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 章 电缆线路的测试和维护 本章内容 1.电缆线路障碍种类及维护技术要求 2.电缆线路障碍测试 3.相关测试仪器与使用方法(万用表、直流电桥、兆欧表、地阻仪、 QTQ02 型电缆探测器、T-C300 电缆故障综合测试仪) 4.全塑电缆线路障碍的检修 5.电缆的充气设备和充气维护 6.全塑电缆的防护 7.电缆线路改(割)接 本章重点 1.电缆线路障碍的种类及维护技术要求 2.电缆线路障碍测试相关测试仪器与使用方法 3.电缆堵塞及气门的制作 4.全塑电缆的防护工作 5.电缆线路的改(割)接基本原则、方法 本章难点 1.利用相关仪器仪表测试电缆线路的障碍。 2.利用曲线法对全塑电缆进行查漏 本
2、章学时数 42 学时(理论教学 24 学时、实训教学 18 学时) 学习本章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缆线路障碍的种类、产因、维护技术要求及电缆防护的技术措施 2.技能方面:会正确使用相关测试仪器进行电缆线路障碍的测试和定位、会正确进行电缆堵塞的制作及电缆热缩气门的制作、会正确进行电缆线路的改(割)接 1518.1 电缆线路障碍种类及维护技术要求 本地网线路设备是我国公用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传输音频、数据、图像和视频等通信业务。目前本地网线路设备由电(光)缆及其附属设备(线路设备)组成。为加强电信线路设备的维护管理,使其经常处于良好状态,保证电信网优质、高效、安全运行,必须执行 98 年原电
3、信总局颁布的本地网线路维护规程的条款。掌握电缆线路的常见障碍及维护技术要求对维护工作极其重要。 8.1.1 电缆线路障碍种类 通信电缆常见障碍的分类如下: 1.混线:同一线对的芯线由于绝缘层损坏相互接触称为混线也叫自混。相邻线对芯线间由于绝缘层损坏相碰称为它混。接头内受过强拉力或受外力碰损使芯线绝缘层受伤的部位常造成混线情况。 2.地气:电缆芯线绝缘层损坏碰触屏蔽层称为地气,它是因受外力磕、碰、砸等磨损坏缆芯护套或工作中不慎使芯线接地而形成。 3.断线:电缆芯线一根或数根断开称为断线,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接续或敷设时不慎使芯线断裂、受外力损伤、强电流烧断所致。 4.绝缘不良:电缆芯线之间以塑料为
4、绝缘层,由于绝缘物受到水和潮气的侵袭,使绝缘电阻下降,造成电流外溢的现象称为绝缘不良。它一般是由接头在封焊前驱潮处理不够、或因电缆受伤浸水、或充气充入潮气等原因造成芯线绝缘长期下降所致。 5.串、杂音:在一对芯线上,可以听到另外用户通话声音,叫串音;用受话器试听,可以听到“嗡嗡”或“咯咯”的声音,称为杂音。线路的串、杂音主要是由于电缆芯线错接,或破坏了芯线电容的平衡、线对接头松动引起电阻不平衡、外界干扰源磁场窜入等影响而造成。 实际电缆障碍可能是几种类型障碍的组合。比如:芯线接地障碍同时会造成线对自混;在电缆浸水、受潮比较严重时,所有的芯线及芯线对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均很低,就同时存在自混、接地和
5、它混障碍现象。在判断障碍性质时应注意加以鉴别。 8.1.2 电缆线路维护技术要求 1.线路设备的维护要求 (1)线路设备维护分为日常巡查、障碍查修、定期维修和障碍抢修,由线路维护中心组织区域工作站实施。 (2)维护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当维护工作涉及到线路维护中心以外的其他部门时,应由线路维护中心与相应部门联系,制订出维护工作方案后方可实施。 152维护工作中应作好原始记录,遇到重大问题应请示有关部门并及时处理。 对重要用户、专线及重要通信期间要加强维护,保证通信。 2.主要维护指标及测试要求 (1)全塑市话电缆线路的维护项目及测试周期见表 81。
6、 表8l 全塑市话电缆线路设备的维护项目及测试周期 序号 测试项目 测试周期 1 绝缘电阻1.1 空闲主干电缆线对绝缘电阻 1次年,每条电缆抽测不少于5对 1.2 自动:1次37天 用户线路全程绝缘电阻(包括引入线及用户终端设备)1.3 用户线路绝缘电阻(不包括引入线及用户终端设备) 投入运行时测试,以后按需要进行测试 2 单根导线直流电阻、电阻不平衡、用户线路环阻 投入运行时或障碍修复后测试 3 用户线路传输衰减 投入运行时及线路传输质量劣化和障碍修复时4 近端串音衰减,远端串音防卫度 投入运动时测度,以后按需要进行测试 5 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 投入运行时测试,以后每年测试一次 (2)全塑电
7、缆线路的维护指标 全塑电缆绝缘电阻维护指标最小值见表 82。 表82 全塑电缆绝缘电阻维护指标最小值(20) 线路类型 线路情况 维护指标全塑电缆直流电阻环阻、电阻不平衡维护指标见表 83。 全塑电缆线路传输衰减维护指标见表 84。 全塑市话电缆线路近端串音衰减维护指标见表 85。 全塑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维护指标(20)如下: 全塑主干电缆:2.6km 全塑架空配线电缆:5.0km 注: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系指施工中的屏蔽层用屏蔽连接线全线连通后测试的电阻值。 主干电缆空闲线对,测试电压250V 50M 用户线路(连接有MDF保安单元和分线设备,不含引入线),测试电压100V 30M 用户电缆线
8、路 用户线路(包括引入线及用户终端设备),测试电压100V 500k 注:投入运行维护时,各类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指的是每对导线的导体间或导体与地间的绝缘电阻 表83 全塑电缆直流电阻环阻、电阻不平衡维护指标(20) 类 型 维护指标 环路电阻 用户电缆线路(不含话机内阻)最大值 程控局:1500 平均值1.5% 电阻不平衡 其他全塑电缆 最大值5.0% 注:电阻不平衡,计算公式为:电阻不平衡=(Rmax-Rmin)/Rmin100% 表84 全塑市话电缆线路传输衰减维护指标(20) 线路类型 线路情况 维护指标 用户线路 频率800HZ 不大干7.0dB 注:用户到用户交换机传输衰减不大于1.
9、5dB,用户交换机至端局传输衰减不大于4.5 dB 153全塑电缆应满足YDT322的要求。 开通ISDN或数据专线等其他频率的传输特性待定。 3.线路设备定期维护项目和周期(见表 86) 表86 定期维护项目及周期 项目 维护内容 周期 备 注 整理、更换挂钩、检修吊线 1次年 清除电缆、光缆和吊线上的杂物 不定期进行根据巡查情况,可随时增加次数 检修杆路、线担、擦拭隔电子 1次半年 架 空 线 路 检查清扫三圈一器及其引线 1次月 根据周围环境情况可适当增减次数 人孔检修 1次2年 清除孔内杂物,抽除孔内积水 人孔盖检查 随时进行 报告巡查情况,随时处理 进线室检修(电缆光缆整理、编号、地
10、面清洁、堵漏等) 1次半年 管 道 线 路 检查局前井和地下室有无地下水和有害气体侵入 1次月 有地下水和有害气体侵入,应追查来源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汛期应适当增加次数 气压测试,干燥剂检查 不定期进行 有自动测试设备每天1次 自动充气设备检修 1次周 放水、加油、清洁、功能检查 充 气 维 护 气闭段气闭性能检查 1次半月 根据巡查情况,可随时增加次数。有气压监测系统的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巡查次数 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试检查 1次年 雷雨季节前进行 PCM再生中继器保护地线、接地电阻测试检查 1次年 雷雨季节前进行 防雷地线、屏蔽线、消弧线的接地电阻测试检查 1次年 雷雨季节前进行 防 雷 分线
11、设备内保安设备的测试、检查和调整 1次年 雷雨季节前测试、调整、每次雷雨后检查 投币电话、磁卡电话巡修 1次年 IC卡电话巡修 1次季 普通公用电话巡修 1次季 用 户 设 备 用户引入线巡修 1次2年 结合巡查工作进行 交接设备、分线设备内部清扫、门、箱盖检查,内部装置及接地线的检查不定期进行交接设备跳线整理、线序核对 1次季 结合巡查工作进行 交接设备加固、清洁、补漆 1次2年 交接设备接地电阻测试 1次2年 应做到安装牢固,门锁齐全,无锈蚀,箱内整洁,箱号、线序号齐全,箱体接地符合要求 分线设备清扫、整理上杆皮线 1次2年 分线设备油漆 1次2年 接 分 线 设 备 分线设备接地电阻测试
12、 20%2年 应做到安装牢固、箱体完整、无严重锈蚀,盒内元件齐,无积尘、盒编号齐全、清晰 表85 全塑市话电缆线路近端串音衰减维护指标 线路类型 维护指标 主干电缆任何线对间(频率800Hz) 不小于70dB 同一配线点的两用户线对间(频率800Hz) 不小于70dB 注:线路长度超过5公里时应进行两端测试 1544.充气维护 (1)除填充电缆、光缆外,全部铅包电缆、非填充地下全塑电缆、光缆都必须施行充气维护。 (2)气压监测系统应 24小时进行实时监测,有告警时应立即打印并派修。 (3)充入光/电缆中的干燥空气或氮气的露点不得高于-16,且不能含有灰尘和其他杂质。 (4)光/电缆的充气维护气
13、压: 充气端气压;临时充气不得超过 150 kPa,自动充气不得超过 80kPa。 气压平稳后,全塑电缆及光缆的气压应保持在 4050 kPa。 最低告警气压(气压下限的允许值,20) : 地下电/光缆:30kPa; 架空电/光缆:20kPa。 (5)原则上以每条光/电缆为一个气闭段。当光/电缆较短时,可以把结构相近的几条连通构成一个气闭段。 (6) 气闭段任何一端气压每 10 昼夜下降不应超过 4kPa。 超过 4kPa 时应列入维修计划,尽早查修。当气闭段的任何一端气压每昼夜下降达 lOkPa 时属于大漏气,必须立即查找漏气部位,直至修复。 (7)在查找和修复线路设备的漏气障碍时,应确保线
14、路设备的安全,决不能因查漏而引起线路设备传输性能的下降甚至中断通信,严禁在全塑电缆中充入氟利昂或乙醚等有害气体。 5.配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1)气压遥测系统要每天检查系统端机是否良好,端机有问题应先修复。 (2)自动充气设备由区域工作站派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 (3)防雷、防强电装置的维护: 地面上装设的各种防雷装置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进行检查,测试其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处理、整治。每次雷雨后进行检查,发现损坏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地下防雷装置应根据土壤的腐蚀情况,定期开挖检查其腐蚀程度,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应及时修复、更换。 8.2 电缆线路障碍测试 在日常维护
15、工作中,电缆发生故障时应尽快的恢复通话,必要时采取“先重点后一般”和“抢多数,修个别”的原则,迅速排除障碍并防止扩大范围,确保电话畅通。这样就需要维护人员在排除故障时,首先应判断故障的性质,并选择仪器及时测定障碍位置,再进行修复工作。要做到测量结果准确,应做到以下几点: 对于测量基本原理和仪表的使用方法必须掌握; 对于导线的变化要有准确的记录;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温度对导线电阻的影响; 测量时操作要小心、测量要耐心、观察要细心。 1558.2.1 电缆线路障碍测试的基本步骤 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一般有障碍性质诊断、障碍测距与障碍定点三个步骤。 1.障碍性质诊断 在线路出现障碍后,使用兆欧表、万用表
16、、综合测试仪等确定线路障碍性质与严重程度,以便分析判断障碍的大致范围和段落、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 当电缆发生障碍后,应对障碍发生的时间、产生障碍的范围、电缆所处的周围环境、接头与人孔井的位置、天气的影响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 2.障碍测距 使用专用测试仪器测定电缆障碍的距离又叫粗测,即初步确定障碍的最小区间。 3.障碍定点 根据仪器测距结果,对照图纸资料,标出障碍点的最小区间,然后携带仪器到现场进行测试,作精确障碍定位。这时,可根据所掌握的电缆线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周围环境,分析障碍原因,发现可疑点,直至找到障碍点。例如,如发现在确定障碍的范围内有接头,就大致可以判定障碍点就在接头内。在
17、现场还可以采用其他辅助手段,如使用放音法、查找电缆漏气点等找出障碍点的准确位置。 一般来说,成功的障碍点查找要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否则欲速则不达。 8.2.2 电缆线路障碍测试方法综述 目前,在电缆障碍查找中的主要方法有: 1.电桥法 电桥法是一种传统的测试方法。利用电桥原理,可以测定电缆的各种障碍点与测量端之间的距离等数据,并且可以进行电缆的电气性能测试。 电桥法的优点是原理简单,仪器制造成本低,在早期的电缆障碍测试中应用较普遍。但早期电桥测试方法操作复杂,测试时要求对方配合,测量精度受环境温度、电磁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现已研制出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桥仪器。智能电桥采用先
18、进的电路设计及数据处理技术,简化了操作,有效地消除了温度、电磁干扰等影响,把电桥法测试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2.放音法 放音法用于直接探测电缆障碍的部位。其原理是在电缆的障碍线对上,输入一个功率较高的音频电流信号,产生较强的交变磁场,穿透外皮扩散到电缆的外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利用带有线圈的接收器,放于电缆的上方,电缆中交变的电磁场就可以在接收器中产生感应信号。在线路障碍点上,由于芯线上的交变电流受到线路障碍的影响而突然下降,甚至消失,因而障碍点前后接收到的信号也就有明显的区别,这样就可以判定电缆的障碍点。该方法应用时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影响,仅适用于测量电阻较小的混线障碍。 3.查漏法 该
19、方法通过检查充气电缆的漏气点,判断障碍点的大致范围沿电缆逐点排除于扰,进行检测,找到障碍点。但不适用于查找直埋电缆的障碍点。 4.脉冲反射法 脉冲反射法又叫雷达法或回波法,向电缆发送一电压脉冲,利用发送脉冲与障碍点反射156脉冲的时间差与障碍点距离成正比的原理确定障碍点。 脉冲反射法最早用于长途电缆线路障碍的测试中。由于市话电缆对高频脉冲信号的衰减大等原因,在市话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中遇到了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该测试方法及其仪器有了很大进步,其灵敏度也大大提高,已成功地应用到了市话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中,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成为市话电缆线路障碍测试的主要手段。我国在 9
20、0 年代初推出了市话电缆线路障碍测试仪器。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上千个单位采用了国产脉冲测试仪器,它们在解决市话线路障碍查找难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期的脉冲反射仪器主要还是靠人工调整仪器、识别回波波形来判断障碍点距离。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仪器具备了自适应调整测试范围、信号幅度以及计算机辅助识别回波波形以确定障碍点距离的功能。脉冲测试仪器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提高仪器的自动化水平。 5.综合测试仪器 脉冲反射法依赖于障碍点阻抗的明显变化,不适用于测量电阻值比较大的绝缘不良障碍,而电桥法能够测量电阻值高达数兆欧姆的障碍点。近来研制出的将脉冲反射法及电桥法相结合的综合测试仪器基本可以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
21、通信电缆障碍的测试问题。 8.3 用万用表测试电缆线路 采用万用表测试电缆线路并判断线路故障早在 50 年代就开始应用。早期使用指针式万用表,近年来更多使用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一般可测量交/直流电压、电流和电阻(部分产品还具有测量电容、测试晶体管及其他功能)等。本书主要介绍利用数字万用表测试电缆线路的环阻和屏蔽层连通电阻。 8.3.1 环路电阻的测试 1.将被测电缆芯线的始端与机房断开,在被测电缆的未端将两根芯线短路。如图 81。 图81 万用表测芯线环阻 2.根据电缆程式和长度将数字式万用表的挡位量程选择钮转向“”量程范围的适当挡位。 3.按下开关按钮,把表笔分别插入 COM 表笔插孔和
22、VHz 或V表笔插孔,并接至被测电缆芯线上。 4.读取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如在显示屏左侧出现“1” ,说明所测的数值超过现有量程,量程开关应向高位拨一挡,反复调测直至出现较精确的数值。万用表上测得的读数就是导线157的环阻值。如果测量当中出现负值,这可能是线路上有电源存在,应及时查清情况,否则将造成误差。 8.3.2 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测试 全塑电缆屏蔽层应进行全程连通测试,测试方法如图 82所示。 图82 万用表测电缆屏蔽层连通电阻 先要在被测电缆末端将一根屏蔽线牢固地卡接在电缆屏蔽层,选一对良好芯线,将其末端A、B线短路,并与电缆屏蔽线连通。打开万用表开关,万用表连线插接正确,万用表量程开关
23、拨到电阻量程范围,选择适当的测试档,准确读取读数。 1.测试线对环路电阻( R )。 AB2.测试A线与电缆屏蔽层的环路电阻(R AE)。 3.测试B线与电缆屏蔽层的环路电阻(R BE)。 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出电缆每公里屏蔽层连通电阻: )/(2kmLRRRRABBEAE+=屏L被测电缆长度(km) 。 8.4 用直流电桥测试线路障碍 直流电桥电桥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它们是根据电桥电路原理而制成的。现在普遍采用的是 QJ-45 型携带式电桥,又称电缆故障测试器。本节主要介绍 QJ-45 型电桥测试线路故障的方法。 1588.4.1 电桥电路基本原理 电桥电路基本形式如图 83 。 若电桥电路平衡,
24、则流经电阻 R 上的电流为零。电桥平衡的条件为相邻桥臂上的电阻的比值相等(或相对臂上的电阻值的乘积相等)。根据这一特点,当电桥平衡时,若桥臂上四个电阻值已知三个,可求得第四个。 直流电桥就是根据电桥平衡的原理制成的。如图 84,在直流电桥中,为了测试未知电阻,将图 83 中电阻D换成待测电阻 X;为了调节电桥的平衡,将图 83 中电阻C 换成可调电阻 Rx;为了观测电桥是否平衡,将图 83 中电阻R 换成检流计。当电桥调试平衡后 则: XRBAX = 8.4.2 利用 QJ45 型电桥测试线路故障 QJ45 型线路故障测试器主要由比率臂、比较臂、检流计、量程变换电键、分流按钮以及接连端子等组成
25、,其面板排列如图 85 所示。 1.面板说明 X1和 X2 端子:连接被测电阻和导线。 B端子:外接电源或蜂鸣器。 G 端子:外接指示器或监听耳机。 地端子:连接地线或电缆屏蔽层。 R 端子:比较臂引出端子。 断接开关:“接入”和“断开”脉冲电流测量法。 电键:量程变换电键。倒向 R 可测量回路电阻;倒向 M 谓之可变比率臂测量法;直立于V 谓之固定比率臂测量法。 (备注:利用 QJ45 型电桥测试混线和地气障碍有可变比率臂测量法和固定比率臂测量法两种,本书主要讲述固定比率臂测量法。) 比率臂旋钮:可使用倍率盘来变换比例值,选择是否恰当,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起决定作用。 比较臂旋钮:也谓之标准电
26、阻盘,由 4 个可变电阻器组成的,分为个、十、百、千。 检流计:表针应正确地指在 0 位,其左右刻有分度,以表示偏差灵敏度小于 1uA分度。 图 83 电桥电路基本形式 图 84 直流电桥 159分流按钮:检流计分流系数按钮,为了提高测量准确度并减小电流对表的冲击,分为粗调钮,中调钮,细调钮,测量时依此顺序按调,不得任意颠倒。 图85 QJ45型线路故障测试器面板图 8.4.3 利用 QJ45 型电桥测试电缆线路 1.环路电阻测量法 图 8 6 环 路电阻的测量法如图 86 所示。 AB:比率臂指示值; R:比较臂指示值; X:环路电阻的阻值, RBAX = 被测电缆芯线始端接在仪器的 X1
27、和 X2 接线端子上,末端混线。断接开关扳向“接入”,电键扳向 R,调整检流计,使指针指零。约估被测环阻值范围,按约估数调节比率臂的指示值,顺序按下 G 钮(0.01 、0.1、1 ),再调节比较臂旋钮,使检流计指针在零线上无偏转,此时测量的结果可按上式计算。 在测量阻值大于 104时,若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不显著,可在仪器G 接线端子上外接高灵敏指示仪表。此时已自动断开内接检流计线路。 2.不平衡电阻的测量 160电信线路中组成一对线的两根单线电阻值的差值测量,可利用同一电缆中的另一根单线作为辅助线,按图 87连接。仪器的比率臂调节在 11 处。电键扳向V 的位置,电桥取得平衡时的比较臂读数,
28、即为导线的不平衡电阻值R。 baRRR = 若被测导线的电阻值较低,其不平衡电阻值较小,有可能使仪 器的比较臂读数仅一位或无法平衡,则应该采用检流计指针分度偏读 法来增加比较臂可读位数。 图87 不平衡电阻值测量法 例如:电桥比较臂读数调节至5时,检流计指针向右偏3分度,若调节至6时,则向左偏5个分度,那么第一次向右偏的3分度就相当于:( )(375.053356=而芯线R a和R b的不平衡电阻应该是比较臂读数加上检流计分度偏读值和比较臂本身的零位电阻值(此数值约为O0212)即: )(395.502.0375.05 =+ 由于电桥平衡条件时必须满足R aRb,所以若发现电桥不能取得平衡时,
29、可将X1 和X2 接线端互换。采用此方法时,不适宜用大地作为辅助线,因接地时会产生极化电流和带来其它杂散电流使测量造成困难。 3.混线障碍点测定 混线障碍的测试图如图 88 所示, 其测试原理和操作步骤基本上与地气测定方法一样,计算也完全使用同样的公式。所不同之处是:X2 端子连接混线中的一条, 地端子连接混线的另一条。 图88 混线障碍点的测定 4.地气障碍点的测定 (1)在电缆的末端,把被测的好线与坏线各一根互相连接起来。 (2)测试端,将好线接在 Xl 端子上,坏线接在 X2 端子上。 (3)地端子连接电缆屏蔽层,如图 89 所示。 (4)先用测量环路电阻法,量出环路电阻值R ab。 (
30、5)将量程变换倒向“V”。 161(6)选择比率盘的比值,再调节变阻盘,使电桥平衡。 计算方法为: 1+=AARRRabXRab环路电阻(欧); Rx由X2 端子到障碍点的电阻; A比率盘上的定指数; R变阻盘的测定数; xL由原理推导所得,当芯线的直径一样时,令 L 为电缆长度, 为测试端到障碍点的距离,则有: :2abx xRL LR= 22(1)abxab abLRx L R ARLRRA=+)图89 地气障碍的测量 【例8-1】 某条长980m的电缆发生地气障碍,现在测出它的环阻是290。用固定比率臂测定法,当电路平衡时比率盘上的读数是0.1,测定盘的总值是1910。求:由测试仪器至障
31、碍点的电阻和测试仪器至障碍点的距离。 解 测试仪器至障碍点的电阻 : RxabR -AR 290-(0.1 1910)Rx 9010.1A= =+( ) xL测试仪器至障碍点的距离 : 1622 90 2 980608.28( )290xabLRxLmR = 或将已知数直接代入公式中去: 2 ( ) 2 980 (290 0.1 1910)608.28( )( 1) 290 (0.1 1)abxabLR ARRA = +5.三次测量法 在较准确地测量心线接地或混线故障点时,若能另外配备两条好线,可以采用三次测量法。测量过程中不需要知道所采用的测量引线和两根好线的电阻值,且在一般条件下比率臂可采
32、用 1/9 或 1/4 比值,使测量结果的计算非常简便。 图8 10 三次测量法 测试的线路连接按图 8 10 分三次变换,仪器的电键扳向中间V 的位置。接地端子接地线,比率臂可先放在 1/9 或 1/4 处。三次测量时比率臂的比值应该保持一致。当采用比值 1/9或 1/4,如果被测回路电阻值超过 1000以上时,调节比率臂数值至最大值还不能取得平衡,则可以在好线Ra和X1 之间串接一个任何适当数值的电阻,使Ra的电阻值稍大于故障线Rb的电阻值( 此电阻串入回路不影响测量结果的计算) ,可使仪器能取得平衡。其他的测量程序相同于未知电阻测量方法,三次测量在仪器的比率臂上分别读取R1、 R 、 R
33、2 3三个数值。测量的结果按下列公式计算: 3221abAX RRABAX RRAB=+=+()():故障点至电缆起始端间的电阻值; XaX :故障点至电缆远端间的电阻值; bR1:图 810(1 )中测量时的比较臂指示数; R2:图 810(2 )中测量时的比较臂指示数; R3:图 810(3 )中测量时的比较臂指示数; 163由上列公式可见,如果比率臂的比数为 1/9 时,则: 3221110110abX RRX RR=()()如果比率臂的比数为 1/4 时: 32211515abX RRX RR=()()若被测故障线或好线的电阻值大于 1000以上,而 R 的电阻值也比 Ra b小时,则
34、仪器在按图 8 10测量时将不能平衡。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测时,可将好线R 与故障线Ra b在 X1和 X2端对换如图 8 11,比率臂的比值采用 1/1。第二次测和第三次测的接线图同图8 10。测量结果按下列简便公式计算: 32211212xyR RRR RR=()()图 8 11 R 与 R8.5 利用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 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是为了发现潜在电缆障碍,当塑料护套破损、受潮、进水时及时发现地气障碍并进行修复。绝缘电阻测试是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测试项目之一, 测试a、 b线间及 a 或b 线对屏蔽层(屏蔽层接地)的绝缘电阻。测试仪表经常使用摇表(兆欧表、梅格表)或绝缘
35、电阻测试器(高阻计)进行。本节介绍利用兆欧表测试绝缘电阻的方a b在 X1 和 X2 上互 换位 置164法。 8.5.1QZ3 型兆欧表简介 兆欧表是一种高值电阻测量仪表。用途非常广泛,我们一般常利用它检验一切电气设备和器材的电气绝缘程度,以便于日常维修或安装工作顺利进行。兆欧表的名称和类型很多,而其功用都一样,一般以测试时其所发出直流电压和测量绝缘电阻大小的范围而区分,发出的电压越高,所测量的绝缘电阻就越高。 QZ3 型兆欧表是绝缘电阻的通用测试仪器,其测量范围 0500000M ,测试电压分三档,即 500V、250V 、100V 档。该仪器面板见图 812 所示: 工作指示灯:绿(正常
36、工作),红(欠压指示) “ G”保护端子的作用是排除由于导线绝缘层表面漏电电流和“ L”、“E ”接线端子间漏电电流所引起的误差。 图 812 QZ3 型兆欧表面板 8.5.2 仪表的使用 1.准备 利用兆欧表测试线路绝缘电阻时,连接有保安排或分线箱的电缆线路应使用不大于250V 电压档位。在电缆线路上没有连接保安设备者,可使用 500V 电压档位。 利用兆欧表测试线路绝缘电阻,应先将测量室竖列保安单元拔出及断开用户下线,避免高电压直流进机入房或用户。本仪器可放在工作台或一般干燥地面上使用,但注意工作时应使表头保持水平位置。 2.校准 为了使本仪器在较宽温度范围内准确地读数,要求在每次测量前进
37、行校准,首先确定测量电压,然后应将“测量与校准选择开关”打到“校准”,按下仪表“开关”键,表头指针逐渐地指向校准线,如果一段时间后表针不指向校准线,应通过调整“校准”钮,将表针调到校准(红)线上。 (注意此时“L” 、 “G” 、 “E”端子上不宜接线,否则会造成校准的错误。 ) 3.测量 165测量时首先将“测量与校准选择开关”打到“测量”位置,测量时用两根引线连到 “L” 、“E”接线柱上去,其中“E”为接地接线柱。 “G”端子接电缆内绝缘层,然后按下仪表“开关”键,表头所指的数值即为被测的电阻值(一分钟后读数)。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L”端子是有高直流电压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安全。 在测
38、量时,接线柱至被测物的引线应使用绝缘良好的导线,以防产生误差。 4.放电 测试完毕后应进行放电处理,先将仪表“开关” 键按到“关” ,再按下放电钮 2 秒钟放电,以免被测物带电,再将被测物与连线断开。 如果要反复测试同一线对,须将线对放电 4min后再进行测试。 8.5.3 线路绝缘电阻测试 1.测试芯线间绝缘电阻的方法 测试接线方法参考第 3章图 36 所示。 应用范围:检查芯线绝缘程度和芯线间有否混线现象。 测试读数换算: 单位绝缘电阻数值=电缆芯线测试读数值电缆长度(单位:MKm) 将电缆芯线测试读数值正确换算为单位数值,并根据所测电缆型号判断其绝缘电阻是否符合规定标准。 2.测试芯线对
39、地(电缆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电阻方法 测试接线方法参考第 3章图 37 所示。 应用范围:检查芯线是否有地气(即碰地)现象和对地之间的绝缘程度。 8.5.4 电缆芯线障碍测试 1.检验芯线障碍测试方法 如图 813所示。 方法:按图示连接好之后,A 端将芯线连成良好混线和地气状态。B 端以不混线地气为原则呈全疏散状态。将兆欧表打开,从混线束中抽一根,测一根,表针指“0”位,则为坏线对。等全部芯线测试定了之后,甩掉地线校测,以证明是地气还是混线,若是混线再根据障碍线查找是自混还是它混。 应用范围:此种方法对于地气、自混、它混和绝缘不良均可测试。 图813 测试芯线地气、自混、它混 图814 测试断
40、线连接方法 2.断线测试连线方法 如图 814所示。 方法:按图示连接之后,A 端以不混线地气为原则,呈全疏散状态,B 端将芯线连成良166好混线和地气状态,从 A 端抽出一根,测试一根。表针指“0” ,该线为好线;指“” ,该线为断线。 8.6 利用地阻仪测试接地电阻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以及障碍时期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必须使金属不带电的部分妥善的接地。凡接地设备接地导线,地气棒(接地极)和大地都有电阻存在,它对所通过的电流均有阻抗。在电缆线路中对于地气棒和接地导线的电阻可略去不计,可认为接地电阻等于散流电阻。不同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超过下列各项的额定值,否则在使用中不易保证安全。
41、 8.6.1 接地电阻的额定值 1.架空电缆吊线接地电阻、全塑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电阻 表87 架空电缆吊线接地电阻、全塑电缆金属屏蔽层接地电阻表 土 质 普 通 土 砂 粘 土 砂 土 石 质 地 土壤电阻率(P.m) 100以下 101300 301500 500以上 接地电阻() 20 30 35 45 2.电杆避雷线接地电阻 表88 电杆避雷线接地电阻表 土 质 普 通 土 砂 粘 土 砂 土 石 质 地 土壤电阻率(.m) 100以下 101300 301500 500以上 接地电阻() 80 100 150 200 备注:与10KV电力线交越杆避雷线接地电阻为25。 3.分线箱地线接
42、地电阻 表89 分线箱接地电阻表 土 质 普 通 土 砂 粘 土 砂 土 石 质 地 土壤电阻率(.m) 100以下 101300 301500 500以上 10对以下 30 40 50 67 11-20对 16 20 30 37 分线箱接地 电阻 21对以上 13 17 24 30 4.交接设备接地电阻:不大于 10。 5.用户保安器接地电阻:不大于 50。 6.防止电信线受高压电力线危险及干扰影响的地线,其接地电阻应照设计要求。 大地能够导电是由于土壤中的电介质的作用,测量接地电阻时,加上电流即会引起化学极化作用。故测量接地电阻一般都是采用交流来进行测量。在土壤电导系数均匀的情况下,电流在
43、大地中的分布相近似,接地电阻绝大部分是由于埋入接地电极附近半球范围之内的土壤所造成。因此在测量地阻时,可用一辅助地气棒插入离被测电极一定距离的大地中,即可测出被测电极与辅助电极之间的电阻。为避免测定值把辅助电极的电阻包含在内,一般采用两个辅助电极,一个供电流导入大地称电流极,一个供测量电压,称电位极。接地电阻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动,因此必须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 1678.6.2ZC-8 型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 1.接地电阻测试仪一般由手摇发电机、电流互感器、检流计等组成,其面板如图 817所示。 图815 ZC-8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接线端钮:接地极(C 2、P 2)、电位极(P 1)、电流极(
44、C 1)、用于连接相应的探测针。 调整旋钮:用于检流计指针调零。 倍率盘:显示测试倍率,0.1、 l、l0。 测量标度盘:测试标度所测接地电阻阻值 测量盘旋钮:用于测试中调节旋钮:使检流计指针指于中心线。 倍率盘旋钮:调节测试倍率。 发电机摇把:手摇发电,为地阻仪提供测试电源。 2.使用方法 (1)沿被测接地导体(棒或板)按下列表内的距离,依直线方式埋设辅助探棒。 接地体形状 Y(m) Z(m) L4m 20 20 棒 与 板 L4m 5倍L 40 沿地面成带状或网状 L4m 5倍L 40 注:国产各地接地电阻测试仪表,其接线端子的代表符号都不一样,其用途相差不太多。使用前应注意使用说明。 如
45、所测地气棒埋深 2m,则按表中小于 4m规定作,依直线丈量 20m处,埋设一根地气棒为电位极(P 1或P) ,再续量 20m处埋设一根地气棒为电流极(C 1或C)如图 816 所示。 (2)连接测试导线:用 5m 导线连接E(P2)端子与接地极,电位极用 20m 接至P 端子 上,电流极用40m接C端子上。 (3)将表放平,检查表针是否指零位,若不为零应调节到“0”位。 (4)调动倍率盘到某数位置,如 0.1,1,10。 (5)以每分钟 l20 转速摇动发电机,同时也转动测量盘使表针稳定在“零”位上不动为止。此时测量盘指示的刻度读数乘以倍率读数即为被测电阻值: 被测电阻值()=测量盘指数倍率盘
46、指数 (6)当检流表的灵敏度过高时,可将 P(电位极)地气棒插入土壤浅一些。当检流表的灵敏度过低时可在 P 棒和 C 棒周围浇上一点水,使土壤湿润。但应注意,绝不能浇水太多,使土壤湿度过大,这样会造成测量误差。 (7)当有雷电的时候,或被测物带电时,应严格禁止进行测量工作。 168图816 测试接地电阻连接法 8.7 QTQ02 型电缆探测器测试方法综述 电缆探测器是通信电缆施工和维护工作中的常用仪器,可以测定地下电缆及金属管线的准确位置和埋设深度,或测定架空电缆芯线障碍的准确部位。为电缆、管线的改扩建及维修提供了方便,可减少开挖地面,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8.7.1 电缆探测器用途及基本原
47、理 1.用途 (1)探测地下电缆的走向及埋深。 (2)探测地下金属管线(油管、汽管、水管)的走向及埋深。 (3)探测架空电缆芯线障碍的部位。 (4)如配置一具测量探针(接地规) ,便可以测量地下塑料电缆绝缘不良(地气)点的准确位置。 2.基本原理 169由振荡器产生一个音频信号电流,流经被测电缆,此电流在被测系统周围产生磁场,磁力线透过大地传到地面,在地面上用一探测线圈拾取磁场,经接收器选频放大以后用耳机加以监听,通过检验这一磁场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利用同样原理可以在电缆护层外检验内部芯线的障碍部位。 8.7.2 仪器介绍 在所有的情况下音量控制旋钮都应当开到最小,以耳机中恰好
48、听到声音为止,这是因为探测电缆时音量过大会使哑点范围变宽,增加测量误差,会使探测到的电缆路由出现偏差。在探测电缆芯线障碍时,音量过大,会使障碍点前后变化不明显。因此,牢记这一原则是很重要。 本仪器主要由振荡器、接收器、一号探头、二号探头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1. 振荡器(如图 817 所示) 振荡器面板备有阻抗选择开关,使用时接好放音线后,旋转此开关至某一挡与外电路匹配,此时输出功率最大,电表指示数也最大。在采用屏蔽层放音时,只有在匹配情况下才能使有效探测范围达到最大值。 电表还可用来测量电池电压,按下“电源测试”按钮,如表针不到红线,表示电池不足13V,需要更换电池。 图817 振荡器 图
49、818 接收器 电表的另一用途是监测放音线路联接情况,从输出端子上接上或取下一根放音线,电表读数应有明显变化,否则表示放音线没有接好,或接触点没有打磨干净,接触电阻太大。 2.接收器(见图 818 ) 接收器备有电表,可以明显的比较信号的变化,如电表读数不明显可旋转电表控制钮加以调整,因此探测电缆障碍时,为了比较障碍点前后信号的大小,必须记住原挡位及电表读数。利用电表监测要比耳机监听灵敏度高。 3.一号探头(见图 819 ) 为探测地下电缆(金属管线)专用,探头部分有定位器,探头可与探杆成 00 0 0、45 、90 转动。900作蜂音法用,00作哑点法用,450是探测电缆埋深用。 4.二号探头(见图 820 ) 170由探头及联