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 XXXXX 大楼项目施工单位变更及桩基验收的情况说明XX 建设工程监督站:一、工程概况XXX研发大楼项目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 XXX777号,建筑面积44000平方米,总高度 A楼 22层 84.3米,B 楼 10层 40米,占地面积 4000平方米。二、施工过程1、钻孔灌注桩施工及检测1)钻孔灌注桩施工A、B 楼基础钻孔灌注桩于 2011年 11月 28日施工,施工单位为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鑫公司) ,监理公司为 XXX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XX公司) ,施工于 2012年 3月 24日全部完成。2)钻孔灌注桩静载荷检测桩基检测于 2012年 5月 12日开始,2012 年
2、 6月 16日结束。双方依据检测现场条件及要求,对现场工程桩 68#、92#、66#,进行静载检测,其 66#(B 楼主楼)桩承载力为 6480KN,最低承载力能达到原设计的 90%,桩不满足设计要求(详见附表一) 。2015 年 5月 18日由业主组织,五方主体技术负责人在现场商议检测发现的问题,一致认为进行扩大检测,最后确认对 37#、122#桩进行检测。2012 年 6月13日至 16日,检测结果表明 122#(A 楼主楼)桩承载力为 6063KN,最低承载力能达到原设计的 70%(详见附表二) ,A 楼需要进行加固处理。3)钻孔灌注桩小应变检测2、B 楼桩基处理根据 B楼钻孔灌注桩静载
3、荷试验检测结果,设计单位给出二种处理方案,一是结构降层,二是补桩处理。经过建设单位董事会研究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详见附表三、四) 。3、A 楼桩基处理及检测1)挖孔桩施工根据原 A楼布桩特点,综合比较各种可能的加固方案,最后采用了人工挖孔桩方案,同时出了修改图,该修改文件通过了图审。本方案在每个承台下增加了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满足了钻孔灌注桩最低承载力值要求。并对承台进行了验算,满足强度要求。人工挖孔桩 35根,直径为 0.9米至 1.1米,最大桩长 31米,最小桩长 24.9米。于 2012年 7月 20日开始施工,2012 年 10月 15日结束。2)挖孔桩小应变及自
4、平衡检测2012年 11月 17日对人工挖孔桩进行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检测。受检桩号为 16#、21#、22#三根,检测结论满足设计要求(详见附表五) 。2012 年 11月 3日进行桩身低应变检测,检测结果为 100%合格。挖孔桩检测 35根,其中一类桩 33根,二类 2根(详见附表六) 。3、桩基验收事项1、关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变更情况由于在项目的监督管理上出现了问题和不足,XX 公司经协商更换了现场的监理公司,桩基检测及 A楼补桩工作由 XX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进入监管,施工单位仍为 XX公司。2012 年 11月,XX 公司与 XX公司因钻孔桩质量事故责任的问题产生纠纷,XX 公司认
5、为该质量事故的产生原因是勘探和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及图纸有关,XX 公司只是按图施工,无任何责任。2012 年年底,工地暂时停工。2、天立公司进场、汇鑫公司退场2013年 4月 28日 XX与 XX公司在浙江长兴签订相关协议,XX 公司退场并同意天立公司进场施工。天立公司进场后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对 A、B 楼桩基进行修补和清理,使其具备验收条件。在 A楼清理过程中,XX 和 XX公司发现 171#灌注桩桩头存在夹泥夹砂现象,针对此事召开了一次专题例会,并邀请检测单位(XX 科技有限公司)参加,会后要求对 A楼所有灌注桩重新进行一次小应变复测。3、桩基验收情况前期桩基质量事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XX 公司退场时索要相关的工程款也因此耽搁,故 201年 7月 12日 XX公司向 XX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索要工程款,2013年 11月 12日上午 10点,现场四方责任主体和 XX公司参加B楼桩基验收,XX 公司拒绝参加和签字XXXXXXXX有限公司(盖公司公章) 20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