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构图原理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指导和实践意义班级:姓名:学号:建筑构图原理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指导和实践意义通过学习本学期对建筑构图原理课程的学习,我在建筑内外各部分的组合、建筑空间的布置以及建筑的单体及群体组合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也解了自己在设计中的一些疑惑,最重要的是我了解了正确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筑构图是研究建筑物或建筑群体,各个部分的布局和组合形式,以及他们本身彼此之间和整体间的关系的学科,它包含了建筑群、建筑单体、建筑局部、内外空间等方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构图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包含了点、线、面、平面以及三维空间的构图关系。所以说,我们研究建筑构图并不是只局限于
2、立面和平面的构图关系上,还要考虑建筑空间的关系,从立体的角度把握建筑设计的构图方法。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好的建筑师运用构图的原理来指导建筑的设计,使建筑的功能、结构、技术更加合理和完善,同时也使得建筑形象上有丰富的表现力。在建筑形象的处理上我十分赞同建筑大师密斯范德罗的建筑处理原则“少就是多” 。这个理论在他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比如说,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在密斯的这个设计中,只用到了八根柱子和四片墙就创造了流动的开放性的建筑空间,其所用到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是统一的玻璃和钢,这种统一使得建筑的整体风格简洁,具有现代感。建筑师充分利用玻璃和钢的材质特点,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通透、精致的建筑艺术品
3、。由于材质的统一,不加多余装饰的建筑外观,也使得建筑给人以纯洁宁静的感觉。在建筑的内部空间中,没有过多墙面的遮挡,四周都是通透的玻璃体围合,置身其中仿佛置身空灵,人的身心瞬时就变得平静,专注于观展和体验之中。但是,过度的统一也是不正确的。统一在给人以简洁、现代的感觉的同时又会使人感到单调,因此在建筑构图设计中与之相结合对比的方面应该是变化。在德国馆的设计中,密斯也考虑到了这点。我们看到在德国馆的立面处理上,密斯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和材质装饰建筑的内墙和外墙,营造了灵活多变的丰富的内部空间和充满变化的外部形象。由于其运用材质的特点,整个建筑随光影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效果,从现实空间的角度考虑,整个建筑
4、并不是只有一种形象,人们每次看到它或者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它的形象都是不同的。因此,它的形象是动态变化的,我想这也是建筑师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效果。缺乏多样的变化是单调的,而没有整体统一则显得杂乱,就像音乐一样,有统一的音符、音律,人们利用不同的音符编写成变化的音乐旋律,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展现多样的风格乐曲。建筑的艺术变化也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就是我们建筑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和推敲的。要达到建筑构图的统一和变化,就需要我们考虑建筑体量组合的均衡和稳定。均衡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建筑构图上的平衡,以使得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相搭配。在取得均衡的同时,建筑师还应该考虑建筑的稳定感。在建筑与环境
5、的良好配合方面,我觉得安藤忠雄的水之教堂就做的非常出色。整体教堂给人以非常强烈的现代感,非对称的立面在周围的环境衬托下显得非常和谐,简洁的立面不加任何装饰,清水混凝土的墙面、玻璃和钢组合成教堂各个功能空间,同时建筑师将建筑的部分墙面镂空,镂空的墙面不论从内还是从外看,都像是一个相框将周围的景色框在其中,使得建筑的立面上多了自然的装饰,又使得建筑仿佛嵌在周围的环境之中。为了让建筑与周围环境更加和谐、均衡统一,安藤在礼拜堂前专门设计了一个水池,从室内看室外,白色的十字架插在水中,模糊了周围的环境与教堂的界线,让人感到环境就是教堂的一部分,或者说教堂就是环境。当然,除了要处理好建筑构图的均衡问题,还
6、要考虑建筑形体的稳定因素。由于环境的因素,我们总是想使得建筑更贴近环境,把建筑设计成的玲珑剔透的玻璃艺术品,从而忽略了建筑应当给人的稳定、安全的感觉。著名的比萨斜塔由于建造过程中的原因出现了倾斜,形成了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观,但是其倾斜的形体让人感到摇摇欲坠,并不能给人稳定的感觉,使人置身其中感到心惊胆战。在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许多建筑为了达到与环境融合或者是追求建筑形体的新奇而忽视了稳定感的情况,比如说央视新的办公大楼其结构和空间的稳定和安全备受争议。建筑构图设计中,我们还需注意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的比例和尺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古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范例。我觉得唐朝时期的高台宫
7、殿建筑对于比例和尺度的把握上有着很深的研究。首先从其宫殿形制上看,建筑主体呈现近似的三角形,上窄下长,这样的设计既符合现代力学的受力方式,又在视觉上增强了建筑高达雄伟的感觉。其次,宫殿的屋顶尺度巨大,甚至超出了建筑主体的高度和宽度,站在建筑下仰望,巨大的屋顶向上收拢,直上云霄,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最后,在开间的大小中间向两边递减、门窗的长宽比例等细节方面上,都体现着古人对于比例关系的推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我们还要注意空间的尺度对人们感受的影响,让不同的空间各尽其用,不然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卫生间给人的感受。所以,我们在设计中不但要考虑建筑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尺度,还要考虑人的尺
8、度与不同功能的建筑空间的比例关系,做到空间的“各尽其用” 。由于人眼在观察某些建筑物时所获得的印象与建筑物的实际形状、大小、色彩等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在看建筑物时会产生透视变形的影响,对于建筑物的形体认识往往会出现一定偏差,从而产生或好或坏的感觉。因此,我们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常常利用一些手段来解决这种误差,使实际的建筑符合人们的印象,这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在西方古典柱式的处理上,由于标准的圆柱体会给人中间细,两边粗的感觉,所以将柱子设计成中间粗两边细的有弹性的形象,同时柱子排列是微向内倾,以消除柱子直立排布时给人的外倾感。中国的古建筑的设计手法中,柱子的“收分”和“卷杀”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最
9、后,比拟与联想的构图手法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可以加入的,通过对具象和抽象的图形和色彩的运用,以达到向人们传递思想的目的。这种手法我觉得在宗教建筑中十分常见。就比如说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其抽象的形体引发了人们多种联想。通过对建筑构图原理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原来的设计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首先,在原来的设计中一味的盲目追求建筑外形的新颖与独特,从而或略了对建筑内部的营造。许多空间的比例尺度不符合人们的现实需要,比如在我的别墅设计中,把主卧室的空间压缩的过于小和狭长,没有把主卧与其他卧室区分开,体现不出别墅主卧的比例尺度的特殊性,甚至让人看不出主卧的位置在哪。在我的图书馆设计中,我为了消除立面的不对称和入口的偏一侧问题,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加入了一些混凝土方架的装饰,使得建筑立面取得均衡稳定,但是没有任何结构作用的多余装饰又使得建筑的立面显得繁琐和杂乱,两者的矛盾使得我无从下手,最后还是偏向了均衡与稳定的设计思路,但总之整个设计还是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总而言之,通过对建筑构图原理的学习和实践,我了解到了建筑设计的构图技法和原则,学会了如何分析一个建筑的好坏利弊,为我今后的设计道路点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