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28566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综合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典型例题:1、关于人口再生产类型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现代型”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均属于“传统型”C、我国各地的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已进入“现代型”D、大洋洲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皆为“传统型”解析: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所决定,同时还受到各国、各地区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影响。即使在同一历史时期,也还存在着地区差异。从总体上讲,虽然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传统型” ,但像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等到国已进入或正在进入“现代型”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速度较快,目

2、前某些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属于低出生、低增长的“现代型” 。大洋洲除澳大利亚、新西兰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不发达,人口再生产类型还属于“传统型”答案:A2、读下面“建国以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变动”图,回答: 19541960 1970 19801984198193年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流 动 人 口 ( 万 人 )(1)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人口迁移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19541960 年为 时期,其中, 19541958 年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是 ; 19581960 年人口迁移数量增加较大的原因是 。19611976 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3、 。19771984 年为 时期,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1984 年以后,我国人口迁移进入迅猛增长阶段,试从改革开放角度分析这一阶段人口迁移的原因 。(2)80 年代以前,我国大量剩余劳动力长期束缚在农村的原因是什么? 。(3)以农村向城市迁移为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各有何影响?对迁出地的影响 。对迁入地的影响 。(4)展望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向,如何使我国人口迁移适应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别和城乡差别的需要,请发表你的见解: 。解析:本图通过流动人口增长数量的曲线图展示我国人口迁移的四个阶段的情况。时间跨度大,涉及知识多,题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较大。回答时要结合所学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知

4、识并联系实际,才能得到较为完整的答案。回答人口迁移的影响时,要注意既包括有利的方面,也包括不利的方面。答案:(1)活跃 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移民以支援边疆建设和建设新的工业基地;三年自然灾害和左倾错误导致人口大量外流。低潮 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限制和户籍管理,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为主。 回升 落实政策,解决“文化大革命遗留问题使人口向城市转移。70 年代后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发展,为城市提供了足够的生产、生活资料,促使国家放松对农民进城的限制,也使农民成为相对的“自由”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成为必然选择;1985 年以后,城市经济改革力度加大,拉大了城乡

5、经济差距,改革开放后,优先发展东部,使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激发了人口向城市和沿海地区迁移的规模加大。 (2)一方面,由于户籍制度和许多政策,隔绝了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另一方面,农村过低的劳动生产率无法向城市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农民即使进入城市,也无法获得必需的生活资料。 (3)加强了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环境保护。人口迁移对迁出地会造成人才外流的损失。缓解迁入地劳动力供求矛盾,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改变了城市经济结构,促进了城市商品流通,带动了周边农、牧、渔、副业的发展;

6、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城市市民的思想发展;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方向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的负担,增加了城市管理难度;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加重了城市失业、拥挤等社会问题。 (4)今后我国人口迁移趋向更加频繁。近期看,西部大开发会使西部成为人口迁入的热点地区,掀起人口向西部迁移的高潮;未来社会中,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减慢,未来人口增长及分布将更多地取决于人口的迁移;现代化生产和工业化进程需要劳动力不断迁移,以实现劳动资料、劳动力、劳动对象及市场的优化配置;随着城市化发展和城市环境问题严重,人口逆城市化将成为新的人口迁移方向;未来社会中,人口迁

7、移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影响会更加突出。随着城乡差别、地区发展差别距离的缩小和消失,我国应促进人口迁移,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一)选择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2、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大洋洲 B、亚洲C、非洲 D、欧洲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战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B、二战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迅速C、目前世界净增人口主要位于发展中国家D、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下降下图是 1997 年四个大洲(亚洲、非洲、

8、欧洲和北美洲)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读后完成 45 题。4能够表示欧洲人口增长模式的是A. B. C. D.5比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A.的生活水平高 B.的环境污染严重C.的人口老龄化严重 D.已完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6、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首先从 A、出生率开始 B、死亡率开始C、自然增长开始 D、生育率开始7、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 “原始型”模式B、 “传统型”模式C、 “现代型”模式D、 “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8、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的出生率低的原因是A、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1.0 2.0 3.0 4.01.02.0人 口

9、 出 生 率 ( %)人 口 死 亡 率 ( %) B、节育措施普及C、现代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的变化D、儿童衣、食、教育花费多,人们晚婚晚育,家庭规模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洲所有国家的人口已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B、非洲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正在向“传统型”模式转变C、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 “现代型” D、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传统型”10、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原始型 B、传统型C、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D、现代型11、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

10、载量小B、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就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C、库区移民大部分实行外迁异地安置,小部分就地“后靠”D、是在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发生的12、由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人口迁入地变为迁出地的是A、亚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澳大利亚13、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初地理大发现后的人口迁移主流是旧大陆移向新大陆新大陆流向旧大陆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流向已开发国家A、 B、 C、 D、1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自发性迁移减少B、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C、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西部地区D、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边疆地区15、美国有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向南方的“阳光地带”迁移,主

11、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水源条件 D、政府政策16、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 D、文化因素17、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18、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矛盾,应实行的基本国策是A、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B、计划生育C、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D、实施退耕还政策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地的实际人口数

12、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则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B、某地的实际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则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之间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C 某地的实际人口小于人口合理容量,则会导致该地的资源遭到破坏D、某地的实际人口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则该地的资源会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20、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对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B、乐观者认为,未来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接近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D、虽然对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方法不同,但结果不会相差很多(二)综合题21读 1997 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

13、口再生产表,回答下列问题: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韩国 1.5 0.6 0.9印度 2.9 1.0 1.9巴西 2.2 0.7 1.4尼加拉瓜 3.7 0.6 3.1古巴 1.4 0.7 0.7尼日利亚 4.3 1.3 3.0埃及 2.9 0.8 2.1巴布亚新几内亚 3.4 1.0 2.3(1)表里所列举的各个国家中,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高的是 、 和 ;三个国家人口的死亡率都大大 出生率,人口增长速度很 ,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2)表里所列举的各个国家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偏低的是 和 ,说明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进入或正在进入型。(3)分析、归纳上表所

14、列出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总体看来,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为型,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 。22、根据下列资料,完成以下问题1987 年 7 月 11 日,世界第 50 亿个公民出生在前南斯拉夫的萨格勒布市。1630 年至 1830 年,中间经历了 200 年,人口达到第一个 10 亿,而到第二个 10 亿,用了 100 年时间,从 1930 年1960 年只用了 30 年时间,人口就达到了第三个 10亿,到 1975 年世界人口突破 40 亿大关,1999 年 10 月 12 日,世界人口达到 60 亿,这一日也被联合国宣布为“世界人口日” 。(1)在下图的坐标内完成反映世界

15、人口数量变化的曲线图0(2)简要分析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3)简要分析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口增长对环境有何影响: 。23、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历史知识说明 A、B 两个历史阶段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162 1753 1812 1840 19491982 195( 年 份 )( 康 熙 元 年 ) ( 乾 隆 十 八 年 ) ( 嘉 庆 十 七 年 ) ( 道 光 二 十 年 )A BC DEF0.19 1.023.6 4.1 5.410.312( 亿 人 )。(2)图中 D 阶段人口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3)与 E 阶段比较,F 阶段人口增长的

16、特征是 ,原因是: 。(4)上述六个阶段,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主要原因是: 。(5)按照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形势,分析未来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6)你认为怎样的人口增长才算是合理的人口增长: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 1: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距离(Km)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人口(万人) 39054 26740 33452 10344占总人口比例(%)35.9 24.3 3 0.4 9.4人口密度(人/ Km 2)407 201 142 21材料 2:我国人口垂直分布状况海拔(米)200 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

17、000人口数量(万)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人口比重(%)64.9 17.2 7.7 8.9 1.4面积(万Km2)144.5 97.2 162.5 39.9 315.9面积比重(%)15.5 10.2 16.9 25.0 32.9人口密度(人/ Km2)507.6 199.9 53.2 41.8 5.0材料 3:“八五”末期,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贫困人口最多,总计达 200 万左右。至 1999 年,云南、贵州两省的贫困人口仍接近 600 万,与之相邻的西藏,贫困人口不足 100 万。(1)分析材料 1 和 2,简述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是 。(2)

18、简要分析我国云南、贵州、四川贫困人口较多的原因:自然原因: ;社会经济原因: 。(3)我国西藏的贫困发生率高达 10%20% ,但贫困人口却较少,原因是 。(4)我国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较东部地区要丰富得多,是否意味着西部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比东部地区大?为什么? 。(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B、工业革命前世界人口呈现负增长C、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D、20 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下降2、下列大洲人口最多的是A、欧洲 B、南美洲 C、非洲 D、亚洲3、不同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A、具有同步性B、目前已经完成转变的是发达国家和地

19、区C、从出生率迅速下降开始D、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变的速度都较慢4、有关“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型”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出现于产业革命时期B、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人口的负增长C、 “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国家往往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问题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其区别于其他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主要特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的发达国家总体上人口的死亡率高于人口的出生率B、目前的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属于较高出生率和较低死亡率的“传统型”C、欧洲国家由于营养好,肥胖人口较多,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D、欧美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6、有关“传统型”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说法,正确

20、的是A、出生率的不断下降是其主要特征之一B、死亡率的不断下降是其主要特征主之一C、大多数的欧洲和大洋洲国家是“传统型”的典型D、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传统型”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国家组织了第五次人口普查.这次普查除了投入更多的人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各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登记.据此完成 78 题.7、第五次人口普查与前几次相比,统计难度更大的原因是A、近几年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C、国内自发的人口迁移 D、大量的国际人口迁移8、在预测人口数量未来动态变化时,主要的信息来自男女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人口密度现有人口数量A、

21、 B、 C、 D、9、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缓慢,机械增长较快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较快,机械增长趋缓D、主要受国际移民影响10、 “安史之乱”所引发的人口迁移最大意义是A、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B、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格局C、我国人口的地区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D、使我国北方人口首次超过了南方人口11、欧洲人大规模地向美洲迁移开始于A、奴隶社会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C、产业革命后 D、20 世纪初12、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曾经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条件的

22、改善 B、政府政策的影响 C、大量耕地的开垦 D、矿产资源的开发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们迁移的动机大多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待遇B、总体来说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C、人口是否从某一地区迁往另一地区主要看迁入地区的人口密度D、人口由城区迁往郊区是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14、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是社会变革自然灾害经济差异民族、宗教A、 B、 C、 D、15、造成人口移动最为直接的原因是A、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 B、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地区间人口密度的差异 D、地区间文化的差异16、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的示意图。图序与选择排列顺序能

23、够正确对应的是迁 出 地 迁 出 地 迁 出 地 迁 出 地 A中国 美国 俄罗斯 拉美B中国 俄罗斯 美国 拉美C拉美 中国 俄罗斯 美国D中国 拉美 俄罗斯 美国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移动会造成气候类型的变化B、人口移动会加深民族间的矛盾C、人口移动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D、人口移动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18、新中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的人口迁移特点是A、人口主要从北方迁往南方地区B、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小,但频率较高C、年平均迁移量较 20 世纪 80 年代后大D、自发的人口迁移和流动较少19、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B、洪涝灾害的发生

24、C、严重的水土流失 D、恶劣的气候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实人口都小于该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B、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只会下降,不会升高C、在一个开放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D、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主要由其土地面积所决定(二)综合题21、读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1998 年) ,回答下列问题。大 洋 洲欧 洲拉 丁 美 洲北 美非 洲发 展 中 国 家亚 洲发 达 国 家世 界出 生 率死 亡 率图例 自 然 增 长 率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出生率 ,死

25、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型。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较高的是 ,原因是 。欧洲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是 。从总体上看,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 型。22、根据以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内地建国到现在共进行了五次人口普查(以下人口均不包括港、澳、台及福建省的马祖、金门等岛屿的人口)第一次 1953 年 5.49 亿第二次 1964 年 6.95 亿第三次 1982 年 10.08 亿第四次 1990 年 11.34 亿第五次 2000 年 12.66 亿材料二、1996 年全国(加权汇总)15 岁以上男性职业和生男孩后又生一孩比例职业 构成(%

26、)生男孩后又生一孩构成(%)专业技术人员 4.6 3.4科级以上比例 3.7 1.6生产运输人员 10.7 7.2办事人员 5.0 3.6商饮服务员 3.7 2.0个体劳动者 3.7 4.0农林牧渔者 47.8 70.2其他劳动者 5.7 5.7未在业 15.3 2.3(1)从五次人口普查数字看,人口平均每年增长最快的是A、1956 年1964 年间 B、1964 年1982 年间C、1982 年1990 年间 D、1990 年2000 年间(2)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转变较快,已接近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3)根据材料二回答,我国人口自然增

27、长率虽大大下降,但是从表中仍可看到不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行为,集中在 (劳动者)身上,原因是: 。(4)从表中看出我国从事 产业的人占绝对多数,这种产业结构是否合理 。(5)以上说明计划生育仍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其重点和难点在 。23、分析下表,判断正误,在每项陈述前的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年份 人口(亿人)耕地面积(万公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10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以1978年为100)粮食产量(1亿吨)城镇化水平(%)1978 9.63 9939 100 100 3.05 17.91980 9.87 9931 116.3 113.0 3.21 19.

28、41985 10.59 9685 193.5 175.5 3.79 23.71990 11.43 9567 283.0 237.3 4.46 26.71995 12.11 9497 489.1 394.0 4.67 29.01998 12.48 9434 627.8 490.8 5.12 30.4( ) (1)总人口持续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 (2)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增长。( ) (3)城镇化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呈正相关。( ) (4)继续推行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 (5)1998 年城镇人口达 3.04 亿。24、结合下面表 1、表 2

29、 及有关材料,回答。表 1:未来某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消费量耕地 森森面积 淡水(平均)0.1 公顷 0.1 公顷 2000m3表 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 面积 耕地 森林面积 年径流总量(有效)6200 万 22 万 km2 8 万 km2 7.5 万 km2 5105 亿 m3材料: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计二十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 9000 万的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面积而减少 8000 km2,新造林面积 1 万 km2。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 ,森林面积 ,淡水 。未来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 。未来对该地

30、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是 ,但是这种资源应注意的问题是 。25、下表是我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于 1992 年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后计算出的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据此回答有关问题。潜力区 具体地区年生物量(万吨)可承载人口(万)最大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北温带 大兴安岭北部4800 480 38中温带 东北地区105100 23000 229南温带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87900 22000 279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88600 22000 395中亚热 江南丘 229700 57000 427带 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南

31、亚热带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中南部及滇南91900 22900 460热带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22400 5600 486干旱及半干旱区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85600 8500 32青藏区 青海、西藏10000 1000 4(1)根据上表,我国最多可承载的人口数为 。(2)我国东部、西部以及南方、北方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各有什么特点?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A2、D3、C4A5C6、B7 、D8、C9、C10、B11、D12、C13、C14、B15、A16、B 17、C18、B19、A20、B(二)综合题21 (1)尼日利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

32、尼加拉瓜 低于出生 快 传统 (2)韩国 古巴 现代 (3)过渡型 现代型22、 (1)略(2)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类的生存环境大大改善,死亡率大大降低(3)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数量大增长。由于生产力水平声速提高,使人类对环境的履行活动进一步加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数量的增长对资源的需求量示大,开发、利用自然的程度和范围在为扩展,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数量的增多,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造成对环境的侵害;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了大量废弃物,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23、 (1)摊丁入亩

33、刺激了人口增长;引进高产粮食作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2)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府腐败无能,社会生产力低下,社会动荡不安,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3)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了人口增长(4)E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5)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下降,但人口还将持续增长一个阶段,最终实现零增长(6)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4、 (1)人口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山区人口稀少(2)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山地多,平地少,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 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34、区交通不便,资源优势难以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又由于人口增长较快,使得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3)西藏的人口总数较少(4)虽然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但是耕地、水资源等严重不足,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远小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一)选择题1. A2、D3、B4、C5、B6、B7 、C8 、B9、B10、B11、B12、D 提示: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都是属于矿业城市。大庆是在丰富的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石油工业城市,攀枝花是在铁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钢铁工业城市,他们的都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的。13、B14、A15、B16、D 提示:

3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主要是从黄河下游、长江下游等地区移向西南的云南、西藏以及西北、东北等地,其人口移动方向大体如图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拉丁美洲的人口大量向北流向美国、加拿大,向东北横过大西洋流入西欧,如图所示。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人口的重心主要在其欧洲部分,近几十年来一直组织移民向东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使那里的人口迅速增加,即其人口的迁移方向是由西部的欧洲部分向东部的亚洲部分流动,如图所示。美国的人口则是大量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移动,如图所示。故上面选项中 D 的排列顺序与图中所示的人口移动方向的排序吻合。17、C18、D19、A20、C(二)综合题21、低 低 低 现代高

36、 低 高 传统发达国家 人口老龄化欧洲人口的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传统22、 (1)B(2)D(3)农林牧渔者 这些人群的文化素质较低,他们不是靠政府工资收入生活,政策对他们的约束力较弱,这群人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成本也较低(4)第一 不合理(5)农村(或农林牧渔者)23、 24、0.13 km 2/人 0.12km2/人 8250km2/人耕地 在城市、公交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淡水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建设水利设施,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25、(1)162480 万(2)我国东部的环境承载量较西部地区大,南方的环境承载量较北方地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