MBR 系统采用的反硝化+硝化工艺可以很好的对渗沥液废水中的氨氮、有机污染物进行有效脱除。其中氨氮的脱除率可达到 99%以上,有机污染物脱除率达到 92%以上。整个系统可以全年运行,并能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系统的膜使用寿命保证达到 5年以上。4.3 二级 A/O 生物脱氮技术原理说明A/O 生物脱氮工艺主要基于氨化硝化反硝化的氨氮生物降解反应过程,具体如下:氨化作用过程:以氨基酸为例, RCHNH 2COOH+ O2 RCOOH+ CO2 + NH3硝化作用过程: NH 4+2O2 NO3+2H+H2O +305440KJ/mol反硝化作用过程: 2NO 2+6H

    13、+ N2+2H2O+2OH2NO3+10H+ N2+4H2O+2OH根据生物脱氮反应动力学理论,硝化反应影响因素如下:1)有机碳源:由于硝化细菌属于自氧型细菌,所以要求混合液的有机碳浓度不宜过高。如过高,将使硝化细菌不能成为优势菌群,影响反应速率;2)污泥龄:由于硝化细菌增长较慢,必须保证系统较高的污泥龄。污泥龄一般在硝化细菌世代时间的三倍以上,必须大于 10d;3)溶解氧:硝化反应溶解氧必须大于 2mg/l,较高的溶解氧可以提高硝化反应的速率;4)温度:在 535范围内,硝化反应的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每升高 10,速率提高一倍;5)PH:硝化反应适宜的 PH 为 7.58.5,并要求适

    14、量的碱度;6)C/N 比:处理系统的 BOD 负荷低于 0.15BOD5/(gMLSSd),处理系统的硝化反应才能正常进行;较低的 BOD 负荷可以保证硝化反应的顺利进行;7)有毒物质:对硝化反应产生抑制作用的有害物质主要有重金属,高浓度的 NH4+-N、NO X-N 络合阳离子和某些有机物。反硝化反应影响因素如下:1)有机碳源:反硝化菌为异养型兼性厌氧菌,所以反硝化过程需要提供充足的有机碳源。一般认为,当污水中 BOD5/TN 值35 时,即可认为碳源是充足的,不需外加碳源,否则应投加葡糖糖(CH 3OH)作为有机碳源;2)PH:反硝过程最适宜的pH 值范围6.57.5,不适宜的pH 值会影

    15、响反硝化菌的生长速率和反硝化酶的活性;由于反硝化反应会产生碱度,这有助于将pH 值保持在所需范围内,并可补充在硝化过程中消耗的一部分碱度;3)温度: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为2040;根据阿累尼乌斯方程q D(T)=qD(20) (T-20),当温度在2040之间,温度越高,反硝化速率越快。4)溶解氧:系统中溶解氧保持在0.5mg/L以下时,反硝化反应才能正常进行。根据以上分析,采用 2 级 A/O 工艺对渗沥液进行处理,在远期水质变化后通过向反硝化池中投加葡糖糖物质补充有机碳源,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4.4NF/RO 工艺原理说明纳滤/反渗透处理工艺作为常用的水处理手段,已经在许多水处理行业中得到

    16、成功应用。膜分离技术主要是利用过滤膜的微小过滤孔径,在压力作用下对混合液进行浓缩分离得到部分浓度较低的产水和浓度较高的浓缩液。其作用的理论基础是膜对物质的选择透过性,即清水及小分子物质允许透过,大分子物质及颗粒物质被全部截留。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的对水中的污染物截留浓缩并得到较为洁净的产品水。根据理论分析,纳滤膜的切割分子量等级为 200D,即纳滤膜 110nm过滤孔径可以保证膜对分子量大于 200D 的物质颗粒有 90%以上去除率。反渗透工艺采用的反渗透膜元件的过滤孔径为 0.1nm,孔径约为纳滤膜孔径的1/10。一般认为,反渗透膜切割分子量等级为 20D,对有机物颗粒和盐份物质具有更高的去除

    17、效果。系统采用了完整的过程监控设计,并配套设置了膜清洗系统,可以有效保证系统能长期稳定的运行。同时,本设计采用的膜元件均为卷式膜,其具有单位容积内膜比表面积大且不易发生堵塞的优势,在水处理行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由于卷式膜具有较大的过流通道,所以膜污染的速率被大大降低。本系统采用膜过滤方式为错流过滤,即过滤产水流向与浓缩液流向不在同一平面上,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过滤过程中污染物对膜的污染。5、技术和经济比选根据现有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普遍采用的处理工艺及我公司在垃圾渗滤液上的工程经验,现以 200m/d 厌氧出水为例,对后端“两级 DTRO”和“MBR(两级 A/O+外置式 UF)+NF/RO”

    18、工艺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详细见下表:序号分项 MBR(两级 A/O+UF)+NF/RO两级 DTRO 备注处理效果 达标排放 达标排放 相同占地面积 较少(1500m) 更少(1000m) 两级 DTRO 更少抗污染性能 较强 更强 DTRO 的抗污染性能较卷式 NF/RO 强,但 DTRO 处理的对象有机物浓度较卷式 NF/RO 高 1020 倍,且高浓度的有机废水粘度较高,所以使用寿命差不多都是 3 年,且 DTRO 更容易出现堵塞现象运停要求 生化不能停 厌氧不能停 由于前段厌氧工艺不能停止,所以实际都不能停止运行情况 一年四季稳定运行 冬季不能运行 由于前段厌氧一般温度要求在 35

    19、度左右,所以一般都能正常运行污染物去除 生物去除 隔离、进入浓缩液 DTRO 没有真正去除污染物,后续浓缩液处理、处置困难回收率 7075% 75%80% DTRO 的回收率略高膜损坏可能 节点少,不易渗漏 节点多,易渗漏 DTRO 更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二次污染 无二次污染 恶臭严重、酸雾味重 DTRO 由于处理的对象有机物浓度高,所以操作环境经常恶臭严重,同时需要添加更多的硫酸,容易形成刺激性气味投资 较高(69 万/t) 更高(710 万/t) 两级 DTRO 投资一般会更高运行费用 相同、电费较高 相同、药剂、膜费较高 运行费用基本相同,但 DTRO 膜更换费用高出 MBR+NF/RO约 23 倍,同时清洗的药剂为专用药剂,垄断性较强清洗周期 1 个月 一周 DTRO 处理对象有机物浓度高,有粘性,同时在高压、高回收率下运行,容易出现堵塞、结垢现象,所以清洗频率高市场认同度 普遍 一般 实际使用案例较少由此可见,MBR+NF/RO 工艺在整体的性能、实用性、普遍性方面比 DTRO 要高出许多。江苏新琦环保有限公司2013 年 11 月 24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垃圾焚烧渗滤液方案优化说明(1).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075453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