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_刘松.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51307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7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_刘松.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_刘松.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_刘松.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_刘松.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收 稿日期 : 2011-11-01责任编辑 : 李占忠校 对 : 张 楠作者简介 : 刘 松 (1982-), 男 , 汉族 , 河北沧州人 , 建工学院 , 助教 , 硕士 , 研究方向 : 科学哲学 、 科学技术与社会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刘 松(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050091)摘 要 :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 、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 企业规模与利润直接相关 , 一般而言 , 规模越大利润越多 , 规模越小利润越少 。 多数企业通常采取把企业做大以求获取更多利润的做法 。 事实上并非绝对如此 , 企业规模的大小与获取利润的多

2、少并非绝对成正比关系 , 有时甚至成反比 。 企业利润的获取受到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 , 企业规模不是企业获取更多利润的唯一绝对因素 。关键词 : 企业 ; 企业规模 ; 利润 ; 异化中图分类号 : F270.3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JL01-0229( 2011) 04-0024-04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1 年 12 月第 6 卷 第 4 期Dec.2011Vol.6 No.4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 、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运行体 。 企业追求利润是

3、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目标之一 , 即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获得利润 。 一般而言 , 企业规模的大小与利润的多少成正比 。 因此 , 多数企业的通常做法是把企业做大以期获取更多的利润 , 但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 有些企业做大以后反而利润降低 、 甚至企业越大亏损越多 。1 追逐利润是企业规模扩大的直接原因规模的本意是指规划出的实体模型 、 事业 、工程 、 运动 、 机构等所包含的范围 。 在这里企业规模是指企业自身发展以及生产 、 经营的范围 。一般认为 , 企业扩大规模是获取利润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依照经济学理论 , 企业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 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 ,

4、 用公式表示 : 利润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总称 , 一般包括 : 人力资源 、 物力资源 (设施 、 设备和材料等 )、 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 生产总值是各种资源转化为商品而获得的收入总值 。 在这个意义上说 , 商品代表成本资源的消耗 , 不消耗资源的商品是不存在的 。 因此 , 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利润是各种生产要素共同产生的 。 一般意义上 ,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分析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关系 。 企业获得更高利润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形成一定的规模 , 降低生产成本的消耗 、增加生产总值 。任何生产都是有成本的 。 根据经济学上

5、规模效应中的边际成本递减原理 , 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 在生产规模扩大后 , 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或相对少增加 ,使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下降 , 就是说 , 生产的越多 , 分摊到单个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就越少 , 盈利就越多 , 利润也就越多 , 企业的利润率就会上升 。 因此 , 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消耗 、 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有效途径 ; 而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或者在一定基础之上扩大企业的规模是企业追求利润最普遍的方式 。2 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理论解析2.1 正面的理论解析一般认为 , 企业扩大规模 , 企业利润就会增加 。 上海财经大学

6、李鹏博士就此观点曾给出了如下 三种解释 :(1)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企业规模越大资金越雄厚 , 越有可能进行技术创新 , 越有可能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 。 同时 , 规模越大的企业 ,在市场中越容易拥有价格垄断优势 , 从而获取高额利润 。(2) 当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小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时 , 企业就会选择在内部完成该项交易 , 此时企业规模将扩大 , 利润将增加 。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 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有限 , 企业自身将会扩大规模 , 将外部交易内部化 , 以降低交易成本 , 获得更多利润 。(3) 长期平均成本在达到最优生产规模之前 , 扩大规模将使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

7、 企业利润就会增加 。 现阶段 , 我国多数企业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还偏低 , 还没有达到最优规模 。 所以 , 大多数企业一般会采取扩大规模的途径获取更多的利润 。据此理论 ,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企业规模扩大利润增加 。2.1 反面的理论解析我们通过经济增长理论以及成本投入与产品产出的关系 , 则会得出另外一种答案 。 一般而言 , 企业通过扩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 : 一种是粗放型增长方式 , 即在生产要素质量 、 结构 、 使用效率和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单纯地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 , 其实质是以数量的增长速度为核心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 另一种是集

8、约型增长方式 , 即在生产规模不变的基础上 , 采用新技术 、 新工艺 , 改进机器设备 , 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来增加产量 , 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 无论是哪一种增长方式都必须有新的成本投入 。 新的成本投入与新的利润获取不是依据原始企业收入与消耗差额的简单叠加 , 往往新的利润与原始利润不是绝对相同的结果 。企业规模的形成和扩大必然造成新的企业成本的消耗或企业成本的增加 , 这就涉及到企业规模变化与产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 这必然影响到企业利润的获得 。 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 , 那么对应的产量

9、变动引起的规模收入以及利润高低就会有三种情况 :(1)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 ,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入递增阶段 , 则利润就高 。(2)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 ,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入不变阶段 , 则利润不变 。(3) 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 , 则生产处于规模收入递减阶段 , 则利润降低 。据此理论 , 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企业利润的增加 。 实际上 , 企业规模的扩大 , 利润可能会不变 , 甚至是降低 。3 影响企业利润低下的因素分析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利润增长的目标 ,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不能像质量守恒定律那样来计算得出利润量

10、。 企业扩大规模 , 实现利润增长会受到异化因素的影响 。 19 世纪 50 年代至 60年代 , 马克思在 经济学手稿 (18571858)和 资本论 等著作中 , 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指出 : “异化作为社会现象同阶级一起产生 ,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 , 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 异化的实质在于表明人所创造的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异己的 、与人对立的东西 ”1。 这反映在企业的发展中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以及获取利润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种反对企业发展来获取利润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 。 亦即 , 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实践过程中力求达

11、到的是企业规模与利润的统一 , 真正实现占有利润 , 但结果却相反 , 企业的规模与实现扩大规模获取利润的因素对立起来了并成为一种力量阻碍企业获取利润 。3.1 人才因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应该胜过对利润的追求 , 这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 但是 ,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 企业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要程度势必增加 , 随之而来的是原有的企业人才不能满足扩大后的企业人才需求 , 这就使得企业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与企业原有人才量的相对缺少形成矛盾 。 致使扩大规模后的企业不能有效运转 , 进而造成企业利润降低 。除此以外 , 扩大后的企业对于原有人才的能刘 松 :

12、企业规模与利润关系的科学解读25石 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1 年力和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 这时企业如果要保证正常有效地运转 , 其人才就必须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新的劳动技能 。 此种情况下往往不是100%的人才都能够大幅度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即便如此 , 企业人才也不可能是 100%地适应新的劳动技能 , 这就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 造成企业利润的低下 。3.2 管理因素(1)企业管理是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企业规模扩大后 , 企业管理更是一种挑战 。 管理一般包括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和企业自身的管理 ,两种管理对企业利润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不当

13、。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 , 制定合理的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政策 , 充分给予企业合理的发展空间 , 引导企业在合理合法的轨道上发展 , 创造利润 。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是为大多数人的长期利益服务的 , 而不是为少数人的短期利益服务的 。 国家对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多数的企业获得有效的发展 , 让大多数的企业都从市场上获利 。国家管理目的的宏观性与企业自身管理目的的局域性是完全不同的 , 国家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是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 企业获取利润会受到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影响 。 国家管理者考虑的是国家领域内的事情 , 国家管理的目标是在本国范围内取得最大程度上的利益

14、 , 而且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 满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 而企业管理者考虑的是企业领域内或单个企业自身的事情 ,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 , 它所考虑的仅仅是企业内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 , 满足社会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 。 这就决定了国家管理者与企业管理者是两种不同的管理思维 。在特定的环境下 , 国家和企业管理所要实现的目的很有可能发生冲突 。 在冲突中企业规模的发展程度必然受到影响 , 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利润 ; 从企业和社会的关系角度上说 , 企业是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并且总是处于国家管理的范围之内 。 国家在必要的时候为了维护和实现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就不得不

15、牺牲个别企业的利益 。 这时国家就会运用国家特有的强制性手段对企业发展规模进行强制性干预 , 这必然对企业规模的发展取向 、 发展动力 、 发展成果产生具体的影响 , 从而影响企业的利润 。(2) 企业对非管理岗位员工的忽视 。 企业管理保证的是企业能够顺利有效地运转 , 这是企业获取利润的关键因素 。 一般观点认为 , 企业的管理是管理岗位员工的职责 。 但我们应当明确 : 企业的管理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 。 因此 , 非管理岗位员工对于企业的发展规模乃至利润的获取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包括两方面内容 : 一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劳动 ; 二是非管理岗位的职工为企业管理作出的贡献

16、。 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 , 这两方面的管理劳动者都要参与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 ,都要转化成企业创造的价值 , 并且通过企业创造的利润表现出来 。 但是 , 在企业管理中 , 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是显而易见的 ,而非管理岗位上的普通职工为企业管理的贡献及价值却不容易引起关注 , 而往往被人忽视 。 企业的利润是由管理者管理和全体职工参与管理的劳动和价值贡献的综合 。 企业的全体职工都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了管理智慧 、 知识及合理化建议 , 这些是能够在渗入到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转化为企业价值的 。 这就是说 , 非管理岗位是能够为企业创造利润的 。 因此 , 企业对非管理岗位上的职工

17、为企业的管理贡献所创造的价值的忽视是影响企业利润的因素之一 。此外 , 企业利润的获得依赖于企业有效地运转 ,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部门内各个员工的协调管理 、运作一致是企业能够有效运转的基本保障 。企业规模扩大后 , 其部门或分支机构及其员工都会有所增加 , 企业在管理上所面临的问题数量增加 、 难度加大 , 当然不单是部门机构和成员的简单增加 。 加强新部门 、 新员工与原有部门 、员工之间的联系 , 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一致 , 并且提高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显得尤为重要 , 除此之外 , 新部门与领导部门的协调管理以及新员工与领导的协调管理等 , 都将是影响企业规模大小和企业利润高低的潜在因素

18、 。3.3 执行力的欠缺一般而言 , 企业运转的过程即由决策层做出决定并逐级下达到中层和基层执行 , 最后中层和基层把执行的结果反馈到决策层 。 但是 , 在实际的运转过程中 , 企业各个层面的 (下转第 58 页 )26石 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11 年(上接第 26 页 ) 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参差不齐的 , 而且高层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不代表着中层和基层也具备同样的能力和素质 。 这就造成中层和基层的人员对高层决定的理解程度也各有差异 ,执行起来用力方向 、 用力时机不重合一致 , 各管理层不能形成合力 , 表现为执行力欠缺 。 这直接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高效运转 , 影响企业的规模和利润

19、 。尤其是 , 由于执行者的素质和能力的欠缺 ,在免责意识的驱使下 , 执行者在执行上层决定的时候只是按照上层决定的 “字面 ” 意思 “死板 ”执行 , 不开动脑筋因时因地创造性地执行 。 殊不知 , 市场瞬息万变 , 这不仅需要高层的正确决策 , 更需要执行人对高层决定的灵活把握 。 任何决策都是动态的 ,企业高层的决策 “不是教义 ,而是方法 。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 ,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企业中层 、 基层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欠缺以及由此造成的对高层决定的 “死板 ” 执行是影响企业规模发展和利润最大化的因素 。3.4 资金投入的不足企业扩大规模 、 获

20、得利润依赖于资金的投入 。 俗话说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大多数企业的着眼点往往都放在利润上 , 对利润的追求就像是海绵里的水一样 , 只知道一味地竭力挤压 。 更有甚者 , 个别企业对 “利润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 进行错误理解 , 认为减少生产成本的投入是获得利润的唯一方法 。 殊不知 , 利润的获得是以足够的投入为前提的 。 这里的投入不仅是指资金的投入 , 还包括仪器设备的的投入以及人才的投入 。 充足的资金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 新仪器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高效率 。 企业规模的扩张亦是如此 。 大多数企业在制定企业计划时往往规划出具体的利润额度并将其分配到

21、各个部门 , 而对相关的投入却缺少计划 。 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不会有更多利润产出 。4 结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 扩大规模是企业追求利润和生存发展的通常选择 , 多数企业以此求取更多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但是 ,企业不能把扩大规模作为追求利润必须的唯一途径 。 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状况来决定是否扩大规模 。 因为 , 企业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实际问题 ,客观上影响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获取 , 甚至事与愿违 。 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利润的获取受着诸多综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 企业应该注意把这些因素综合平衡 、 取舍利弊 、 优化处理 。

22、 企业领导者必须明了清晰企业规模与利润的综合辩证关系并随时跟踪 、 及时有效地解决在扩大规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 这才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仕伟 . 从异化理论到异化现象 J. 湖南社会科学 , 2004(05):2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 第 4 卷 .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1995:742-743参考文献 :1 薛有才 .基于高中数学课改的大学数学课程体系改革 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11,23(01):63-662 刘 娟 ,郭运瑞 新课改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111-1123 候亚林 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索 J中国成人教育 ,2008(0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